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

2016-02-21白玲玲综述郭津审校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19期
关键词:患儿儿童

白玲玲综述,郭津审校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2)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

白玲玲综述,郭津△审校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2)

感觉异常;儿童;行为障碍;综述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sensory integration dysfunction,SID)是儿童大脑不能有效地整合感觉信息,从而导致儿童产生一系列的行为问题,表现为学习、专注力、姿势控制、小肌肉协调、情绪、生活功能等多方面的功能障碍。其严重影响儿童的学习、生活,易导致儿童持久的学习困难、行为问题、低自尊心和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活动中导致的人际交往障碍,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如不能得到及时治疗,有相当一部分儿童会持续终身。儿童SID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其与现代儿童的生活模式息息相关,现已成为一种“时代病”。本文就儿童SID的原因及其治疗作一综述,以预防儿童SID的发生,提高儿童SID的治愈率。

1 感觉统合和感觉统合失调概述

1.1感觉统合在1960年,Sherrington和Lashley提出了感觉统合这一专业术语,并积极推广在行为和脑神经科学领域的运用。感觉统合理论(sensory integration theory)是由美国南加州大学临床心理学专家Aryes博士根据对脑功能研究及职业治疗与试验的研究结果,在1972年首次系统地提出。根据其研究理论,感觉统合是将人体各个器官输入的感觉信息整合起来,经过大脑的加工处理,进而对身体内外知觉做出适当的反应。该理论包含了脑功能的发展、学习及学习障碍矫正这3个部分。感觉统合是人体先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本体感觉、前庭感觉等感觉器官感知身体内外的讯息,再由低层次的脑干及内耳前庭平衡系统来输入这些感觉信号,进而由大脑皮层进行有效的加工处理并作出适当反应,形成运动-知觉-认知功能的高层次行为模式,从而指挥机体去完成各项活动。

1.2SID感觉统合是人体各器官通过感知外界信息,向大脑传递感觉信息,然后经大脑有效地统合,指挥机体完成各项活动,当中枢神经系统不能有效地整合各种感觉信息时称为SID。SID主要表现在前庭觉、本体觉、触觉、味觉、嗅觉、听觉及视觉失调等。

据国外报道,儿童SID患病率为10%~30%[1]。国内有研究表明,中小城市相对于大城市SID的发生率小[2]。在我国,尤其是大城市,儿童SID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3]。

2 SID的表现

2.1不同器官SID的表现SID在不同的个体具有明

显的差异,SID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前庭觉失调、本体觉失调、触觉失调、听觉障碍、视觉障碍。(1)前庭觉失调表现:患儿多表现为喜欢转圈,而且转很多圈都不觉头晕、恶心,喜欢看、玩圆形的东西;经常喜欢爬高,边走边跳;平衡能力较差,走路不能走直线;颈部不能长时间挺直,好垂头;注意力不集中。(2)本体觉失调的表现:患儿表现多为喜好用力推、挤、压他人,喜欢狭小的空间;做动作喜欢看着自己的手脚;坐位平衡差,坐时喜欢靠着物体;力度控制较差,常表现拿起较轻物体而用很大的力气;速度控制差;喜欢蹦跳,常会无目的奔跑,喜欢用脚尖走;唱歌时容易跑调,甚至与人交谈时会口吃。(3)触觉障碍表现:患儿表现为过分害怕陌生环境,过分紧张、爱哭、脾气暴躁;偏食、暴饮暴食、逃避咀嚼;喜欢咬指甲;对某种感觉特别喜欢;如玩沙、刮东西。(4)听觉失调表现:患儿常会掩耳朵或按压耳朵;对尖锐的声音不讨厌或吃惊;有时对很小的声音感兴趣;喜欢无端尖叫或自言自语;听而不闻,注意力容易分散。(5)视觉障碍表现:患儿阅读或抄写时容易窜行或跳字,写半边字;观察物体时喜欢拿到离眼睛很近的距离;喜欢看色彩明丽和变化较快的广告;喜欢看风扇或转动的东西;喜欢坐车,对窗外快速移动的物体非常着迷,做事丢三落四;即使常看到的东西都会让他害怕;喜欢看手发呆;喜欢将物品排队;喜欢斜眼看东西;喜欢躲在较阴暗的角落。

