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舍饲养羊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6-02-21王成强
王成强
(甘肃省畜牧业产业管理局,甘肃 兰州 730030)
甘肃舍饲养羊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王成强
(甘肃省畜牧业产业管理局,甘肃 兰州 730030)
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和人们食品结构的改变,人们对羊肉制品的需求与日俱增,市场对羊肉及其产品的需求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这就为养羊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养羊业在农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出来,养羊业已成为甘肃畜牧业发展的亮点。加快养羊业产业化进程,是我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脱贫的重要举措。但随着畜牧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传统的养羊模式已不适应养羊现代化生产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我省农作物秸秆资源发展舍饲养羊业,提高农作物秸秆的有效利用,对于推进甘肃省畜牧业结构调整、促进养殖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升养羊业整体生产水平、加快养羊产业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甘肃舍饲养羊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了舍饲养羊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甘肃舍饲养羊业生产健康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1舍饲养羊现状
养羊业是甘肃古老而新兴的产业,也是甘肃畜牧业的优势产业。而舍饲养羊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进行了塑料暖棚舍饲和半舍饲养羊的试验示范和研究,在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90年代中后期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发展到至今,舍饲养羊立足本省资源优势,在良种繁育、规模养殖、设施建设和饲草料加工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养羊生产方式由粗放式散养向标准化规模养殖转变,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规模养殖场、专业合作社建设蓬勃发展。目前,全省羊饲养量达3 015万只,羊存栏1 913万只,较上年(1 757.1万只)增长5.3%;羊出栏达1 102万只,增长7.5%; 农区肉羊规模养殖达到45%,以养殖场,专业合作社、养殖小区为主的生产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产业逐步实现重大转型,舍饲养羊已成为甘肃畜牧业中增长势头最强、发展潜力最大的优势产业之一。2009年甘肃省政府把草食畜牧业确定为促进农民增收的“六大行动”之一,随着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和养羊产业大县建设项目的深入实施,30个养羊产业大县养羊数量得到了快速发展,2013年羊存栏达到1 665万只,出栏990万只,分别占全省的85%和89%。肉羊产业大县羊饲养量增长幅度达到4.8%以上,比全省高出2个百分点,已成为全省畜牧业发展速度最快、最具增长活力的区域。
近年来,我省舍饲养羊在政府引导、项目支持和效益驱动下,起点高,发展快。各地相继出台了招商引资,扶持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为肉羊养殖及产品加工企业入驻我省开放了“绿灯”,省内外转产投资养羊的企业相继涌来,数千只甚至万只羊场建设遍及全省,屠宰加工企业发展壮大,产业链条逐步延伸,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加快舍饲养羊建设、提升肉羊发展水平发挥了重大促进作用。同时,随着市场型、龙头型、协会型为主体的养羊模式的大力推广,养羊业组织化水平不断提升,产生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养羊模式。如以加强人才引进和经营团队建设,扩大辐射带动作用的“中天模式”,这些企业以产业化经营为主体,生产经营水平高,带动力强,引领我省养羊业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成为带动农户发展标准化规模舍饲养羊的主体企业。
2存在问题
2.1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统筹规划
舍饲养羊是以追求经济和生态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要求高质、高产、高效益。目前在我省舍饲养业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我们也看到有部分养殖户认识上重视不够,缺少统筹规划和综合服务,不掌握舍饲饲养管理、生产繁殖等方面的技术,而导致舍饲养羊成本增加效益下降,这些问题的解决,就需要一批专业技术人员为他们提供技术服务,并进行综合配套先进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来提供发展肉羊产业所必需的相应技术设备。
