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的新生
2016-02-25平家华周倩
平家华 周倩
苏州中学坐落于苏州市姑苏州区的三元坊,文脉深远,底蕴浓厚。走过康熙、民国、抗战,再由建国至今,苏州中学经历了教改、易名,亦身历剥落与新建,虽有着新生校园无法企及的资历,却也不可避免地流露出些许历世长久的不明晰。这种不明晰,可视为历史层层覆盖后的最终呈现,也可理解为其在历史动荡中多向的自我成长,这其间蕴含着不同时期经济与政治的缩影,也影射出中国建筑文化成长抉择里的探索与情结。
现状解读
现状中的校园占地90983m2,虽不是很大,却承载了近千年的历史,不同年代与面目多样的建筑生长于此,独立而又彼此映照。北宋年间的苏州府学文庙遗址为传统木构古建筑,与道山亭、础园、碧霞池、春雨池等被划为了文物保护的范畴,而民国时期的青砖紫阳楼、解放初期的折衷式红楼均带有鲜明的历史标签,成为校园文化难以割舍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一些老建筑在功能和形式上不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要求,如原图书馆、实验楼和体育馆,已建造有些年头了,但又仍具有一定的使用年限和使用价值,需要通过形态处理、空间重塑、功能调整和节能改造等多种方式和手段来给予改建和新生。再一方面,被历史剥落的还有那些在结构设计上有缺陷的危房,如原“新大楼”、年久失修的大礼堂和食堂,以及搬迁走的立达初中部,均急需拆除新建。
领域设计
立足现状,第一步便是对紊乱的现状功能进行分区,由北至南依次规整为教学区、历史区、文体区、生活区,这些区域的布局既要有各自独立明确的领域,又要与历史区这一核心精神场所围绕相依,不离其宗。
历史区是场所精神的物化性承载,文庙则被定义为整个场所精神的核心聚焦,区域内部建筑和景观均方向性明确,与其直相呼应。科学楼由于其历史价值只对建筑立面、内装修和庭院进行了维修改造;其南侧年久失修的大礼堂予以拆除,原地恢复建设苏州中学历史上著名的古典建筑——尊经阁,并使之成为校史馆;周围的历史景观(道山亭、础园、碧霞池、春雨池等)则以传统园林为指导,实施园林化改造,以求与尊经阁浑然一体。
教学区囊括校园北侧的科技信息楼、东西红楼、东西白楼、实验楼等建筑。西北侧五层危楼果断予以拆除,并原地兴建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国际书院”大楼。红楼、白楼、实验楼和科技信息楼等其他教学楼则因具历史价值,仅仅进行了内外装修改造,外立面依据原有的红楼风格,以民国建筑的灰砖和红砖为主,作以统一。另外,在原有的实验楼南侧或北侧做适当的延伸建筑,用于通用技术教室和科技创新实验室。整个教学区通过非功能性空间(绿化、步道)将教学区的不同建筑整合到一起,打破独栋建筑的彼此隔离,同时为师生留出充足的交流和活动场所。
文体区包括图书馆、新建剧场、体育馆和运动场。建筑师对现有图书馆、体育馆进行了现代化改造,运动场则予以翻新,北侧的食堂与图书馆西侧和南侧的学生宿舍楼则全部拆除,功能调至生活区,原地新建艺术中心。
生活区为宿舍和食堂,身处校园东南部原苏州中学校办厂旧址,食堂位于学校东南角,学生宿舍西置。北边的泮池通过南北直通的香樟大道与历史区和教学区的景观组团共同构成校园的景观骨架,同时成为路径与场所精神传递的承载。
由此,被划分出的领域面对历史抛出的问题逐一解答,既保留了不同建筑在时间涉猎里的意义存在,又通过彼此的调整来对时间断口的尖锐做出磨合。
新生传承
新建项目给予建筑师最大的发挥空间,对场所精神的解读、与老建筑的共处、对建筑新时代存在方式与意义的探寻汇集同一落脚点,最终的解答也将成为建筑师于整个设计的最直白表态。
文体区新建的艺术中心位于碧霞池南岸,图书馆西侧,同时侧身于去体育场的必经之路。主入口直面方池与道山亭,携着整个建筑似乎满怀对历史景观的膜拜,毅然做出了谦逊的退让,留出的广场为直白素净的铺砖,只任几棵参天的古木自由舒展于场所的留白。玻璃体量的门厅在广场后表现出尽量的“里藏”,玻璃材质同时做出有意的消隐,建筑于场所的态度一目了然。更为有意思的是,主入口玻璃体量的一侧是铺设开的景观台阶,由广场延续而来的材质使其俨然成为了场所本身。此时,在虚与实、轻与重的对比之下,建筑与场所的姿态高低昭然若揭。层迭的台阶扶步而上,铺展在未知的视野里,而那片视野深处隐约透露出的却又并非是决然的空旷,而是空旷中摇曳的半树枝叶,如同欲遮还羞的善意诱导。待你踏步而上却骤然发现,在2层门厅的背后竟“藏”着如此别致的空中花园,只是这种惊喜还未释怀,待你转身望向道山亭,方知这场引导背后的真正目的与良苦用心。
