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2016-02-25童驭中共芜湖市委党校安徽芜湖241000

新丝路(下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市场经济马克思

童驭(中共芜湖市委党校 安徽芜湖 241000)

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童驭(中共芜湖市委党校 安徽芜湖 24100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开放、发展的体系。在我国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相结合,通过对所处阶段、市场经济和经济发展的全新认识,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市场经济;经济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社会主义的经典论述

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是个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方法论指导。马克思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揭示资本主义难以克服其自身的矛盾,共产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规律性,并对未来社会特征作了如下描述。

1.生产资料社会占有

马克思、恩格斯设想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实行的是自由人联合体的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里所说的自由人联合体是一个已经消灭阶级和国家、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

2.商品生产和交换不复存在

马克思指出:“在集体生产的基础上,劳动在交换以前已经被确定为一般劳动,也就是说,交换产品根本不是促使单个人参加一般生产的媒介。”在这里,个人劳动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不需要经过迂回曲折的方式通过货币为中介,商品和货币已经废除。

3.使用劳动券直接分配消费资料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欧文的劳动货币同戏票一样,不是货币。欧文以直接社会化劳动为前提,就是说以一种与商品生产截然相反的的生产形式为前提。劳动券只是证明生产者个人参与共同劳动的份额以及他个人在供消费的那部分共同产品中应得的份额。” 在这里马克思阐述的实际上是按劳分配的思想。

二、中国经济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恩曾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上述这些理论只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起点,只有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彰显其生命力。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主要体现在几个全新认识上。

1.对社会主义所处阶段的全新认识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把共产主义划分为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共产主义低级阶段即我们通常理解的社会主义,但并没有划分社会主义有哪几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一度对社会主义理解充满理想主义色彩,以为通过“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就可以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结果走了弯路,社会生产力遭受破坏。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结合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社会状况重新理解社会主义,定位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阶段。在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明确了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只有正确认识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才能正确制定切合实际的方针、路线、政策。

2.对市场经济的全新认识

马克思、恩格斯原先设想社会主义在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率先实现,但十月革命胜利使经济并不发达的俄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成为社会主义国家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在新中国建立前夕,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保护了民族工商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国五种经济成分各就其位,繁荣了市场,发展了生产力。这些都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探索。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相应的就要改革计划经济体制。长期以来形成固有观念,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标志,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标志,小平同志首先打破这一观念。1979年在会见外宾时说:“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

1984 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邓小平评价这个决定“是写出了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初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好,就是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新话。” 经过14年改革开放的经济实践,邓小平92年南方讲话进一步明确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在当年召开的十四大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3.对经济发展的全新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粗放型增长方式,环境不堪重负,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如果说改革开放前30年着重解决的是经济总量的增加即经济增长问题,现阶段要关注的是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以及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即经济发展问题。所以在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十八大以来,在速度换档、结构优化、创新驱动的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进一步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发展和升华,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的方法和路径。

发展首先要解决动力问题,由于人口、环境等方面制约,依靠传统的要素驱动已难以为继,未来引领发展只有靠创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创新在提高效率方面的论述俯拾皆是。例如在价值规律的论述中,提到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如果因为技术进步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能获得更高的利润。还有相对剩余价值、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资本周转等理论中,都强调了创新在生产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协调事关我国经济能否健康发展、事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能否协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协调发展的思想是十分丰富的,马克思提出,扩大再生产顺利进行必须使两大部类保持一定比例关系,必须有计划调节社会生产和按比例分配社会总劳动。绿色是对环境、生态以及人民生活质量问题的回应,其实质是解决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恩格斯早就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当今世界各国联系交往日益密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开放使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在这个过程中要增强自己制度性话语权。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开放发展主要是处理好中国和外部世界之间关系。共享和共同富裕是一脉相承的,体现发展的目的所在。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以致尽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共享发展是补民生之短板,更好地解决人与人之间关系。

五大发展理念是个有机整体,体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丰富和发展。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

[2]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

[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

[4]张宇.五大理念如何发展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民网

10.19312/j.cnki.61-1499/c.2016.10.029

猜你喜欢

政治经济学市场经济马克思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论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构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黑格尔、马克思与古典政治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