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面孔识别能力的发展
2016-02-25王志静云南中医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王志静(云南中医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儿童面孔识别能力的发展
王志静
(云南中医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面孔识别是人类重要的认知能力,在人类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面孔识别的研究主要涉及自我面孔识别、面孔表情识别、面孔识别特异性机制等几个领域。本文以年龄为线索,探讨了人类面孔识别能力在各个年龄阶段的发展,包括新生儿对面孔刺激的偏好,儿童面孔表情识别能力的发展和自我面孔识别能力的发展,并简要的介绍了相关的理论。
面孔识别;面孔偏好;自我面孔识别
1.引言
面孔是人类最显著的外部特征,它为人们与外部环境进行社会性交流提供了大量信息,包括对方的年龄、性别、情绪等。因此面孔识别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功能,它有助于人们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和适应周围的环境。随着生理的成熟和经验的积累,个体的面孔识别能力不断发展。
2.新生儿面孔识别中的面孔偏好
面孔为婴儿提供生存和交流所需要的非言语信息,对婴儿心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婴儿在出生后不久就表现出识别和区分不同面孔的能力。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研究者就开始对婴儿的面孔偏好现象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面孔偏好是指婴儿注视面孔刺激的时间要长于注视非面孔刺激的时间,它体现了婴儿知觉以及其它一系列认知能力的发展规律,是人类在生命早期生存、交流的方式之一,具有重要的社会化意义。
大量研究都证实了出生几小时甚至几分钟的婴儿已经表现出对面孔的偏好。无论研究者使用的材料是类面孔的图片还是真实面孔的照片、是静止的图片还是缓慢移动的图片,婴儿们都表现出了这种偏好现象。
研究还发现,面孔偏好在婴儿1岁以内,随着年龄的增加呈现类似“U”型的发展曲线。这种偏好在1个月左右的婴儿身上“似乎”消失了,或者较难观察到,而2个月及更大的婴儿重新出现这种偏好[1]。
对于婴儿的面孔偏好现象,早期的研究者们基于面孔是否是一种特殊的刺激提出了两种假设来进行解释,分别是感觉假设和结构假设。
感觉假设又叫能量假设,认为面孔与其他刺激是一样的,并不存在特异性[2]。婴儿对面孔的偏好是由于面孔刺激所具有的物理能量(颜色、大小等)与新生儿较弱的视觉系统正好匹配。Kleiber后来将面孔的结构特性也纳入到理论中,认为婴儿首先比较刺激的物理特性,如果一致再进行结构特性的比较。
结构假设认为面孔是一种特殊刺激,婴儿大脑先天就有关于人类面孔的信息,这种先天的机制使得婴儿刚出生就表现出对面孔刺激的偏好[2]。
Turati等人提出的非特异化识别理论认为婴儿的面孔偏好并不是某一领域特殊遗传机制的结果,而是一种非特殊性的偏好行为。无论是面孔图片还是非面孔图片,只要遵循一定的标准,都会引起婴儿的偏好。其中顶部优势和一致性就是两个很重要的结构特性。顶部优势是指以图形的水平中线为准,中线上部的元素数量要多于中线下部的元素数量;一致性是指图片中的元素排列具有某种一致性,即内部元素的排列方式或外部轮廓的形状存在某种一致性。而人面孔内部元素的排列正好符合这两个重要原则,因此才引起了婴儿的注意偏好。
虽然研究者们对于面孔是否是一种特殊刺激还存在争执,但在以下几个方面研究者们已经达成共识:(1)刚出生的婴儿儿和几个月大的婴儿面孔偏好的机制是不同的;(2)在婴儿面孔偏好的发展过程中,经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3)在经验的促进下,婴儿大脑皮层中最终形成了和成人类似的面孔识别中枢[1]。
3.儿童对面孔表情的识别能力的发展
识别面孔表情的能力被认为是在生命早期建立人际关系的关键,人们通过面孔表情的识别来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意图。
Lzard以2~9岁的儿童为被试,对其面孔表情识别能力进行了研究调查。结果发现2~9岁的儿童面孔表情识别成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6岁达到较高水平。国内王振宏等以3~6岁的儿童为被试,探讨儿童面孔表情识别的发展特点。结果发现:儿童最先能够识别的的表情是高兴,其次是愤怒、悲伤,然后是恐惧、惊奇、厌恶。3-5岁是表情识别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5岁以后儿童的面孔表情识别达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3]。
国外的研究显示,3~4个月大的婴儿已经可以识别一些静态显示的面孔表情。在7个月大的时候可以识别动态显示的面孔表情。在4岁的时候,正常发展的儿童可以相当准确的识别出典型的快乐、悲伤、愤怒的表情,并且开始掌握恐惧和惊奇等表情的识别能力。儿童在10岁时就可以基本达到成人的面孔表情识别水平,但研究表明,青少年在识别一些不是很强烈的面孔表情时还是会遇到一些困难。这种技能在青少年时期持续发展,成年阶段达到顶峰水平。成年之后,人们不仅能准确而快速的识别面孔的典型表情,也能识别一些比较微妙的表情。