2.2学龄前各阶段儿童SID表现由于学龄前各阶段婴幼儿主诉能力较差,这就需要家长和医生细心观察孩子的不适行为,为临床提高SID诊断率提供依据。以下较详细地描述了学龄前各阶段SID患儿的表现。

2.2.1婴儿期(0~<1岁)(1)非常不好带,常出现爱哭、不安。(2)不好睡,晚上睡1、2 h就醒1次或是入睡困难,要摇、哄很久才能入睡,一点声音就容易惊醒。(3)肌肉松弛,较别的婴儿挺直头部的能力发展慢。(4)喝奶需要很久才能完,喝奶量少,换食物很困难。(5)不喜欢被抱,抱时会扭动不安。(6)洗脸、洗头、剪指甲、换尿布等日常生活自理常有哭闹、排斥、抗拒等行为反应。

2.2.2幼儿期(1~<3岁)(1)注意力不易持久。(2)动作表现笨拙。(3)口齿不清。(4)一点小碰撞就很生气。(5)非常害怕荡秋千、溜滑梯、走斜坡或爬楼梯。(6)因食物的质地而挑食。(7)语言发展缓慢。

2.2.3学龄前期(3~<6岁)(1)粗大动作技巧不协调。(2)精细动作发展有问题(涂色、剪贴、写字有困难)。(3)常跌倒。(4)易哭、情绪不稳定、挫折忍受度低。(5)社交技巧差,和同伴相处不易。

3 SID的原因及预防

3.1SID的原因目前,对儿童SID的发病机制研究尚不明确,但是相关研究表明可能与以下几方面关系密切。

3.1.1母孕期不利因素母亲妊娠期间的潜在因素,如严重的妊娠反应、下腹痛、先兆流产、病毒感染、孕期并发症(如高血压、水肿、蛋白尿、糖尿病、心脏病)。孕期使用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如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根据药物对胎儿的致畸作用分为C、D、X级药物。情绪不稳定、过分劳累或过分静养导致胎位不良进而影响到胎儿平衡能力发育,重力感发育不充分。还有母亲在孕期吸烟(包括被动性和主动性),酗酒,喝浓茶、浓咖啡等引起胎盘血管萎缩,导致胎儿的营养摄入不足,从而影响胎儿大脑神经系统发育,从而影响胎儿感觉发育不良。

3.1.2分娩方式及婴儿因素早产、剖宫产、非正常出生体质量的婴儿由于出生时受产道挤压不充分而影响婴儿出生后触觉方面的发育不良。曾有研究表明,剖宫产出生的胎儿SID发病率为45.0%,自然分娩胎儿SID发病率为2.50%,这表明剖宫产出生的孩子相对于自然分娩的孩子,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不理想[4]。

3.1.3父母的健康状况在儿童SID及影响因素的对照试验中,身体健康的父母与身体健康状况不良的父母相比,其孩子SID发生率有明显的差异性,并表明健康父母的儿童出现SID概率较低。

3.1.4父母年龄偏大儿童SID的发生可能与父母年龄较大关系密切,父亲年龄偏大(≥34岁)与SID发生有中度关联。该研究推测父亲年龄大,可能与较频繁暴露于生物化学危险因素和个体精子的质量不符合标准有关。

3.1.5父母的文化程度母亲的学历与儿童SID相关,且呈负相关,即母亲的学历越低,儿童的SID发病率越高[5]。父母学历高低对儿童的学习能力有显著的影响,父母文化素养不高,且常忽略对子女学习的关注,很少与孩子进行沟通与交流,不了解孩子的精神世界,因此,可能影响儿童高级感觉统合能力的发育,并且导致儿童在学校的表现及学习成绩不佳。

3.1.6父母感情不和国外相关研究发现,父母感情不和睦与儿童行为异常密切相关[6]。国内有关研究显示,父母感情不和睦,氛围不和谐家庭与氛围融洽的家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氛围不和谐家庭儿童SID发生危险度是和睦家庭的2.7倍。父母感情不和,儿童没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影响儿童健康成长,易发生SID。

