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沙门氏菌病的流行、诊断与防治措施

2016-02-23冯桂萍

现代畜牧科技 2016年12期
关键词:沙门氏菌病猪猪瘟

冯桂萍,孙 斌

(1.江苏省兴化市茅山畜牧兽医站,江苏 兴化 225713;2. 江苏省兴化市昭阳畜牧兽医站,江苏 兴化 225700)



猪沙门氏菌病的流行、诊断与防治措施

冯桂萍1,孙 斌2

(1.江苏省兴化市茅山畜牧兽医站,江苏 兴化 225713;2. 江苏省兴化市昭阳畜牧兽医站,江苏 兴化 225700)

猪沙门氏菌病,许多学者习惯于称其为“仔猪副伤寒”。该病的病原是由沙门氏菌属类病菌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成年猪较少发病,多发生于1~4月龄的仔猪,急性病例呈败血症变化,慢性病例为大肠坏死性纤维素性肠炎及肺炎。该病呈全球性分布,近100年来因为肉、蛋食品的污染所引发的人类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尤其是肉、蛋食品贸易的繁荣和旅游业的发展,该病的发生呈逐年增多趋势。因为出口动物食品的沙门氏菌污染而引起的贸易纠纷在世界各国间时有发生,给出口国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也给进口国人民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现从病原、流行、症状、病理、治疗和预防等方面对猪沙门氏菌病进行了阐释。

猪;沙门氏菌病;流行;诊断;预防;治疗

1 病原特征

沙门氏菌病的病原是沙门氏菌属中血清学相关的一群革兰氏阴性菌。其形态与大肠杆菌相似,新分离的菌株为两端钝圆的杆状,长约1~3μm,宽0.6μm。革兰氏染色阴性,一般无荚膜,不形成芽胞,除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外,都有周身鞭毛能运动,多数有菌毛。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需氧及兼性厌氧,培养最适温度为37℃,pH值7.4~7.6。在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和山梨醇中,除伤寒沙门氏菌及鸡白痢沙门氏菌不产气外,其他均产气。该病原菌不分解乳糖、不凝固牛乳、不产生靛基质、不液化明胶。

沙门氏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相对较强,在粪便和土壤中能存活10个月;在干燥的环境中和污染的水中能存活4个月以上;在含有10%~19%氯化钠的腊肉内能生存75天。直射阳光可迅速杀死沙门氏菌,加热60℃经60min,70℃20min,75℃5min均能杀死沙门氏菌[1]。该菌对化学消毒剂的抵抗力不强,一般常用消毒剂和消毒方法均能达到消毒目的,如3%石炭酸、0.1%升汞、3%来苏尔等,均可在15~20min将其杀死。

许多类型的沙门氏菌,尤其是肠炎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猪霍乱沙门氏菌,都具有产生毒素的能力,毒素有耐热能力,75℃经60min仍有毒力,可使人发生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有O抗原(菌体抗原)、H抗原(鞭毛抗原)、Vi抗原(荚膜抗原),这些抗原构成了血清学分型的基础,目前世界上已发现有2500种以上的血清型。但经常危害人畜的泛寄生性沙门氏菌不过十几种,连同专嗜性的菌型在内也不过二十几种。引起猪副伤寒的主要有猪霍乱沙门氏菌、猪伤寒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等。

2 流行病学

该病是多种动物和人类共患传染病,在各地的养猪场中都有发生,并且呈地方性流行,可发生于各种年龄的猪,但主要侵害1~4月龄的仔猪。病猪及一些健康带菌猪是主要的传染源,另外,患沙门氏菌病的其他动物和人在病源的传播上也不可忽视。病原菌存在于患者的肠道中,通过粪便排泄到环境中,污染饲料、饮水、猪舍、食槽及周围环境,猪通过消化道感染发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冬季和多雨潮湿的秋季发生最多。断奶仔猪饲养管理不善,猪舍潮湿、拥挤、饲料品质不良、突然更换饲料、气候突变、寄生虫病、长途运输等都可诱发该病,并常伴发于其他疾病,如猪瘟等。该病一般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常限于某些地区和某些猪群,不像猪瘟流行那样急剧。该病在初次流行地区可出现急性病例,而在老疫区则多表现为慢性。发病率因饲养管理水平高低而异,死亡率一般为40%~50%。

3 临床症状

该病的潜伏期视猪体抵抗力及病菌的数量和毒力的不同而异。一般由数日至数周不等,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以慢性型为常见,在各地养猪场发病十分严重,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3.1 急性型(败血型)

该型多见于断奶不久的仔猪,病菌侵入猪体后,迅速发展为败血症,病猪胃肠炎及其他组织局部发生炎症,而引起急性死亡。对成年猪则往往引起散发性或局限性沙门氏菌病,发生败血症的怀孕母畜可表现流产,在一定条件下也偶尔引起急性流行性暴发。临床表现为患猪体温突然升高至41~42℃。耳根、胸前和腹下皮肤出现紫红色斑块,神经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间有下痢,排出淡黄色恶臭的液状粪便,有时出现呼吸困难、结膜炎等。个别猪只出现症状1天内死亡,但多数病程为2~4天。群内的发病率虽然不高,但病死率却很高。

