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中国文坛的逐梦先驱
——读《鲁迅杂文全集》有感
2016-02-23邢德铭
邢德铭
鲁迅,中国文坛的逐梦先驱
——读《鲁迅杂文全集》有感
邢德铭
邢德铭
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学雷锋基金管委会副秘书长。曾任辽宁省散文学会副秘书长兼《辽宁散文》编辑部主任。
近日,通读了《鲁迅杂文全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13年10月第一版),深感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理想,原本是世世代代炎黄子孙对中国梦追寻的承继和发展。
原来,对于“中国梦”,早在80多年前,鲁迅就曾说过:
“虽然梦‘大家有饭吃’者有人,梦‘无阶级社会’者有人,梦‘世界大同’者有人,而很少有人梦见这样社会以前的阶级斗争,白色恐怖,轰炸,虐杀,鼻子里灌辣椒油,电刑……倘不梦见这些,好社会是不会来的,无论怎么写得光明,……
而要实现这‘梦’境的人们是有的,他们不是说,而是做,梦着将来,而致力于达到这一种将来的现在。”[1]
而且,当年,鲁迅在阐述父辈对于子女的责任担当时,既描绘了父辈对新社会梦想实现的努力奋斗状,也描绘了实现这个梦想之后子女们的生活状。他曾表示“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2]。
鉴于此,在那白色恐怖之中,甚至在明知道自己正被国民党“秘密通缉”时,鲁迅都拒绝“通融”,仍毅然“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他一面以诗文做匕首、投枪与黑势力搏战,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对新社会梦想的追寻,一面构想着圆中国梦者的形象。其中,既包括“为着现在的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形象,也包括梦想——未来新社会实现之后的建设者形象。
其实,早在1907年,鲁迅就旗帜鲜明地倡导“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3],继而又在1925年,对“青年应当向怎样的目标”的问题,具体提出了“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4]“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并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5]的关于“人应该像人样”的活法标准。
诚然,鲁迅所说的“要生存,而不苟活”中之“要生存”,在当年“万家墨面没蒿莱”的年代,中国人,首先要有生存权,保证有生命存在;而“不苟活”,则是不能随意任人宰割,是不要“目光不远”,而要“内心有理想之光”[6]。“我们总要战取光明,即使自己遇不到,也可以留给后来的。”[7]
因此,“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在白色恐怖之中,不仅“横站”着迎斗前后左右的敌人,也公开表示把当年“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着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毛泽东先生们“引为同志”[8]。
众所周知,当年靠近共产党是要被杀头的。处于弱势群体的共产党,当时正被不断地剿杀。可见,鲁迅是冒着生命危险站在弱势群体一边的。而更重要、更令人折服的是,鲁迅对未来新社会充满信心,他甚至表示:“我确切的相信,无阶级社会一定要实现”;表示“要不怕做小事情”[9]“倘当崩溃之际,竟尚幸存,当乞红背心扫上海马路耳。”[10]这是一个多么可亲可敬的普通劳动者形象啊!
这就不由地令我们想起,新中国建立之后,在亿万社会主义建设者行列中,诸如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当代雷锋郭明义等等,当之无愧地属于鲁迅对子女们所期望的“活得像个人样”的楷模。
鲁迅说“要温饱,而不奢侈”。按照马克思关于“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的观点,温饱就是在“吃、喝、住、穿”方面达到无忧无虑;而鲁迅当年还很明确地指出:“钱,——高雅的说罢,就是经济,是最要紧的了。……经济权就见得最要紧了。”[11]当然,在鲁迅时期,普通的劳苦大众是没有经济权的,所谓温饱问题是待人民“自己掌握了活路”之后才有望谈及的。
笔者认为,鲁迅所说的“要温饱,而不是奢侈”,当年主要是旨在侧重批判国民性弱点中“重物质而轻精神”的“贪婪”的毛病。[12]鲁迅一针见血地指出,当时的一些国人,“只是纯粹兽性方面的欲望的满足——威福,子女,玉帛罢了。然而在一切大小丈夫,却要算最高理想(?)了。我怕现在的人,还被这理想支配着。 ”[13]
这就不得不令我们深思:在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的今天,国人又是怎样的呢?有些人又岂止在奢侈呢?诸如陆续被清除出党的腐败分子,他们究竟属于何物?
