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质本位”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礼仪课程实践教学探讨

2016-02-25周爱梅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郑州450046

新丝路(下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礼仪旅游高职

周爱梅(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郑州 450046)

“素质本位”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礼仪课程实践教学探讨

周爱梅(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郑州 450046)

礼仪是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在大学生“素质本位”教育中,重视礼仪教育应当成为一项重要内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礼仪实践课程是提升学生个人品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环节。

旅游礼仪;实践教学

高素质是我国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前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以就业为导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凸显“素质本位”,而礼仪文化的传承教育则是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良好的礼仪素养是我们自尊、尊人之本,知礼、懂礼并自觉地行礼成为我们现代社会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文明的基石。

中国是“礼仪之邦” ,礼仪是我们的文化,是我们的传统,把礼仪文化传播给学生,学生成为礼仪的传承者,是我们礼仪老师的责任。从表面上看,礼仪涉及的是一些表情达意、举手投足的小事小节,然而小节之处显精神,举止言谈见文化。旅游行业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旅游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经营目标,必须面对纷繁的社会,与各行各业的人发生着广泛的联系与交往。为适应旅游行业发展的趋势,与行业形势紧密联系,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礼仪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更好地适应职场。

一、旅游礼仪实践课在专业教学中的意义

旅游礼仪实践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对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对学生的职业外表意识、人际交往意识、语言沟通意识、团队形象意识等具有促进作用。

1.提升个人教养水平

调查显示,高职院校学生在高中阶段及之前接受礼仪文化学习的比例较低。高职的专业学习过程就是学生从各方面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因此,礼仪实践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礼仪意识,领悟礼仪养成对于个人自我完善及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具有现实意义。通过礼仪的实践学习,提升学生的教养水平,为进入职场打好基础。

2.改善人际关系

当代大学生如果在校期间有了正确的世界观和为人处世的态度,那么在与人交往时就会自然地流露出得体的行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未来从事的工作大多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需要恰当的交往方式来指引。礼仪实践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找到最好的方式来表达对他人的尊重,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3.强化职场能力

礼仪实践课程通过角色转换等方式让学生正确运用礼仪,重视职业形象的塑造。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掌握行业不同岗位服务接待礼仪规范,语言使用,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起到支撑作用;

二、旅游礼仪实践课教学改革探索

1.教学过程的新颖性

“素质本位”的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参与、体验,从而转化为自身的行为。因此,旅游礼仪实践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注重基本知识的讲授,更加注重加强实训环节的教学。以学生“学情”为基础,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强化学习和训练的效果,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学生参与度高。

课程教学紧紧围绕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能力要求,将课程内容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分析旅游接待服务各岗位工作过程的礼仪要求,使学生在训练中演练,在实际项目中体验,将知识内化为能力。

教学过程组织采用“讲-演-训-评-创”的教学模式。以个人形象礼仪中站、坐、蹲、走为例。首先讲,通过讲生活中的仪态事例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引出学习任务,带着问题学习。其次,教师演示礼仪标准和礼仪规范,起到示范作用。第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教师边教边检查、指导,对掌握不够好的学生要给予特别关照。第四,根据练习结果进行小组展示,教师进行点评,学生进行互评。第五,根据练习设计情景,巩固学习要点。教学重点是教会学生掌握礼仪基本规范,难点在于其在不同场合的应用。

2.教学方法的前沿性

旅游礼仪的传统教学模式以传递知识为目的,更依赖于教师向学生的单向传递。而实践课程真实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基础,采用参与式方法,鼓励学生反思性学习。在课堂中不仅仅是学生识记礼仪的规范,重复老师的动作,而是通过相互的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协助学生思考和操作。课堂上,要使个体参与到活动之中,并与其他个体合作学习。

(1)项目导向,分解任务

教师通过对旅游企业工作环节的了解,将旅游礼仪的学习内容划分为具体的项目模块,分解为不同的小组任务。根据旅游接待的过程分为个人形象礼仪、旅游接待礼仪、旅游往来礼仪等不同的模块。

(2)转换角色,对比学习

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为主的角色扮演法是成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们根据学习要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扮演实际工作或生活中的不同角色。比如:银行员工、来访者、培训师等。人体雕塑可以使学生发挥集体智慧,将礼仪服务中的某个环节通过雕塑的形式展示出来,大家共同参与,共同讨论,获得新知。通过情景模拟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接触到礼仪,增强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而教师自己参与表演,既活跃课堂又拉近了师生距离,有利于教与学的展开,达到了很好教学目的。

(3)小组合作,展示新知

礼仪课程的改革中激发学生动手、动脑,小组协作非常重要。礼仪的本质是尊重,在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到是“求同存异”,只有尊重不同同学的观点和想法,把大家都认可的观点通过绘画等形式展示出来,才是小组的作品和成果,才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才能在共同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新知。比如,课堂中通过分小组表达“礼仪”的概念,在绘画的过程中,我们告诉学生绘画的技术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绘画将自己的心声表达出来。这样的方式更加调动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专注力、积极性,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背景、阅历通过线条勾勒对礼仪概念的理解,原本枯燥的概念成为有趣的记忆。

(4)互帮互评,共同进步

传统的实践教学课程主要以教师的评价为主,学生对于新知识的认知是教师纠正和评价后获得的。为了能让学生获得表达自己观点,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礼仪实践课程教学中采用小组进行互评的方式。互评可以是评对方的表演成果,可以评对方的图表展示,也可以对小组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让学生取长补短,共同促进。

(5)示范教学,统一标准

礼仪实践的教学往往是参差不齐的。因此,有一套完善的符合高职旅游礼仪教育的规范和标准是必要和必须的。我们在教学中尽量考虑学情,学习和借鉴不同院校旅游礼仪实践教学的标准和大纲。教师在课程教学中采用统一的标准进行示范和演示,使得学生在练习时有章可寻,有据可依。

(6)考评结合,以评为主

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综合考量,更好地促进教学进步和发展。旅游礼仪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评价方法应采用考评结合,考是考学生对传统礼仪文化的理解和掌握,评是评学生对礼仪规范的掌握效果和应用能力。将评价的体系转化为过程性评价结构,以每个项目,每个模块,每个环节来评,教师能更好地掌握教学过程中难点和重点的把握,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礼仪能力和水平。

[1]李野,方冬革,试析国外高职课程设置及对我国高职课程改革的启示[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6):99-101.

[2]胡晓锋,高职《旅游礼仪》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J].科技创业月刊.2012(2):120-12.

[3]刘艺,王玉芳,谢辉.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发展应用型本科的思考[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08)

10.19312/j.cnki.61-1499/c.2016.10.074

本文为2015年度国家旅游局“万名旅游英才计划”项目(项目编号:WMYC20154-1107)阶段性成果

周爱梅,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礼仪旅游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筷子礼仪
旅游
礼仪篇(下)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