3.2 慢性型

慢性型为猪沙门氏菌病的常见类型,症状表现与猪瘟相类似。患猪体温升高(40.5~41.5℃),扎堆,寒战,精神不振,被毛粗乱。患猪长期腹泻,有恶臭并混有大量坏死组织碎片或纤维状物,粪便呈灰白至黄绿色水样。后躯沾有灰褐色粪便,逐渐消瘦,生长停滞,眼结膜炎,眼内有黏性或脓性分泌物,上下眼睑常被黏着,贫血。中后期在腹部皮肤出现弥漫性湿疹,有时可见绿豆大,干涸的浆液性覆盖物,揭开后见浅表溃疡。病程拖延15~20天或更长,食欲逐渐废绝,有时出现咳嗽,腹泻时发时停,最后极度消瘦,终因衰竭而亡。有些病猪若经数周后病情逐渐减轻,状似恢复,但以后生长发育不良或短时又会复发。

4 病理变化

急性病猪主要呈败血症变化。皮肤(尤其是腹部)上有紫红色斑点;全身淋巴结肿大,呈紫红色,切面外观似大理石状花纹,与猪瘟的变化相似;肝、肾、心外膜、胃肠黏膜有出血点;肺卡他性炎症;脾脏肿大,呈暗红色,质韧,切面呈蓝红色。病程稍长的病例,大肠黏膜有糠麸样坏死物。

慢性病猪的典型病变是在盲肠、结肠及回肠,初期肠壁淋巴小结肿大(如绿豆至黄豆大小),后缓慢发展至坏死状态,并向外周扩散,形成较大的溃疡,溃疡周缘隆起中央凹陷,以后融合形成弥漫性黏膜坏死引起肠壁肥厚;肺脏常见有慢性卡他性炎症,切面可见有灰黄色干酪样结节;脾及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切面有坏死灶;肝脏切面常见有坏死灶。

5 诊断

5.1 临床诊断

猪副伤寒的发病特点、症状及病理变化都比较典型,不难作出诊断,但一些症状和病理变化与猪瘟很相似,应注意鉴别。

5.2 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诊断方法有形态学检查、生化特性检查、细菌培养、血清学检查等。但由于一些方法操作麻烦,需时较长,生产中应用比较困难。现仅就常用的两种方法作一介绍。病料的采集:无菌采集血液、脾脏、肝脏、淋巴结等,制作涂片、触印片或冰冻切片。试验方法:①直接镜检。急性病例的血液涂片或实质器官的触片或冰冻切片以革兰氏染色,如发现沙门氏菌,即可确诊。而在慢性病例往往难以发现,但在粪便中常可检出。②(HRP-SPA)染色。有人曾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葡萄球菌A蛋白(HRP-SPA)染色法,检查沙门氏菌病,10~12h可获结果,比常规法提高工作效率10倍,特异性高,重复性好,与常规法符合率100%。用于与猪瘟的鉴别和该病的确诊极为方便、可靠。

6 治疗方法

对该病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很多,如抗菌素类、呋喃类、磺胺类和喹诺酮类等。但沙门氏菌常出现耐药性,在使用一种药品无效时,应及时更换另一种药物。当大批发病时,最好分离病菌作药敏试验,根据结果,选用最敏感的药物,用药时应注意及早用药和连续用药。大蒜对沙门氏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在生产实践中,一些猪场将大蒜(每天25~50g/头放入玉米中一起粉碎混于饲料内喂给病猪,取得了较好治疗效果,一般连用4~5天。诺氟沙星,200g/头,内服,2次/天,连用至痊愈,痊愈后再半剂量连续用药3~5天[2]。

7 预防措施

该病的发生主要是因卫生条件较差和饲养管理不善而发生和传播的。因此,认真做好卫生工作和饲养管理是预防该病的根本措施,要消除发生此病的应激因素;喂给仔幼猪全价优质的饲料,更换饲料时要逐渐进行,目的是增强猪的抗病力。

在该病常发的猪场,对1月龄以上的仔猪应用猪副伤寒冻干菌苗进行预防,用20%氢氧化铝生理盐水稀释,每头肌注1.0mL,免疫期可达9个月左右。对于那些治愈的猪,虽然病症消失,但基本为带菌猪,因此不要和健康猪群混养在一起。慢性病猪有传播疾病的危险,且愈后多发育不良,在中大型养猪场应作淘汰处理。

为防止猪沙门氏菌病传染给人(尤其是养殖人员和猪肉消费者),一经发现病猪或病死猪应认真执行无害化处理工作,以防发生人类食物中毒。猪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饲养员、屠宰人员和肉品经营人员应注意个人防护,严防受到感染而致病。

[1] 李国徽,田兵.猪沙门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1(11):69-72.

[2] 许开云,王权,漆晶晶,等.猪沙门氏菌病的诊治报告[J].畜牧兽医杂志,2006(5):64.

2016-10-08

冯桂萍(1983-),女,江苏兴化人,本科,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防疫检疫工作。

10.19369/j.cnki.2095-9737.2016.12.065

S858.28

B

2095-9737(2016)12-0075-02

猜你喜欢

沙门氏菌病猪猪瘟
中兽医辨证治疗猪湿热黄疸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鱼粉中沙门氏菌杀灭方法的研究
病猪喂药有办法
食品中沙门氏菌检验虚拟仿真实验研究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欧盟拟制定与爬行动物肉中沙门氏菌相关
非洲猪瘟来袭,这些问题一定要知道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一例外购猪猪瘟暴发后的诊断与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