2.2生产管理及基础设施薄弱
目前,在舍饲养羊中,出现饲养粗放简单,饲草料加工技术不足,饲料供应无法保障,饲草品质差、而且饲料种类单一、饲料利用率低,营养搭配不够合理,日粮配合不科学等现象,不能满足羊只对各种营养的需求。并且存在基础设施落后,棚舍简陋,舍饲密度大,影响舍饲羊的正常生长发育,是生产性能得不到有效发挥,降低了养殖效益。
2.3养殖户资金投入不足依赖于政策扶持
养羊业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致富产业,也是我省农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各级政府及业务部门都非常重视,政府部门的初衷是用政策引导和资金奖励的办法来带动农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进行大力扶持。但由于政府政策上的高度重视,造成部分养殖户完全依赖于政府扶持的思想,且养羊业本身具有投资大、风险高、周期相对长、利润小的特点;在圈舍修建、品种引进、饲料周转等方面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目前我省舍饲养羊的发展集中在农区,农区有土地利用条件,但缺少资金,发展中资金严重不足,难以适应现代舍饲养羊业的发展。
2.4养羊效益下滑动物疫情频发
近年来,随着我省肉羊产业的快速发展,引种力度的加大和品种改良步伐的加快,肉羊饲养量迅速增加,肉羊交易、调运数量明显扩大,对外运输交易频繁,羊病也随之增多。特别是2014年全国小反刍兽疫疫情的接连爆发,因采取封锁、限制流通等防控措施,致使肉羊外销受阻,羊肉价格下跌,养羊效益下滑。
3发展对策
3.1提高科学养殖技术
舍饲养羊是畜牧业发展的方向,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是现代畜牧业的必由之路。因此,在发展舍饲养羊中积极推广肉羊标准化生产技术、繁殖改良技术、防疫灭病技术、饲草料综合利用技术,解决生产中出现的一些关键问题,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科学养殖技术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舍饲羊营养需要,是舍饲羊生产性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舍饲养羊业发展。
3.2合理利用饲草资源
甘肃省各种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为发展舍饲养羊业提供了良好的饲草资源,从目前来看,尚有50%的农作物秸秆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处于浪费状态,若将这些作物秸秆应用青(黄)贮等技术进行加工处理用作饲草,将对我省舍饲养羊起到很大促进作用。因此,提高农作物秆秸及优良牧草的利用,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加快我省舍饲肉羊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3.3优化羊群结构
舍饲养羊品种质量是关键。目前,甘肃省在羊的优良品种引进和改良方面投入不足,普遍存在着优良种源缺乏,地方品种退化等现象,因此要加大优良品种的引进和改良方面的投入,加强选种选育工作,优化羊群结构,化大群为小群,做到少养羊,养好羊,提高羊群整体质量。各地还应根据当地自然生态条件,选择适合当地条件,适应性强、繁殖率高的本地品种作母本,用国外良种肉羊作父本,进行二元或多元经济杂交,利用杂交优势,来提高本地品种的生产性能,并建立完善的杂交配套繁育体系,培育繁殖率高、产肉率高、生长发育快、肉质好的杂交肉羊。
3.4增强加工企业并拓展产品市场
发展肉羊产业,应大力扶持肉羊生产加工企业,引导企业以多种形式与养殖场(户)建立起稳定的购销关系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标准,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控,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以“公司+协会+农户”的形式,带动农户发展专业化肉羊育肥,由公司统一回收育肥后的肉羊,利用先进设备和加工技术,进行精深加工并开发高档系列产品,提高其附加值,不断增强舍饲肉羊产业的发展后劲,这对促进企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实现我省肉羊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和产业化经营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3.5加强疾病防控能力
舍饲养羊羊病的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的基本方针;应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做好防疫、检疫工作,坚持定期驱虫、预防中毒等综合性防治技术;按照羊的生理要求,从常规防疫技术入手、研究开发舍饲养羊的环境调控、应激防范、引种检疫等疫病防治工作;开展舍饲养羊常见疾病的防控,探索积极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措施,确保舍饲养羊业的健康发展。
[收稿日期]2015-10-18
[作者简介]王成强(1961-),男,甘肃临洮人,主要从事畜牧养殖及技术推广工作。
[中图分类号]S 821.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6704(2016)01-00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