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古诗歌教学中的美
2016-02-23吕德军
吕德军
【摘 要】中国古代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内涵,在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诗歌的美,优选有效策略,引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理解美、内化美、表现美、创造美,在诗歌的海洋中体会悠悠古诗情,受到美的熏陶,从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放飞心灵,张扬个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语文素养。
【关键词】古诗歌 音韵美 意境美 情感美 想象美
【中图分类号】G4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2-0047-01
中国古诗歌以其凝练简洁的语言、真挚浓烈的情感、深邃悠远的意境、深厚的思想内涵,丰富新奇的想象,千百年来广为流传,历久而不衰,成为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内涵,在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诗歌的美,优选有效策略,引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理解美、内化美、表现美、创造美,在诗歌的海洋中体会悠悠古诗情,受到美的熏陶,从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放飞心灵,张扬个性,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语文素养。
一、诵诗——朗读吟诵,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韵是诗歌的基本要素,无韵不为诗。古诗歌十分讲究平仄押韵,节奏匀称,旋律分明,极富音韵美,读来琅琅上口,抑扬顿挫,回味无穷。在初中语文古诗歌教学中,教师应悉心指导学生朗读吟诵,注意停顿、重音、节奏、语速、语气、语调等朗读技巧的把握,让学生读出情感,诗出韵味,诗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从而在诵诗中亲切地感受诗歌的音韵美,体会蕴含在诗歌节奏和旋律中特有的诗情、诗意、诗韵和诗美。以《木兰诗》为例,笔者在学生初步感知,了解诗义、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播放了诗词朗读视频,让学生自主听读欣赏,划好朗读节奏,注意朗读事项,有感情地诵读古诗。如,开头两句读时语气要柔和,“何所思”“何所忆”要读出询问语气,“无”字应注意重读,“从此”稍作停顿,语音悠长一点。“赴”“度”“飞”等字读时语速稍快,语调昂扬;“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读时语气应欢快,语调稍微上扬,读出急切的情绪;读“木兰换红妆”时,语气应注意激动中带着几分娇羞,语速不宜过快,要缓慢下调,读出木兰恢复女儿身的害羞和渴望之情。
二、品诗——细心品味,把握诗歌的情感美
陆机说:“诗缘情而绮靡”,诗歌是抒情的艺术,情感是诗歌的生命。品诗的过程,实际上是引导学生走近作品,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心灵对话的过程,在初中语文古诗歌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情感入手,立足语言赏析,细心品味,咀嚼涵泳,反复揣摩,从而走近作品的情感世界,深入体会作品内在的思想情感,把握诗歌情感美。比如,教学杜甫《春望》一诗情感真挚浓烈,沉着蕴藉,深刻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在学生时,笔者引导学生抓住“破”“深”“溅”“惊”“抵”“搔”等重点词语,深入品味、反复推敲,从而体会诗歌中蕴藏的情感。“国破”与“城春”“山河在”与“草木深”的强烈对照,渲染出一种国之将亡的凄伤。“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感时”与“恨别”承上启下,触景生情,传达出诗人感时伤世之情。“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抵”字写出久盼信息音讯不至时的急切情绪,表达诗人强烈的思家之情。“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中的一个“搔”字将诗人忧国思家之情推向了高潮,抒发了诗人内心愁苦的情感。
三、思诗——把握意象,领会诗歌的意境美
意象是以象寓意的艺术形象,它寄寓着创作者真挚醇美的思想情感。意境是由寓意之象生发而成的艺术氛围,是创作者审美体验、主观情思和生活图景的有机融合。诗歌,意境优美,意象丰富,鉴赏诗歌,离不开对意象和意境的把握和领会。在古诗歌鉴赏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而且更要引导学生捕捉意象,放飞思绪、深入思考、重点分析、用心领悟,从而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把握诗歌内在情感。例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言简意丰,含蓄无限。诗人巧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十种意象,以“蒙太奇”的手法,生动地呈现出一幅意境苍凉凄苦、萧瑟冷清的深秋晚景图和悲绪四溢、飘零天涯的“游子思归图”,抒发了漂泊羁旅的游子内心彷徨无助、凄苦哀愁之情,同时也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给人以震撼人心的艺术感受。
四、延诗——鼓励创作,体会诗歌的想象美
诗歌美,常常还体现在诗歌的想象美中。诗歌创作,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在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充分理解诗歌的诗词含义和思想情感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平时了解的相关资料,展开想象的翅膀,对诗歌进行再创造,可以是对诗人当时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及所处的自然环境等细节进行拓展扩充;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诗意,自由发挥,画出诗歌内容,再现诗歌情景;或让学生在尊重诗歌原意,不脱离诗歌意境的前提下,适当变换体裁,将古诗改写成自己熟悉的散文或记叙文,这样既可以使古诗内容更加生动具体,焕发新的活力,又深化了文本理解,闪烁了想象创新的光彩,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一诗淳朴自然、恬靜淡远,学习完该诗后,笔者让学生结合该诗的意境,围绕诗歌主题,发挥自己丰富想象,将诗歌改写成抒情散文,要求合情合理、语言准确、衔接自然、情感真挚。
总之,诗歌兼具音韵美、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想象美、思想美等特点,在初中语文古诗歌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古诗歌中蕴藏的美,用心指导学生朗读吟诵,感受诗歌的音韵美,注重赏析领悟,领略诗歌的意境美,细心品味,把握诗歌的情感美,鼓励创作,体会诗歌的想象美,让学生在诗歌的学习中体悟诗歌之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在诗意中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