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用植物学“兰科”的说课设计*

2016-02-23张桂芳赖小平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14期
关键词:兰科植物学药用

张桂芳,赖小平(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药用植物学“兰科”的说课设计*

张桂芳,赖小平△(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提要】说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活动,是教师在特定的场合面对同行、教学研究人员或专家系统地谈教学设想及理论依据,以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教学研究形式,也是促进教师认真钻研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药用植物学是医药类学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自然学科。该文以药用植物学教材中“兰科”为例探讨说课思路,从课程分析、教学对象、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设计,旨在提高“兰科”的教学效果,以期对药用植物学中重点科的讲授提供经验。

教学方法;兰科;药用植物学;说课

说课是教师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教学研究人员或专家等,教师主要用口头语言和有关的辅助手段阐述某一章节教学思路、教学设计及其依据的教学研究活动,并与听者一起就课程目标达成、教学流程安排、重难点把握及教学效果与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预测或反思,共同研讨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教学设计的教学研究过程[1-3]。说课对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均有很大帮助,是促进教师认真钻研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4]。

药用植物学是中药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涵盖了植物形态学、植物解剖学和植物分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通过说课,以一目了然的形式展现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可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学改革。兰科植物种类多达2万余种,因其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且大多数种类处于濒危或渐危状态,一直备受关注。因此,作者就“兰科”这一节内容进行说课设计,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进行初步探讨,以期求教于各位专家、教学研究人员和同行,提高教学效果。

1 说课程设置

1.1说课程的定位和作用本校开设的药用植物学课程是中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任务有以下4个方面:(1)研究、鉴别中药原植物,确保药材来源准确。(2)调查和整理药用植物资源,为利用和保护资源奠定基础。(3)利用学科规律寻找及开发新的药物资源。(4)研究分析药用植物资源,制订利用和保护方案[5]4-6。药用植物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说课时要结合本校中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作用和定位,即本课程对中药学专业学生建立专业知识体系、提高业务能力和加强素质教育等方面的作用。

1.2说教材的选用[5]380所使用的教材《药用植物学》为熊耀康、严铸云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该教材

分为上、下2篇,上篇为“植物器官形态和显微结构”,下篇为“药用植物的分类”。植物器官形态部分是学习药用植物学分类的基础,而植物分类是对植物器官形态内容的巩固、应用和扩展。“兰科”在本教材下篇第十一章被子植物门,是本章的一重点分科。教学内容主要突出兰科的分类地位及资源分布、兰科植物的形态特征、重点药用植物(金钗石斛等)的形态特征和药用部位等内容。作者根据自己学习和备课情况,还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参考书籍和信息文献,这些参考资料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广度和深度,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提升。

1.3说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1.3.1教学内容兰科植物约有730属,2万余种,广泛分布于全球,主产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我国有171属,1 200余种,药用76属,287种,云南、海南、台湾地区种类丰富。兰科植物花粉块的精巧结构与传粉机制的多样性,对虫媒传粉的高度适应性,植物与真菌之间的共生关系等,都达到了极高的地步;兰科植物中绝大多数的种、花结构的高度特化(两侧对称、具有特化唇瓣、雄蕊数目减少且与花柱形成合蕊柱等);这些均反映了被子植物的进化趋势[5-6]。本节课首先对兰科植物的形态特征进行一一讲述,重点讲解花的结构,然后对金钗石斛、铁皮石斛和白及等兰科代表性药用植物的资源状况、植物形态特征、鉴别要点、人工授粉、组织培养育苗和种植方法等方面进行讲述和介绍,使学生加深理解、记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水平,拓宽知识面,建立中药学专业知识体系,为以后工作提供帮助。

