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特色小城镇发展路径研究

2016-02-25李彬廊坊师范学院旅游系河北廊坊065000

新丝路(下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宜居小城镇河北

李彬(廊坊师范学院旅游系 河北廊坊 065000)

河北省特色小城镇发展路径研究

李彬(廊坊师范学院旅游系 河北廊坊 065000)

在河北省特色小城镇的建设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问题,严重的制约了河北特色小城镇的发展,本文针对特色小城镇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采取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特色;小城镇;社会因素; 大格局;人本观点;宜居

特色小城镇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在一定意义上存在本质的区别,特色小城镇建设着力于特色镇、古镇、旅游文化镇建设,为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全国各省份早已开始酌情进行特色小城镇的规划和建设。特色小城镇的聚集效应使生产效应成倍提高。人口、资源的生产率也明显提高。目前就全国而言,特色小城镇的研究和建设起步较早并且成果较显著的省份和地区有贵州省的四格乡、四川成都的“五朵金花“、天津的华明镇、福建省的汀溪镇、江苏省的华西村以及江浙一带的乌镇西塘等,这些特色小城镇或拥有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或拥有较好的产业基础以及显著的特色文化。打造出的这些小镇各具特色、生态宜居且有强大的产业支撑,为河北省特色小城镇的建设提供了借鉴。

一、河北省的历史沿革

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市场条件及自然地理条件,是打造特色小城镇的基础。

1、区位优势

河北省环抱首都北京北距北京 283 公里 ,西椅太行山与山西省为邻,西北部、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东与天津毗连,东南部、南部衔山东、河南两省,东北部与辽宁接壤。优越的区位条件为发展经济提供了便利。

2、经济基础

河北是我国重要粮棉产区。河北还是传统的粮食播种大省,全省的粮食播种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百分之八十以上,除此之外,河北还有畜牧业、沿海渔业和电力工业。

3、旅游资源

河北有 “ 天下第一关 ” 的山海关,有以出土金镂玉衣而闻名世界的满城汉墓群,有气势宏伟、石雕精美的清东、西陵,有全国最大的皇家园林之一承德避暑山庄,还有南、北乡堂山、苍岩山桥楼殿等宗教遗存。秦皇岛、北戴河、木兰围场都是人们熟悉的旅游名胜。承德、保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其中清东陵、清西陵、等多处景区(点)被评为全国首批最高级别的 4A 级旅游区。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4、历史文化底蕴

河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河北有多处中华民族的三大始祖黄帝、炎帝和蚩的遗迹。河北省是重要的革命圣地,抗日战争时期,河北大地是对日作战的主战场。 河北省还有多彩的民俗文化以及民间艺术。5、河北省是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省份,55个少数民族约有 288 万人遍布全省各县 ( 市、区 ),占全省总人口的4%,汉族占全省人口的 96%。

二、河北省特色小城镇建设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有:

1、产业定位不合理,缺乏对社会因素的全面系统的分析

2、特色小城镇产业之间缺乏全局意识和协调发展,很难达到资源最优化利用

3、有些特色小城镇在忙于发展经济的同时忽略了城镇文化的打造

4、很多特色小城镇的建设忽略了人们对宜居的需求

三、河北省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的对策建议

1.以社会因素的研究为基础,全面分析。小城镇建设不是简单的加速城镇化建设的行为,也不是简单的发展地区经济行为,而是彰显社会文明和进步的社会化行为,在对任何一个地区进行规划之前首先要全面分析当地的各方面的社会因素,如:人口因素、地理因素、历史因素、区位条件、经济基础等,同时把数据、理论与河北省的实际情况有机结合。最终落实到有支撑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宜居生态的基础设施,符合当地民情的城镇文化上,才是符合经济规律和自然法则。

2.坚持全局观和大格局。首先从大格局上讲,河北省的特色小城镇的定位和发展要服从于全国的整体部署和安排,从小的范围讲,以河北省乃至全国为参照,各特色小城镇要协调发展,经济上互为依托,文化上互不冲突,甚至在各小城镇之间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脉络。这样才能做到高效率发展,和谐发展,长远发展。

(1)经济定位。首先在综合分析各地区的经济基础、自然地理条件、民生所需和国家政策的基础上,确定支柱性产业,然后考虑各城镇的经济主体之间是否可以互为依托,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加速彼此的快速发展。如有周边城镇发展种植业,可以考虑深加工行业,使彼此形成资源优势,既避免了竞争又提高了彼此的经济效益。

(2)文化定位。在深入挖掘各城镇所在地区的文化渊源的基础上进行城镇文化的打造,重在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国民精神,同时要考虑标志性性的文化设施的建设和人们日常的文化活动场地,充实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河北省有大范围的地区文化,如张家口地区的始祖文化,河北保定等多地区的皇家文化,西柏坡等地的革命精神,在城镇文化的打造中还要考虑文化带的问题,各城镇文化要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体现地区文化带。

3.人本的观点。秉持以人为本的态度,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原则,考虑在城镇建设和发展中人的根本需求。

(1)城镇居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坚持对河北省独特的地理民情的了解,酌情打造继承历史发扬地区特色的城镇文化。任何特色小城镇的打造都不是单纯的发展经济、发展“特色”,同时要考虑小城镇居民精神需求,不要被一味的发展经济所累,让他们生活在小城镇中感受到发展建设的幸福,还要靠精神文化生活的滋润。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重企业文化的打造,企业文化要和当地文化相融合,当地文化要和社会文化不冲突,小城镇的打造应有助于当地居民精神信仰的树立,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

(2)宜居需求。城市硬件设施的建设要方便人们的生活,尤其是要考虑到很多小城镇居民目前仍然是以农耕为主,在统一的民居改造中,要具体考虑到居民的生活方式等问题,不能脱离具体的民生民情。各个特色小城镇的基础产业、区位以及文化定位不同,硬件设施不能一味的模仿,才有可能满足人们对宜居的需求。

[1]王书利《推进城镇化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N]《河北日报》2009-5-11

[2]李怡 左娜 王焕丽《经济发展的辐射理论与河北小城镇建设》[J]地方经济 2008年 第11期

[3]新华网、河北建设网等相关网站

10.19312/j.cnki.61-1499/c.2016.10.012

该文为河北省讲师团系统2016年度科研课题;立项编号:2016062

猜你喜欢

宜居小城镇河北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相约天然氧吧 感受宜居“金匮”
宜居的海底城市
宜居大化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一)
孙婷婷
宜居星球
小城镇社会治理创新逻辑
小城镇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