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2016-02-25王璇山西体育职业学院山西太原030009
王璇(山西体育职业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9)
高校体育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王璇
(山西体育职业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9)
传统竞技意识下的体育教育已经不符合新时期的要求,身心健康是当前体育锻炼的核心原则。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亚健康和体育意识予以了空前的关注。本文基于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近况,进行了相应的缺陷综述,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与创新思路,旨在为各大高校体育教育的下一步改革和创新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体育教育;改革;创新;身心健康
1.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当前传统的高校体育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高校培养出的大学生在走向社会后频频发生猝死等问题,引发了专家对身心健康领域的高度关注。亚健康产生的根本原因还是国人体育锻炼意识的落后。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已经成为当下迫在眉睫的一项待解决的课题。
2.体育教学在高等院校的发展近况
我国的高等院校在国家和教育部门等大力支持下,相关的体育教育配套设施以及课程内容的安排都有了较大的改进,但依旧没有突破固有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不能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和习惯,以至于,学生毕业之后就基本告别了体育锻炼。体育教育的理念也没有被学生所深入掌握,相关的体育技能及习惯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与训练。
3.我国传统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3.1 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近些年来,高校体育教科书的内容枯燥、乏味,内容在安排上不合理,在重复问题上尤为凸出,如从小学一直到大学,体育教材的里都有跑、跳以及投等基本项目,这些项目的学习都是从头开始,这种重复问题让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内容在衔接上也不是很好,内容里没有对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作用和铺垫进行描述,一个学期的体育教学在逻辑上和衔接性等问题上没有在课标里阐明,致使每个学习的体育教学内容变的孤立。从而使得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无法把各个阶段的体育内容衔接起来。此外,体育教材内容无法与时俱进,枯燥的学习内容忽略了学生的身心发展,使得学生失去了耐心和兴趣,让学生把体育当作一种应付态度来对待,体育锻炼技能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就更无从说起[1]。
3.2 体育教师专业水平有限
当前,由于各大高校一味地重视自然科学上的经费投入与研发,而忽略了体育等学科的发展。体育教学教师资源分配上的良莠不齐会导致很多体育老师得不到培训和外出会议交流的机会。其专业水平还停留在学校时掌握的知识,无法及时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了解不到体育发展的最新动态。另外一方面体育教师中硕士以上学历比较少。因此,在平常的体育教学时,一味的依赖教材内容,致使教学方法单一而不灵活。
3.3 高校教育体育教学规划模糊
高校体育教学规划比较模糊,没有一个既定的合理目标。体育教学规划的核心原则是保证身体健康,基于此基础之上,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把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作为重要目标。让学生在毕业后依然能掌握集中锻炼技能和依然乐于锻炼的习惯。然而,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我国大多数高校在这块教学规划上目标不明确,很难做到把学生体育意识和技能的培养真正的提高。
3.4 高校体育教学形式过于单一
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形式过于单一,过分的强调自己的主体地位,而学生则处于被动状态,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致使上课时不能完全掌握教学内容,很多学生在简单应付体育课上的体育技能讲解后,没有对运动技术进行回顾和练习,以及对动作的定型等。这就会导致学生在体育技能掌握这块上的缺失,不利于毕业后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
3.5 体育教学场地器材严重不足
据有关调查结果表明,当前我国高校在体育教学上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致使出现很多器材和场地缺乏的窘境,教师只能通过比划或者ppt等形式讲解知识。而体育本身就是做到实践与理论并重,并向实践倾斜,教学内容和知识点要结合具体动作或者场地情况来讲解。器材更新的不及时以及学生人数的增多,致使人均使用率和次数不高,目前,学校部分体育场地和设施虽然是在学生课余使用完毕后向社会开放,外校人员的大量涌入,也会影响学生体育课后复习和回顾体育知识。
3.6 高校体育教学综合考评系统不恰当
高校的教学考核主要内容为专业技能课、满勤率以及健康测试成绩等。内容过于单一且不合理,无法有效真实的反应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无法有效的促进学生在课中和课后对体育的重视。其在教学内容、课堂组织等环节,无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严重的影响了上课的效果。
4.应对高校体育教学难题——改革与创新
4.1 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激发创新思维
