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成人依恋的决策树分析
2016-02-24冯邵珍
冯邵珍,吴 敏
(郑州大学 教育系,郑州 450001)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成人依恋的决策树分析
冯邵珍,吴敏
(郑州大学 教育系,郑州 450001)
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成人依恋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亲密关系体验调查问卷(ECR)对28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1)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父亲因子(情感温暖、理解Ⅰ;过分干涉Ⅲ)和母亲因子(情感温暖、理解Ⅰ、过分干涉、过度保护Ⅳ上的得分显著低于独生子女大学生;在依恋回避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大学生。(2)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父亲因子(情感温暖、理解Ⅰ;过分干涉Ⅲ;过度保护Ⅵ)和母亲因子(情感温暖、理解Ⅰ、过分干涉、过度保护Ⅳ上的得分显著低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在依恋回避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3)影响依恋回避的因子有母亲因子(惩罚、严厉Ⅱ;拒绝、否认Ⅲ),影响依恋焦虑的因子有母亲因子(拒绝、否认Ⅲ;偏爱被试Ⅴ)和父亲因子(偏爱被试Ⅳ;过度保护Ⅵ)。结论: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上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对成人依恋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教养方式;成人依恋;决策树
1引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个体出生以后,和父母的接触是最多的。父母通过行为对孩子传递的态度、行为和情感,逐步塑造着其智力、能力、性格,最终影响其成年的社会化发展。早在20世纪60年代,D. Baumrind提出了颇具影响力的三种父母教养方式,即权威型、宽容型和专制型,并揭示了不同教养方式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作用。依恋是个体在婴儿期与其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情感联系,以确保婴儿获取温饱和关爱。之后Hazan和Shaver把依恋拓展到成人阶段,狭义的讲,即成年个体与恋人形成的持久的情感联系,它是建立在当前对童年依恋经验的记忆及评价基础上,与他人形成的稳定的情感联结,以满足个体安全感的需要[1]。童年依恋经验、父母教养方式对成人关系有重要的影响[2—5]。研究以此为着眼点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决策树模型进一步阐述父母教养方式对成人依恋的影响。
2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河南两所综合性大学280名大一至大五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专业涵盖文理工医,且均有恋爱经历或者正处在恋爱中。共发放问卷280份,回收276份,最终得到有效问卷251份,回收率为89.6%。男生104人,女生147人;独生子女89人,非独生子女162人;农村来源学生121人,城市来源学生130人。
2.2研究工具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该量表由Carlo Perris等人于1980年编制,由岳冬梅等人引进和修订[6],共66组题目,每组都有父、母两个子维度,采用4点计分方式,要求被试通过回忆来评价父母对自己的教养方式。其中父亲教养方式分量表有6个因子,分别是:情感温暖、理解I;惩罚、严厉Ⅱ;过分干涉Ⅲ;偏爱被试Ⅳ;拒绝、否认Ⅴ;过度保护Ⅵ。母亲教养方式分量表有5个因子,分别是:情感温暖、理解I;惩罚、严厉Ⅱ;拒绝、否认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Ⅳ;偏爱被试Ⅴ。经检验,该量表有较好的信效度。亲密关系体验调查问卷(ECR),由Brennan等人编制[7],之后李同归和加藤和生在此基础上共同修订了中文版ECR量表。由36 个题目构成,采用7点计分方式,有两种依恋维度,分别是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各有18 个项目组成。回避维度a 系数为0.82(P<0.01),焦虑维度a系数为0.77(P<0.01),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依恋回避分量表和依恋焦虑分量表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71和0.72[8—9]。
2.3研究过程
采用教学班为单位进行团体问卷测验的方式,要求被试逐项填写3份问卷,1次完成,整个施测过程被试都是在指导下完成的。在数据整理阶段,数据录入前先对每份问卷进行审核,然后采用epidate3.0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双录入,及时发现异常数据,与原始资料进行对比和修正。
2.4统计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探索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决策树分析等。
3结果
3.1大学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父母教养方式与成人依恋的比较
对大学生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在父母教养方式上,父亲因子(情感温暖、理解Ⅰ)和母亲因子(情感温暖、理解Ⅰ)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非独生子女得分低于独生子女;父亲因子(过分干涉Ⅲ)和母亲因子(过分干涉、过度保护Ⅳ)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非独生子女得分低于独生子女得分。在成人依恋的回避因子上,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大学生。结果见表1。
表1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比较
3.2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成人依恋的生源地比较
对来自农村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在父母教养方式上,父亲因子(情感温暖、理解Ⅰ)和母亲因子(情感温暖、理解Ⅰ)在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得分显著低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父亲因子(过分干涉Ⅲ)、父亲因子(过度保护Ⅵ)、母亲因子(过分干涉、过度保护Ⅳ)在城市大学生和农村大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得分显著低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得分。在成人依恋的回避因子上,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结果见表2。
表2
生源地差异的比较
3.3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成人依恋的决策树分析
以父母教养方式的6个父亲因子和5个母亲因子为自变量(根据全国常模将父母教养方式各个因子得分转化成分类数据,高于全国常模则属于此父母教养方式,即为“是”,低于全国常模为“否”),分别以成人依恋的焦虑因子和回避因子为因变量,采用CHAID算法进行决策树分析,结果见图1和图2。由图1可知,影响依恋回避的因子首先是母亲因子(惩罚、严厉Ⅱ),其次是母亲因子(拒绝、否认Ⅲ),预测正确百分比为62.5%。由图2可知,影响依恋焦虑的因子有母亲因子(拒绝、否认Ⅲ;偏爱被试Ⅴ)和父亲因子(偏爱被试Ⅳ;过度保护Ⅵ),预测正确百分比为64.5%。
4讨论
八十年代末计划生育政策在全国实行开来,城市监管相对严格,绝大多数夫妇只有一个独生子女,而农村大部分还是养育两到三个子女。对于独生子女来说,一方面,相比非独生子女,他们受到父母较多的关注,子女能强烈地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呵护与理解;另一方面,由于是唯一的后代,父母也较为宠溺,因此对其过分干涉、过分保护以确保其免受伤害也较为常见。在成人依恋的回避因子上,非独生子女和来自农村家庭的子女由于童年初期得到父母的关注相对较少,接触少,交流少,因此依恋程度低,形成回避型依恋,即无法完全信任和依赖自己的恋人,和恋人亲近感到不自在,有意疏远恋人也并不罕见。
