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第一课堂”教学
2016-02-25姜波刘金凤
姜波++刘金凤
摘要:大学“第一课堂”指的是学生所上的各种专业课。学生在自己的各种专业课中能够充分调动起自己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精髓融入到学生的各种专业课中。因此,各专业任课教师应该积极向学生传递正能量,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植根于每个当代大学生的脑海之中。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途径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1-0082-02
大学“第一课堂”教学指的是各高校大学生所上的各种专业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向当代大学生进行传播与颂扬,而且更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融入到各种专业课中。因为“第一课堂”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途径。
一、当代大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亟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
从目前现状看,应该说我国各高校大学生群体的主流是好的,他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意识显著增强。当然我们在看到当代大学生光环的同时,也应该看到一些学生的不足之处:当前我国一些大学生由于受激烈的国内外多元文化、多元思想的影响,在学习与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严重的思想危机,从而使这些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这些问题的出现需要我们每名教育者潜心研究他们的症结所在,帮助他们尽快解决认识上的这些问题。
(一)学习中存在着侥幸心里,功利化表现严重
伴随着90年代末我国教育体制的转轨——高校扩招,我国的就业市场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大学生不在是天之骄子,大学毕业后自主双向选择就业,国家不在进行包分配,使传统的就业市场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这一就业市场的变化,就使得当前一部分的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功利化;不脚踏实地,做虚功,以求得学业上进步。他们学习的主要动机与视角,就是学习那些在当今社会、人才市场进行招聘的人才所需要的知识,而对于那些对就业起不到直接作用的文化课程,很多学生就以漠视的态度敷衍了事。在学习时间分配上,一些大学生要么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各种专业课中,要么就是一些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复习中。竟然有些学生在上课时缺课,是为了考驾照。
(二)学习中出现道德下滑,诚信缺失现象表现严峻
诚信是当今道德社会最普遍、最基本的伦理价值所需。那么在今天,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他们的诚信水平表现的如何,更加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但是当我们纵观整个大学生群体时,我们发现其中一部分大学生虽然接受了国家多年的培养与教育,但是其诚信状况表现不尽如人意:
第一,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大学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建设可靠接班人的摇篮,是传播知识与文化的一方圣地。但是就是在这一方圣地,考试作弊现象却屡见不鲜。应该说当前大学生在考试中的作弊现象是比较普遍的,这种现象与行为存在于我国各类高校之中。即使是在我国的一些名校,考试作弊现象也比较突出。而且考试作弊的手段也是表现越来越高超,甚至一些低年级的大学生在一些难考的科目当中,找一些高年级的同学来顶替。这些不良现象的出现都有待于我们今天的教育者进行深刻地总结、反思,怎么能够帮助我们学生尽早克服这些不良行为,使他们树立正确的考试意识观。
第二,学术中各类造假现象表现突出。在学术中造假,应该说是一种违背学术道德与科学精神的突出表现。近些年来,随着网络信息化的日益广泛深入发展,电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当然电脑也走进了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之中。应该说当前我国的一些大学生在学术上造假现象是比较严重的,是值得当前我们教育者广泛关注的。因为有一些学生竟然把“天下文章一大抄”的学术可耻行为奉为自己的一大信条。他们觉得就连一些高校的资深学者:如云南中医学院的院长李庆生,浙江大学副教授贺海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陈德萍等这些资深学者都有抄袭、剽窃现象,更何况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专科生、本科生。
(三)政治信仰中信念不坚定
应该说当代大学生在人生理想信念状况方面的表现总体来说是好的,他们思想积极进取,政治立场坚定,他们心系祖国和人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学习、贯彻国家的大政方针,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但是,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深化,当代青年人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在一些青年学生中存在一个不可轻视的问题——信念危机。一些大学生通过观看、购买一些其他国家的影视作品以及书籍就容易外在的一些冠冕堂皇的思想所腐蚀,从而在思想领域中出现困惑,出现了政治意识淡薄的不良思想。
(四)课堂上违背学生操守,伦理道德下滑
例如,有些同学起床比较晚,来不及吃早餐,就会买一些早餐带到教室。上课铃声响后,仍在课室里吃早餐,有些同学是一边听着课,一边吃着早餐,吃完后随意把垃圾丢弃在教室,弄得其它想听课的同学有苦难言。同时有些同学在课桌上乱写乱画、逃课、上课迟到早退、在课堂上睡觉、左右攀谈、在教室里吸烟、随地吐痰、在课堂上玩手机、打电话者不计其数。这些同学的不良行为表现已经完全背离了一名大学生应有的课堂道德操守。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大学“第一课堂”教学的途径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与人民的希望与未来,所以必须要用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来指导大学生们的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们每个社会公民的道德行为规范与评价准则,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与培养起着支配的作用。因此,在各高校“第一课堂”教学中,每门任课教师都应该在课堂中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与教育。
(一)充分发挥“第一课堂”对大学生的引领与内化教育功能
各专业任课教师都是本课堂的引领者,因此是上好“第一课堂”的关键。俗话说得好,“打铁还需自身硬”,因此每名任课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都应该努力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专业任课教师应该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勇于挖掘者。在教学中,各专业任课教师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课程中,在实践中真正做到以德树人。同时还要将我们国家五千年来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如爱国主义、诚实守信等宝贵传统移植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这样才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我们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难题,在无形当中使他们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在师德建设过程中,各专业任课教师应该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实践者。师德是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操守。教师是学生不断成长与发展的引路人,教师其自身的内在素质,如思想政治素养、道德修养发展的如何,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塑造与培育都起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各专业任课教师必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精神实质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从而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思想意识健康成长的正确引路人。
第三,在专业研究过程中,各专业任课教师应该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弘扬者。各专业任课教师应对长期的应试教育观念予以警醒,树立“既要做好知识传授、更要注重道德养成”的综合育才观,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精神实质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做到传播与颂扬。自觉地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指导,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应用于专业研究和学术活动中,使学术研究真正发挥出它应有的魅力与本质,使理论与实际得到更好衔接。
(二)完善高校课程体系的建设
第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精神实质融入高校课程标准与修订过程之中。在建设过程中,应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作为高校课程标准修订的一条重要指导理论原则,使任何一个专业的学生在识记、理解、领会、运用等方面都能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与熏陶。同时,国家教育部还应当深入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结合大学阶段各个课程体系的具体实际情况,将核心价值观的理念与精髓植入其中。
第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精神实质融入高校课程体系设计过程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八个字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八个字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追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八个字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追求。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这一内在体系建设决定了围绕其设计的高校课程体系必须要紧密衔接,整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第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精神实质融入高校课程内容设计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在汲取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同时这一精神价值理念还体现了过去、现在、未来三者之间的有效衔接。所以,今天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一个封闭的、与世隔绝的价值理念,而是一个与当今世界接轨的、融汇古今中外的“核心价值观”。所以高校课程在内容设计上要注意传统与现代、国内与国际的的有效结合。
总之,我们要高度重视“第一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各专业课任课教师的主力军作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到当代大学生的头脑,植根于他们的内心深入,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引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1]李美旭.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价值取向调查研究[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3).
[2]王海柳.大众文化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负面影响[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7).
[3]杨柳新.大学的价值观教育与文化认同[J].北京大学 教育评论,2008,(4) .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