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2016-02-23吴光辉
吴光辉
摘要:从目前模具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入手,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介绍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专业教学目标的课程体系构建过程并总结了构建思路。
关键词:职业能力;课程体系;学生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8-0249-02
一、引言
专业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课程体系的合理性直接影响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成败,通过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可以精准设置课程来对接行业企业相关岗位,从而培养出适应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以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是以学生获得职业能力为目标,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实现对学生由社会能力到专业能力再到方法能力的培养。
二、目前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与企业要求对接不够。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设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模具人才,但培养质量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虽然各个高职院校在专业开设之初都进行了市场调研,但因为时间和经费的限制,很多调研都只能点到为止,没有充分与企业沟通,没有按企业的意愿培养人才,课程内容缺乏对职业岗位所需专业知识和专项能力的科学分析,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甚至有的内容已经老化,在这种课程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企业岗位的需求,对先进模具知识更是知之甚少。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不够。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主干课程,都是实践性非常强的,1996年国家教委就明确提出高职教育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为1∶1,许多高职院校由于模具实训设备投入不够和专业教师本身技术水平的限制,难免造成课程体系中偏重理论教学,即使理实教学比例达到1∶1,往往是将实践教学在一学期中安排几周集中实训,不能保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渗透,使得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考核脱节,真正意义上的理实一体化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偏少[1]。
3.课程管理没有统一标准。课程管理没有统一标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个院校同专业开设的课程不一致,无论是基础课还是专业课,都有区别;另一方面,课程名称不统一,就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而言,相同教学内容的课程名称不同,而同一课程名称又存在教学内容不同的情况,例如冲压模具这门课,有的叫做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有的叫做冷冲压技术,还有的与冲压设备整合叫做冲压模具与设备。
三、基于职业能力构建模具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
1.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职业能力分析。笔者所在学院模具教学团队通过前期市场调研和分析论证,确定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岗位,并对岗位职责和工作过程进行了剖析,按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分类,确定了职业能力的具体要求。各岗位的职业能力见表1。
通过对模具行业岗位群及职业能力的调研和分析,可使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专业定位更加准确,为构建课程体系提供依据和指导。
2.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1)按职业能力设置课程。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组织专业建设委员会,对职业能力的分析和论证,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分成三类,每一类课程对应相应的职业能力,具体课程与相应能力的对应关系见图1。
(2)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构架。从职业能力的组成来看,专业能力一般是指专门知识、专业技能和专项能力等与职业直接相关的基础能力,是职业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如果在具备一般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又能掌握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将使职业活动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所以,社会能力代表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专业能力是学习本专业并毕业从事于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方法能力是在专业能力基础上的扩展。根据上述阐述,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构架见图2。
(3)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设计思路。课程是课程体系的构成单元,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必须对课程教学进行合理设计。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以项目为载体,按照专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以真实工作任务作为依据,按照职业活动选择教学内容,深入调查相关岗位人员工作过程中应该掌握的具体技术和技能要求,将相关联的知识点、能力及操作技能组合成若干生产中的实际项目进行教学,并按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采取校企联合开发课程的方式,突出“以学生的能力提升为核心”。
四、结语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课程体系,能让学生学以致用,所学知识符合企业要求,优势明显,但合理课程体系的构建,不可能一蹴而就。实施情况表明,以职业能力培养构建课程体系,需要有充分的岗位调研为基础,有效的校企合作为支撑,而从该课程体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还需要一个灵活运转的实践教学体系和一支专业素质优秀的教师队伍来做保障。
参考文献:
[1]张信群.高职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模具工业,2012.
[2]唐燕萍.论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J].中国职业教育研究,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