决策树分析图描述了成人依恋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对子女过度的忽视和过度的关爱均不利于子女恋爱的发展。Hazan和Shaver认为,无论是成年情侣间出现的情感纽带,还是在婴儿和其照看者之间出现的情感纽带,都是依恋行为系统这一同样的动机系统所导致的[1]。很多孤独的成年人报告其童年与父母的关系比较糟糕,成年后则会表现出对伴侣的疏远或者过度依赖。如果在童年时期,孩子长期处于害怕丧失或者被遗弃的状态,比如需求经常被拒绝,长期被严厉惩罚,则孩子会产生心理遗弃感,这种心理表征模式一旦形成,便会影响其成年后的各种关系,并且对人际交往中的认知、情绪、情感、行为起着指导与调节的作用。通常在这种父母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个体在成人依恋关系中表现为两种极端:强烈害怕被依恋对象遗弃,所以过度依赖与信任,希望得到爱与支持;或者将恋人从自己身边推开,以回避亲近的状态,保护自己免受被遗弃的痛苦[10]。另外,那些长期受到父母偏爱的个体,在恋爱中仍然保持着被照顾的心理模式,恋人一旦未对自己呵护有加则产生焦虑情绪。
参考文献:
[1]Fraley R C, Shaver P R. Adult romantic attachment: Theoretical developments, emerging controversies and unanswered questions[J].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2000,4(2):132—154.
[2]Feeney Judith A, Noller, Patricia. Attachment style as a predictor of adult romantic relationship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0,58(2):281—291.
[3]刘琴,周世杰,杨红君,楚艳民,刘利.青少年依恋状况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5):615—616.
[4]张云喜.90后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成人依恋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3,28(143):201—205.
[5]徐艳丽,高志华,李建明.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成人依恋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10):1 228—1 229.
[6]岳冬梅,李鸣杲,金魁和.父母教养方式:EMBU的初步修订及其在神经症患者的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3):97—100.
[7]Brennan K A, Clark C L, Shaver P R. Self report measurement of adult attachment: An integrative overview. In: Simpson JA, Rholes W S. Attachment theory and close relationships[M].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1998:46—76.
[8]李同归,加藤和生.成人依恋的测量: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中文版[J].心理学报,2006,38(3):399—406.
[9]Chris G. Sibley, Ronald Fischer, James H. Liu.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Revised 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ECR-R) Self-Report Measure of Adult Romantic Attachment[J].Pers Soc Psychol Bull,2005,(31):1 524.
[10]吴薇莉,简渝嘉,方莉.成人依恋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2004,(3):31—34.
(责任编辑:侯秀梅)
Decision Tree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Parenting Style and Adult Attachment
FENG Shao-zhen, WU Min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1,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parenting style and adult attachment, a total of 280 university students participated in the two questionnaire tests: EMBU and CER. The results show (1) the score of students from families with more than one child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students from one-child families in terms of paternal factor(emotional warmth, understandingⅠ; over interference Ⅲ) and maternal factor(emotional warmth, understandingⅠ; over interference and over protection Ⅳ) an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students from one-child families in attachment avoidance factor. (2) the score of rural students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urban students in terms of paternal factor(emotional warmth, understandingⅠ; over interferenceⅢ; over interference Ⅵ) and maternal factor(emotional warmth, understandingⅠ; over interference and over protection Ⅳ) an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urban students in attachment avoidance factor. (3)factors affecting adult avoidance attachment are mother factors (punishment & severity Ⅱ; refusal & denial Ⅲ). Anxiety attachment was influenced by mother factors (refusal & denial Ⅲ; favoritism V) and father factors (favoritism Ⅳ; over-protection Ⅵ).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university students’ family parenting style, which has a remarkable influence on adult attachment.
Key words:university students; family parenting style; adult attachment; decision tree
中图分类号:G4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6)01-0076-04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冯邵珍(1991—),女,河南郑州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吴敏(1956—),女,河南郑州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青少年心理与性健康研究。
收稿日期:2014-09-23
doi:10.3969/j.issn.1001-7836.2016.0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