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首先要从理念下手,摒弃旧观念,注入新思维。本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原则,重新规划当前大学生的体育培养方向。从过去的把学校安排的课程和教材上的内容完成的意识转到以健康锻炼为核心,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终身加强体育锻炼的意识上来。
4.2 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传统意识中的竞技体育让体育锻炼变成了一项任务,严重忽视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单一和枯燥的教学内容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当下体育教程内容体系的变革要以人为本,针对当下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及个性化需求,编制出符合当前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技能内容。在增加教学课程内容的趣味性和健身性等特点的同时,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只有这样,学生毕业之后会依然加强体育锻炼,这也是当前高校体育课程内容改革的初衷。
4.3 创新体育教学模式
此外,高素质的体育教师在授课时,要摒弃传统的小班授课模式,综合分析学生在技能、学习上的差异,制定更加人性化的教学模式,如俱乐部模式。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这样可以最大化的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2]。
4.4 组织高校体育知识以及项目竞赛
高校体育竞赛是当前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竞赛,可以最大化地吸引同学们的热情。竞赛有两种类型,通过体育知识竞赛,可以引导学生们对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思想。而通过技能竞赛,可以促进学生自主的加强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学生们在竞赛的过程中,体育锻炼的意识逐渐增强,渐渐养成了体育锻炼的习惯。因此,竞赛模式可以让学生展现自我的同时,也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大大地促进了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
4.5 创新高校体育教学考核办法
创新当前高校体育教学考核办法,全方面多角度的去综合评价教学过程中的质量,从而达到监督和教学效果反馈的目的。考核的内容要紧密针对“教”和“学”。一方面,要考察教学的内容及质量,不仅仅是把课本上的理论讲授给学生,而且要有意识的渗入到体育教学中。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学的质量。考察学生在课堂上是否积极主动,是否对体育知识点抱有浓郁的兴趣。学生运动技能、素质以及态度等方面的质量如何,只有深入总结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加以总结归纳,及时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将资源的配置优化到最大程度[3]。
4.6 体育设备经费的投资及管理模式的创新
解决落后的教学模式的关键措施之一就是摒弃以往的ppt等形式教学,要结合理论基础让学生真正的接触到一些体育器材。改建落后狭小的体育场馆,使学生们在下雨天也能参加体育训练项目。此外,要加强校内体育设备管理,要优化对外开放和教学需求,做到人性化分流,避免教学过程中无法使用设备等问题的出现,最大化的提高设备的人均占有率和利用率。
4.7 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
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强化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通过组织定期的培训以及外出参加会议等形式来增加老师的自身专业水平。另一方面,制定相应的配套人才奖励引进政策,奖励本校老师通过课外自习等参加在职硕士和在职博士的考试,还可以大力引进体育专业硕士以上人才,或者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等引进肚皮舞以及印度舞等热门舞蹈老师,壮大师资队伍。
5.结论
总之,创新改革高校教育模式是满足现代化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符合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摒弃传统的竞技意识而强调强身健体的意识。要想培养当前国民的基本身心健康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就要从根本上扭转当前的国民体育意识,在完成高校教学任务的同时,把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作为当前创新体育教育模式的重中之重。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加优秀的人才,为人类身心健康的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各大高校要结合自身高校的办学特点及在校生的素质等方面,大胆创新教学模式,为社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1]千安峰.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创新教育理念的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26(4):20-21.
[2]王满.面向阳光体育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创新体系构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14,39(9):185-188.
[3]汪正毅,叶国鸿.从美国高校体育教育模式看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22(2):103-104.
G807.5
A
1009-5624(2016)06-008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