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老年社会工作中临终关怀的探究

2016-02-23王虹霞

西部皮革 2016年20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对象老年人

王虹霞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对老年社会工作中临终关怀的探究

王虹霞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2000年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较早的进入了“银色浪潮”之中,同时因为我国家庭规模的缩小,功能的弱化,对老年人照护,尤其是临终关怀问题就凸现出来,为临终者提供一流的关怀与服务,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是社会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老年社会工作;临终关怀;社会工作方法

临终关怀是指向临终服务对象及其家属提供一种全面的照料,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使临终服务对象的生命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生命质量得到提高,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使临终服务对象在临终时能够无痛苦、安宁、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使老人“活的尊严,死时安逸”。

1 临终服务对象的需要

老年人在得知自己即将面临死亡时,老年人不仅需要忍受身体的病痛,而且还可能面对严重的疾病所带来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因此,我们要对临终老人的各个方面都进行关注,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因此,临终老人的需求可分为身体方面的需要、情感和心理方面的需要、社会生活方面的需要和精神方面的需要。

1.1 身体方面的需要。主要是害怕延长身体上的不适或者痛苦,关心自己的身体形象和其他人对自己的观感。在生命的后期,临终老人要忍受身体的病痛和心理的压力。即使老人卧病在床,将要走完生命全程,社会工作者对老年人的护理更加要维护老年人的尊严。比如老年人的失禁问题,在日常护理上,要保护老年人安全的同时还要保护老年人的隐私,尊重老年人的生理需求,不能应为某种困难而对老人进行控制,要对其进行有尊严的护理。

1.2 情感和心理方面的需要。主要包括老年人需要尽可能长地保持自己生命的某种掌控感;需要有机会在一个安全的、能接纳他们可能会有的多种多样的感受的氛围里谈论即将到来的死亡,需要时间调整自己适应即将离世这一现实。使得老人接纳死亡的问题,坦然的面对死亡。

1.3 社会生活方面的需要。主要是需要跟家人和朋友保持接触。尤其处在否认期阶段的临终老人,工作者及家人要对服务对象以充分的陪伴,让临终老人感受到家人的温暖,使其在一个相对平和的环境中接受死亡,面对死亡。

2 临终服务对象的五个心理反应阶段

目前国际上对临终病人的心理分期比较公认的是美国心理学专家罗斯博士的五个心理反应阶段,即:否认期、愤怒期、讨价还价期、抑郁期、接受期。据有关学者发现,我国临终病人在否认期之前存在一个明显的回避期,这与我国的传统习俗、历史文化背景有关。即符合我国的心理反应阶段,它们分别为:回避期、否认期、愤怒期、讨价还价期、抑郁期、接受期。

3 社会工作在老年临终关怀中的运用

3.1 个案社会工作对老年临终关怀的介入。个案工作介入老年临终关怀,主要在于为临终老人及其家属提供支持和帮助。

对于临终的老人来说,多重的压力往往容易使其出现各种心理障碍和情绪困扰。首先,需要通过心理辅导为其提供心理疏导和情绪支持,目的是帮助老人面对现实,正确认识死亡是人生中的客观规律,尊重死亡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使老人对现状和发展做到心中有数,从对死亡的恐惧与不安中解脱出来,建立相对良好的心理和情绪状态。其次,社会工作者需协同其他工作领域的人员给予老人全方位的关怀,包括身、心、灵等多方面的关心。最后,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临终的老人计划其临终生活,帮助老人进行后事的交代工作、做出葬礼计划,也可以帮助老人完成一些其特殊的心愿。

临终病人由于躯体疾病的折磨、对生的渴求和对死的恐惧,会产生一系列强烈而复杂的心理变化。因此,社会工作者在此阶段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社会工作者要帮助老人进行生命回顾,缅怀往事,了解和正视死亡这一人类生命的自然规律,同时缓解对于死亡的恐惧和焦虑心理,使其从这种复杂的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获得身体和心灵上的舒适感,从而温暖的离开人世。

3.2 小组社会工作对老年临终关怀的介入。小组社会工作,是通过有目的的小组活动,协助小组成员增进社会功能,使其更有效的处理个人、小组和社区的问题。小组工作介入老年人临终关怀,可以通过建立临终老人小组来提供支持和帮助。

临终老人小组,可以让服务对象得到彼此的精神支持,协助临终老人树立良好的精神状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死亡。比如,社会工作者可以开展有关生命记忆的话题,帮助他们在临终期正确评价自己的一生,与其他服务对象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探讨人生的意义、收获、经验获得心理平静与安慰。同时,分享的过程也是临终者们之间相互鼓励支持的过程,坦然面对死亡的过程。

3.3 社区社会工作对老年临终关怀的介入。社区社会工作以整个社区及其居民为服务对象,提供助人、利他的服务方法。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主要是通过社会工作者与社区开展有效互动,为临终老人创造一个有利的社区环境。

(1)整合社区资源。在临终关怀服务中,社会工作者在于社区内的有关人士和机构建立专业关系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利用、整合各种社区资源,包括物质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福利资源等,为临终老人提供一个安逸、和谐的社区环境,使他们获得更广泛的社会网络支持,减轻社会适应的压力。

(2)建立社区服务中心。对老人来说,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临终关怀病房可以平衡老人的心理。可以给老人提供及时有效的护理和关注。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心理关照,使老人减少心理生理上的痛苦。

4 结语

老年社会工作中临终关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其就是将要离世的老人进行的临终关怀,以提高老人的生命质量为服务宗旨,而不是以延长老人的生存时间为工作目的,着重于控制和缓解疼痛,减少或消除老人及老人家属对死亡的焦虑和恐惧,让临终老人可以在最后有限的生命中获得自信,使老人“活的尊严,死时安逸”。

[1] 许加明.社会工作介入老年临终关怀探析.

[2] 王晓丽.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的理论与显示分析.中国传媒大学.

[3] 于丽娜,张洪英.对于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的几点思考.

王虹霞(1992-),女,汉族,山西阳泉人,研究生,社会工作硕士,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研究方向:老年社会工作。

R48

A

1671-1602(2016)20-0118-01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者对象老年人
神秘来电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对职业流动影响的研究——基于对广州市社会工作者的调查
论我国人口促进社会工作者核心能力的培育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社会服务机构中社会工作者激励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