3.1.7孩子的养育方式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方式与儿童的SID发生率有显著相关性,且呈正相关。父母对孩子不良的养育方式使儿童发生SID的概率大大提高。对幼儿SID病因进行多因素研究时发现,父母的过度拒绝是幼儿5种类型(视觉统合失调、听觉统合失调、触觉统合失调、前庭觉统合失调、本体统合觉失调)SID共同的潜在因素,父母经常的拒绝、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失去主动探索环境的积极性,无尝试新事物的内驱力,因此,容易发生SID。

3.1.8其他因素(1)都市家庭小型化生活造成活动范围狭小,爬行不充分,以及过早使用学步车造成前庭平衡发育不良;(2)家长对孩子的过度代劳,造成孩子实践操作能力不足;(3)缺少同伴,有洁癖症母亲或保姆造成幼儿触觉刺激缺乏,从而影响触觉发育;(4)现代教育思想造成幼儿右脑发育不充分;(5)耽误最佳治疗时机,使幼儿自信心缺乏和异常行为模式化。(6)儿童体内微量元素锌、铁、铅水平异常,也与儿童SID关系密切。

3.2SID的预防

3.2.1母孕期预防适龄生育,提倡优生。母孕期的卫生保健也是非常关键的。母亲孕期应保持身体健康、心情愉悦,更应放弃喝酒、浓咖啡、浓茶等习惯,尽量避免主动或被动吸烟。母亲孕期应进行适当的运动,避免过分运动或静养。孩子出生时尽量选择自然分娩。

3.2.2婴幼儿期预防婴幼儿期应提供母乳喂养,母乳是婴儿最好的天然营养来源,而且吸奶有助于发展孩子触觉发展,增进母子感情。经常进行户外活动,可以使孩子充分接受各种感觉刺激,有利于孩子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良好的家庭氛围会让孩子心情愉悦,保证感觉统合能力充分的发育。

4 SID的治疗

4.1感觉统合治疗(sensory integration therapy,SIT)的概述SIT理论最初是由爱尔丝提出的,她注意到孩子必须积极地参与环境活动,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神经组织系统的功能。在SIT中,教具的设计是为了诱导孩子能积极感觉教具所提供的各种感觉刺激,以便使其不成熟的大脑得到很好的发育。SIT改善感觉和运动失调行为,是通过与这些患儿的家长共同找到最常用的康复方法。

最近出现了SIT有效性的证据,但是令人困扰的问题是SIT预期效果会如何[7]。事实上,已有几个动物研究实验表明,实验组动物在具有丰富感觉刺激的环境中生存相对于对照组动物在常规环境下生存,其在异常行为,认知或社会功能方面都较对照组表现好[8]。丰富的环境刺激与SIT理论是一致的,感觉统合的核心元素与丰富的环境模型相吻合,特别重视提供多个感官刺激,提供越来越多的挑战,自由探索和选择活动,并且提供教具和装饰房间促进他们接触环境。

除此之外,SIT的理论具有严谨的理论依据:神经是可塑的,神经的可塑性是神经系统对于周围环境的改变而做出改变的能力。丰富的环境治疗是通过树突分路与突触变化改变大脑结构,因为丰富环境促进新的和更综合的感觉和运动模式的性能发展。研究人员推测,树突的数量和树突状连接的数量应在相应范围内增加。支持这一假说的研究很多,具体改变的是大脑皮层在视觉、听觉和躯体感觉皮层方面的改变。

综上所述,SIT在临床应用具有可靠的理论依据。SIT是通过加强前庭觉、触觉和本体感觉等方面的刺激来提高大脑处理感觉讯息的能力[9]。这种治疗是由专业治疗师来操作,包括荡秋千、走独木桥和大龙球按摩身体等[10]。

某些地区的统计数据显示,医学因素剖宫产与自然分娩婴幼儿相比,感觉统合异常发生比例较低,从另一侧面提示对于医学因素剖宫产出生的孩子,母亲可能担心孩子会出现异常,从而有意识地加强训练,表明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与后天的训练有很大关系[11-12]。对310例儿童长达6年追踪报道,儿童SID发生率33.6%,自愈率为48.3%,说明儿童SID问题会渐进性加重,且其自愈率低。因此,SID儿童较早进行专业性感觉统合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综上所述,儿童神经系统具有易感性与可塑性特点,故对SID儿童早发现、早治疗,疗效就越好。

