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蛇串疮及后遗神经痛证治的古今差异

2016-02-21程宏斌伍景平王岷珉

新中医 2016年12期
关键词:证治后遗神经痛

程宏斌,伍景平,王岷珉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 610072

试析蛇串疮及后遗神经痛证治的古今差异

程宏斌,伍景平,王岷珉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 610072

蛇串疮后遗神经痛发生率高,然中医古籍中尚未提及。中医针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颇有特色优势,系统深入研究其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是提升本病治疗效果的关键。近现代对本病后期治疗补充提出了气滞血瘀发病理论,但临床情况更复杂多样,“不通则痛”“不荣则痛”均为本病后期发病理论,并且不荣则痛情况更为多见。认识和研究本病病因病机及治疗的古今差异,对提高蛇串疮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意义深远。

蛇串疮;病因病机;治疗;差异分析

蛇串疮为临床常见多发疾病。西医学认为,本病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急性起病,易遗留后遗神经痛。因此在治疗上主要分为急性期和后遗症期的治疗。然而中医古籍蛇串疮主要为急性期治疗的记载,尚未提及后遗症期。近现代中医补充了“气滞血瘀证”作为后遗症期的治疗,至此对本病的认识趋于完善。但它主要考察了“不通则痛”的致病之理,未提及“不荣则痛”的理论。本文以此为题对其古今病因病机的差异分析如下。

1 蛇串疮证治的古籍文献分析

1.1 染毒而发 以高秉钧《疡科心得集》为代表。如“蜘蛛疮,或衣沾蜘蛛遗尿,或虫蚁游走,染毒而生”;又顾世澄《疡医大全》有云:“朱丹溪曰,此疮因衣服被蛇游行,或饮食中受沾蛇毒,入于皮毛,致生疮且痛。”治疗则多以清热泻火解毒为要。

1.2 火毒炽盛 以王肯堂《证治准绳·疡医·缠腰火丹》为代表,如“绕腰生疮,累累如珠何如?曰:是名火带疮,亦名缠腰火丹。由心肾不交,肝火内炽,流入膀胱,缠于带脉,故如束带。急服内疏黄连汤。壮实者,一粒金丹下之。活命饮加芩、连、黄柏,外用清热解毒药敷之。此证若不早治,缠腰已遍,则毒由脐入,膨胀不食而死”。明确提出本病为火毒炽盛为患,毒盛扩散还可由脐入腹致死,治疗上宜泻腑清热解毒以解火毒内盛。而祁坤沿袭其学术思想,在《外科大成·缠腰火丹》记载:“缠腰火丹,一名火带疮,俗名蛇串疮,初生于腰,紫赤如疹,或起水泡,痛如火燎,由心肾不交,肝火内炽,流入膀胱而缠带脉也,宜内疏黄连汤清之。”

1.3 多种证型分治 至明清时期,本病文献记载较多者为从脾肺湿热论、心肝火热论、肝经郁火论进行三因分治,也是后世分期治疗的主要证型,各型皆有治疗原则和方药列于后。陈实功《外科正宗》记载:“火丹者,心火妄动,三焦风热乘之,故发于肌肤之表,有干湿不同,红白之异。干者色红,形如云片,上起风粟,作痒发热,此属心、肝二经之火,治以凉心泻肝,化斑解毒汤是也。湿者色多黄白,大小不等,流水作烂,又且多疼,此属脾、肺二经湿热,宜清肺、泻脾、除湿,胃苓汤是也。腰胁生之,肝火妄动,名曰缠腰丹,柴胡清肝汤。外以柏叶散、如意金黄散敷之。”又吴谦《医宗金鉴》有云:“此证俗名蛇串疮,有干湿不同,红黄之异,皆如累累珠形。干者色红赤,形如云片,上起风粟,作痒发热。此属肝心二经风火,治宜龙胆泻肝汤;湿者色黄白,水疱大小不等,作烂流水,较干者多疼,此属脾肺二经湿热,治宜除湿胃苓汤。若腰肋生之,系肝火妄动,宜用柴胡清肝汤治之。其间小疱,用线针穿破,外用柏叶散敷之。”又鲍相璈《验方新编》有云:“俗名蛇串疮,有干、湿不同,红、黄之异,如累累珠形;干者,色红形如云片上起风粟,作痒发热,此心肝二经风火,治宜龙胆泻肝汤,外敷如意金黄散(见二十四卷);湿者,色若单生腰胁,系肝火妄动,宜服柴胡清肝汤。其丹上小泡,用针穿破,外用柏叶散敷之。”

