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珍教授运用毓麟珠异病同治妇科病验案举隅
2016-02-22冯怡慧赵颖
冯怡慧,赵颖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5
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广东 广州 510405
张玉珍教授运用毓麟珠异病同治妇科病验案举隅
冯怡慧1,赵颖2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5
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广东 广州 510405
妇科疾病;毓麟珠;异病同治;张玉珍
毓麟珠,裁自八珍汤,《景岳全书》中记载“妇人血气俱虚,经脉不调,不受孕者,惟毓麟珠随宜加减用之最妙”。因其有气血双补,补肾健脾之效,故张玉珍教授常以该方异病同治,用以调经、种子等方面,常收良效。笔者作为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组成员,随侍左右,受益匪浅,现列述验案3则,以飨同道。
1 月经后期并月经过少案
患者刘某,女,28岁,2014年8月9日初诊。主诉:月经延后而至伴量少2年。患者平素月经多延后而至,约2月余一行。末次月经(LMP)8月2日,5日净,量少,最多时每天3片卫生巾,经行时伴见四肢乏力,腰酸等症。孕3产1,自然流产1,人流1,现有生育要求。症见:疲乏,睡眠浅,易醒,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妇检未见异常。辅助检查:5月30日外院B超:子宫、双卵巢未见异常,子宫内膜8.5 mm。中医诊断:月经后期,月经过少;辨证属脾肾虚弱证,治以补肾健脾,养血调经。予毓麟珠加减,处方:熟党参、茯苓、菟丝子各20 g,牡丹皮、白芍、熟地黄、白术、巴戟天、枸杞子各15 g,当归、醋香附各10 g,炙甘草6 g。14剂,每天1剂,水煎服。配合口服中成药乌鸡白凤丸、益肾活血丸。
10月9日四诊:以毓麟珠为主方加减治疗2月后,患者自诉经量较前增多一半,月经25~26天一行,经期4~6天。8月28日月经,4天净,LMP:9月25日,4天净,色暗红,有血块。疲乏较前减轻,胃纳欠佳。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9月5日B超:子宫内膜5 mm,左卵泡(LOF)14 mm×11 mm×14 mm。守上方加减治疗,配合口服中成药助孕丸、多维元素片。
12月27日六诊:依上法治疗2月,10月20日来月经,6天净,LMP:11月15日,停经42天。12月9~15日、12月24~26日有暗红色分泌物。现纳眠可,怕冷,二便调,舌淡红、苔白,脉沉细滑尺弱。尿妊娠试验阳性。中医诊断:胎动不安,证属肾脾虚弱。处方:熟党参、盐菟丝子、制何首乌各20 g,黄芪、桑寄生、续断、白术、盐杜仲、白芍、酒萸肉各15 g,阿胶珠、益智仁各10 g。14剂,每天1剂,水煎服,配合口服中成药滋肾育胎丸、助孕丸。2015年电话随访,患者早孕期间坚持以中药安胎治疗,定期孕检,结果正常,平稳待产。
按:本例病案月经周期伴经量异常。患者月经不调病程较长,以月经后期为主症。《傅青主女科》云“经水出诸肾。”女性正常的月经由肾主导,肾气充盛,天癸至,冲任通盛,月事以下;肾司开阖,与胞宫相系,胞宫藏泻有度,经血以月为盈虚。肾藏精,精生血,肾虚精亏,经血乏源,又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冲为血海,中州运化无权,水谷精微无由以化,冲任失养,可见月经过少;肝藏血,主疏泄,肾虚肝郁,开阖失司,血海蓄溢失司,则月经延后而至。月经周期异常可与月经过少并见,其中后期伴量少往往是闭经的前驱症状,尤其值得注意。