1.3.2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教学大纲和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1)认知目标:①了解兰科的分类地位和资源现状;②掌握兰科的植物学形态特征和鉴别要点,尤其是花的构造;③掌握兰科主要药用植物金钗石斛、铁皮石斛、白及等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和入药部位。(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②培养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实现自主学习和交流合作。(3)情感目标:①通过小组协作、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学习意识和探索精神;②树立植物保护意识及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1.4说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兰科植物的主要特征和鉴别要点、兰科代表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难点是兰科植物花的结构的特化性、繁殖方式及兰科植物与真菌之间的共生关系。

2 学情分析

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结构、认知结构和接受水平充分了解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药用植物学是中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授课学生为中药学、中药资源学、药学等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大多为理科生,思维较为活跃,而且大二的学生能够很好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进程和生活,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强烈的求知欲和进取精神,具备学习药用植物学的良好基础。

3 说教学方法

3.1设问法和提问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出问题,用问题引导教学和学生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各门课程的学习中提升自我的认知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专业能力,从而提高学习质量[7]。

3.2直观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是指应用模型、挂图、实物演示、多媒体、现场参观、视频等直观手段来组织教学[8]。药用植物学课程中直观教学法主要通过多媒体直观教学法展示图片、录像资料和实物直观教学法。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药用植物实物标本、教学模型和视频资料,通过形象生动的材料加深印象,缩短描述时间,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知识[9]。

3.2.1多媒体直观教学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具有将信息处理范围空间扩展的能力,可以极大地丰富信息的表现力和增强动态效果,能把许多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把复杂的事物简单化,把时间过程缩短或拉长,把空间距离变近或变远,可以在操作中任意暂停定格、重放、放大某一画面或某一部分内容,让学生反复观察、深刻理解,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兰科植物形态特征仅通过文字描述进行理解比较抽象,通过多媒体展示示意简图和植物图片来说明各种类型的特征,使学生对各种特征有更加直观、形象的认识,便于理解和记忆[10]。首先是兰科植物的形态特征部分,通过一系列的图片,对图片及各个部分的放大图片进行说明,同时采用数码录像的方式对兰科植物花的构造形式和授粉方式进行动态描述并加以文字说明,强调兰科植物花的构造特征,这样才能刺激学生感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2.2实物直观教学法在讲述兰科植物分类部分时,对于具体的药用植物可以在课堂上展示腊叶标本(白及、天麻、金钗石斛、手参等)和新鲜植物标本(铁皮石斛、蝴蝶兰等),使抽象的内容鲜活化、形象化、立体化。因此,实物教学是直观教学中最具有说服力的手段。比如课堂展示铁皮石斛的花和果实,讲述花的构造、蒴果的特征等,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3演示法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实物、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教师先利用较短时间介绍兰科植物的特征,让学生观看BBC纪录片《盘中邱园》(01春)中兰科植物香荚兰的人工授粉部分,然后以铁皮石斛为例,演示人工授粉操作方法。

3.4讨论法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优点在于,由于全体学生都参加,可以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讲解完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后,以“为什么说兰科是单子叶植物中最进化的类群?兰科植物哪些花部结构特点反映了对虫媒传粉的高度适应,也反映了被子植物的进化趋势?”等问题进行讨论,各组学生积极发言,阐述其对问题的见解。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到启发和引导作用,控制讨论的范围、节奏和时间。讨论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对一些有争议或疑难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归纳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

4 说教学程序

4.1导入新课(5 min)多媒体播放“广州迎春花市”、“三亚国际兰花节”、华南植物园中兰科植物的录像和图片资料,重点展示蝴蝶兰、墨兰、蕙兰、石斛兰等各种兰花,引导学生观察兰科植物花的特点,通过提问:“兰科植物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兰科植物的花具有什么特征?”等问题,让学生思考,导入新课内容。

4.2讲授新课(26 min)

4.2.1兰科的分类地位、资源分布和生长习性(3min)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陆生的白及属、附生的石斛属、腐生的天麻属等植物,让学生比较、区别附生、腐生和陆生的区别,以及不同的生长方式对植物形态发育和进化的影响。

