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苗族文化流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2016-02-23尹淑涵
尹淑涵
(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某地苗族文化流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尹淑涵
(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本文主要对某地苗族文化流失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及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中国社会的多元化发展正无情的吞噬着传统民族文化,从纵横及现实状况的对比来说,某地苗族文化流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政府保护力度不够、现代化经济对某地苗族文化原生态的冲击、某地区社会结构对人民生活和意识的影响等。针对上述情况,本文提出的对策主要有一下几点:政府应加强对某地苗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利用社会大环境传承某地苗族文化等。通过对某地苗族文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有利于更好的保护和发展某地苗族文化,从而促进某地苗族文化的发展。
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方面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如何使经济发展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二者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引起重视和深入讨论。某地是一个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其中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68.1%,是一个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民间工艺突出、民风淳朴善良的地方,苗文化深刻影响着当地居民的生活,在该地区也是独树一帜的,但是贫困落后也一定程度的阻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近些年,由于国家大力扶持西部地区,某地也成为了重点扶持对象之一。因此,在各产业的大力发展之下,居民经济生活水平逐年提高,随之也带来了苗族文化流失等一系列问题。在此,本文通过自己的生活亲历,对某地苗族文化流失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提出相应的对策。
1 某地苗族文化面临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正在逐渐退出历史文化舞台,某地苗族文化也渐渐地不受到重视,通过与当地居民交谈,了解到某地苗族文化面临如下一些问题。
1.1 语言、服饰的流失
在当地,会说苗语的人少之又少,为了跟上社会进步的大潮流,绝大部分苗族村落的孩子从小学习普通话,导致很多人不会自己本民族的语言,特别是年轻的一代,会说会写本民族语言的少之又少。除一些较为偏远和原始的村落,人们的语言保存较为完整外,其它地方的语言没有得到继承。在服饰方面,曾经某地的苗族服饰基本上是由女性纯手工制作的,还要配上刺绣或挑花做装饰,但因为制作周期相对较长,并且花费精力较大,与市场上的服装相比,成本较高,所以大多数人们都选择了购买服饰,只有在重要的节日、庆典或是表演节目时才穿上民族服饰,所以苗族服饰文化也慢慢地退出历史舞台。
1.2 生产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以物换物、刀耕火种的生产生活方式已经被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所代替,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取代了传统的生产模式;某苗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在地区产业结构中的比重逐渐上升,第一产业与以前相比,比重有所降低,这些无形的变化都会对固有的苗族文化形态产生重大的影响。
1.3 思想观念的变化
人们思想方式和观念的转变,使某地苗族的某些文化习俗从根本上失去了发展的基础。某地是国家重点扶贫对象,在国家的对某地的大力支持下,许多地区也逐步富裕起来,人们也在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忽视对苗族文化的影响。
2 某地苗族文化流失的原因分析
在大众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少数民族文化正逐渐丢失,少数民族的文化精髓也被人们渐渐淡忘,苗族文化也遭遇着如此的情况,苗族文化正在一代一代的被遗忘。某地是一个以苗族文化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但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导致苗族文化逐渐流失,针对某地苗族文化的流失进行一下几点分析。
2.1 政府保护力度不够
在访谈过程中,人们除了知道一些政府对景点的保护和大力宣传,如:XX城、XX古镇等,几乎很多人都没见过保护文化的组织,也不了解其相关的措施,并且在这些景点里商业气息任然很严重。这足以表现了政府的保护力度仍然有所欠缺,在21世纪的今天,大多数人们更加注重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在乎传统文化的遗失,甚至一些人把传统文化看做是落后的象征,没有意识到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2.2 现代化经济对某地苗族文化原生态的冲击
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手工制品逐渐被机械化用品所替代,使得许多民间工艺逐渐流失。以前某地人们的服饰大都是由手工纺织、染色、刺绣等步骤完成,但由于现代工业生产的化纤、人造丝、棉等布料因物美价廉且色彩丰富而逐渐代替了传统的手工布料,成为某地苗族女性服装的主流材料,所以,在当地许多苗族女性都不再自染自纺布料了,大都是去商场里买成品。特别是由于电视机走进了千家万户,曾经较为流行和喜爱的传统活动,如:对歌、编织手工艺品、民间文艺表演等已经不再是人们生活所关注的重点,相反休闲娱乐等都市化快餐文化却引起了某地苗族人民的普遍关注,这使得某地苗族的一些手工工艺濒临绝迹。
3 对某地苗族文化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现代化对某地苗族传统文化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保护民优秀的族传统文化是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一关键问题,才能使现代化与苗族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利用同步进行,和谐发展。针对某地苗族文化的流失提出了几点应对措施。
3.1 政府应加强对某地苗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民族文化的保护,是要保护民族文化的基本内核、民族精神和标志性的特征,不应也不必刻意追求模糊不清的所谓“原汁原味”、“原生态”和“原始状态”的民族文化。①保护是维持民族文化现有的形态,不被时代发展而淘汰。
受到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影响,某政府也积极的制定了很多措施来响应。在此基础上,应加强与周边地区和合作,某地毗邻湘西凤凰古镇,同为苗族地区的两个县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在知名度上某地却远不如凤凰古镇,因此,某地政府可以利用地域的优势,与湘西政府采取合作共赢的模式,首先为凤凰人民制定了一些便利政策,然后也利用湘西政府对某地的便利政策提高对某地民族文化的发展,为人民的生活创造福利。
3.2 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极发展多渠道的传播途径,重视民族服饰、民族史诗等文物的整理工作。某地近年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旅游项目,新开发了很多古香古色的旅游景点,为游客提供独特的苗族文化体验的同时,也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达到了双赢的效果;比如某地的XX洞,曾经只是一个偏僻贫穷的小乡镇,在开发景点后,当地的民族文化旅游成了热点,还带动了周围很多乡镇的发展。在保护某地苗族文化及原始生态的前提下,对苗族歌舞、苗族节日、苗族服饰、苗族饮食等有利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某地优秀苗族文化进行收集和发掘,将苗族文化整合后集中展示,有利于将苗族的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文化与经济发展的良心互动,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某地苗族人民的保护意识和传承意识。
4 结语
文化是一个具有相对适应性和稳定性的体系,但是随着它所适应的环境或者人们对这些环境条件的看法发生了改变时,文化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苗族文化,是苗族人民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成果,凝聚着苗族人民的思想意志、追求目标和生活感情,构成了苗族的要素,成为了苗族的重要标志,更体现了苗族的精神。苗族文化是苗族在长时间的社会历史和政治经济发展状况下的集中反映,它对苗族的进步和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注释:
① 高永久,刘庸.城市化化背景下西北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利用[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学版),2005,(6):48-54.
[1] 高永久,刘庸.城市化化背景下西北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利用[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学版),2005,(6).
[2] 雷翔.苗学研究的世纪回眸与展望[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学版),2000,(4).
G122
A
1671-1602(2016)20-024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