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疲劳的中医观
2016-02-22薇综述眸审校
梁 薇综述,文 眸审校
(1.肇庆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广东肇庆526061;2.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湖南长沙410013)
运动性疲劳的中医观
梁 薇1综述,文 眸2审校
(1.肇庆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广东肇庆526061;2.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湖南长沙410013)
疲劳; 运动过度; 体育运动; 中医学; 综述
运动性疲劳对运动员竞技状态和运动能力的影响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从1880年莫索(Mosso)研究人类疲劳开始,一百多年来人们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对运动性疲劳的认识也越来越丰富和完善。中医学是我国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对疾病的认识具有唯物辩证的哲学观、“防未病”的预防为主医学思想及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因此,从中医角度对运动性疲劳进行研究是一个新的独特的研究视域。疲劳在中医称为“劳倦”。对于运动性疲劳,与之较为接近的是中医病因辨证中的体劳和心劳,体劳即躯体疲劳,指用力过度造成的疲劳状态,是运动员长时间、大负荷、大强度的训练引起的疲劳。心劳即心理(精神)疲劳,指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良心理反应造成的疲劳状态。长期单调的大运动量训练、紧张的比赛等可导致运动员心理疲劳的产生。
1 运动性疲劳病因病机的中医观
运动性疲劳[1]是指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了机体工作(运动)能力暂时性降低,但经过适当的休息和调整后,可以恢复原有机能水平的一种生理现象。对于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各国学者有不同的解释,提出了多种学说,如能量耗竭学说、代谢产物堆积学说、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自由基学说、疲劳连学说、中枢神经递质失衡学说、保护性抑制学说等。这些学说从不同角度对运动性疲劳进行了研究,但又都不能充分地概括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
中医认为,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以及人体各脏腑组织之间,既对立又统一,处于相对的动态平衡状态,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当某些因素打破了这个平衡而机体又没有及时调整,生理机能就会出现暂时下降的状态。运动时机体代谢加快,使得物质消耗增加、代谢产物积累、血液pH值下降、神经内分泌机制失调等,这些因素造成机体阴阳、气血、脏腑功能失调,机体的相对平衡状态被暂时破坏,从而导致运动性疲劳的发生。
1.1 脏腑虚损,气血阴阳不足,痰瘀阻滞——躯体疲劳的机制
1.1.1 脏腑虚损,气虚阳弱型运动性疲劳 中医认为,肝主筋藏血,为罢极之本;肾藏精,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脾主肌肉,肌肉的营养靠脾运化水谷精微而得;筋骨肌肉相连,是运动的组织结构基础;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是体力产生的源泉,肝肾藏血调血,为运动提供能量。运动能力与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密切相关,而长时间、大强度运动会导致筋骨肌肉及脏腑功能失常,气血阴阳失衡,即产生疲劳。古典有相关记载,如《类经·卷十三》:“肾主精与骨,用力举重则伤肾”;《素问·生气通天论》:“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卷三》:“久行者,必劳肝,故伤筋”,均指出了过度体力活动对肝肾功能的影响以及与疲劳的关系。运动是一个耗能的过程,能源物质的大量消耗使机体糖储备耗空,血糖水平降低,蛋白质分解增强,这些都会耗伤肝肾元气,导致肾精不足、肝血亏虚,从而引发筋骨肌肉疲乏、酸软无力等运动性疲劳症状。