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鱼的人工繁殖技术
2016-02-23冯乾生杨亚惟
冯乾生,杨亚惟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水产工作站,陕西 宝鸡 721300)
石斑鱼的人工繁殖技术
冯乾生,杨亚惟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水产工作站,陕西 宝鸡 721300)
石斑鱼人工繁殖有三项技术手段:自然产卵、人工催产和人工授精。自然产卵,即采用周年人工培育和短期室内强化培育的雌、雄鱼,都能达到在人为环境条件下亲鱼自然产卵受精;人工催产,即将性激素注射到亲鱼体内,促使性腺从4期发育到5期,完成成熟过渡,诱发其自行产卵受精或进行挤卵人工授精;人工授精,即由人工采卵、采精,使亲鱼成熟的卵子和精子接触,而完成受精作用。
石斑鱼;自然产卵;人工催产;人工授精
1 自然产卵
石斑鱼个体总产卵量在7万到100多万粒不等,大型种类有1000万粒之多[1]。采用周年人工培育和短期室内强化培育的雌、雄鱼,都能达到在人为环境条件下亲鱼自然产卵受精。如果是短期蓄养,则在繁殖期之前从海上钓获的石斑鱼中选取强健、活泼、体表无损伤的雌、雄石斑鱼亲鱼,蓄养于室内水池中,人工投喂充足的新鲜优质饵料,进行营养强化培育,促使其性腺正常发育。当培育水温达20℃以上时,开始产卵。在产卵之前,雄鱼体表尤其头部出现明显婚姻色,雄鱼追逐前面的雌鱼,相靠后以鳃盖推挤雌鱼,尔后雌、雄鱼鳃盖紧贴并列环游,接着在水面呈直线速游并产卵、排精。笔者在多年的石斑鱼人工育苗中,用此方法均获得赤点石斑鱼和青石斑鱼的受精卵。产卵期间水温为20.4~26℃,盐度为22.6~28.5。某些大型种类也有自然产卵的记录。如日本香川县水产试验场[2],将8尾从海上钓获的鲑形石斑鱼(雄鱼全长为1030mm、雌鱼全长为750~1100mm,最大尾重30kg),饲养在陆上水族馆的水槽中,在繁殖季节观察其自然产卵受精,其产卵行为与赤点石斑鱼大抵相同,但由于鱼体较大,行动较为缓慢。卵的收集,是在翌日的清晨进行。收集卵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每天傍晚在亲鱼池进行流水,鱼卵随着流水通过集卵孔聚集于60目筛绢网箱内,于翌日清晨收集;另一种方法是于产卵翌日清晨,用浮游生物拖网在池中来回拖拉捞卵,拖网用60目筛绢制成,网口长方形,面积约0.32m2(0.8m×0.4m)。为了能多收集鱼卵,最好是两种方法结合使用。
2 人工催产
人工催产法是将性激素注射到亲鱼体内,促使性腺从4期发育到5期,完成成熟过渡,诱发其自行产卵受精或进行挤卵人工授精。用于催产的亲鱼,要细心挑选健康活泼的雌、雄鱼个体,雌鱼腹部膨大至接近生殖孔,卵巢轮廓显现,生殖孔微凸、红润。结合挖卵检查,用挖卵器或细塑胶软管自生殖孔轻轻插入抽卵。镜检如发现卵已发育至第三卵母细胞期、平均卵径400μm、肉眼可区分卵粒时,即可进行注射。使用激素主要是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或A型混合催产激素。注射部位是在背侧肌肉处。操作程序,先用75%酒精消毒注射器及其他用具,然后配制注射液,用无菌注射用水溶解激素,一般每尾亲鱼用2mL注射用水配制。准备工作做好后,从暂养池中取出亲鱼,用75%酒精消毒注射部位,一人将鱼置于鱼夹中或用双手托鱼(戴上手套或垫以毛巾),另一人进行注射。注射完毕,消毒注射部位,挂上标志,即放回原池中。要做好记录,记下注射时间、激素种类及剂量,亲鱼体长、体重和其他要说明的情况,以便总结催产效果。催产剂注射使用的剂量,因种类、产地、饲养环境及亲鱼性成熟强度的不同而有差异。剂量过少没有效果,剂量过多反而抑制生殖腺的发育,这需要实施者通过实践筛选出效果较好的激素种类和找出最适剂量。笔者在进行赤点石斑鱼和青石斑鱼人工催产时,使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剂量是每千克雌鱼体重(雄鱼剂量减半)HCG 800万~1000万IU,雌、雄亲鱼同步一次性注射。雄鱼在注射后不久,可见到头部出现明显的婚姻色。效应时间快的约35~36h,慢的53~72h。经催产的雌、雄亲鱼,在饲养池内自行产卵受精,平均受精率约45%。催产雌鱼10尾(体长305~385mm、体重910~1800g),平均每尾产卵约6.3万粒,受精率为16%~83%,平均受精率为49.2%。
3 人工授精
人工授精即由人工采卵、采精,使亲鱼成熟的卵子和精子接触,而完成受精作用。在繁殖季节,选取临产的雌鱼(腹部膨大,柔软,轻压腹部有透明卵流出者)和成熟雄鱼(挤压腹部有乳白精液流出者);或者是经过人工催产后的雌、雄亲鱼(雌鱼经抽卵检查卵已呈圆形清晰透明,卵中具有1个油球、雄鱼挤压腹部有精液流出者),可行人工授精。人工授精的具体操作是先将盛卵器(通常用白色瓷盆)和雌、雄亲鱼的鱼体擦净,用手挤压雌鱼腹部将成熟卵子挤在容器内,并立即挤入雄鱼的精液,洒在卵上(或用吸管吸取精液,滴在卵上),用羽毛(或手)轻轻搅拌,使精卵混合均匀,静止1~2min后,加入少量澄清的海水,稍再搅拌,再静止1~2min,然后加入同样盐度的海水,洗卵数次,弃去多余精子,除去卵中的血块和卵巢组织等污物,取样后即进行人工孵化。
[1] 雷从改,尹绍武,陈国华.石斑鱼繁殖生物学和人工繁殖技术研究现状[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3):288-292.
[2] 张梅兰.海水鱼健康养殖新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9.
2016-10-08
冯乾生(1967-),男,助理工程师,长期从事渔业技术推广、渔政管理、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10.19369/j.cnki.2095-9737.2016.12.060
S965.334
B
2095-9737(2016)12-006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