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志愿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2016-02-25胡新峰
胡新峰
摘要: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作为我国志愿服务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推动着整个活动持续发展,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严重的制约着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纵深发展。我国的志愿服务起步较晚,缺乏专业的志愿者组织机构,具有较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在职人员比例相对较低,经常是为某一活动临时招募志愿者,而在志愿服务发达的国家,几乎在各个专业领域都有长期稳定的志愿者。本文将主要阐述高校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践归纳出高校志愿服务模式创新策略。
关键词:高校;志愿服务;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1-0054-02
在快速变迁的社会、公民意识的抬头,人民的生活水平日渐提升,对于参与志愿活动的意愿大幅增加,在各个组织、活动中看到志愿服务的民众已经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而在现在的高校中的志愿者也会通过参与像是校园活动的志愿服务以及政府中的志愿服务,一方面表达高校大学生对社会议题社会问题的关心及重视,一方面也能够协助政府因庞大的体制而无法有效且有效率的反映基层的社会问题,因此高校大学生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来协助政府且提供服务给基层的民众,这样的行为形成社会中一股重要的社会影响力,并促成志愿服务的兴起。志愿服务成为推动社会福利工作中重要的一环。[1]
一、志愿服务的内涵
志愿服务是当下重要的公民集体行动之一,亦是非营利组织长久以来遂行组织使命的重要资源之一。每一个人参与志愿服务工作的动机与原因有差异,而且各NPO所需的志愿者服务项目也不尽相同。有的NPO 可能需要长期投入的志愿者,有的NPO 可能仅需短期的志愿者。如果NPO不了解志愿服务的供给因素,可能就无法有效运用此资源。探讨志愿服务教育训练课程的效益对于志愿服务者背景、服务动机,以及志愿服务者的行为意向等因素,影响他们对志愿工作的态度,进而探讨彼此间相互影响关系。志愿服务教育训练的成果在尔后的志愿服务历程中对服务的影响效果,则为本研究重要的探讨课题。[2]
志愿者,是指发自内心、出自个人意愿结合而成的服务,非外力所能强迫,且具组织性及基于社会公益责任的参与行为。志愿者的所从事的服务众多当中包括教育、环保、倡导及福利等范畴。志愿服务是民众出于自由意志,非基于个人义务或法律责任,秉诚心以知识、体能、劳力、经验、技术、时间等贡献社会,不以获取报酬为目的,以提高公共事务效能及增进社会公益所为的各项辅助性服务。
二、高校志愿服务的动机与理论分析
马克思的生存论就是建立在社会实践基础上的。[3]根据志愿服务的相关理论,以社会实践为基础,为提升志愿服务工作质量,保障受服务者的权益,志愿服务运用单位应对志愿者办理的教育训练:1.基础训练,基础训练课程由中央主管机关负责规划制定。2.特殊训练,由各目的事业主管机关或各志愿服务运用单位依其个别需求自行订定。志愿服务是一个社会进步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不仅表示关心民众关心社会公共需求,另一方面显现出能采取实际行动寻求改善或缓和社会问题。民众出于自由意志,非基于个人义务或法律责任,秉诚心以知识、体能、劳力、经验、技术、时间等贡献社会,不以获取报酬为目的,以提高公共事务效能及增进社会公益所为的各项辅助性服务。志愿服务是自发性的社会活动,通过社会性的参与,志愿服务者在组织中与其它成员互动、共同行动,以增进人际关系、降低社会疏离感。志愿服务是一种助人的美德及福利活动、组织性的利他行为、基于社会公益责任的参与行为。[4]
动机理论提出,个人的行为表现是被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所决定。内在动机系指人们对某些行为的动力是个体自发的,无需外在因素的推动,因为个人注重的是活动的执行过程,并对其活动的过程感到兴趣、获得满足,而不是在强调得到明显的成就结果。志愿服务参与动机和行为产生原因,一般志愿服务产生的理论基础有以下几个方面:1.期望理论:指一个人基于对将来可能获得的报酬的期望下所产生的行为。2.交换理论:认为个人行为是利益取向的,这种利益可以是物质或精神上的,当其获得大于付出时,人们会采取行动。3.人力资本理论:运用投资的概念来强调付出与收获的间的关系。4.社会参与理论:志愿服务工作是最普遍的社会参与方式。5.需求满足理论:依Maslow 的需要层级理论。6.利他主义:利他行为指在不期待回收报酬的情形下,志愿帮助他人的行为,也就是从别人所获得的满足中,得到自己付出服务的满足。7.社会化理论:社会化涵盖人生各个阶段的学习。社会化使某些价值观、信仰与态度内化为个人思想行为的一部分。[5]
三、高校志愿服务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就组织在招募和训练志愿服务人选时,期望能掌握志愿服务参与者本身的个人背景、服务动机、服务行为意向等,对于未来志愿者与机构间的合作关系与工作效率期待能发挥最大的助力,同时避免机构志愿者流动率高、工作效益不彰的困扰。训练课程所带给学员的观念和相关知能,对于机构组织来说能够通过志愿者的服务也能带来整体效能提升与价值,而学员本身在教育训练中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当实际服务工作时也都感到有直接的帮助与改变,让教育训练课程产生?具体的效益。根据文献中整理过相关学者研究和论述,对于高校志愿者服务的目的、问题与假设中对于志愿服务的概念与发展、志愿服务教育训练、服务动机与服务行为意向、对教育训练课程的效益评估等做?相关验证与整理,并了解其中概念,转换成各项定义与变项参考依据。
(一)高校志愿服务的现状
