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抑大起大落的生猪价格行情的对策
2016-02-23张淑芳
◎张淑芳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辽宁 沈阳 110122)
平抑大起大落的生猪价格行情的对策
◎张淑芳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辽宁 沈阳 110122)
简要介绍经过调查了解到的生猪市场近况,以此为基础分析了生猪价格行情经常大起大落的原因及其所产生的影响,论述了平抑大起大落的生猪价格行情的对策。
平抑;生猪价格行情;对策
我国的生猪市场行情经常高位运行,基于此,本文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影响以及保证生猪市场平稳运行的措施进行简要论述。
1 实地调查后掌握的生猪市场近况
来自生猪大市辽南某县级市部分生猪养殖户及其有关单位的调查显示,2013年底,该市生猪存栏数为100万头,出栏数为175万头。在辽南某县级市畜牧业实现的总产值中,生猪产值所占的比重高达70%[1]。在辽宁省所有的县级市中,辽南某县级市生猪的出栏数量与存栏数量的总和名列前茅,被国家选为调出生猪的大县。调查中了解到,辽南某县级市2013年的生猪价格高达每斤10元,与年初相比较及同比增加的百分比分别为44%和100%,且已经突破了历史上的高位,即2011年的每斤8元。此轮生猪价格的大幅上涨,虽然使养猪户的收益直线上升,但这种市场行情的波动却并不是理性的,一头生猪能给养殖户带来700~800元的纯收入,而在生猪价格的低谷时期,每养一头猪将亏损400~500元,基于此,养殖户们只盼望生猪价格能够平稳运行,并不希望其大起大落。
2 生猪价格经常大涨大跌的原因分析
2.1 生猪的供应减少,需求增大,供不应求
2014年5月底,在辽南某县级市,生猪的出栏数与存栏数分别同比减少31.8%与22.18%,生猪的供应严重不足[2]。由于该市是国家的生猪调出大市,受到外省市的购买者大量采购的影响,再加上生猪生产产量的恢复需要一段时间,最终造成生猪供不应求。
2.2 部分养殖户跟风养殖、盲目发展
辽南某县级市的生猪养殖产业主要由规模化养殖和养殖农户的分散养殖(养殖数量少于30头)两部分构成,在生猪总量中,这二者的养殖数量各占50%[3]。由于分散养殖户的养猪数量较少,平均的养猪成本要比规模养殖高很多,同时抵御风险的能力也不如规模化养殖。因此,为规避风险,避免损失,当生猪价格降至每斤6元的盈亏平衡点附近时,分散养殖户将不会再继续养猪,而是把自己养的猪在短期内大批量地处理掉,这种大规模抛售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整个生猪市场价格在其带动下的猛烈下跌。
2.3 养猪的各项成本都持续大幅度增加
2014年,仔猪的市场价格上涨到每只700元,同比增加了77%。麦麸、豆粕和玉米等猪饲料的成本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与2013年同期相比,它们的价格分别上涨了26%、8%和23%。配合饲料价格的涨幅与2013年同期相比则为10%[4]。生猪饲养的保护成本也是处于持续的上涨之中,如养猪过程中产生的水电费用、防疫费用、人工费用以及保育仔猪的费用等成本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2.4 养殖者信息不畅、缺乏生猪价格定价言语权
辽南某县级市大部分的养殖场和养殖户的分布地点是辖区内各个比较偏僻的乡村,因此,他们无法全面而及时地掌握各种生猪发展的有关信息,同时由于知识水平有限,缺乏定价和对生猪市场的行情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定价话语权的极度缺乏和信息的严重不对称,造成养殖场或养殖户始终无法对猪肉市场有提前的判断。
2.5 养猪行业未全面建立较为规范化的管理机制
上级市的有关职能部门和养猪协会都在对辽南某县级市的养猪生产进行扶持,然而,这其中属于对全辖区内的养猪业生产进行有效而全面的指导的却很少,一个对养殖场或养殖户科学养猪起到引导作用的组织及管理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5]。
2.6 全域城市化和现代设施农业的影响
全域城市化直接影响生猪生产及其价格,即某一区域一旦实现了全域城市化,所在地农户将无法再继续从事生猪生产,只能转行从事其他工作[6]。现代设施农业对生猪生产及其行情产生的影响则是间接的,即在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占用大量的农田,作为重要的猪饲料之一的玉米,其种植面积相应地也会随之减少,农民无法拥有大量的自产玉米,客观上限制了生猪的大量饲养。
3 生猪市场行情波动所产生的影响
3.1 对生猪价格的影响
目前生猪销售价格已超过历史高峰,根据辖内生猪存量等市场行情看,预计到第四季度生猪价格会稍有回落、相对稳定,但价格不会下降很多。
3.2 对生猪生产的影响
当前生猪价格高,受养猪业投资大、出力多、风险高、利润低等因素影响,养殖户们养猪的热情不高,不可避免地影响生猪产量的平稳供应[7]。
3.3 对养殖收入的影响
养猪业在辽南某县级市畜牧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如果养猪业生产出现大幅度下滑,势必影响到农民的收入,畜牧业产值因养猪产值的下降而下降。
3.4 对生猪产业的影响
生猪养殖在辽南某县级市畜牧业中是第一核心产业,为养猪业服务的包括饲料加工、生猪屠宰、收购、贩运、种猪育种、兽药饲料零售和防疫检疫等,在这样一个大的服务链条中,很多人依靠生猪就业和生存,未来生猪生产大幅下滑,势必导致这一服务链条萎缩,一部分人分离出来,谋求新的生存手段,挤压和冲击其他行业的就业形式形势。
4 平抑大起大落的生猪价格行情的对策
面对生猪价格的不停动荡,造成养殖户处于对未来担忧的境地。今后,应保证生猪的市场价格始终保持平稳运行,协调好消费者和养殖户这二者之间客观存在的矛盾,既有效的保护作为弱势群体的生猪养殖户的利益,又使消费者购买猪肉的价格始终保持在相对合理的水平上,使整个养猪行业从此步入良性循环的康庄大道[8]。为达到这一目的,应从以下六个方面的措施着手。
