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十八大以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新举措
2016-02-25李磊
李磊
[摘 要]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牢牢抓住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条主线,切实采取新举措,党的建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主要表现在:出台八项规定进一步彰显党在新时期的执政理念,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努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以推进国家治理为切入点充分利用党的执政资源,以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为突破口不断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提出“四个全面”清晰折射出党在新时期的执政方略。
[关键词] 十八大 执政能力建设 新举措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个以执政党为核心主体的全方位的党的建设和政治建设”[1]p2,是一个不断提高和完善的动态过程。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过程中,注重把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与我党执政的实践紧密结合,善于从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资源、执政方式和执政方略等方面着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得以全面、系统地展开,并取得了“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明显成效。
一、以八项规定的出台为出发点进一步彰显党在新时期的执政理念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从规定内容来看,它涉及领导干部调研、会风、文风、出访、警卫、报道、著作、勤俭节约等八个方面的具体内容;从作用对象来看,它既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又包括地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广大普通党员;从推进与落实方式来看,从中央做起,政治局的全体同志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八项规定以改进党的作风和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为基本出发点,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最终归宿。它是解决人民群众长期以来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及时雨”,它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目标指向性。“八项规定的提出与落实,将会让更多的领导干部走基层,搞调研,听群众呼声,解民生难题,让更多的领导干部与群众零距离接触,为群众办实事;将有力地推动党的作风建设,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2]p31-32它在一定意义和程度上反映了党在执政活动中的整体态度和价值判断,它是中国共產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完美诠释,也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八项规定的出台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全国各族人民做下的庄严承诺,也是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提出的明确要求,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时期的执政理念更加趋向于为民和务实。“一个政党能不能执好政,尤其是能不能长期执政,归根到底取决于这个党是否具有反映客观实际的执政理念。”[3]p209在我国,坚持为民务实的执政理念就是树立反映我国最大客观实际的执政理念,它不仅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虽然八项规定所传递出的执政新理念既没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性思想,也没有令人振奋的数据,但是却从普通老百姓的角度去审视党的作风。”[4]p22它进一步彰显了党在新时期的执政理念,日益呈现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新特点,这必将为新形势下不断改进党的作风和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为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鲜活的生命力。
二、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努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2013年4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利用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在全党范围内分批次开展自上而下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群众路线是党顺利推进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只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不动摇,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党的事业的成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失去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5]p367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善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一直是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党的执政基础是支撑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石,是党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靠什么?最重要的就是靠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5]p368因此,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努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就成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首要着眼点,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首先要使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更加广泛、深厚和牢靠。党执政的最深厚根基在于人民群众,党执政的力量源泉也在于人民群众。因此,党无论是领导国家和社会的建设,还是加强党自身的建设,都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来推进,这是党的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最大动力。同样,“只有加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才能充分发动群众监督党的执政能力建设”[4]p23,这是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顺利实现党的执政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际上就是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贯穿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各个方面,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过程中努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切实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自开展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再到基层党委深入开展、扎实推进。活动中既有领导干部严肃认真地批评和自我批评,又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质性整改过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与深入进行在广大群众中间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鸣,人民群众更加切实地感受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所带来的新气息、新变化,有效提升了党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和威望,进一步增强了广大群众对党的信赖、拥护与支持。
三、以推进国家治理为切入点充分利用党的执政资源