越来越多人来自各个不同的角落、阶层,以不同的理由、不同的形式,参与高校教育,贡献一己的力。高校大学生进入校园提供协助的服务,这样的志愿者人员在高校编制的组织中,可在学生家长会组织、导护工作、高校小区图书馆管理、校园绿美化、专长师资、安全巡逻、活动支持、个案辅导、补救教学、高校承办大型活动……等非传统教学工作中,看见志愿者的身影,以多元的姿态,参与及介入教育的领域;几乎校内每一个领域都能找到志愿者活跃的身影。志愿者进入校园,也改变了教育现场的氛围。志愿者活跃的身影,在高校相关老师与人员的带领下,产生了许多扬名杏坛的芬芳事迹。整体而言,在追求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志愿服务可以通过许多不同形式的行动诠释个人理念的自由,带来新的活力解决高校的困境,成为高校经营的隐性资产与政策合作的民意基础。[6]
(二)存在的问题分析
志愿管理信息系统不完善。受访的志愿组织的个人信息主要由校团委统一存储、组织项目负责人管理以及组织自己的信息管理机构负责三种方式,有的组织则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每种管理方式也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青年志愿者协会受校团委的领导,属于高校的官方机构,信息由校团委统一存储具备组织上的条件。其它学生社团虽然能对大部分志愿者信息进行存档,但由于管理不当,仍存在不少志愿者信息丢失的情况。而有些志愿组织单纯依靠志愿者间的人际纽带来组织志愿者,而缺少档案和信息系统的支持,更容易导致志愿者的流失。
缺乏有效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受访者表示,参加志愿组织的大学生绝大部分都是出于不求回报的帮助他人的志愿精神和服务社会的热情,在活动过程中也表现出很好的积极性和服务态度。但随着时间推移,许多志愿者的热情会逐渐褪去,同时受学业及其它原因的影响,不断有志愿者和志愿骨干离开志愿组织。有负责人表示,组织会通过聚会、出游等方式,来维系成员的间的感情和增强组织凝聚力,具有一定成效,但缺少长效的激励机制,不利于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和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
四、高校志愿服务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高校在政府各项教育改革方案与组织效能创新的要求下,面临着公众事务的绩效责任上升、社会监督政府效率越趋严苛,公众事务往往需要依法行政、公开责信、接受民意督导等,再加上目前校园服务意识增强,开放校园后面临小区居民的要求,也成为办学者的额外压力;然而行政资源有限,难以应付无限上纲的绩效要求,其中最昂贵的是人力。因此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创新与实践。
(一)健全志愿者组织
高校要设计一个志愿者组织,必须要考虑参与的志愿者和所投下的时间和技术,是否能得到更好的利益,因此如果组织的设计不完善,招至较差的运作,将伤害到志愿者改进政府服务的潜力,同时组织的规划和执行如果未能予以足够的注意和关切,可能会造成志愿者的心神衰竭或士气荡然及职员们愤恨不平或挫折不断,要避免这些现象,必须要小心而周详的去进行组织的设计。
(二)强化教育训练
教育是扩及,训练是充实。教育训练是推动志愿服务的重要环节,更是提升志愿服务质量的最佳途径。唯有通过教育训练才能促使民众经由学习认知,进而产生兴趣与持续参与。所以,唯有通过教育训练才能使参与服务者拥有荣誉心,更使接受服务者产生安全与信任。
(三)激励学生踊跃参与
首先,借重教育功能,从小培养量力而为、自助助人的观念,养成踊跃参与志愿服务的优秀习性。其次,运用各种传播媒体加强倡导与行销,带动全民的参与热潮,蔚为助人为乐的善良风气。加强志愿服务组织的联系配合与健全发展,凝聚团队成员的向心力与参与感,减少志愿者的流动与疏离。同时,编印志愿服务倡导简介,将温馨感人的成功案例,制作倡导短片或倡导小册,有计划、有系统的宣扬报导,增强志愿者参与服务的成就感与荣誉感。并加强办理志愿服务绩效展示观摩竞赛,增加观摩学习机会,交换服务信息与分享工作心得,强化个人参与意愿。
综上所述,近年来高校志愿者的服务人数在高校和政府的鼓励下有明显的增加,在相关法规逐渐完善下,参与志愿服务的志愿者组织的规模也逐渐扩大,而志愿者、高校、服务对象(高校师生、小区)三方的互动会影响志愿者组织的发展,高校行政单位必须将志愿者的人力资源做有效的分配,妥善安排适合志愿者专长与能力的工作。因此,健全的志愿者组织,可提升高校大学生参与校园活动的意愿,增进志愿者的人际网络。教育训练可提升志愿者的服务绩效。在激励参与方面,适时的给予具体奖励可增强凝聚志愿者的向心力。整合社会资源,可强化志愿者组织的独立运作能力,并建立资源流通管道并将组织制度化及管理专业化,可让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的价值与意义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柯凤华.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路径构建[J].人民论 坛,2015,(26).
[2]孙国胜,范光泉.志愿服务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 (23).
[3]李威娜.马克思生存论中的“一与多”问题[J].学习与 探索,2015,(8).
[4]高山.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志愿服务 工作[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12).
[5]董泽松,曾晓阳.有志愿服务经历大学生生命意义 感与幸福感的关系[J].现代预防医学,2015,(2).
[6]李晓彤.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 践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4).
[责任编辑:秦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