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实效性因素分析
2016-02-22马杰
马杰
(宝鸡文理学院体育系,陕西 宝鸡 721000)
影响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实效性因素分析
马杰
(宝鸡文理学院体育系,陕西 宝鸡 721000)
摘要:新世纪以来,随着健康观念的普遍认同和健康素质的高度关注,体育教学在高校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思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对于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相对较多,但是,专门针对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实效性却少之又少,更遑论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研究体系。从对于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外的主要成果主要涉及体育教学意识的培养、模式、组织和调控教学等方面。例如,日本体育界自倡导“终身体育”以来,“快乐体育”理论得到了发展,并成为其一种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集团学习”成为其促成提高体育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20世纪80年代起,英美等国便开始制定体育专业性的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并认为体育课堂教学是一种非常复杂,需要高超技能(highylskillde)的活动,等等。这些研究为本课题以提高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途径和方式方法研究,提高体育人才的质量提供了可贵的借鉴。
关键词:提升;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实效性;促进
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龙头,体育教育工作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人才的不可缺少的环节。经济改革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条件和动力,同时也给高校体育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在社会转型期研究高等教育改革形势下体育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和教育对象,体育教育工作必须自觉地进行创新,研究新问题、新情况,掌握新形势体育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以此来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根据教学实际,设立科学的教学目标,根据教材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然后进行教学。应该说广大教师对于教学目标都是明确的,教学内容更是熟练到家,这些都没有什么大的区别,我认为影响课堂体育教学实效的因素主要存在于教学过程中,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课堂气氛的差别。构建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但我们有些教师上课,严肃有余,活泼不足,课堂“火药”味太浓。课堂上教师板着脸,脸上写满严肃,想用严厉镇住学生,学生练习自然就形成了“军事化”演练;更有甚者,课堂上常出现斥责声、挖苦声,甚至出现了与教学环节不和谐的声音。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效果是无疑是低效的。与之相反有笑声的课堂,师生关系和谐,学生学习参与度更大。我们都知道,笑声能舒缓紧张情绪,激发师生教学的积极心态,形成和谐的教学氛围,有笑声的课堂教学,教学效率自然会更高。
其二是激励与否。恰当的激励可以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实效。有这样的情况,教师上课,习惯做“纠错”工作,课堂上常出现“斥责声”,容易造成学生“无声”,情绪受到压抑,导致学生畏手畏脚,动作放不开,效果自然较差。其实,体育课堂就是尝试活动练习的场所,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学中,我们要改变那种一味批评纠错的方式,用激励赞美声来促使学生进入学习、练习的兴奋状态。尤其新授内容练习中要有对教学内容尝试练习的赞美。现在,学生对新学动作的尝试哪怕是别别扭扭我也会说“不错”、“很好”,学生得到了鼓励,尝试的欲望就愈加强烈,练习的动力就越大。原来我也曾是习惯做“纠错”工作,课堂上常出现“斥责声”,结果就可想而知了,两者的教学效果差距很大。后来我对学生的赞美毫不吝音,自然也取得了优异的实效。这些“赞美”,催发了学生练习拼搏精神,激活了学生运动的潜力,提高了师生间的融洽。这样的课堂教学,使教学的内涵更加丰富,师生互动更加丰富,也更为融洽,势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是真假的差别。课堂教学是育人的重要过程,教学中,老师要做到教学内容的真实、教学过程的真实、检测考评的真实。教师要真实地了解班情、学情,教师备课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备自己,使教学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学生年龄、生理特点,才能真正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此为真。有些课堂教学,特别是公开课、展示课、竞赛课,反复地不厌其烦的演练,只是为了使教学“好看”,上课成了一种表演,此为假。内行一看就知华而不实,失去了教学的真正意义。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和基本形式,也是师生长期坚持的双边活动。课堂教学的朴实,能体现教学的规律和教学的真实;能被广大师生接受。我们看到的“豪华”课多半只能“看”,不能“用”。特别是公开课、竞赛课,多种现代化手段齐上,器械各种各样,让人眼花缭乱,反而给人不实的感觉。我们倡导课堂教学的不断创新,但不是不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这种课还是少上为好。
四是教师素养的差异。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规范的动作,还要有敏捷的思维和良好的语言素养,这是体育教师基本的素养。实际上,课堂教学的实效差距主要归因于教师的素养,教师素养的水平高低决定着课堂教学实效的大小。实现课堂教学的目的,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教学,来不得半点虚、花、空。这是教师个人功底、素养的差距使然。素养较高的教师坚持课堂教学的创新,不是照搬照抄、单纯地复制教法,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不注重身体技能的提高,而是强调全部教学内容、所有教学过程、面向全体学生的“落实”,既要以“扎实”为出发点,又要以“扎实”为收获点,利用一切自然条件,合理开发各项因素,努力打造精品体育教学,不断提高体育课堂实效。因此,提高教师素养,扎实做好课堂教学,必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
[1]杨曦,韩婵. 刍议影响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因素[J]. 网友世界,2014(10).
[2]孙鸿飞.体育口诀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 冰雪运动,1981(09).
[3]董乐,朱欣华.论武汉高校户外运动课堂教学[J]. 内蒙古体育科技,2011(03).
[4]何进东,展复娥.转变观念发挥体育课堂教学多功能的作用[J]. 教育革新,2010(04).
[5]张鸿.体育课堂教学的现象学检视[J]. 体育学刊,2015(06).
作者简介:马杰(1983-),男,陕西宝鸡人,硕士,宝鸡文理学院体育系讲师,研究方向:高校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12-01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