APP下载

审计基本理论及构成研究综述

2016-02-26丁夕多

西部皮革 2016年6期
关键词:构成审计实践

丁夕多

(沈阳理工大学.辽宁 沈阳 110159)



审计基本理论及构成研究综述

丁夕多

(沈阳理工大学.辽宁 沈阳 110159)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理论是人们对实践的理性认识,理论来源于实践而又高于实践.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同样,审计理论是对审计实践这一客观事物“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它来源于审计实践,是人们将对审计实践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结果。审计理论还必须能回到实践中去,只有这样,审计理论才能不断接受审计实践的检验,从而不断修正和发展。

关键词:审计;理论;构成;实践

审计理论只有回到审计实践中去才能发挥审计理论对审计实践的解释、指导和预测功能。审计理论和审计实践之间的这种关系,决定了审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应是联系审计理论和审计实践的纽带,否则审计理论和审计实践将会相互脱离,审计理论不再是关于审计实践的理性认识,审计实践也会由于得不到审计理论的指导而找不到发展的方向。

1审计理论

1.1按理论的地位和作用来分,审计理论可分为审计基础理论和审计应用理论审计基础理论是审计这门科学和审计实践的奠基理论,它解决诸如审计产生的根本动因和审计环境、构成审计学的基本概念体系和进行审计工作必须拥有的基本概念体系等问题,这些理论是探讨其他审计理论的基础,因此许多人又将其称为“基本理论”;审计应用理论,是运用审计基础理论在实践中形成和得到的方式方法性理论,它们是直接影响审计实践和规范审计工作的理论。

1.2按理论的研究方法分,审计理论可分为规范理论和实证理论规范理论是运用归纳法、演绎法等基本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所形成的理论,这种理论的逻辑严密性较强,它说明的是“世界(事物)应该是什么”;实证理论则从现实生活中提取大量的数据资料,通过分类和加工整理,以数据所表现的状况和发展趋势来证明某一现成理论的真伪。它说明的主要是“世界(事物)现在是什么”。

1.3按理论的研究内容分,审计理论可分为财务审计理论和绩效审计理论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是审计的两大基本类别,各国的审计准则无不按这两种审计进行规范。财务审计理论是研究财务报表审计的原则(准则)、程序和方法的理论;绩效审计理论包括西方国家提出的经营审计、管理审计、3E审计的程序和方法理论。

2审计理论结构

所谓审计理论结构,就是审计理论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是由多种审计理论要素组合而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建立审计理论结构应该要注意考虑和解决以下三个基本问题:

(1)审计理论结构的起点理论,即审计理论结构研究的逻辑起点,起点理论应该是审计理论中最基本、最普遍的问题,它在整个审计理论结构体系中有着“基石”地位。

(2)审计理论结构的组成要素,即审计理论结构应该由哪几部分构成,这些构成要素应该是审计理论的基本框架,具有“骨干”效用。

(3)审计理论结构各组成要素的内容及相互关系,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构成要素的范围及其关系的结构,对此问题认识的不同,决定审计理论结构有不同的模式。

3审计理论及结构研究的思考

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经济组织结构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它通过自己特有的功能服务于经济、服务于社会。审计理论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合理的、首尾相应的概念结构以决定实现既定审计目标必需的审计程序。审计理论还提供一个评价与改善现行实务与程序的框架结构。为此,审计理论必须有一个框架结构或结构体系,即审计理论结构,它是我们指导和评价现行审计实务的依据。

3.1中国审计理论:面临危机还是生机勃勃。近几年来,中国审计理论研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审计理论研究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审计理论指导审计工作不断向新的领域和新的高度跨越,这是事实。但理论落后于实践的问题却未得到真正解决,一方面中国的审计理论的发展在主体上仍然是受到传统审计理论的影响而徘徊不前,理论研究对实践总是处于被动应付的局面,对中国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审计问题尚难作出令人信服的系统、科学的解释;另一方面,对西方审计学的学习和借鉴总体上还处于引进和介绍阶段。而事实上,在我国的审计监督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向西方审计理论在中国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挑战。

3.2中国审计理论转变:小变还是巨变。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以及审计环境的转变,对中国审计理论研究提出了许多时代要求。我国审计理论大多以查帐为框架,理论研究借鉴的是会计理论研究成果,而在实践中,我国的审计与会计所选择的发展道路是不同的。我国审计学不仅有自己特殊的问题,而且即使是一些各国共同的问题,在我国解决起来也有其特殊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由于我国的法律制度以及审计工作的实际情况与国外的审计有较大的差别,决定了中国审计学必须走内超越的发展道路。

3.3中国审计理论构建:西方范式还是中国范式。近几年来,中国审计理论的构建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主张西化,认为西方审计学尤其是现代西方审计,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审计理论是成熟的,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有的甚至主张在大学讲授的《审计学》,完全使用西方的教材,把西方审计照搬进来;另一种倾向是坚持中国传统审计的一些条条框框不放,盲目排外。审计理论结构的构建,应该立足中国经济转型的现实和中国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构建适合中国具体情况的新审计理论体系的“中国范式”。

参考文献:

[1]周友梅.论审计理论及其结构.

[2]乌静君.论审计理论结构.

[3]廖洪.审计理论分类与审计基础理论结构.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06-0251-01

作者简介:丁夕多(1991-),女,汉,辽宁阜新人,学生,会计硕士,沈阳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专硕,研究方向:会计实务。

猜你喜欢

构成审计实践
齿轮油的构成和分类
浅析铁路通信传输的构成及实现方法
浅谈工程结算审计的方法与实践经验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