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南地区机械行业“机器换人”转型升级应用研究

2016-02-25刘云辉韩玉勇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16年8期
关键词:机器换人鲁南换人

刘云辉 韩玉勇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枣庄 277599)

鲁南地区机械行业“机器换人”转型升级应用研究

刘云辉韩玉勇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枣庄 277599)

通过对当前鲁南地区制造业“机器换人”技术改造项目实施现状及可行性进行调研分析,结合对企业的具体实施情况分析,探讨了“机器换人”转型升级策略能够顺利实施的根本原因,并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几点建议和思考,以此来促进鲁南地区制造业发展及转型升级“机器换人”战略顺利实施,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机器换人技改转型升级应用

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仍然处于低迷状态,国内实体经济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产能相对过剩的宏观大背景下,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策略的提出,要实现产品质量效益最大化,走出产业“微笑曲线”底端,迎来提能增效高收益的春天的目标,无疑需要通过“机器换人”来实现企业技改,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1-2]。我们通过对鲁南地区制造行业、企业“机器换人”技改升级项目实施进行专项调研和深入分析,掌握企业“机器换人”的实施情况及在生产设备、自动化改造等环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有序推进鲁南地区制造业发展及转型升级“机器换人”战略。

1 制造业“机器换人”技术改造实施的可行性及途径分析

人工成本上升压力推动。2008年以来,我国劳动力成本加速增长,以美元计价的制造业工资以每年15%~20%速度增长,已经高于不少发展中国家。相比之下,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的劳动力成本更加低廉,催生了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步向东南亚国家转移,国际采购商业也更加关注东南亚市场。与此同时,美国提出再工业化战略,旨在通过使用先进装备,使制造业“回巢”。我国制造业面临多方压力,“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世界工厂”地位恐将动摇。

鲁南地区产业经济的发展,一直受益于“人口红利”。然而,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劳动力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劳动力从过剩走向短缺的折点逐步逼近。并且,劳动年龄人口年龄构成持续老化的态势已不可逆转,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工成本会持续上升,制造行业如不及时摆脱对廉价劳动力的过度依赖,仅有的“微利”也将不复存在。“机器换人”的优势不仅在于减少用工需求,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更是提高制造工艺水平,提升产品品质的重要途径[2]。

企业生产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提升。现阶段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3]要提高核心竞争力最快捷、最现实的方式就是通过“机器换人”更新装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实现“机器换人”技改工作的主要途径可以概括为机器换人工、自动换机械、成套换单台、智能换数字,简称“四换工程”。具体情况可以归纳为:新办企业和设备陈旧的老企业多采用直接购买新的智能化、自动化设备取代老的手工操作设备。其特点是更换主机设备;中小企业更偏好购买附加设备部分取代手工操作设备。其特点是保留主机设备,用机器人、机械手代替原有部分手工操作或者是用自动传输设备代替人工搬运,投资规模相对较少的;自主研发实力强的企业多选择自主研发新设备;或者在购买设备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改造成新设备;与科研院所联系紧密的企业多采用依托研究机构或者科研院所来研发新设备。

劳动密集型的传统机械企业,通过实施技术工艺改造,生产线自动化改造、机械臂应用、智能生产检测系统开发以及信息化技术延伸等多个“机器换人”项目,换出效率、换出品质、换出安全,提高效益,提升传统产业装备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2 制造企业“机器换人”的实施情况

在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鲁南地区制造业企业已开始将智能自动化技术应用于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搬运工、烧焊工、喷涂工等工种,正迅速被“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所取代。鲁南地区机器换人转型升级策略实施空前。

山东泰通车业科技有限公司在车架生产线上引入自动焊接机器人,多工序生产。程序设定好,其即可自动工作,末端定位精确度可以控制在0.5mm以内,在精确度和工作效率上发挥了人工不能比拟的优势。

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作为专业从事实木工艺套装门、生态门的生产、销售、设计、装饰施工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木门制造企业的山东鑫迪家居装饰有限公司,引进德国、日本、意大利和台湾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套现代化的木工设备,建起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装饰材料专业流水生产线。自动流水线投入运行后,一扇门从开始生产到完成喷涂,都在线上操作,几乎不需要人工搬运。仅仅喷涂车间纳入自动流水线后,其人工节省了40%,产能提高20%左右。

以有着“中小机床之都”称号的滕州市为例,作为鲁南地区经济实力最强的县级市,滕州市政府自2008年至今,一直不断完善技改政策体系,出台《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机械制造业发展的意见》及《关于加快机械制造业发展的补充意见》等相关文件意见及优惠资金扶持政策,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深入推进技改创新工程,鼓励企业引进新的技术、工艺和设备,提升技术装备水平,提高技改效果,促进企业产品的优化升级,这些措施的实施,大大提高了企业实施技术改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不断的技术改造,到2015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95亿,年均增长36%,滕州市已有近百个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列入山东省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导向计划。滕州市大地机床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引进CA6140车床的三箱专用组合机床智能自动化生产线(国内仅有的三条先进车床生产线之一),建成了我国一流先进水平的微型机床加工基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为公司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其中的一个加工机械手臂在流水线上简单地的几个来回,就可巧妙地完成了给料、压纹等多个加工环节,而且操作完毕后,机械手臂还能丝毫不差的将刀具精确地归置到预先设定的位置。

制造业应用“机器红利”代替“人口红利”,用工业“机器人”取代人工的技术改造已是大势所趋,企业加速进入“机器换人”时代已成为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3 制造业“机器换人”技改顺利实施的原因分析