《黄帝针经》中曰:“形体劳役则脾病,脾病则怠情、嗜卧、四肢不收……”,阐明了脾与运动的关系及疲劳产生的原因:运动时被大量消耗的物质有赖于脾胃化生精微物质来补充,日久就会损及脾的运化功能,产生体倦乏力、神疲懒言、食欲减退等脾虚症状。长时间大强度运动耗伤肝脾肾元气,元气亏虚,则形体脏腑功能衰退,抗疲劳能力下降,疲劳过早产生。而元气充足,则形体健康,抗疲劳能力强。实验证实,补气健脾的补中益气汤能提高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从而提高机体抗疲劳能力[2];具有益气健脾补肾功效的刺五加可明显延长大鼠力竭运动时间[3];具有舒肝健脾和胃功效的佛手水提取物可显著增强小鼠抗运动型疲劳的能力[4];具有补肾助阳功效的巴戟天能提高脑组织抗氧化酶活性,延缓疲劳[5];滋补肝肾的赤灵芝可增强运动员有氧代谢的能力,有效地对抗运动性疲劳的产生[6]。
长时间大强度运动耗伤脏腑元气,易致气虚阳弱。《内经·素问·举痛论》记载:“劳则气耗”,《素问·通评虚实论》:“精气夺则虚”,指出劳累过度易耗伤正气,出现倦怠乏力、心慌气短、精神萎靡等阳虚症状,形成体力性疲劳,此为气虚阳弱型运动性疲劳。大量的实验研究提示,补益类中药具有促进机体合成代谢、消除运动性疲劳的功效。如枸杞[7]、冬虫夏草[8]、复方黄芪提取液[9]对运动性疲劳均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临床用于治疗脾肺气虚症的参芪花粉片[10]可显著增强大鼠的抗疲劳能力。
1.1.2 阴虚内热型运动性疲劳 运动过程出汗过多,耗伤大量阴津,致阴液不足,水亏火旺,所以体力性疲劳的表现除有气虚阳弱之证外,尚有口燥咽干,心烦失眠,手足心热等阴虚内热之证。张世明等[11]对169名国家及省级优秀运动员出现的运动性疲劳证候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运动员中肾阴虚的比例(75.0%)大大高于肾阳虚(25.0%)。《景岳全书·杂病谟》曰:“劳损之病,本属阴虚”。因此,阴虚内热也是体力性疲劳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蔡明明等[12]实验证实,六味地黄汤能增加运动大鼠肝糖原含量,使运动大鼠的骨骼肌、肝脏中SOD活性升高,MDA含量下降,纠正运动大鼠的血睾酮降低,维持血睾酮水平正常;张继红等[13]的实验研究也显示,知柏地黄丸能够延缓疲劳的产生,提高大鼠运动能力,并能增强肌细胞抗氧化能力,减少体内的自由基含量;加味生脉散益气养阴生津,能提高小鼠的运动耐力,具有延缓疲劳的作用[14]。
1.1.3 痰湿血瘀型运动性疲劳 《素问·五脏生成篇》曰:“气为血之师”,血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气虚则血行不畅,导致血瘀,血瘀阻络,经络不畅即会出现肌肉酸痛、筋骨乏力等症。脾运化水液功能失调会产生湿、痰、饮,阻滞经络畅通及气血运行,出现肢体酸痛、心慌气短、头晕目眩、睡眠不佳等运动性疲劳症状。运动时由于机体代谢加快,造成自由基及乳酸等代谢产物的堆积,这些停留在体内没有被及时清除的物质即为中医所说的淤血、痰湿、水饮,是引起运动性疲劳的原因之一。实验显示,具有活血化淤、祛风除湿、化痰消积功效的中药,通过改善微循环,能消除运动性疲劳,恢复体力。朱登月等[15]的研究结果提示,消积安神散能显著降低血乳酸浓度,延长小鼠力竭性游泳时间。李术钗等[16]通过实验观察到治疗气血两虚兼痰湿瘀血阻滞的中药健体Ⅰ号水煎液及多糖成分水溶液能显著提高疲劳大鼠血清SOD活性及降低MDA含量,有明显的抗氧化消除疲劳的功能。杨淑艳等[17]通过实验观察发现,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灯盏花提取物灯盏花素有利于缓解运动性疲劳,能使负重小鼠运动时间延长。清代名医王清任的理血剂补阳还五汤经实验证明具有一定的抗运动性疲劳作用[18]。
1.2 气机郁滞,情志不畅——心理(精神)疲劳的机制 运动性心理疲劳主要指内外环境不良刺激引起情绪低落、厌倦、对立等心理反应,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思维反应迟钝,其行为表现为:动作迟缓,操作不灵敏,准确性下降,协调性降低等。中医认为,肝藏魂,肾藏志,共同调节精神状态。脾主思,藏意,人的记忆、思维与脾的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肝、脾、肾的功能状态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心理精神状态。
周学海《读医随笔》曰:“凡脏腑十二经之气化,皆必藉肝胆之气以鼓舞之,始能调畅而不病”[19]。肝主疏泄,为气机之枢,对情志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肝之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中和,情志畅达;肝失疏泄,则气机郁滞,在情志上表现为郁郁寡欢,情志压抑。《寿世保元·卷一》中说“疲极筋力便伤肝”。过重的体力活动会使肝的疏泄功能失常,进而导致情志发生变化,情志抑郁,则出现精神和心理疲劳。因此,肝失疏泄导致情志不畅是心理疲劳产生的主要原因。对于运动员来说,长时间单调的大运动量的训练、紧张的比赛,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导致气机郁滞,因而运动员出现运动兴趣下降、抑郁、烦躁、失眠等不良情绪,使运动能力、竞技状态受到影响。