本例患者为育龄期女性,有生育要求,月经不调,辨证属脾肾不足证,以补肾健脾,养血调经为法,方药选用毓麟珠加减。张教授遵原方益气补血之法,毓麟珠原方熟地、当归各四两,人参、白术、茯苓各二两,四君子汤药量稍重于四物汤,方中人参、白术健运脾气,使精微得生,补后天之精,荣养一身之气血,四物汤补养阴血,濡养胞宫、胞脉、冲任二脉,则血海满溢,经量如常可期。原方用川椒,辛温走窜,易劫伤阴津,且岭南地域气候湿热,热易与湿邪相结,化为湿热之毒,故张教授弃川椒改用艾叶,改鹿角霜为巴戟天、淫羊藿,取其温润填精,功专益肾精、补肾气。经过治疗后,患者肾气逐渐充盛,冲任脉盛,则月事如期而至,经量较前增多。“经调则子嗣”,夫妻适时同房,则能摄精成孕。胎孕既成,主要以保胎养胎为主,以寿胎丸为主方加减治疗。
2 崩漏案
患者徐某,女,43岁,2015年6月30日初诊。主诉:月经紊乱2月,阴道出血10天,量多4天。患者平素月经周期为30天,经期6天,自2015年4月开始出现月经紊乱,4月20日出现阴道出血,10天净,量多,伴血块。5月4~14日服用达英-35,每天一粒,5月17日见撤退性出血,6天干净,6月10日见阴道流血,4天干净。6月21日再次出现阴道流血,至今未净,6月21~26日量少,6月27日量多,伴有血块,每天需用8~10片卫生巾,均湿透,伴下腹隐痛,腰酸,头晕。孕2产1,人流1。当下除上症外,还见神疲乏力,纳呆,眠差,小便正常,大便3天一行。舌淡红、苔薄白,脉弦。中医诊断“崩漏”,辨证属气虚血瘀证。治以补气摄血,固冲止崩为法,以补中益气汤为主方加减治疗。用药3剂后,二诊时,患者经量较前减少一半,每天用3~4片卫生巾,色红。守上方6剂,患者于7月5日阴道血止,续服2剂巩固治疗。
7月9日三诊:患者无阴道流血,少气,乏力,头晕,腰酸,纳欠佳,眠可,大便每天3次,质较稀。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辨证为脾肾虚弱证,治法为补肾健脾,温养冲任,以毓麟珠为主方加减。处方:熟党参、黄芪各30 g,菟丝子、巴戟天各20 g,白术、茯苓、熟地黄、白芍、续断、乌豆衣各15 g,当归、川芎各10g。共7剂,每天1剂,水煎服。
8月20日六诊:守上方治疗1月,7月13日来月经,8天净,LMP:8月7日,6天干净,第2天量稍多,4~5片卫生巾,色红,夹小血块。症见:腰酸,纳眠可,二便调。舌淡、苔薄白,脉沉细。仍以毓麟珠为主方加减,改乌豆衣为杜仲,共7剂,每天1剂,水煎服。守前方继续治疗2月,月经周期恢复23~30天,经量正常,经期6天净。
按:崩漏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属血证,急证。依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出血期塞流、澄源,以止血为先,辨证论治。患者初诊时辨证属气虚血瘀,故以补气摄血,固冲止崩为法,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5剂后血止。
张教授认为,血止之后复旧固本为要务,为本病治疗难点之一。出血势头缓解或停止后,应以澄源、复旧为主,重视补肾固肾以治本,兼顾扶脾调肝,理气和血,调整月经周期。察患者血止后出现少气,乏力,头晕,空虚感,腰酸,纳欠佳,大便偏稀等症,结合舌脉,辨证为脾肾两虚、气血不足之象,法以补肾健脾,调补气血,温养冲任。临证以毓麟珠为主方加减,以八珍汤为基,气血互生,阴阳双补。又因肝肾为子母之脏,肾藏精系胞宫,肝藏血主疏泄,肝肾一体,精血同源而互生,肝郁及肾,肾虚及肝,开合失司,血海蓄溢失常,可致月经不调,复发崩漏。随证加入香附等疏肝理气药,原方健脾养血,补肾益精之药力可走下焦直达胞宫,则精血得养而经自调,肝肾气舒而期可定。张教授治疗妇科血证止血之后,常以毓麟珠调理肾脾肝三经,善后治疗,以防复发。
3 不孕病
