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农村体育教学现状
2016-02-24侯志琨
侯志琨
(陕西中医药大学体育部,陕西 咸阳 712046)
关于我国农村体育教学现状
侯志琨
(陕西中医药大学体育部,陕西 咸阳 712046)
摘要:学校体育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改革,难点在农村。目前,对发展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必须作具体分析,要考虑主客观的诸多因素,这是因为学校体育的目标与管理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人的体育意识、物质基础、师资数量和质量,地区差异和传统习惯等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农村学校体育;学校体育教育;现状
学校体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与实践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但是,由于历史的、传统的和主观的原因,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程度深浅不一,对学校体育的本质观、目的观、价值观和质量观的认识,目前仍还处在较低水平的社会意识层次上。农村学校体育的实施,由于条件的限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主管部门对学校体育教育重视不够
在农村地区,应试教育仍占主导地位。各教育部门对现下各农村学校只注重升学率,从而忽视了体育教学和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因此影响了学校对体育的观念的形成,体育改革也很难完成,因此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学校的体育很难进一步发挥各种功能和作用。应试教育对学校体育教育有着负面影响,应试压力的影响严重制约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
2忽视学校的体育功能
各学校对学生的要求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真正是农村忽视了体育教学。学校体育教育具有多功能的特点,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但很多人都没有从提高全民素质的深度和高度去认识,只是片面的去看待体育教育。觉得学习体育不会有什么大的发展,阻止孩子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人们的观念滞后,极大地阻碍了农村体育教育的发展。
3把体育教学与竞技体育混为一谈
人们往往认为一个单位,一个人在体育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就是体育效果好,而对体育教学的质量问题不十分重视。体育教学与竞技运动有联系,但也有区别。共同点都是为了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然而,体育教学主要是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技术,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所以,我们不能把体育教学与体育竞技混为一谈。
4体育师资缺乏,教学设施严重不足
对每一个学校的教育来说,师资一定是每个学校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像现在最流行的一句话“我小学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虽说是开玩笑的,但充分说明了各学校体育老师没有受到专业的培训,再加上农村地区偏远,工资较低,正规体育老师都不愿去农村进行教学,各种因素导致了学校提教育的落后。而且农村地区没有更好的教学环境,加之没有体育器材,每次上体育课,孩子们都坐一堆聊天,更甚一些同学都不愿意去上体育课。
5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体系没有形成
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体系没有形成,体育工作在整个教育工作规划中没有充分体现。组织机构流于形式,乡镇中小学表现尤为突出(特别是村小和村办联中),对于体育教师、课外体育活动、场地器材建设、体育教学等的要求仍处于目标模糊和“放羊式”的管理方式,缺乏宏观目标和微观管理意识,农村学校体育系列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6教学模式落后,教学管理不到位
在农村教育中,学校束缚了学生的个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这就是所谓的单一化教学模式。而当下社会所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这就抑制了人才的培养,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广大学生得不到健康、和谐的发展。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再加上教师水平的受限,使得体育老师不能自由的选择以健身效果好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及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活动来安排教学内容,从而导致了当前教育内容枯燥,形式单一,选择性小的弊端。在农村体育教育中,体育工作者不能完好的规划教育工作,各管理阶层均流于形式,故农村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
针对以上各问题,我觉得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改善:(1)从农村实际出发,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学校体育教学思想改革为先导,更新学校体育教学观念,遵循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公民,培养适应农村建设的人才和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奠定基础。(2)探索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规律,研究符合农村学校实际的体育教学模式,促进农村学校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研究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学提出的社会要求,体育教学怎样适应农村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3)根据农村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特点,探索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建设的原则、途径和方法,为制定农村中学实用的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4)通过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总结出有效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掌握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内容和方法。(5)探索培训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和途径。
综上所述,新课程并不是对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完全抛弃,我们要一定要认真分析和思索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现状,研究体育课堂常规发展的特点、规律,加强体育教学常规要求,层层重视,齐抓共管,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一定会开创新局面。实施素质教育,是离不开体育教学的。要想彻底改变现有农村小学学校体育教学的落后现状,并非一两个人,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事情。但我们坚信,只要各部门和学校的重视、体育教师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教学中去,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学工作一定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报2002.6.22日第3版.
[2]王建军.课程变革.四川出版社、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8:36-38.
[3]李大春.中小学体育课程理念与实施,广西师大版,2004.
[4]常州市小学学科教学建议,54-57.
[5]余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25-29.
作者简介:侯志琨(1984-),男,汉,陕西,讲师,硕士研究生,陕西中医药大学,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中图分类号:G8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14-026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