4.2.2兰科植物特征和常用的药用植物(15 min)采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法、实物直观教学法(盆栽铁皮石斛或蝴蝶兰等)进行兰科植物叶、花、果实特征的讲解,重点介绍兰科植物花的特征,难点是花瓣中央的1枚常特化为唇瓣,明显不同于2枚侧生花瓣,唇瓣由于花梗和子房180°扭转,常处于下方(远轴的一面);雄蕊和雌蕊的花柱、柱头完全愈合而成柱状体,称“合蕊柱”,与唇瓣对生;能育雄蕊通常1枚,位于合蕊柱顶端,稀2枚生于合蕊柱两侧;合蕊柱前上方有1柱头,柱头与花药之间常有1个舌状体,称为蕊喙;这些特殊之处,使学生无法按照之前所学的“花的一般构造”去找出雌蕊的柱头、花柱、雄蕊的花丝等部分,所以要重点讲解。

4.2.3兰科植物的繁殖方式和主要药材的人工种植情况(8 min)以铁皮石斛为例,结合本校铁皮石斛种植基地,介绍兰科植物的人工繁殖情况,主要讲解组织培养技术育苗、种植情况和育种方式;观看BBC纪录片《盘中邱园》(01春)兰科植物香荚兰的人工授粉部分,结合花的结构讲述,演示人工授粉操作过程,使学生加深对兰科植物花的特征认识,并学习实际操作技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能力。

4.3师生互动,课堂讨论,互补性小结(9 min)以“为什么说兰科是单子叶植物中最进化的类群?兰科植物哪些花部结构特点反映了对虫媒传粉的高度适应,也反映了被子植物的进化趋势?”进行讨论,各组学生积极发言,阐述其对问题的见解。讨论时间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对一些有争议或疑难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归纳总结本节课程的重点及难点。

5 小 结

说课本质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集体备课,为教师统一教育理念,探讨教学方法搭建了交流平台。由教师群体参与,每位教师既是说的主体,又是发表评议的专家,其过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式多样、简便易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4]。药用植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都较强的课程,为加深学生对各种植物形态、显微特征和名词的认识和理解,需要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逐步改进,以大量图片、视频、课堂演示及讨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课堂内容的记忆。另外,还需结合中药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现状拓展课程内容,扩大学生知识面。师生互动、课堂讨论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进而激发学生获取新知识的兴趣并巩固已有的知识。总之,通过“说课”与同行和专家进行交流学习,有利于教师吸收好的教学经验,完善自我,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朱芸,王翔飞,李鹏,等.《药用植物学》课程中植物细胞的后含物说课设计思路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12):1897-1899.

[2]张跃伟.高效利尿药的说课设计及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 (11):1732-1733.

[3]刘海鹰,王锦.生理学中“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的说课[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2):72-74.

[4]俞琦,田维毅,王平.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说课探讨[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5,10(6):附页4-6.

[5]熊耀康,严铸云.药用植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6]艾铁民.药用植物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360.

[7]谢小龙,张梅妞,董诚明.药用植物学“花序”说课设计[J].时代教育,2012,9(17):93.

[8]李娅琼,崔茂英,杨耀文.《药用植物学》教学实践与探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17):28-29.

[9]缪珊,毕琳琳,谢艳华,等.《药用植物学》教学实践与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7):1090-1091.

[10]王利丽,孙丽敏,陈随清.以“冬虫夏草”为例探讨《中药鉴定学》说课设计思路[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1):49-50.

10.3969/j.issn.1009-5519.2016.14.055

C

1009-5519(2016)14-2251-03

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yq2014042);广州中医药大学“青年英才”第一批培养对象项目(QNYC20120105)。

△,E-mail:lxp@gzucm.edu.cn。

(2016-03-19)

猜你喜欢

兰科植物学药用
酒酿搭配药用最养生
化龙山保护区兰科植物调查和保护
试论药用观赏植物在园林绿化配置中的应用
蕨类植物在利尿通淋中的药用研究(二)
蒙药药用资源
植物学
植物学
植物学
伊犁州野生兰科植物分布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植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