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D 联合腓肠神经营养皮瓣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疗效分析
2016-02-22胡毅王臣谭家帅何建华成仕明
胡毅,王臣,谭家帅,何建华,成仕明
(重庆市东南医院骨科640000)
VSD 联合腓肠神经营养皮瓣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疗效分析
胡毅,王臣,谭家帅,何建华,成仕明△
(重庆市东南医院骨科640000)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腓肠神经营养皮瓣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该科对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应用VSD联合腓肠神经营养皮瓣治疗患者13例,对感染或潜在感染的软组织缺损先行清创VSD治疗1~4个疗程,后期应用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转位修复足踝部的软组织缺损。结果经修复创面后,13例移植瓣全部存活,其中2例术后渗液经换药愈合,1例术后皮瓣边缘坏死,经换药后愈合,皮瓣耐磨,感觉部分恢复。结论VSD可以更好地引流,控制感染、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为皮瓣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提供良好的创面。
踝损伤;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腓肠神经;外科皮瓣
足踝部软组织薄,创伤后容易导致肌腱、骨外露,常容易发生感染,是临床治疗中的难题[1]。传统的肉芽创面游离植皮效果差、不耐磨、对患者的负重功能影响较大。本科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对13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腓肠神经营养皮瓣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本科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应用VSD联合腓肠神经营养皮瓣治疗患者13例,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19~60岁,平均36岁。损伤原因:交通事故伤5例,重物压榨伤4例,撕脱伤2例,跟腱再次断裂、皮肤坏死2例。
1.1.2材料(1)高分子医用泡沫材料。(2)半透性粘贴薄膜。(3)直型或Y型连接管。(4)负压瓶吸引装置[维持负压为125~450 mm Hg(1 mm Hg=0.133 kPa)[2]。
1.2 方法(1)清创前常规对取样进行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有效的抗生素。(2)彻底清创创面,将已明显坏死组织清除,有骨折者应用外固定架或克氏针有限内固定,根据被引流创面大小和形状修剪、拼凑VSD敷料,应用粘贴薄膜覆盖密封。将引流管用接头连接中心负压装置,维持在125~450 mm Hg持续负压吸引,术后定时观察VSD装置是否持续有效,观察引流液状况。一般术后5~7 d根据创面分泌物及肉芽生长情况决定拆除或更换VSD材料,至创面清洁,一般肌腱骨外露的创面吸引1~2次,严重感染创面、肉芽组织生长不良的可吸引3~4次。(3)使用超声多普勒血管探测仪,了解腓动脉和胫后动脉在外踝上2~8 mm血管穿支的数量和位置,距外踝上5~7 cm处定出皮瓣旋转点,根据足踝部创面的大小、形状在再腘窝中点与外踝顶点之间的中轴线上设计皮瓣。全层切开至深筋膜,找到腓肠肌内侧皮神经,结扎营养血管段端,
将皮瓣在深筋膜下向足侧游离至旋转点上方,注意保留蒂宽约5 cm。行皮下隧道或切开皮肤向两侧游离,将筋膜皮瓣旋转近180°,修复内外踝、跟腱、足底及足背皮肤缺损。供区可直接缝合或者游离植皮覆盖。
2 结果
13例患者经VSD后创面肉芽组织新鲜,毛细血管丰富;骨及肌腱外露部分湿润,部分肉芽组织生长;细菌培养阴性;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全部存活,其中2例术后渗液经换药愈合,1例术后皮瓣边缘坏死约1 cm,经换药后愈合,3例皮瓣臃肿,观察9~12个月后,皮下组织萎缩,臃肿消失,皮瓣耐磨,足底负重行走正常,感觉部分恢复。
3 讨论