另外,肾精充足,会使运动员具有顽强的意志和积极的心态,而肾精不足,则精神不振;脾虚时,人的思维、记忆功能会出现下降。长期大运动量训练可导致肾精亏耗、脾气亏虚,从而影响到学习记忆功能。因此,肾精不足、脾气亏虚也是心理精神疲劳的原因之一。
张蓉等[20]通过实验观察疏肝、健脾、补肾中药对运动性疲劳模型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认为运动性疲劳导致的学习记忆下降可能与中医肝、脾、肾功能失调有关,并且与肝脏关系更为密切,疏肝、健脾、补肾中药均可改善运动性疲劳所致的记忆减退,而疏肝中药的作用优于健脾、补肾中药。因此,以疏肝为主,辅以健脾、补肾能协调精神情志,使气机畅达、情绪稳定、反应敏捷,改善心理精神疲劳。赵建明等[21]采用传统的调和肝脾之剂逍遥散加减,通过疏肝养阴健脾益气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情绪状态明显好转。这从实践上证实了气机郁滞是运动性心理疲劳的体质特点,以及肝、脾、肾的功能状态对运动员心理精神状态的影响。
2 中医对运动性疲劳的治则治法
运用中药抗疲劳的目的就是要延缓疲劳的产生,促进疲劳的消除,恢复机体被暂时破坏的平衡状态,并在更高水平上达到新的平衡,以提高运动能力。中医临床诊治的基本原则是“辨证论治”,主张以扶正为本,以平衡阴阳为宗旨,并根据具体情况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对于运动性疲劳,因季节以及运动方式等不同,疲劳发生的机制不完全相同,有时是多种证候同时出现。从病因病机分析,运动性疲劳的体质特点主要表现为4种类型:气虚阳弱型,阴虚内热型、痰湿血瘀型及气机郁滞型。因此,根据《内经》“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治疗原则,在治法上主张以补益和调理为主,补法和清法并行,注重提高人体自身的抗疲劳能力。即注重补益,善用调理,补调结合,同时也不忽略清热除邪,祛邪扶正。补益主要是指益气、养血、滋阴、助阳,还包括补脾、养肝、益肾;调理主要指理气、活血;清法主张以正虚为主,治以扶正祛邪,所以主要采用养阴清热法。
在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中,研究者们秉持辨证论治、治病求本的原则,针对不同的证型采用了不同的治法,对于改善运动性疲劳状况效果显著。刘娜[22]采用养阴清热法,针对心阴不足,胃阴、肝阴、肾阴虚弱所致的阴虚内热症状,治疗12例运动性疲劳运动员有明显疗效。周志宏等[23]采用补肾益元方(女贞子、枸杞子、锁阳、黄芪、仙鹤草、杜仲、大伸筋草等)改善了大运动量和大强度训练引起的运动员肾气不足证及运动性低血睾酮,有效防止了肾虚型运动性疲劳的发生。魏彦明等[24]通过实验显示,健脾益气方药四君子汤能够提高脾虚证大鼠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对脾虚证时自由基代谢紊乱具有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针对不同的证型,雷芬芳[25]对体力性疲劳提出了相应的治法:中气不足型,补中益气兼补肾;肝肾亏损、气血两虚型,滋肾养肝、益气补血;脾肾阳虚型,温脾补肾;气阴两虚兼湿热壅塞型,益气养阴佐以清热利湿;延缓体力性疲劳的产生,可用补肝肾益脾、养阴清热。这些研究都从实践的角度很好地体现了中医药调理运动性疲劳的优越性与可行性。余谦等[26]通过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验研究后认为,在抗体力性疲劳中,中药“补剂”和“清剂”具有各自独立的效应,“补剂”长于促进体力性疲劳的消除,“清剂”长于减缓体力性疲劳的产生。因此,在运动医学实践中可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组方施治,调节运动性疲劳。
中医学是一门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从理论到实践自成一体,从中医古籍中可以看到前人的智慧在熠熠生辉,很多的观点甚至让现代医学耳目一新,对现今预防和治疗疾病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从中医学的角度研究运动性疲劳是我国的优势,目前已逐渐成为运动医学研究的热点,这将有利于更大程度地提高我国竞技体育的水平。
[1]姚鸿恩.体育保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6:162.
