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致蛋鸡产蛋下降的原因分析

2016-02-21杨志才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6年7期
关键词:高峰期蛋氨酸新城疫

杨志才

(江苏省泗洪县畜牧兽医站,江苏 泗洪 223900)

导致蛋鸡产蛋下降的原因分析

杨志才

(江苏省泗洪县畜牧兽医站,江苏 泗洪 223900)

近期,我县境内陆续发生多起刚刚进入产蛋高峰期不久的蛋鸡出现莫名其妙的产蛋率下降。以170~200d左右的蛋鸡为主;产蛋下降幅度一般在10%~30%左右;临床上除粪便稍稀和蛋壳颜色稍微变淡外,没有其他明显症状。我们分别对太平镇香城组王才吉(存栏60000万羽)严标等10户养殖户的鸡场进行跟踪调查,分析比对,综合得出以下原因,供蛋鸡养殖户参考:

1 导致产蛋下降的原因分析

1.1 夏季育雏、育成时期体质差,体重普遍没有达标

这些鸡多数是在阳历4~6月份进的鸡苗,由于天气较炎热,鸡本身采食量较低,加上养殖户没有及时采取提高营养浓度等管理措施,使得这些鸡体重普遍不达标,体质相对较差。

1.2 早期体重不达标

在蛋鸡生产中,5周龄的体重大小是决定产蛋高峰的重要因素,但实际生产过程中,真正达标的鸡群确实不多。其影响因素有:(1)苗鸡质量不高。(2)早期营养过低,而影响了生长。(3)早期蛋白过高,而诱发了痛风。(4)早期感染了法氏囊病、生殖型传支等传染病。(5)育雏密度过大,发生了严重的呼吸道病。(6)断喙过重,影响了采食。(7)前期防疫程序不合理,密度过大,或防疫注射方法不正确等。以上任何一种因素,都足以对雏鸡早期体重的达标造成严重影响,从而使产蛋期高峰缩短或根本没有高峰期。

1.3 青年鸡的整齐度不高

过去青年鸡育成结束,整齐度达80%即可达标,对于激烈的市场竞争来说,只有达到95%,才是适应市场、提高经济效益理想指标。

1.4 上高峰前预产期饲养管理不当

首先养殖户普遍不重视15~18周的预产期饲养管理,产蛋预产期是蛋鸡生长发育阶段向生产产蛋阶段过渡最关键时期,此时蛋鸡生殖系统发育旺盛,95%以上个体由性成熟向体成熟过渡,其他其他身体组织器官也逐步发育完善,为产蛋上高峰作准备。如果此时产蛋前的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好,将对蛋鸡产蛋高峰产生严重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1)18周龄时防疫程序还没有结束,尤其是最后一次。如:免疫方法不对或免疫强度过大。可诱导产生顽固性腹泻或严重的呼吸道疾病。

(2)产蛋前饲料中钙含量不足,而产蛋后又迅速增加钙的比例,导致钙严重过剩,诱导产生顽固性腹泻,致使产蛋下降。

(3)18~28周龄,饲料方面出了问题,或换料应激过大或饲料发霉或其他,如:饲料中微量营养不充足。如此可使上高峰期十分脆弱的机体抗应激能力进一步下降,此时遭遇强应激可发生严重的呼吸道综合症,导致永远达不到高峰。

(4)高峰前或刚上高峰时腿部注射灭活苗,尤其是含基因Ⅶ的新城疫多价灭活苗,或禽流感灭活苗,由于此时采取大腿内侧部位注射油苗,疫苗的吸收期较长,对腿部的刺激时间长,严重的可导致腿部不能站立,致使产蛋达不到高峰。

(5)恰逢刚开产或高峰期最需要高能量的关键时刻使用了含水较高的新玉米:由于我们北方在9月份之后新玉米陆续上市,这批先天性体重不达标的鸡群,恰恰在刚开产或刚上高峰后不久,普遍使用含水在16%以上,甚至含水18% ~20%的新玉米。新玉米相对陈玉米,普遍要高5%以上的水分。而此时的新母鸡正处于刚开产阶段,产蛋上高峰最需要能量因新玉米含水量高而相应得不到满足,从而使得刚进入产蛋高峰期的蛋鸡出现产蛋下降。

1.5 管理不到位,各种应激大

秋后气温的下降和昼夜温差增大,在所有应激中,冷应激是排在出壳、转群、开产之后的第四大应激。这批夏季育雏、育成的先天性不足鸡群,由于采食量普遍不高,体质较差,再赶上新玉米使用和气温变化的冷应激,就会有一定数量的鸡产蛋率下降而影响了整群的产蛋率。

1.6 政府主导,推进养殖小区建设

十年前就有许多专家预测这样的养殖小区就是一颗迟早要爆炸的定时炸弹,由于饲养过于密集,加上养殖户疫情防范意识淡薄,其最终结果会把养殖区送入预定的坟墓。禽流感的发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但是很多人养鸡多年,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却一直在傻傻地发呆:“我过去养的鸡非常好,为什么现在却越养越不会养?”

