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shop教学法在进度控制课程中的尝试
2016-02-23许娜王莉
许娜 王莉
摘要:在把握进度课程的改革方向的基础上提出将Workshop教学引入到进度控制课程中,详细介绍了Workshop教学的具体过程、考核方式以及产生的教学效果,希望能推广应用到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学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Workshop教学;教学过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8-0165-02
一、前言
工程管理专业是土木工程建设的领军行业,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手段将大大提升建设生产的效率。工程管理领域的第一次变革起源于1956年出现的网络计划技术,而这正是进度控制的核心方法。进度管理的需求始终推动着工程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变革,并成为建设公司和项目经理们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正因如此,项目管理的两大国际组织IPMP、PMI都将进度控制作为现代工程管理的核心任务之一。诸多高等院校将进度控制课程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以及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
在相关利益者满意的管理需求下,对进度控制的理论和方法的掌握已难以适应复杂变化的工程管理环境,综合性的进度控制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成为工程管理专业高级人才的标签,这种新的工程人才需求给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大潮下,进度管理课程必须进行改革和重建以适应实践性、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需求。
二、进度课程的改革之路
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1]的改革浪潮推动下,进度控制课程的改革正悄然进行,传统授课模式的不足已显著显现。
1.教学内容脱离工程背景。在课程内容上以讲授流水施工及网络计划技术等进度控制的方法为主,过于注重方法原理的教授,而忽略了该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以及应用而带来的数据收集、施工方案确定等相关内容。为方法而教学、为答题而学习,这使得学生虽然掌握了方法的原理却难以成功应用到具体工程。
2.教学方法需改进。以传统课堂讲授为主进行知识性教学,穿插案例、互动式提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课堂气氛,但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且忽略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3.考核方式单一。考核方式中比较常见的做法是“平时成绩+期末考核成绩”,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学生重视平时的学习,但依然会造成“前紧后松”的情况,而且期末集中考试的科目也较多,学生的复习时间很紧张,难以保证教学效果。
对于上述不足的改革已取得诸多成果,例如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在《施工组织与进度控制》课程[2,3]中提出了:(1)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内容和编制特色教材;(2)将课程内容分解为16个学习任务,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进行讲授;(3)按学习任务从知识、技能、态度三方面综合进行考核。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工程进度监理》课程中引入了“项目法教学”[4],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针对某一具体工程项目的监理进度控制,学生以监理员的身份,融入模拟的工程环境中,展开该单元项目的训练,按照收集信息—制订工作计划—决定—实施—检查—评价共六个步骤展开教学实施,最终形成一份进度控制实施细则报告。
进度控制课程的尝试虽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大潮中的冰山一角,但体现了目前课程教学改革的普遍方向:启发式教学、项目式教学(情境式教学)、综合性考核评价等。从知识整合的角度看,将课程内容分解为若干子任务进行项目式教学,并不利于学生对知识整体的认知。因此,本文在进度课程教学中引入了Workshop(工作坊)教学法,以促使学生通过集中性的探究和研讨达到激发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
三、Workshop教学过程
Workshop模式作为一种先进的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和手段,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真实、复杂的学习环境,并针对理论知识与实践对接所产生的问题,进行互动式的教学形式[5]。目前在设计类、艺术类课程的教学中应用较多。与项目法教学不同的是,Workshop更侧重师生互动,更强调创新,更注重建设性的解决问题。
在课程教学中拟分配16学时用于核心知识的讲授,在掌握核心知识的基础上,分配16学时用于Workshop教学,具体过程如下。
1.确定研讨专题,设计工程情境(课堂外)。课程开始的1个月前,由任课教师共同协商确定若干个(按学生的分组数定)真实的在建工程项目作为进行进度管理策划的依托工程,并进行角色划分(业主方、施工方)。课前将学生按照自由结合或特长优势等原则进行分组,每组6~8人,自由选择工程情境和扮演的角色。
2.启发学生思考,明确成果要求(课堂内,1学时)。教师逐一介绍工程概况和角色要求,提出若干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以便全班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和探究。专题的成果要求主要是从形式上进行说明,而对内容的要求尽可能的开放,留出学生自我发挥的空间。此外,要求提交的书面报告和小组陈述必须紧密结合具体工程,提出的进度计划和控制措施要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指导实地调研,鼓励发现问题(课堂外,3~4学时)。以学生为中心分组进行实地调研,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包括联系工地和接待人、现场指导和答疑解惑、提供必要的工程资料等。在现场调研过程中,鼓励学生主动理论联系实践,鼓励提问和质疑,以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研讨的内容和目标。
4.指导制订初步方案(课堂外)。各小组成员独立进行文献搜集、方案制订,然后通过讨论交流进行成果共享和观点碰撞形成初步方案。在充分发挥团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答疑),完成进度管理策划的初步方案。
5.组织初步方案陈述(课堂内,1~2学时)。由每组组长陈述设计初步方案,由任课教师、研究生助课和其他同学提出改进建议。
6.学生自主探究,分工协作(课堂内,6~8学时)。各组成员在改进建议的基础上讨论确定最终初步方案,并进行任务分解、人员分工。小组成员独立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期间由小组长组织和主持进度协调会,最后进行整合和定稿。定稿后开始准备汇报的PPT以及书面报告。建议集中上课,由教师和研究生助课适当参与讨论和指导。
7.组织完整方案陈述和总结(课堂内,4学时)。小组成员在团队的基础上独立汇报个人成果,并说明对整体方案的贡献度,由教师、研究生助课和工地代表进行提问和整体评价。最后,从策划报告整体水平和团队凝聚力两个方面进行打分评选出最佳团队,从个人成果(完整性、整体水平、创新性)和个人汇报效果两个方面进行综合打分,评选出最佳“项目经理”并计入考核成绩。
四、Workshop教学效果分析
1.内容设计方面以真实的工程背景依托,内容涵盖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和进度管理的全过程,这样更利于学生迅速地将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利于对已有知识体系的整合。
2.教学过程方面包含了实地调研、资料收集、分工协作、个人探究、团队和个人答辩等多个环节,层层递进,逐步培养起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研究精神。
3.教师指导方面除加强了教师的指导和交流外,还增加了研究生助课与学生的思想交流以及背景工程的管理人员对成果的评价,多个层面的交流和互动,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
4.课程考核方面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课程最终成绩“采用平时成绩+试卷考试+Workshop”的综合考核体系,其中Workshop考核除了重视团队成果外还重视个人对团队的贡献以及个人建设性的提案。多种指标的考核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五、结语
Workshop教学已经在我校进度课程中应用,学生的积极性较高,成长显著。在课堂成果的基础上又进一步申请了大学生创新实践计划项目或者发表了学术论文,说明Workshop模式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研究精神的培养是显著的。
参考文献:
[1]刘延东.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N].中国教育报,2012-05-21.
[2]卢爽,于薇薇,葛贝德.《施工组织与进度控制》课程改革探讨[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77-78.
[3]卢爽,于薇薇,葛贝德.《施工组织与进度控制》课程改革实施与思考[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14-15.
[4]郝晓红.浅析《工程进度监理》课程改革与教学[J].职业技术,2015,(2):81-83.
[5]徐威,刘建军.工业设计专业WORKSHOP教学与地区经济发展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