1.4 病甚毒邪入心 如王肯堂《证治准绳·疡医·缠腰火丹》中记载:“此证若不早治,缠腰已遍,则毒由脐入,膨胀不食而死。”鲍相璈《验方新编》记载:“缠腰火丹:若不急治,缠腰已遍,毒气入脐,令人膨闷,毒气入心,令人呕哕,急服清心散、护心丸救解治蛇缠丹,用旧破草席人睡过后有汗者,烧灰,香油调敷”;还记载:“蛇串丹救急方,此症起在腰间,生小红点,成片发痒,甚者身中发热,若不早治,渐渐生开,两头相接,毒即攻心,不治。”总体治疗上宜清心、护心救急为要,同时攻毒散邪。

2 蛇串疮近现代证治变化

目前教科书和标准诊疗指南中均以肝经郁热证、脾虚湿蕴证、气滞血瘀证为本病早、中、后期的治疗,并列有专方论治,如龙胆泻肝汤、参苓白术散、桃红四物汤或活络效灵汤。其中这种分类方法没有严格的早期和中期之分,如肝经郁热证、脾虚湿蕴证均可为发病之初证型表现。至于后期及后遗症期的治疗以气滞血瘀为核心证型也属于临床常见,但并非全部。

3 蛇串疮后遗神经痛证治的再思考

临床上经常见到带状疱疹皮损基本痊愈甚至已无任何皮损,而疼痛不止。在时间上一般部分病人在2周后即可出现,而通常则认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发生在出现皮疹的1月后。针对时间的界定本文不作讨论,仅仅就这种现象中医辨证提出一些思考分析。中医带状疱疹诊疗指南中气滞血瘀为标准证型,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治疗大法,但临床上经常遇到肝郁脾虚血弱、肺脾气虚、气血亏虚、肝肾阴虚、阴虚挟湿、气阴两虚、肝血虚、气虚血瘀等证型,并且这些证型基本不适合大量行气活血化瘀的治疗,行气则耗气、活血亦能耗血,均不利于上述证型病人的康复,更会加重患者的气虚、血虚、阴虚等状态。据肝主筋,心合血脉,气血亏虚则筋脉不荣,不荣则痛之理,在治疗上宜补心肝之气血,以柔肝缓急止痛,代表方如酸枣仁汤合补肝汤加减。气阴两虚、阴血不足、气虚亦为同理,治疗上各有侧重。当然痛有“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不荣以养,不痛以通为治,补的同时稍微加以通,即补通结合亦为中医辨证之理。

4 小结

综上所述,蛇串疮病因病机古籍中发病理论主要针对该病急性期,即皮损期的论述,如染毒论、火毒炽盛论、三因分治论、毒邪入心论。后世中医主要利用三因分治论作为蓝本,而对染毒、火毒、毒邪入心鲜有提及。近现代,对本病的治疗补充提出了后遗神经痛的治疗辨治为气滞血瘀,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原则。但与临床所见证型相距甚远。它主要考察了“不通则痛”的致病之理,未提及“不荣则痛”,且在临床上“不荣则痛”的病例远远大于不通则痛的病例,且更为复杂,包含了多种证型,如肝郁脾虚血弱、肺脾气虚、气血亏虚、肝肾阴虚、阴虚挟湿、气阴两虚、肝血虚、气虚血瘀等。因此,提高本病的中医治疗水平,提出对本病后遗神经痛治疗的进行深入中医理论探究,刻不容缓。

(责任编辑:冯天保)

R752.1+2

A

0256-7415(2016)12-0171-02

10.13457/j.cnki.jncm.2016.12.072

2016-04-05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2014B048)

程宏斌(1977-),男,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皮肤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伍景平,Email:wujingping2006@126.com。

猜你喜欢

证治后遗神经痛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壮药酒的涂擦联合药熨法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应用观察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藏药如意珍宝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3例观察
早期应用加巴喷丁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效果
加巴喷丁联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理虚元鉴》劳嗽证治刍议
《伤寒论》暑病证治规律研究
慢性泄泻证治体会
从伤寒六经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