[2]郝红梅,田文婧.补中益气汤对运动性疲劳大鼠血清SOD、MDA、GSH-XP含量的影响[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4,15(3):27-28.
[3]郝红梅.刺五加配方颗粒抗运动性疲劳作用的实验研究[J].山西中医,2013,29(12):38-39.
[4]张颖,江玲丽,赵小平.佛手水提取物对小鼠抗运动性疲劳作用研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14,13(1):63-65.
[5]崔笑梅,曹建民,周海涛.巴戟天对大鼠抗运动性疲劳能力及脑组织自由基的影响[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9):100-102.
[6]张维珂,张丛丛.泰山赤灵芝延缓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实验研究[J].体育科技,2014,35(6):77-78.
[7]武剑,马宝玲,胡居吾.宁夏鲜枸杞原汁对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7):643-645.
[8]王立强,王卓,于淼,等.北冬虫夏草提取物抗应激和运动性疲劳的实验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4,25(1):33-35.
[9]吕红,郭伟东,杨洁,等.复方黄芪提取液抗运动性疲劳的实验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20(5):48-50.
[10]苗明三,蒋美琼,张雪侠.参芪花粉片对大鼠运动性疲劳模型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5):177-179.
[11]张世明,虞亚明,马健,等.运动性疲劳的中医分型与诊断研究[J].体育科学,1988,18(6):59-63.
[12]蔡明明,王蕴红,张冰,等.六味地黄汤抗大鼠运动性疲劳实验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7,26(1):56-59.
[13]张继红,周新华,肖卫华.知柏地黄丸抗运动性疲劳实验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2009,30(5):122-124.
[14]聂琦,叶菁,靳松.加味生脉散抗小鼠运动性疲劳的实验研究[J].湖南中医杂志,2015,31(7):159-161.
[15]朱登月,王旭东.消积安神散对运动性疲劳小鼠血乳酸影响的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0,32(3):82-84.
[16]李术钗,王松,钱宁,等.健体Ⅰ号水煎剂及多糖对运动性疲劳大鼠自由基的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0,32(5):83-85.
[17]杨淑艳,钟秀宏,齐玲,等.灯盏花素抗小鼠运动性疲劳的实验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2(4):89.
[18]尹瑞欣,白江涛,张晓红,等.补阳还五汤对运动性疲劳大鼠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5,36(10):1487-1489.
[19]周唯.调肝治百病探述[J].中医药学报,2009,37(2):3-5.
[20]张蓉,李峰,王莹莹,等.不同方药对运动性疲劳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10):219-220.
[21]赵建明,刘雁峰,孔筠,等.逍遥散加减方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患者情绪状态及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29(1):51-53.
[22]刘娜.中医养阴清热法治疗运动性疲劳12例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06,27(7):798.
[23]周志宏,刘建红,王奎,等.补肾益元中药对运动性疲劳肾气不足证及运动性低血睾酮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4,23(1):96-98.
[24]魏彦明,李文广.实验性脾虚证与自由基代谢的相关性及四君子汤对其的调整作用[J].畜牧兽医学报,2002,33(1):100-104.
[25]雷芬芳.中医药在抗体力性疲劳中的应用[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3(5):123-125.
[26]余谦,李明富,宋开源,等.中医药抗体力性疲劳的整体思辨与应用前景[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1,20(1):3-4.
10.3969/j.issn.1009-5519.2016.24.021
:A
:1009-5519(2016)24-3802-04
2016-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