鲁迅说“要发展,而不放纵”。他认为人类“向上,即发展”。[14]而且,他坚信:“生命的路是进步的,总是沿着无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走,什么都阻止他不得。”[15]
笔者认为,鲁迅所谓“沿着无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走”的见解,其实是对恩格斯“社会发展合力说”的一种诠释,尤其是一种对正能量方向的强调。恩格斯的“合力说”(鄙人把它称之为“平形四边形对角线说”是讲:“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各个人的意志,虽然都达不到自己的愿望,而是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然而从这一事实中决不应作出结论说,这些意志等于零。相反地,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16]
恩格斯的论述里,当然包括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进”与“退”两个方面,而鲁迅这里只强调人类的发展的一面,即“向上”这个方面。
如果仔细探究鲁迅所述 “沿着无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走”这句话,再联系鲁迅的一贯思想,我们就不难分析出鲁迅对生命个体“发展”的三重含义:第一,发展的方向是向上的;第二,发展是“掊物质而张灵明”,侧重(而不是唯独!)在精神层面。他认为国民灵魂上的成熟和进步更为重要。第三,发展是要克服困难、学习知识来“战取”的前进,以求“致人性于全”。
至于“致人性于全”,鲁迅认为应包括两大方面:“一是提倡科学,发展科学,一是提倡可以培养人的‘美上之感情’的文艺,发展文艺。”[17]——这也正与世界上诸多卓有建树的思想家、政治家乃至科学家诸如歌德、毛泽东、何祚庥、乔布斯们所推崇的“科技+人文”的成才模式异曲同工,有例为证:
1941年1月31日,毛泽东给岸英、岸青的信中写道:“……惟有一事向你建议,趁着年纪尚轻,多向自然科学学习,少谈些政治。政治是要谈的,但目前以潜心多习自然科学为宜,社会科学辅之。将来可倒置过来,以社会科学为主,自然科学为辅。总之注意科学,只有科学是真学问,将来用处无穷。……”如此尔尔,就是鲁迅所倡导的精神。
对于鲁迅“精神三角形的斜面”理论进行系统分析,不难看出,鲁迅所希望的青年之要发展,是望其全面成才,是望其成为建设新社会的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
正如一位学者对鲁迅评介说:“那个时候的他已经把中国的理解差不多说完了,他已经对中国的所有问题做了最本质、最深刻、最系统的思考。”[18]
通读《鲁迅杂文全集》,我们较系统、较明晰地获知:鲁迅之所以既能塑造中国梦,又能完美地塑造圆梦者的形象,当之无愧地被拥戴为中华民族之魂,盖缘于他对中国国民性的刻苦、长期的研究。因为他自弃医从文之后,便与其好友许寿裳“讨论下列三个相关的大问题:一、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二、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三、它的病根何在?他对这三大问题的研究,毕生孜孜不懈……”[19]。
这是鲁迅作为思想家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是他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遗产。——这也是鲁迅不同于一般作家之处。这是时代逐梦者的楷模,更是散文写作者的标杆。
让我们在举国上下齐心奔向中国梦的征途中,进一步重温鲁迅“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并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的教诲,人人努力“活得像个人样”,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奋力前行吧!
(2015年12月11日)
[1]鲁迅:《听说梦》
[2]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3]鲁迅:《文化偏至论》
[4]鲁迅:《忽然想到六》
[5]鲁迅:《华盖集·北京通信》
[6]鲁迅:《再论雷峰塔倒掉》。
[7]《鲁迅书信集》,967页
[8]《鲁迅全集·答托洛茨基派的信》
[9]鲁迅:《示有天才之前》
[10]鲁迅:《19340430致曹聚仁》
[11]鲁迅:《娜拉走后怎样》
[12]鲁迅:《文化偏至论》
[13]鲁迅:《随感录五十九 “圣武”》
[14]鲁迅:《北京通信》
[15]鲁迅:《随感录六十六 生命的路》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
[17]鲁迅:《科学史教篇》
[18]孔庆东:《鲁迅的当代意义》
[19]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办杂志·译小说》
责任编辑 孙洪海
人生赏心十六件乐事
清溪浅水行舟 微雨竹窗夜话
暑至临溪濯足 雨后登楼看山
柳荫堤畔闲行 花坞樽前微笑
隔江山寺闻钟 月下东邻吹箫
晨兴半炷名香 午倦一方藤枕
开瓮勿逢陶谢 接客不着衣冠
乞得名花盛开 飞来家禽自语
客至汲泉烹茶 抚琴听者知音
(王 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