蒋长好等人采用面孔识别研究范式和ERP(事件相关电位方法),研究了初中生、 高中生和大学生三个年龄段被试情绪面孔的加工特征。结果显示,三个年龄段被试在对悲伤面孔图片具有类似的反应模式,但是ERP波幅却随着年龄变化,被试年龄段越低,其N2幅值越大,P3幅值越小。悲伤面孔加工的年龄效应主要出现在初中生和高中生、初中生和大学生之间,在高中生和大学生之间,悲伤面孔加工的波幅没有显著差异,表明高中生的面孔加工已接近或达到成人水平。
有研究者提出对面孔表情的识别有可能是依赖于面孔空间。面孔识别的认知模型假定人们将看到的面孔与存贮的样本进行比较,或者将看到的面孔与一个包含了面孔所有典型特征的多维原型进行比较。Valentine等人将这个多维的原型称为“面孔空间”。面孔空间的中心显示了所有特征以及面孔构型变化的主要趋势。面孔是通过面孔空间中的各个特征的值来呈现的。典型面孔的各个特征值的坐标位置会接近这个框架的中心的位置,而那些不典型的面孔则在框架的边缘。个体面孔空间的发展依赖于长时间的经验和需要,人们能够从有关面孔的经验中,归纳出主要趋势和特征值的范围。随着儿童的成长,他们会继续发展出一个更加精炼的原型。
儿童可能会通过比较有表情的面孔部件,如眉毛、眼睛的运动,来分离得到每种表情的原型,形成“面孔表情空间”。和面孔一样,不同的面孔表情也可能存在相应的“典型结构”,不同的典型结构的各个特征值会有所变化。和典型结构接近的面孔表情容易被辨认。随着个体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人们分辨面孔表情的能力不断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儿童和青少年不一定是发展出新的或是不同的识别过程,而是在处理细微构型信息以及将信息与中心表现进行比较方面变得更加有效率。
4.儿童对自我面孔识别能力的发展
尽管儿童很早就能区分他人面孔,例如两个月大的婴儿就已经能够从不同面孔中识别出自己的母亲,三个月大的婴儿已经能从同伴中区分出自我。但是婴儿对于自我面孔识别能力的出现却要晚得多。关于儿童自我面孔识别能力的发展研究多数是通过观察儿童对镜像中自我面孔的反应,然后来判断其是否形成了自我识别的能力。
研究发现,在15个月时部分婴儿开始表现出自我面孔识别能力,到了24个月,大部分婴儿都表现出这种能力。
自我面孔认知的能力形成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然而研究还发现儿童对自我面孔的认知是一个由识别动态自我面孔到识别静态自我面孔的发展过程。Bigelow在研究中发现,儿童首先学会的是识别镜子和实时录像中自己的影象,然后才能够识别出照片和回放录像中的自己。在前一种情况中,影象里的动作和自己的实际动作是同步的,而在照片和回放的录像中则没有这种动作的同步对应关系。因此,影象动作与实际动作的这种同步对应应该是决定幼儿是否表现出自我识别能力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成熟因素对自我面孔识别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自我面孔识别能力的发生与心理年龄有关。
很多研究的结论都指出:自我面孔的识别要快于对陌生面孔或熟悉的他人面孔的识别。神经心理学和脑成像研究结果表明,识别自我面孔的能力主要定位在右脑。
综上所述,婴儿一出生就表现出了对面孔刺激的偏好,表现出了初步的面孔识别能力。15到24个月时,婴儿表现出了对自我面孔的识别能力。对面孔表情的识别儿童表现出了识别成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的趋势,并且对于不同的表情儿童表现出了不同的识别能力,最先能够识别的的表情是高兴,其次是愤怒、悲伤,然后是恐惧、惊奇、厌恶。3~5岁是儿童表情识别能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期,到10岁时儿童可以基本达到成人的面孔表情识别水平。
目前国内关于面孔识别的研究主要关注点在于面孔是否是特异性刺激以及面孔识别的机制和认知模型,对于面孔识别的发展性研究还较少,而且很多是将国外的研究进行了一个本土化的再现和改进。另外,包括国外的一些研究在内的很多研究所用的面孔识别相关实验材料大多都是采用图片形式,图片是二维的,但是在真实生活中人们看到的面孔却是三维的,这不得不说是实验材料的一个缺陷。面孔识别受经验的影响很大,很少有实验把环境因素考虑进去,尤其是在新生儿面孔偏好的研究中。期待以后的研究在这些方面有所改善。国内关于面孔识别的发展性研究还较少,这方面的研究空间还很大,另外关于一些特殊儿童被试如自闭症的研究,也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1]陈桄,朱皕.婴儿面孔偏好理论模型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4).
[2]赵玉晶,王申连,丁家永.新生儿面孔识别中的两种偏好现象[J].心理科学新进展,2009,17,6.
[3]王振宏,田博,石长第,崔雪融.3~6岁幼儿面孔表情识别与标签的发展特点[J].心理科学,2010,33(2).
TP3
A
1009-5624(2016)06-009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