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国贸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2016-02-23陈璇
陈璇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1)
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国贸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陈璇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1)
本文根据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国贸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分析了当前高职国贸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课程改革建议。这对进一步提高我国高职国贸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深化高职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工学结合;课程改革
工学结合是目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如何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高职院校推行工学结合教育模式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众多因素中,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的重要性不容小视。因为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不仅影响着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更关系到人才的培养目标。本文以国贸专业为例,对国贸专业现有的课程建设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1 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国贸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1.1 需求企业定位。高职毕业生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中小型外贸企业,大多的中小企业由于业务规模不大,为了节约企业经营成本往往要求外贸人才要具有较为全面的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
1.2 专业知识定位。工学结合背景下的高职国贸专业学生不仅应当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国际贸易专业知识,还必须具有较强的外语沟通能力,这是做好外贸工作的前提。另外,随着近几年跨境电商的迅速发展,懂得利用电子商务从事国际贸易工作也逐渐成为外贸行业人才的必备技能。
2 当前高职国贸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课程设置顺序不合理,结构不科学。关于课程设置顺序的问题,首先是知识学习的逻辑先后不对,比如外贸函电课程开在国贸实务之前,学生在不了解基本贸易流程与贸易条件的前提下根本无法真正理解外贸磋商信函的书写原理与技巧。其次是课与证的衔接问题,例如外贸单证课程安排在单证员考试之后,显然既不利于学生准备考试也大大降低了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热情。关于课程结构的问题,一方面是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比例不合理,从高职的课时安排来看,纯理论教学仍然是大头,实践教学时间远远达不到工学结合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双语教学的课程过少,国贸专业定位于国际业务的开展,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是学生专业能力的关键所在,而当前单一的英语课根本无法满足专业需要,必须通过双语教学来加强学生对专业词汇的理解和使用。
2.2 教材缺乏实用性。目前高职国贸专业使用的教材基本都是由学校的专职教师单方面编写,内容主要是参考本科教材然后适当降低学习难度,这类教材虽然系统性和完整性较好,但是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滞后于现有的外贸发展形势,学生学习这样的教材根本无法体会企业业务的实际需要。
2.3 教师队伍过于单一。师资队伍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的效果,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要求有一支强大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作支撑。而目前高职院校的现状是为了比拼教师层次,往往倾向于招聘硕士、博士这类高学历人才,这样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队伍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对于实践教学部分无疑是纸上谈兵。虽然大多院校也有部分企业兼职教师,但由于考核和激励机制的不完善,兼职教师的流动性很大,根本无法满足工学结合的教学需要。
2.4 实训实习效果不佳。为了实现工学结合,许多高校不惜花巨资购买了大量的仿真实训软件,不得不承认这类软件对于巩固专业理论知识,加强业务流程感有一定帮助。但是由于软件本身的限制,学生无法真正体会实际业务的灵活与多变。关于实习,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采取的是在大三下学期进行半年的顶岗实习,出于对企业自身业务信息的保密需要,学生很难融入到具体的业务操作中去,一般只是从事一些与专业不太相关的“打杂”工作,实习效果不甚理想。
3 高职国贸专业课程设置改革
3.1 优化课程结构
(1)调整课程顺序。调整部分课程的排课时间,课程先后设置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同时兼顾各类职业证书考试的需要,在相关考试前安排对应课程的学习,做到课证的合理衔接。
(2)整合交叉课程内容。通过专门的课程研讨会议,具有交叉内容的课程教师互相分享教学课件等内容,重新规划各自的教学侧重点,在避免知识重复的同时加强知识的深度与广度。
3.2 开发校企合作教材。学校要加大教程开发投入,邀请企业一线外贸工作人员加入到教材编写队伍中来,根据外贸岗位工作实际需求设置教程内容。企业业务骨干的加入能将真实业务资料充实到教材中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更好结合。
3.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加大教师下企业锻炼力度,一方面要通过建立教师下企业的激励机制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教师企业锻炼的考核,让教师能真正深入企业实际,系统化学习贸易流程,掌握贸易实战技巧,真正成长成理论和实践能力一流的双师型教师。(2)鼓励教师创业,一方面教师成为了企业负责人,有利于实践教学的高度仿真性,另一方面也更方便校企合作的建立,为学生实习锻炼提供了更多机会。(3)改革企业兼职教师的教学模式。考虑到企业骨干人员业务繁忙,可通过网络授课等模式来解决时间冲突问题,利用网络技术不仅能丰富教学模式更能直观展示具体业务操作流程,能更好地改善教学效果。
3.4 优化实习实训。(1)订单式培养。通过校企合作,建立订单式培养机制,学生到自己未来工作的单位实习,一方面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更高,另一方面企业对于实习学生也会更用心培养。(2)实训设施的更新。根据贸易形势和政策的变化,及时更新实训软件中的相关内容。另外,为了进一步贴合工作岗位需要,可将校企合作单位的最新业务案例加入软件当中,增强学生实训的情境感。
[1] 肖利秋,宋翎.基于STC理念对当前高职国贸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J].教育与职业,2012(02).
[2] 陈博丽.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商业经济,2012(09).
本文系全国商科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工学结合视阈下的高职国贸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课题编号:SKKT-14115)阶段性成果
陈璇,女,湖南外贸职业学院讲师,产业经济学硕士,中级经济师,主要致力于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报检实务、西方经济学、外贸函电等课程的教学和研究。
G712
A
1671-1602(2016)20-02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