国际书院位于教学区的西侧,直面历史区与教学区,其主入口通过架空与庭院引入,低调内藏,对历史区景观做出了谦逊的回应,避免人流节点生硬恰接而缺了缓冲。次入口的收束则在白楼与红楼中间路径的末端,场地处理极其干净,大台阶平建筑起步而上,玻璃体量的门厅如一团讳莫如深的未知恰接在青红体量之间,暧昧地表明着路径的延续。两侧的外凸体块将错色的大体量甩于其后,做出了矮身的行礼,倒显得纤细精致,其纵向拉升所携带的入口内置引发一种深远的退让感,使路径的性质转变得以缓和,避免了戛然而变的突兀,而建筑前方单株绿树微微侧身,似为路标式的存在,倒颇有《山海经》中迷谷的意味。显然,由于现代功能的需求,国际书院的大体量特性难以避免,出于对场所建筑的尊重,建筑师通过体量的进退错落打破了大体量的笨重与强势,同时以青红的错色来制造视觉感知的相错效果,然而更为有趣的在于建筑隐藏的屋顶,如若在地面的人视视角,只能看到现代化的平顶,这似乎是新生建筑的自我特质表态,而走进周边的建筑,登高而视,建筑的坡顶表露而出,于整个校园环境里做出了场所秩序的遵守,不卑不亢的姿态使其具备了场所精神延续的讨喜性格。
食堂位于生活区的西侧,直面历史景观泮池,其特殊性在于用地狭小,北有泮池文物控制线,上有层高控制线,诸多的限制都在有意压制人为操作对场所的冒犯。于是,建筑师直接将食堂大部分隐于地下,并将靠近泮池部分的屋顶覆土成坡,这也出现了极其有趣的一幕,泮池对面的草坡绵延而过,藏于其内的曲线台阶如涟漪般绵延而上,你以为即将走入的单层建筑却展现出另外一番模样,原来五级台阶的铺设只是有意隐藏的伏笔,眼前下沉的缓坡遥对一面红墙,墙面于其后的玻璃体量前身而出,“泮水居”三字缀于其上,似乎是给予这场消隐存在性的明确指引。自泮池看去,整个食堂的外露体量仅为单层,半隐在草坪之后,视野正对面的下落砖柱任青灰色的坡顶静然撑开,流露出不动声色的轻盈,反光的玻璃面则映照着场所本身,使得其余体量于场地内走向自我的虚无(缀名的红墙与视线平行,面转为线,亦实现消隐)。最终,建筑退身上呈的草坪成为了建筑与泮池景观的过渡,也化为对历史的供礼。学生用餐之余,憩于其上,或观云望月,或望池看林,场所精神携带的文化底蕴如浪漫迭,休憩、讨论、学习变成了场所的内容,彼此影响。
新建的校园有一种藏旧于新的特质,也有推陈出新的性格,不同阅历的建筑和谐共处,均源自于自始至终对场所精神的坚守,尊重文脉、约束自我,却也最终低调实现了自我的个性表达。
材料表情
苏州中学历史建筑年代不一,保留建筑有砖木结构、砖混结构,然而结构性的运用复制已然不能满足现行的抗震规范(这或许也是中国建筑文化断裂的缘由之一),这也便意味着材料的角色扮演注定有所变更。砖、木、瓦从传统建筑中提取而出,通过现代手法或现代材料的转译成为一种意向,贯穿于校园建筑的始末,从而实现风格的统一。譬如舍弃木材转而通过类似于传统编织纹样的紫檀木色铜板来实现现代质感的木质情怀,譬如砖在室外延伸至室内的裸露延续,再譬如食堂山墙面屋顶的青灰色金属瓦,都是历史记忆的刻意提及。传统材料的现代化操作,成了回应场所精神的言语之一。
尾声
王澍曾在“织体城市”的概念中提及城市生成法则,保持构思城市的诗意和美学,培养一种与标准化批量制造不同的生成机制,生成那种属于自然、历史、时间的城市,其实这对于校园建设更为重要,学校(等同于西方的修道院)作为城市的文脉之源,完全可以视为整个城市的文化窗口。苏州中学的原始生命自始至终都被建筑师置于首位,即使是新建地块也并未将其当做一张白纸自由描绘,而是在原有的图案里修葺与补充,其对建筑文化的理解尊重和抉择表态都果断而忠诚。新建校园已然落成,在校园的织锦里,当下也只是时间轴上的一个落点存在。最终,这里的一砖一木也会在时间的流逝里融入到历史中去,但莘莘学子的活动会作以反馈,感激于校园这种源自本根而不动声色的成长,新生、颓败也内化为场所精神本身的图腾,而文化的种子将随着代代新生的交替传播而去,正如生命的延续,以其最自然的成长方式,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