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声乐教学创新路径探析

2016-02-25王敏枣庄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山东枣庄277160

新丝路(下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声乐教学方法过程

王敏(枣庄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山东枣庄 277160)

新时期高校声乐教学创新路径探析

王敏(枣庄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山东枣庄 277160)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人们对于生活精神层面的追求逐渐增强,对于艺术的评价标准也有所改变,创新高校声乐教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在讨论目前高校声乐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新时期高校声乐教学的具体方法与策略。

高校;声乐教学;创新;教育改革

高校声乐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创新高校声乐教学是深化高等教育事业改革的重要体现。新时期,创新高校声乐教学,有利于在充分利用高校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与实效性,培养出专业知识水平过硬,具有较强审美能力、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高素质人才。新时期,传统的高校声乐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本文以创新新时期高校声乐教学为出发点,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一、高校声乐教学的现状

1.专业知识水平与基本素质培养不协调

在高校声乐教学过程中,存在专业知识与基本素养培养不协调的现象,需要进行调整,在课程设置方面实现专业知识与基本素养教学的协调与均衡,科学、合理安排课程设置内容,培养全面的、高素质的、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在高校中,担任声乐教学的老师一般是来自专业的音乐学院,往往继承了音乐学院培养人才的教学模式,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技能的强化,但是忽视了学生基本素养的培养,声乐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艺术性和全面性的培养存在不足之处。而新时期,随着高校扩招人数的增加,大学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与就业压力,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与教育,不利于大学生在将来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

2.教学方法陈旧,授课形式单一

新时期,部分高校声乐教学仍然沿用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呈现出了方法陈旧,教学形式单一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依旧是“师灌生受”、 “我学他彷”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局面,缺乏与老师进行交流、互动的机会,阻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因此,在学生个性鲜明、学习能力不断增强的二十一世纪,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调整授课思路与形式,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3.声乐教学评价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实践中,高校声乐教学评价机制存在一定的不完善之处。教师职称的评审、职务的晋升、教学成果的评价,主要是依照教师学术成果的多少,发表论文、编写著作的多少,社会影响力的大小,而不是学生就业率的高低、学生掌握技能的程度。部分老师为了在评审职称中占据优势,便试图通过各种途径参加社会上的舞台表演,扩大影响力;而部分教师则注重学术研究,注重学术论文的发表。逐渐产生了功利化的心理与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实效性的增强。高校需要与时俱进,建立健全声乐教学评价机制,评价依据注重教学的实效性,学生学习的收获与成果性,促使教师履行好自己服务育人的圣神职责与使命。

4.学生存在功利化的学习心态

由于声乐专业大学生严峻就业形势的影响,音乐演出的市场化,发音、表演基本功积累的漫长,再加上声乐专业大学生高昂的学习费用。部分学生由于自制力的不强,逐渐产生了急功近利的思想,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忽视了文化的传承与情感的表达,只是将其作为了一项获得工作的技能。不能学习与深入研究。同时,由于追求时尚与流行元素,过分注重对于国外作品的学习,而忽视了本民族优秀作品的学习,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有所忽视。对于民族经典声乐作品研究不足。

二、新时期创新高校声乐教学的对策

1.以优秀作品为中心,培养审美和组织能力

声乐表演是一项集美与作者情感表达为一体完美艺术,一部优秀的声乐表演作品是作者真实情感的流露,也是声乐艺术美的展现。在声乐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注重表演技巧的掌握,更要关注歌唱呼吸、共鸣等声乐基本功的锻炼与学习。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在培养学生表演技巧、声乐基本功的同时,还要注重审美观的教育与培养,引导学生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声乐教学的开展可以以优秀的作品为中心,分析一部作品中作者的创作理念、表达思想、表演技巧、文化内涵等多方面的内素。组织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演奏,教师进行点评,形成有效的互动与交流,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增强学生对于声乐艺术的兴趣与积极性。

2.重视培养综合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声乐教学不仅仅是要培养出基本功扎实、表演技巧熟练的优秀人才,更重要的培养综合高素质现代化人才,使学生得到全方位发展, 促进声乐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讲授基本的声乐技能、理论、技巧,加强基本功的联系,更要丰富课堂内容,增加声乐作品的鉴赏能力与欣赏水平,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与知识范围。培养出既具有专业的声乐表演技能,又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情感丰富的,适合于新时期社会发展需求标准的优秀人才。

3.因材施教,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高校声乐教学工作,应从声乐教学的最终目的和任务出发。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自身条件和自身素质,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实施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内在潜能的激发,有助于展现其声乐表现力。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我们要摆脱传统的声乐教学方法和模式,要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多样性。我们知道,传统的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简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从而直接影响到声乐教学的质量。相对传统声乐教学方法来说,多样性的教学方法丰富了课堂学习的内容,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声乐教学工作的开展。

4.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我国著名的声乐教育大师沈湘曾经说过:“声乐教学,师生是合作关系,学生成功了,教师就成功了;学生失败了,教师也就失败了。”因此,声乐教学过程是老师和学生相互合作和实践的过程,师生间的默契配合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声乐教学过程,如同一个作品,无论是声乐技巧,还是作品赏析、表演,都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分不开。声乐教学的这一特点,也决定了声乐教学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在教学中,老师对作品的分析和讲解只是起到引导和启发的作用,老师应该重视学生的情感活动,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在互动学习中掌握所学知识。

声乐表演作为一项集美学、音乐学、声乐于一体的艺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其发展也必须适应时代的变革与创新。高校声乐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承文明的重要作用,新时期需要开拓创新,优化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出优秀的高素质声乐表演人才。本文在分析了教学方法陈旧,授课形式单一、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以作品为中心,培养学生审美、组织能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等教学改革措施。

参考文献:

[1]张娓.多元文化背景下高师声乐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北方音乐,2014(05)

[2]胡久华.传承文明,开拓创新——谈声乐教学的多元化发展趋向[J].音乐时空,2015(01)

[3]魏潇潇.声乐艺术中的技术与个性——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戏剧之家,2015(11)

[4]张珂.创新教育形势下高校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方音乐,2015(09)

10.19312/j.cnki.61-1499/c.2016.10.093

王敏,女,枣庄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声乐教学。

猜你喜欢

声乐教学方法过程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