“机器换人”是实现制造业长久发展的内在要求。面对环境、质量、市场和用工需求等种种因素倒逼机制的冲击,众多企业思维和产业经营方式发生了彻底转变。

政策的支持和企业认同感的提升,促进了制造业“机器换人”技术改造项目顺利实施与推进。

(1)“机器换人”有利于解放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无论是企业提质增效还是减员,机器换人带来的改变是巨大的。”以“机器红利”替代“人口红利”无疑是当前最有效的途径。“机器换人”最直接的作用在于缓解“招工难、用工难”,通过实施“机器换人”,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程度,用机器代替人工,解决“招工难、用工难”问题。最为根本的作用是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随着集成化、自动化、数字智能化生产设备的应用,单位时间的产品产量呈数倍增加,企业生产效率得以大幅提高。在参加调研的企业中,77%的企业表示存在用工缺口,其中用工缺口率在10%~20%之间的企业约占30%,缺口率在20%至30%之间企业的约占7.3%。

(2)“机器换人”有利于应对行业准入标准的提高。“机器换人”是积极应对行业准入标准提高的有效途径。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落实绿色生产和制造等新要求,国家加快调整主要制造行业准入标准。准入标准都对新建项目(包括改扩建项目)的工艺、装备水平等提出明确要求,如规定“应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节能环保的设备,主要设备参数应实现在线检测和自动控制”等。调查发现,30.1%的企业表示,行业准入标准提高是其开展“机器换人”的最主要原因。

(3)政策的支持和企业认同感的提升。政府不断完善技改政策体系,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激励和扶持政策,对重点技改项目给予资金扶持[4],企业有了资金扶持,就会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开发新产品、研制新技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此外,“机器换人”能有效提升产品品质,减少安全事故隐患,改善企业的生产环境,节约生产空间和经营成本。通过实施“机器换人”技改后,提升产品品质和质量的同时,产品附加值也得以提高,节约了支出成本,最终企业经济效益得到提高。政策的支持和效益的显著提升,增强了企业对技改的认同感,推动了“机器换人”项目的顺利实施。

4 “机器换人”技改实施建议与思考

“机器换人”技术改造在得到推进和实施的过程中,同时也存在一些难以避免的困难。主要表现为:大部分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和机构总体偏少,研发能力有限、科技研发人员不足,没有能力自主研发所需的设备;中小企业自身资金有限[3],购买自动化设备价格过于昂贵,资金投入成本较高,回收见效周期长,企业望而却步,缺乏耐心;随着“机器换人”技改的实施,新用工需求应运而生,企业人员技术素质跟不上,很难掌握智能设备的使用,发挥不了提质增效的作用,技术上的瓶颈,阻碍了技改的实施,急需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

调研发现,不是所有的产业企业都能靠“机器换人”加快转型、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市场需求关系同时决定了企业必然在竞争中会被清退关闭、重新组合或者转型升级。如何加快“机器换人”行动的步伐,使其摆脱重重障碍,需要政府和企业的理性思考。

(1)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政府要加强自身改革[5],加强服务意识,高度重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业转型振兴,企业是主体,政府是服务,市场是关键。政府要注重企业服务,在信息发布、风险控制、技术对接和政策扶持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有效服务,积极为企业和当地高等院校搭接技术研发与合作的桥梁,来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的供给侧改革。与国家级、省级科研院所加强联系,建立生产力促进中心,成立集研发、咨询、培训、信息、检测、技术服务和市场开拓于一体的制造业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

(2)找准行业产业链短板。在技术改造中,要努力攻克、解决产业链完整性问题,发挥全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优势;按照现代制造模式,善于找准产业链接点,下游努力向上游发展,上游适当向下游企业扩张,这样都会有新的经济增长点产生。

(3)抓住行业重点、发现企业技术创新点。作为政府部门,要认真研究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设备来源、改造方式、关键环节等,有针对性地提出技改指导方案,采取“一企一策”破解关键瓶颈;企业可以通过升级装备水平,对现有设备进行细致的改造,形成自主创新成果,同时也可联合科研院所、高校共同开发市场上没有的装备,共享知识产权。

“机器换人”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支点,是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要途径,驱动着制造业向柔性化、智能制造方向发展,智能、协同制造等正在提升着制造业的生产效率,产品品质和经济效益;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响应速度的同时也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创新驱动下的“机器换人”助推鲁南地区制造业发展及转型升级,对于推进现阶段供给侧改革的意义尤为重要。

[1]刘晓,徐珍珍.“机器换人”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发展:藩篱与跨越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4):19-23.[EB/OL].http://news.xinhuanet.com/finance/2016-02/29/c_128763127.html

[2]吴东华.中小企业如何“机器换人”[J].新财经,2015(7):41.

[3]《临沂市人民政府关于创新财政扶持政策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2015年7月13日.临沂市人民政府.

[4]《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李强.2016 年4月.浙江省政府办公室.

Applied Research on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for Machinery Industry of North Region in Shandong Province Based on Machine Substitution

LIU Yunhui,HAN Yuyong
(ZaozhuangVocationalCollegeofScienceandTechnology,Tengzhou 277599)

Basedoninvestigationandanalysisofthecurrent implementationandthefeasibilityfortechnologicaltransformation project of machine substitution of North region in Shandong Province,in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the paper discussed primary causes of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we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and supply-side reform.

machine substitution,technologicaltransformation,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application

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5RKA04001)。

猜你喜欢

机器换人鲁南换人
我寻找
鲁南制药:瞄准“治未病”深耕“大健康”
中国品牌日 从商标中发现鲁南力量!
梅钢公司“机械化换人 自动化减人”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中国制造业基于成本控制的“机器换人”问题研究
新华网:杭州未来5年推3000个“机器换人”项目
鲁南晋南 小麦开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