3.1 VSD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创面修复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自1992年德国Fleischmann博士首创VSD并应用于临床以来,VSD可以促进急、慢性创面愈合,在创面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VSD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3-5]:(1)高效引流,持续负压吸引可彻底清除创面渗出积液、脓液和脱落坏死组织。被引流区“零积聚”,不利于细菌生长,减少毒素吸收,减轻创面感染。生物半透膜封闭使创面与外界隔开,保持创面清洁,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2)提高创面微循环血流速度,扩张微血管,增加创面血液供应,促进肉芽组织生长。(3)减轻创伤周围水肿、降低血管通透性。(4)通过负压对创缘形成自然物理牵拉力,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分裂增殖,从而加速创面的愈合。(5)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如VSD可以通过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及活性明胶酶表达而促进创面愈合;增加创面中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细胞因子的表达而促进创面愈合等。局部软组织缺损,感染,皮瓣、肌瓣移植术后均可采用VSD,但被引流区内的活动性出血是VSD的绝对禁忌证[6]。
3.2 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经VSD吸引,感染控制,肉芽组织生长良好,传统方法为游离植皮,但因此处组织解剖和功能特点,当其缺损后常伴骨骼、肌腱外露,在骨骼及肌腱表面游离植皮很难存活,即使存活后肌腱粘连,
对患肢的功能有严重影响,且足跟部属于负重区域,创面愈合对皮肤的耐磨程度要求较高。本科选用的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不牺牲小腿重要血管,血供可靠,旋转点可在一定范围内灵活调整,皮瓣切取范围大、安全,皮瓣动、静脉循环平衡,抗感染能力强[7-10]。皮瓣在深筋膜下切取,位置表浅,操作简单,不需游离血管蒂,不需吻合血管,手术时间短。同时治疗费用较低,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缺点是切取较大皮瓣时蒂部需要适当加宽,有时稍显臃肿,皮瓣边缘易出现坏死,此外需要牺牲一条皮神经,早期对足背外侧感觉有一定影响,同时因皮瓣较薄切取面积有限,不能修复大面积软组织合并骨缺损[10]。
3.3 取皮瓣的主要注意事项[10-11](1)首先应确定腘窝中点至外踝与跟腱中点的连线,确定位于皮瓣内的腓肠神经及营养血管走行的轴线不偏移;(2)初步确定清创后的创面范围,测量创面边缘与蒂部旋转点的长度,再向近端勾画出大于受区创面约1 cm的皮瓣;(3)术前首先在小隐静脉内侧0.5~1.0 cm深筋膜下找出腓肠神经,并在深筋膜下全层分离;(4)蒂部旋转点要在外踝上5~7 cm;(5)注意保留蒂宽约5 cm;(6)皮瓣设计及切取大小适中,移植后应宽松地放置于受区,并在无张力下缝合,不能因皮瓣面积小而产生张力,也不能因皮瓣面积大而皮瓣边缘产生皱折。
[1]刘华水,栾涛,闫绳华.近踝足部肌腱与骨裸露创面显微外科修复方法的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2,4(2):125-129.
[2]裘华德.负压封闭引流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4-57.
[3]王春喜,卢怡,王晓勇.负压封闭引流促进创伤修复机制的研究进展[J].创伤外科杂志,2009,11(2):184-186.
[4]曾广吾,黄仕光,陈健.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联合组织瓣移植治疗严重感染性骨外露[J].医学信息,2011,24(7):86-87.
[5]吴爱民,曲家富,曹利海,等.应用VSD技术和腓肠神经皮瓣逆行转移治疗严重的足踝部损伤[J].山东医药,2009,49(20):72-74.
[6]裘华德,宋九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13.
[7]田万成,张发惠,潘风雨,等.足踝部损伤的显微外科修复与重建[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6,29(1):66-67.
[8]吴克俭,郭继东,张伟佳,等.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7(3):296-297.
[9]王海明,姜佩珠,范存义,等.腓肠神经逆行岛状筋膜皮瓣重建足远端部分缺损[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7,9(1):36-38.
[10]黎忠文,梁再卿,陈武,等.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7,30(6):456-458.
[11]赵胡瑞,邓万祥,刘刚,等.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组织缺损的几个技术问题[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7,30(4):299-300.
10.3969/j.issn.1009-5519.2016.23.039
B
1009-5519(2016)23-3682-02
2016-06-07)
△通讯作者,E-mail:85132941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