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疾病40例临床观察

2016-02-25陆权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5年12期
关键词:甲钴胺前列地尔

陆权

【摘要】 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周围神经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周围神经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应用甲钴胺治疗,治疗组采用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腓总神经、正中神经的感觉及运动传导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周围神经疾病能有效加快神经传导,改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关键词】 周围神经疾病;甲钴胺;前列地尔

【中图分类号】R651. 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24-0092-02

随着临床神经病学的不断发展,周围神经疾病的检出率也有明显提高。周围神经疾病诊断具有“定位容易、定性困难”的特点,而周围神经活检术的出现,则很好地解决了定性困难这一问题。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发生的一种微血管并发症,其会引起感觉功能衰退、麻木、疼痛等症状,临床治疗常应用甲钴胺,但实践证实其临床疗效并不十分理想。笔者在周围神经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明确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排除甲钴胺及前列地尔药物禁忌症者。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49 -79岁,平均年龄(64.5±8.2)岁;病程0.5-9年,平均病程(2.4±1.6)年。治疗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8-78岁,平均年龄(63.8±7.9)岁;病程I~10年,平均病程(3.0±1.5)年。两组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诊断方法患者入院后均行周围神经活检予以确诊。周围神经活检方法:在局部麻醉下,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取腓肠神经或腓浅神经或桡神经感觉支(长2~3cm)。将取出的神经切为数段,使用福尔马林溶液进行固定,然后石蜡包埋、HE染色、Bodian轴突染色、Weil髓鞘染色等。取1段标本进行戊二醛、锇酸前后固定,切半薄片,使用甲苯胺蓝进行染色,然后在光镜下观察,并使用铅铀双染色,切超薄片,然后在电镜下观察。另取1段,使用Flemming进行固定、染色,然后在光镜下观察轴突及髓鞘变化。经周围神经活检,在镜下可见节段性脱髓鞘和轴索变性两种表现,神经束膜增厚,神经膜细胞基底膜增厚,神经膜细胞内类脂小体增多,神经外膜血管有淋巴细胞浸润。

1.2.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糖尿病常规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注射胰岛素、饮食控制、运动疗法等。针对周围神经病变,对照组患者肌注甲钴胺(国药准字H20063086,亚宝药业太原制药有限公司),剂量为500μg/次,每日1次,2周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10μg前列地尔注射液(国药准字H50021394,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每日1次,静脉滴注,2周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①治疗前后,分别使用肌电图测定两组患者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的下肢感觉传导速度、运动传到速度,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②记录两组患者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③疗效标准: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消失,神经传导速度提升5m/s以上,深浅感觉和腱反射基本正常为显效;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神经传导速度有提高,但不足5m/s,深浅感觉和腱反射显著改善为有效;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深浅感觉、腱反射、神经传导速度均无改善或有恶化,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及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9.O软件进行处理,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下肢感觉及运动传导速度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腓总神经、正中神经的感觉及运动传导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l。

2.2 临床疗效治疗组患者的显效率为5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5%,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电图、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均未见明显改变。治疗期间,治疗组有l例出现轻度食欲不振,l例出现轻度头晕头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对照组仅有l例出现轻度恶心、呕吐,发生率为2.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

3 讨论

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主要为感觉神经病变,其病理改变主要为节段性脱鞘,进而影响轴索的再生能力。研究发现,患者经周围神经活检,镜下均可见节段性脱髓鞘和轴索变性两种表现,神经束膜增厚,神经膜细胞基底膜增厚,神经膜细胞内类脂小体增多,神经外膜血管有淋巴细胞浸润,符合周围神经疾病诊断标准。可见神经活检诊断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是目前临床诊断周围神经疾病的可靠手段。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肢体疼痛、麻木、感觉神经衰退,现代研究显示在神经组织病变中,糖代谢紊乱、自身免疫紊乱、微血管病变、氧化应激等均发挥着重要作用。甲钴胺为维生素B12的衍生物,能作用于脱氧核糖核酸合成过程,在进入神经细胞后,能有效促进轴索再生,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增强神经修复。体外研究表明,甲钴胺通过提高甲硫氨酸合成酶的活性,促进培养大鼠组织中卵磷脂的合成和神经元髓鞘形成。因此,甲钴胺是一种治疗周围神经病变较为有效的临床药物。前列地尔,具有扩张血管作用,能够有效松弛血管平滑肌,减小血管阻力,提高微循环灌注。前列地尔作用于神经病灶,能够有效修复病灶处的血管,并能在局部长时间维持一个高浓度状态。本研究显示,应用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的治疗组,其治疗后腓总神经、正中神经的感觉及运动传导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显效率、总有效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周围神经病变,能够有效提高神经的感觉及运动传导速度,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周围神经活检是诊断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手段,应用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周围神经疾病能有效加快神经传导,改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甲钴胺前列地尔
前列地尔治疗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甲钴胺在乳腺癌多西紫杉醇化疗所致外周神经毒性中的防治效果分析
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震动感觉阈值的影响
贝那普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关于前列地尔治疗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疗效和安全性评估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甲钴胺与维生素B1联合维生素B12治疗视神经炎的疗效比较
甲钴胺对64例突发性耳聋患者耳鸣症状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