患者莫某,女,33岁,2014年6月30日初诊。主诉:未避孕未孕10余年,月经量少1年。平素月经周期为34~36天,经期为4~5天,LMP:6月23日,4天净,量少,色淡红,护垫可,夹血块,伴腹痛、腰酸、乳胀。有生育要求,孕0,2013年行2次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VF-ET)均失败。症见:自觉心悸,纳少,夜寐多梦,夜尿2次。舌暗红、有裂纹、瘀斑,苔薄白,脉沉细。曾于2013年12月30日宫腔镜下行多发内膜息肉除术,病理示“增生期子宫内膜伴息肉形成”,诉术后月经较前减少约一半。妇检未见异常。辅助检查:2013年12月24日妇科彩超子宫后壁两个低回声区(27 mm×23 mm,25 mm×16 mm),考虑子宫肌瘤;基础性激素6项:FSH(卵泡刺激素)6.01 mIU/mL,LH(黄体生成素)5.35 mIU/mL,E2(雌二醇)248 pmol/L,T(雄激素)1.25 nmol/l,PRL(催乳素)129 mIU/L,P(孕酮) 2.86 nmol/L。2014年5月30日外院行子宫输卵管造影,结果正常。中医诊断:不孕症,月经过少,癥瘕,辨证属脾肾两虚兼肝郁血瘀。治法补肾健脾,调经助孕,以毓麟珠为主方加减,处方:熟党参、茯苓、盐菟丝子各20 g,白芍、熟地黄、白术、巴戟天、盐杜仲、枸杞子各15 g,当归、川芎、醋香附各10 g。20剂,每天1剂,水煎服。配合口服中成药六味地黄丸、滋肾育胎丸。8月5日三诊,LMP:7月28日,4天净,经量较前稍增多,色暗红。守毓麟珠为主方加减。
2015年2月2日十三诊,守毓麟珠为主方加减治疗半年余,月经按期而至,经量较治疗前增多一倍,暗红,无血块。LMP:12月31日。就诊时停经33天,见乳胀,腰酸,恶心欲呕,无腹痛及阴道流血,纳可,二便调。舌淡暗、苔白,脉细略滑。尿妊娠试验阳性。中医诊断:胎动不安,证属脾肾不足。处方:熟党参、菟丝子、何首乌各20 g,益智、酒萸肉、白芍、桑寄生、盐杜仲、茯苓、续断、白术各15 g,覆盆子10 g。7剂,每天1剂,水煎服。3月12日十七诊,3月11日外院彩超宫内早孕10+周,活胎;子宫后壁团块,考虑为子宫肌瘤。
按:《周易》曰“男女媾精,万物化生”,患者经量异常,肾气不足,肾精不涵肝木,肝失疏泄,难以摄精成孕;肝气不疏,肝郁克脾,脾失健运,气血精微失于输布,冲任、胞脉失于濡养,下注胞宫营血渐少,胎孕不受。肾、肝、脾脏器功能失司,则可见本案中久不受孕,经量渐少,伴见经行腰酸、经行乳胀,纳少,眠差等症。肾精不足则肾阴不能濡,肾阳不能蒸,肾阳不足,气虚无力推动血行成瘀;肾阴亏虚,血分燥热煎熬,亦可成瘀。脾阳不足,水谷精微运化温养不足,则易凝滞成痰;脾气亏虚,脾主升清失司,运化失健,痰浊内生。瘀血、痰浊等有形之邪结聚为“癥”。患者所患内膜息肉、子宫肌瘤均属于中医“癥瘕”范畴。本例患者阴阳失衡,脏腑失司,冲任气血失调,故借助辅助生育技术后,仍久不受孕。张教授以毓麟珠为主方补肾健脾,气血双补,酌加养血疏肝之品,如香附,肾脾肝三脏同调,以调整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及肾阴阳平衡。经中药调理后,患者顺利怀孕。
张教授认为,对IVF-ET失败的患者,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调治,以补肾为主调养胞宫,包括调养卵泡、调理子宫内膜、调理子宫形质等方面。她常以毓麟珠、养精种玉汤等方加柴胡、香附、巴戟天、淫羊藿、紫河车、龟板等药物调养卵泡,调理子宫内膜及调理子宫形质,均以滋肾养肾、行气活血为法。
上文所举3例病症各异的临床病例,辨其主要病机皆为脾肾不足,气血两虚。病机相同或相似是治病求本的“本”,是异病同治的基础。张教授运用毓麟珠加减异病同治,是以治病求本为原则的中医辨证论治实践。临床上每遇存在复合病机的疾病,张教授常以整体观思想为指导,以主要病机为本,确立治法,选方用药,效不更方,徐徐图之,实现良好疗效。治疗着眼“以平为期”,恢复脏腑功能,使各司其职。她常以毓麟珠加减治疗以下妇科疾病证属脾肾虚弱者,如子宫发育不良、不孕症、复发性流产、月经不调、崩漏等。毓麟珠为其调经种子主方之一,在临床上的灵活应用,体现了她“肾脾肝三脏同调”的学术思想。
(责任编辑:骆欢欢)
R249
B
0256-7415(2016)05-0277-03
10.13457/j.cnki.jncm.2016.05.104
2015-12-23
冯怡慧(1990-),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妇科学。
赵颖,E-mail:drzhaoyi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