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奶牛养殖增收技术探讨

2016-02-21付领新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6年11期
关键词:粗饲料产奶量精料

付领新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农业局,河北保定 071100)

奶牛养殖增收技术探讨

付领新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农业局,河北保定071100)

奶牛养殖;环境控制;营养调配;饲喂技术;产奶量

近年奶牛规模化养殖在养殖环境控制、饲料营养调配、科学饲喂等重点技术环节都有很大发展,同时利用国际先进的福利养殖理念指导健康养殖、生态安全养殖,大大提高了现代奶牛业综合生产效益与养殖经济效益。

1 奶牛养殖环境控制技术

良性宜居的养殖环境是奶牛养殖成功的大前提,是预防奶牛四季常见高发病、降低死淘率、促长增收的基础保障。环境控制技术要点:(1)外围环境控制。建场伊始应对规模化奶牛场周边环境的污染程度作好风险调查评估,务必满足远离交通主干道、重点居民区、其他动物养殖场、动物产品经营场所、垃圾处置点等重点传染源地,最大化降低感染发病几率;场周设置必要的围墙、围栏,划定禁入警戒区,严防场外无关人员、车辆及其它动物等随意串场;进场门口严格审查相关检疫检验凭证、评估结果,执行入场车辆、人员(衣物、足底)程序化消毒,最大化防止流动疫病原侵入本场。(2)场内环境控制。重点抓好定期驱除体内外寄生虫及灭蚊蝇鼠类工作;及时清扫保洁,长期维持牛舍内外环境干燥、清洁、无菌(少菌)、通风良好(空气质量达标)的宜居环境,要重视消灭场内滋生的杂草,填平水坑等蚊蝇孳生地,定期喷洒消毒药物,或在牛场外围设捕杀点,消灭蚊蝇鼠类等;奶牛场内禁养其他家畜家禽,并要防止周围其他畜禽等进入场(舍)内,尽量保持各生产环节的环境及用具的清洁,严防被外源污染;本场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风险传染病患者并及时调换调整。

2 奶牛饲料营养调配技术

奶牛是反刍兽,其瘤胃最适应消化粗饲料(粗纤维性饲草料),应以牧草、秸秆等粗纤维性饲料为主,视具体情况需要适量补充精料(玉米、小麦、高粱、豆类、动物蛋白等)时,精料必须搭配粗饲料应用,精、粗搭配比例应视育肥、妊娠、产乳等不同需要而灵活控制,一般精料添加量以不超过40%为宜。经现代动物营养学分析研究,饲草料中的水分、非结构碳水化合物(NFC)、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脂肪含量等精粗料营养因子搭配比例与奶牛的综合生产效益发挥密切相关,甚至可以影响到奶牛的健康度;无节制加大精料使用量会增加养殖投入成本、折扣养殖效益,且经实践验证对奶牛的健康度及产奶品质并无多大益处,日常饲喂以易于消化的优质牧草(多元搭配效果更佳)为主,配合农业主产的粮食、禾本科秸秆资源等使用,尽量提高粗饲料能量、合理降低精饲料用量。结合近代奶牛养殖相关研究表明,泌乳期奶牛日粮NDF水平的最低值定为25%~33% DM,NFC水平值上限暂定为36%~44%DM,日粮NFC与NDF搭配比例为1.44:1.33左右。还要运用先进的TMR全混合日粮新技术对奶牛饲料进行混合加工,更符合奶牛的采食习惯,使饲料适口性更好,利于消化吸收,可达到促长、抗病、增重、增收相统一的最佳效果。

3 奶牛饲喂技术要点

实践中,在坚持《奶牛饲养标准》、科学掌控饲草料配方的基础上科学饲喂、均衡日粮营养供应才能保证不引发各种消化性疾病,提高奶牛的健康体况,提高抗病力,从而挖掘奶牛生产潜力,达到更高的产奶量和产奶利用年限。经实践验证,高产奶牛应实施阶段性优饲效果最佳,具体饲喂技术要点:

3.1泌乳前期

产后第1d起,日粮按产前配方不变动,饮水以清洁温热水为宜,因分娩后体耗过大,首次饮水建议添加食盐50g、麸皮1kg、食糖及益母草适量,如此可促使母牛及早恢复体能;产后第2d起,奶牛正式进入泌乳期,应投喂适口性好且易于消化的优质青干草和精料补充料,建议每天增喂料量为0.7~1kg;至增料后奶产量不再上升时,合理限制喂量,以达到奶料平衡,此阶段饲料干物质喂量应达牛体重的4%,日粮粗蛋白质水平不低于15%~17%,精、粗饲料配比为1:3。此阶段,可每天适量补喂小苏打,促进产奶高峰提前;均衡全价营养,可针对日粮添加胡萝卜、甜菜、尿素氮(18g/头/d)、油脂4%、氨基酸25g等;对产后脱钙(骨软症、跛足、四肢无力)的母牛可适当静注葡萄糖酸钙促症状快速缓解,同时每日补喂食醋适量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季节性温差波动过大,如初春、秋冬季温度大幅下降时应注意给饮水加热、忌喂温度低于10℃以下冷水,如夏季大幅升温,则宜投喂清凉冷水;逐渐进入泌乳盛期后,必须喂给高能量、高蛋白质饲料,并适当增加饲喂次数,此时日粮中粗蛋白质含量应达到18%左右,精、粗饲料配比以3:2为宜,各种青干草自由采食,全天不间断供应饮水。

3.2泌乳中期

此阶段奶牛泌乳机能完全被激活,泌乳量基本保持衡定,可适当降低日粮蛋白水平。为避免产奶量下降,干物质采食量以维持泌乳牛自身体重的3.5%左右即可,日粮粗蛋白质水平维持14%,精、粗饲料配比维持1.5:3。

3.3泌乳后期

此阶段系奶牛体况恢复期,产奶量逐渐下降,重点在于调养恢复、准备下一轮生产。此时饲喂以粗纤维性饲料为主,干物质喂量维持牛自身体重的3%,日粮粗蛋白含量维持10%~13%左右,以防止牛体膘过肥而影响综合生产性能。

3.4干乳期

干奶期应喂高能低钙日粮,可预防产后瘫痪。此阶段母牛逐渐停止泌乳,干乳前期以青粗饲料为主。干乳后期宜逐渐增加精饲料喂量,开始每天喂2kg,以后每隔1周可酌情增加1kg左右,直到达到9成标准膘情,至分娩前7d精饲料喂量维持孕牛体重的7.5%左右即可。

[1]嵇俊龙.提高奶牛高效养殖技术[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5,02.

[2]程利军.奶牛的养殖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14,13.

[3]承景晔.提高奶牛产奶量和奶品质的策略[J].北京农业,2016,01.

10.3969/J.ISSN.1671-6027.2016.11.052

付领新(1966~),河北省保定市人,大专,畜牧师

猜你喜欢

粗饲料产奶量精料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如何降低乌骨羊养殖成本?
提高母猪产奶量的方法
绒山羊怎样合理搭配饲喂粗饲料
绒山羊怎样合理搭配饲喂粗饲料
粗饲料分级指数在反刍动物营养中的应用
冬季绵羊咋补饲
冬季绵羊咋补饲
荷斯坦牛各胎次产奶量规律研究及相关性分析
瘤胃可降解缬氨酸对泌乳后期奶牛产奶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