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牛胎衣不下的病因、症状及综合疗法

2016-02-23王学伍

现代畜牧科技 2016年12期
关键词:胎衣病牛母牛

王学伍

(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昌图镇畜牧站,辽宁 铁岭 112599)



母牛胎衣不下的病因、症状及综合疗法

王学伍

(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昌图镇畜牧站,辽宁 铁岭 112599)

母牛胎衣不下也可叫做胎盘停滞,是由于其分娩后没有在正常生理时间内排出胎盘而引起。一般来说,如果母牛产后经过12h依旧没有排出胎盘,就会开始发生腐败,从而造成子宫内膜出现炎症反应。这不仅会对其产奶量造成影响,还会引起难产,对养牛业发展带来严重危害,必须采取有效的疗法。

母牛;胎衣不下;病因分析;西药治疗;中药治疗;手术治疗

1 病因分析

母牛由于分娩前过度疲劳,缺乏营养,体质瘦弱,或者妊娠后期缺乏运动,饲喂单一饲料,摄取较少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或者体况过于肥胖、胎儿过大、胎水过多,导致子宫无法完全收缩或者子宫发生炎症等,导致胎盘分离发生障碍,子宫无力收缩,以及机械性影响胎衣排出,都能够引起胎衣不下。

外因。母牛分娩后由于子宫无力收缩而引起胎衣不下,主要是由于其在妊娠期间饲喂单一饲料,尤其是供给钙盐、维生素E和硒不足,以及缺乏运动、体况过肥或者消瘦等,都容易引起子宫产后无力收缩。营养不合理引起的胎衣不下,主要是由于饲喂单一品种的饲料,长时间摄取矿物质和维生素不足而导致。产犊季节也会影响该病的发生,一般母牛在天气闷热、温度过高、湿度过大的季节进行产犊,加之牛只自身的体表散热能力较弱,使其容易出现呼吸困难、采食量减少、产前缺乏营养以及体质虚弱的现象,导致气血两亏,从而容易发生胎衣不下。

内因。胎次,通常是经产母牛,尤其是超过5胎的母牛,由于年龄和胎次的增加,会导致其生殖机能不断降低,子宫弹性逐渐变差,造成产后子宫肌无力收缩而引起胎衣不下。妊娠时间过长,主要是由于摄取维生素E不足,也会引起胎衣不下。母牛发生早产或者死胎,会促使机体激素分泌发生紊乱,往往分娩较少的雌激素,而分泌大量的孕酮,从而引起胎衣不下。母牛分娩异常,如双产或者发生难产时比较容易发生胎衣不下。胎儿体型过大,导致需要较长的生产时间,且分娩时往往过度用力,导致子宫无力收缩而引发该病。

2 临床症状

全部胎衣不下,即胎衣全部都在阴道和子宫内滞留,只能够在阴门外垂吊或者悬挂很小一部分胎衣,通过产道检查依旧能够在阴道及子宫内触摸到大部分胎衣,进一步进行检查还能够发现子宫内膜子叶和胎衣发生粘连,且存在较多的扣紧部分。产后经过18~28h,病牛还没有排出胎衣,胎衣就会开始腐败,并散发恶臭味,同时子宫以及产道内环境温度升高,此时就会表现出频繁努责,弓腰拘尾,无法稳定站立或者只能够卧地不起,口色呈青紫色,脉象沉细,呼吸、心跳加快,此时体温往往升高超过39℃,精神沉郁,食欲明显减退;经过3天还没有排出胎衣,体温会进一步升高,甚至超过40℃,食欲不振或者彻底废绝,症状严重时胎衣还会发生腐败,恶露无法顺畅排出而在子宫内滞留,滋生大量的细菌,产生过多的毒素,且经由子宫黏膜而侵入母体,导致自体中毒,表现出明显的全身症状,最终变成脓毒败血症而发生死亡。

部分胎衣不下,即胎衣大部分被排出,但在阴门外垂吊或者悬挂,病牛表现出饮水和食欲正常,体温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有时会出现努责,能够在子宫母体胎盘上触摸到极小部分的孕角项端或者母体胎盘子叶上紧紧扣有小部分胎衣。在阴门外悬垂的胎衣,初期呈浅红色,后期由于严重污染而呈浅灰色,且快速扩散到子宫内部的胎衣,同时有褐色分泌物不断从阴道内流出,并散发恶臭味。

3 治疗措施

西药治疗。母牛分娩后经过6h还没有排出胎衣,则可将1000~2000mL 10%盐水注入到子宫内,同时配合肌肉注射适量的盐酸毛果芸香碱,也可以选择肌肉注射100万IU的垂体后叶素、氯前列烯醇、催产素或者新斯地明等。一般用药经过1h就非常容易从阴道外将胎衣拉出。

中药治疗。对于气虚型病牛,使用“八珍汤”加减进行治疗,即取45g当归、20g红花、60g炒白术、30g川芎、45g熟地黄、60g茯苓、45g白芍、60g党参、30g炙甘草、25g桃仁,全部研成粉末,添加开水冲调,然后再添加300mL黄酒,混合均匀后灌服1次。对于气血凝滞型病牛,使用“生化汤”加减进行治疗,即取30g炙甘草、30g蒲黄、25g桃仁、40g益母草、40g当归、30g川芎、30g五灵脂,全部研成粉末,添加开水冲调后服用。如果存在寒象,可添加炮姜、艾叶、肉桂各25g;如果存在淤血化热,可添加蒲公英、连翘、金银花、地丁各30g;如果存在瘀血且伴有腹痛,可添加20g生牛夕、20g泽兰叶、30g醋香附;如果外感风寒,可添加20g官桂、20g荆芥穗。

手术疗法。如果使用药物治疗无效要及早采取手术方法将胎衣剥离,这是由于经过72h就无法取出胎衣,此时因子宫无力收缩,且胎衣发生腐败,只能够取出少量的破碎胎衣。因此,为防止胎衣发生腐败,母牛分娩后可每天向子宫内投入适量的抗菌药物,如四环素、土霉素等。手术剥离时,可先将1000~2000mL 10%氯化钠或者0.5%高锰酸钾溶液注入到子宫内,然后用一只手将其拉紧,接着将另一只手伸入子宫内将胎衣逐渐从宫阜上剥离下来,手术操作时要确保认真、仔细,并保持卫生良好。如果手术过程中拉出一部分子宫角,则必须进行整复。术后,可将1000~2000mL生理盐水注入到子宫内进行冲洗,然后尽可能将其完全导出,最后投放适量的灭菌药物。

2016-09-22

王学伍(1973-),男,辽宁昌图人,大专,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方面工作。

10.19369/j.cnki.2095-9737.2016.12.094

S858.23

B

2095-9737(2016)12-0105-01

猜你喜欢

胎衣病牛母牛
母牛分娩前管理要点
母牛常见产科病及治疗措施
护理高烧病牛应做到“五多”
南方规模奶牛场胎衣滞留发病规律研究
胎衣加赘物预防母牛胎衣不下的效果观察
牦牛产后胎衣不下的诊断及治疗措施
浅析牛子宫脱出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初产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产犊后瘫痪该咋治
牛瓣胃阻塞的发病机理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