4.1 加大猪肉储备的力度,推动建立生猪期货市场步伐的不断加快
我国生猪价格波动较大,表明猪肉储备工作还有进一步加强的必要。为此,今后猪肉储备的调节机制与长效机制应该得到坚持,加大收购和储备的数量,才能保证生猪价格相对稳定[9]。由于对生猪价格的未来走向无法准确地加以预料,在养殖生猪的过程中,养猪业主们的决策和行动均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在这种情况下,生猪的期货交易方式如果能够得以顺利实现,养猪业主们就能预先确知半年至一年后的生猪价格,这就相当于为他们提供一个价格风向标,借助于这个价格信号,养猪业主们能够对价格的未来趋势作出判断,从而比较准确地预测生猪价格,使其养殖生猪的风险得到有效而合理的规避。
4.2 实施宏观调控下的农商对接,有效规避生猪市场风险
相关职能部门切实发挥作用,组织养猪场和定点屠宰场,实施订单收购。养猪协会对订单合同实行备案管理,监督协调生产销售,使生产者、消费者、屠宰场得以顺畅。
4.3 大力发展集约化养猪,加速养猪业生产转变
为使具有商品化、集约化以及规模化养殖特点的生猪生产早日实现,必须发生以下两个方面的转变:第一,生产方式的转变,要由原来劳动密集型的养猪方式转变为用机械化的方式养猪;第二,饲养方式的转变,要由原来农村那种深坑大圈式的饲养方式转变为饲养小区这种商品化、集约化程度都比较高的饲养方式。
4.4 大力满足养猪户信贷需求,加大政策扶持养猪行业的力度
县域地区的银行金融机构除对养猪行业投放的贷款应该继续增加以外,同时还要进行信贷模式的创新,对那些讲信用的养猪户重点加以扶持,以利于养猪优质品牌的培育和发展,最终使区域养猪产业得以壮大。除银行外,还有一些相关部门在资金方面对养殖户的支持也应当加大,这样才有可能进一步降低支持的门槛,扩大受扶持面,使更多的养殖户受益于有关扶持政策,最终,保证稳健发展养猪行业目标的实现。
4.5 进一步理顺生猪饲养的管理协调机制,完善生产生猪过程中各种行情的预警机制
有关的主管行政部门,要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以及行业协会的发展积极进行支持,尽早形成对市场及贸易活动行使保护职能的组织,才有可能对市场共同进行更有效的应对。科学的预警机制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以实现各种风险的预报都能够准确地做出,如生猪的成本、价格、疫情和数量等的后续发展趋势。也要加大宣传力度,使生猪养殖户了解到真实的、系统全面的的市场行情,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4.6 借助于养殖生猪联合体的建立,做强与生猪精深加工有关的产业链条
可采用合作社的形式,建立起共担风险、同时共享利益的养殖生猪的联合体,使小规模的、分散的养殖变为联合养殖,在销售生猪、供应饲料等环节都做到集中统一,共同应对变幻莫测的市场。通过对龙头企业的培育,促进猪肉精加工与深加工的大力发展,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销售、加工以及生产完全一体化的产业链条。
[1]张 熠.猪肉价格波动分析及对策研究——以陕西省榆阳区为例[J].中国猪业,2013,8(2):20-22.
[2]方松海,王为农.成本快速上升背景下的农业补贴政策研究[J].管理世界,2009(9):91-108.
[3]薛令熙,曾艳华.中国猪肉市场价格波动问题探析——基于生猪供方角度框架下[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1,24(3):65-68.
[4]陈迪钦,漆雁斌.中国生猪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4):959-963.
[5]王婷婷.基于价值规律的猪肉供应链管理优化分析[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8):94-97.
[6]谈志琦,张晓霞.我国应尽快推出生猪期货品种[J].中国证券期货,2010(8):44-45.
[7]岳冬冬.中国生猪生产波动的同步性特征与平抑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5):513-517.
[8]何蒲明,全 磊,马敬桂.中国CPI之“猪价周期”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3(8):17-22.
[9]安 宁.生猪产业波动成因研究及其对策[J].当代畜牧,2012(1):2-6.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tabilize the Changing Hog Prices
Zhang Shufang
(Liaoning Finance Vocational College, Shenyang 110122, China)
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hog market situation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Then, it analyses the reason and effects of the hog prices changing. Finally, it discusses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tabilize hog prices that change radically.
Stabilize; Hog price; Countermeasure
F323.7
10.16736/j.cnki.cn41-1434/ts.2016.14.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