1.7 偷工减料,结果事与愿违

至今许多人不知道产蛋后该如何管理,不知道“保健先于赢利”、“稳定压倒一切”,不在管理上下功夫,却在如何降低饲料成本上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唯恐让鸡只浪费了一点营养,于是就勇敢地挑战,常用的做法是换用劣质的预混料或原料,或去掉一部分豆粕,加上等量的杂粕。有的甚至将杂粕的用量加到了10%以上。结果是确有少数人把成本降了下来,节省了一点开支,但鸡群产蛋性能也下降了,个别鸡群由于长期营养不足,导致鸡的蛋白质、某些微量元素和某种维生素缺乏,引发鸡群发生某些代谢性疾病,从此再也上不了产蛋高峰。

1.8 急功近利

部分蛋鸡预混料生产商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蛋氨酸的添加:9月份以后,由于蛋氨酸从25~27元/kg,异常上升到110元/kg以上,增加了蛋鸡预混料厂家的生产成本,使得多数厂家虽经过几次涨价仍处在盈亏边沿。在这种情况下,个别不负责任的厂家以修改标签或直接减少蛋氨酸添加的方式,牺牲养殖户利益换取自己暂时的利益,这在一些地方也不同程度影响了蛋鸡的产蛋率。

1.9 新城疫、H5抗体水平的下降和H9的普遍感染

开产前免疫后的鸡群,随着日龄的推移新城疫、H5等抗体水平不断下降,现基本降到了需要加强免疫的临界状态;尤其是过了产蛋高峰后,由于个别养殖户担心鸡产蛋时注射疫苗会影响产蛋,而至新城疫、禽流感抗体得不到及时补充,H9抗体检测滴度普遍低于14,增大了鸡群感染发病的风险。

2 解决措施

2.1 尽量错开每年天气较热的4~8月进雏鸡,以确保35d定终生,胫骨、体重双达标和后备母鸡体重最大化的育雏、育成鸡的养殖目标的实现。

2.2 在每年的新玉米下来后,在经过反复晾晒的基础上,按照新玉米在14%含水的基础上,每增加1%水分,至少添加0.4%豆油的模式来平衡水分增加带来的能量下降。比如新玉米含水18%,相对14%多4%的水分,那么50kg全价料就要加4%×0.4=1.6%优质豆油(16kg/t)。一般视情况使用新玉米加油1%~2%。

2.3 及时免疫接种:在每年的立秋、立冬等气温变化的节令,根据抗体检测,一定做好新城疫、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和低致病性禽流感H9等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当前,对发病鸡群,首先要进行新城疫-H9二联灭活苗接种,0.7mL/只,间隔10~15d再做好H5的免疫接种。

2.4 确保营养的满足:在此非常时期,一定使用品质好,讲信誉的大厂家预混饲料,且不可贪图一时的便宜而损害了整群蛋鸡的产蛋性能。比如一些厂家标注蛋氨酸是1.5%~3%,现在情况下蛋氨酸就一定是1.5%而绝不会是3%,因为二者仅蛋氨酸的差价就在1500元/t以上。另外,对于发病鸡群建议使用优质的维生素制剂。

3 体会

产蛋鸡产蛋高峰期时间的长短决定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如果一批鸡产蛋高峰期时间短或达不到高峰,那么不管市场行情怎样,养殖场都不会有好的效益。如何使对使得蛋鸡产蛋期上高峰快,高峰期时间长,是我们养殖户应该思考的问题,除了加强日常饲养管理,不断总结经验,有些管理中的细节问题值得广大养殖户在管理中去不断总结,不断改进,使自己在不断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以上是本人通过对太平镇蛋鸡养殖小区及全县多个养鸡场长期调查对比得出的体会,仅供养殖户参考。

10.3969/J.ISSN.1671-6027.2016.07.097

猜你喜欢

高峰期蛋氨酸新城疫
蛋氨酸对奶牛乳腺酪蛋白合成及其上皮细胞自噬的影响
蛋鸡产蛋高峰期短的原因
商品化鸡新城疫活苗分类及特点
梨树进入生长高峰期 管理技术看这里
比利时:商业家禽养殖场爆发新城疫
鸽新城疫流行新特点及免疫程序
2015年蛋氨酸市场回顾及2016年趋势展望
防患于未“燃”,温暖过冬So Easy
蛋氨酸市场回顾及展望
2013年蛋氨酸市场回顾及2014年趋势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