2013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国家治理”的理念,并提出“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6]p49。这不仅是党直面我国改革攻坚克难期、推进实施国家治理战略的内在要求,更是党的“执政资源意识”日益觉醒和不断提升的重要标志。党的执政资源既是党执政的基础性条件,又是党执政成本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如何防止执政资源的“闲置”“流失”,怎样充分利用执政资源,就成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所面临的一大现实考验。国家治理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治理主体的多元化而非一元化,这也是有别于传统方式的地方,除了传统意义上行使国家治理权力的党和政府外,市场与企业、社会与社会组织以及广大民众等都成为了重要的国家治理主体,即党执政过程中的宝贵资源。从国家治理的基本特征中可以看出,有效整合与充分利用党的执政资源是推进国家治理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盘根错节的既得利益严重阻碍了我党整合执政资源的过程,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党的执政资源由此成为深入推进国家治理的迫切要求。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国家建设和党的建设紧密结合,加快推动政府简政放权进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使社会在公共服务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并积极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尝试将传统公共权力主体承担的部分社会职能转交给他们,这些执政资源的整合程度与利用效度得到了明显提升,其活力得到了极大的激发与释放。这说明党对执政资源在国家治理中的特殊功效有了比以前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也说明党的执政能力水平越来越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相契合。以推进国家治理为切入点充分利用党的执政资源,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条新思路,这必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水平推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四、以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不断完善党的执政方式
2014年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通过了《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该方案不仅系统阐述了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和基本目标,而且进一步明确了其重点内容和责任分工,详细制定了推进各项具体任务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强化了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与整体部署,被理论界的诸多专家学者誉为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集结号”和“动员令”。“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就是提炼、升华那些在党的建设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并且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有效管用的新成果,使之上升为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并使之规范化、条文化,用以解决党的建设中面临和出现的新问题,以制度改革带动党的建设工作全局,开辟党的建设工作新局面。”[7]p70“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着眼点正是提高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出发点和落脚点正是保证全面深化改革的顺利推进。”[8]p56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党的执政方式中的3个基本要素,是确立正确的执政方式的一个重要目标,更是完善执政方式的首要原则。因此,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就要着眼于不断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实现党执政方式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条主线,又是不断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的一个突破口,它将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从严治党有机结合在一起。“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是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和确保改革取得成功的必然要求。”[8]p56完善党的执政方式,迫切要求深化黨的建设制度改革,以彻底解决党的制度建设滞后以及制度执行乏力的问题,而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又为不断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提供重要保障。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审视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紧迫性重要性,着手修订干部任用条例,出台改进地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意见,制定发展党员的新细则,出台加强和改进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意见,等等。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一直在深入开展、扎实推进。以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不断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是党在长期的执政能力建设过程中得出的实践真知,也是党在新形势下应对“四大考验”,化解“四大危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需要。
五、以“四个全面”为战略布局清晰折射出党在新时期的执政方略
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考察工作时首次完整系统地提到“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并强调:“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9]“四个全面”清晰地勾勒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线图,清晰地折射出党在新时期的执政方略。“治国理政需要有大视野、大思路、大战略,否则会出亡党亡国的大问题。”[10]p7“党的执政方略是指党为了推动社会发展而采取的基本战略,包括党的大政方针以及各种发展战略等方面。”“虽然时代变更,任务不同,但提出和运用正确的执政方略则是贯穿于党的建设始终和方方面面的一条红线。”“提出和运用正确的执政方略,不仅是党执政能力的根本体现,还是决定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3]p219“四个全面”是凝聚党心、赢得民心和引领社会、整合社会的一面旗帜,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指出,“‘四个全面’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11]。“四个全面”是以解决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现实问题为直接导向,其目的是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四个全面”是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不断创新的必然结果,是党的执政方略与时俱进的重要产物,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于治国理政的新思路、新谋划、新理念和新蓝图,它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国家新格局提供了顶层设计和战略指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可靠保证。○
参考文献:
[1]林尚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2]李志亮.从八项规定看党的作风建设[J].大连干部学刊,2013(1).
[3]商志晓,魏联合.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研究[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6.
[4]张美玲.十八大以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6]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7]丁俊萍.党的制度建设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之关联[J].探索,2015(1).
[8]江金权.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坚强保证[J].党建,2013(12).
[9]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讲话[N].人民日报,2014-12-15.
[10]秦宣.“四个全面”:形成发展、科学内涵和战略意义[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6).
[11]习近平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N].人民日报,2015-02-13.
责任编辑/彭月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