SIT可改善儿童的专注力、学习能力、阅读能力、姿势控制、小肌肉协调、情绪、提高学习成绩等。已有研究结果显示,SIT在对SID患儿的学习能力、触觉触感均有提高,由此可见,SIT对SID患儿是有效和安全的[13]。因此,SIT在临床中的应用不仅有严谨的理论依据,还有大量的临床实践作为基础。

4.2感觉统合训练方法[14-15]SID的训练方法:(1)触觉训练促进防御性反应、辨别性反应、稳定情绪、促进成长和动作灵活、辅助视知觉、促进社交技能发展。使用器械包括触觉刷、海洋池、触觉垫、时光隧道等。(2)前庭觉训练调整身体及眼球的动作,维持肌张力及姿势和平衡反应,加强视觉空间加工和听觉-语言的加工,建立重力安全感,稳定情绪。使用器械包括彩虹筒、秋千、独木桥、平衡木等。(3)本体觉训练调整四肢活动的力度,控制关节的位置、关节活动的方向和速度,提高跨越障碍能力、动作计划能力、平衡维持能力。使用器械包括跳床、平衡木、足球、重力背心等。(4)视觉训练强化视觉动作整合、视觉分析技巧、视觉空间能力。使用器械包括保龄球、激光笔等。(5)听觉统合训练在于实现听觉分辨,产生听觉记忆,真正产生对声音、语言的理解,帮助建立人际关系和社交。使用器械包括Audio-Kinetron电子设备,每天2次,每次30 min,总疗程10d。

5 SIT在其他特殊儿童中的应用

SID不仅存在于正常儿童中,在其他特殊儿童中也有表现。但是目前对SID进行评估时,研究者多以健康儿童为调查对象,很少针对特殊儿童。并且目前针对儿童SID进行治疗时,则大多数针对的是学习障碍者和行为异常者,很少涉及针对特殊儿童的治疗。但是已有研究显示,感觉统合在治疗特殊儿童时也有明显的效果。以下是几种特殊儿童合并SID的研究进展。

5.1孤独症谱系障碍(ASDs)儿童合并SID的治疗ASDs是一组以缺乏社会交流和交往、重复刻板的行为模式及兴趣狭窄“三联症”为基本特点的神经发育障碍。除核心症状外,大部分孤独症儿童存在多种感觉的异常和缺陷,包括在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前庭平衡觉和本体觉等方面存在对刺激过分敏感或迟钝,常表现为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喜好触摸物体,闻东西及表现出某些异常行为。这可能与SID有关而并非是孤独症症状本身的表现。

已有研究表明,感觉统合轻度失调占ASDs儿童总体的13.18%,重度失调发生率为86.12%,总失调率达到96.17%,这远高于一般正常儿童14%的SID率,这可能与ASD儿童重复刻板的行为及较少与外界沟通导致的各种感觉刺激输入不足有关[16]。因此,在治疗孤独症时介入感觉统合治疗就非常有必要。目前,因为SID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在社交、情感和语言等功能的发育过程中,均有一定程度的障碍,在治疗中其主动参与意愿较差,因此,预后不良,且治疗时比较困难[17]。但是有研究显示,针对30例孤独症患儿进行系统SIT以后,其中85%的患儿身体姿势控制与动作计划有提高,情绪和社会交往也有所改善,异常行为得到改正[18]。也有研究应用感觉统合训练治疗ASDs 56例,他们的社交困难改善率为100%,语言功能障碍改善率为75%,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19]。由此可见,SIT在ASD儿童中的应用有一定的疗效,这可能是SIT缓解了ASD儿童的感觉刺激寻求进而减少了刻板重复的行为,就有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周围的人群,进而交往能力改善,情绪稳定。但其并未进行循证医学的研究及大范围的推广应用。这就为以后研究SIT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5.2精神发育迟缓(mental retardation,MR)合并SID的治疗MR又称为智力落后,是指一组起病于18岁以下精神发育不全或受阻的综合征。以在发育阶段的技能损害为主要特征,包括认知、语言、运动和社会适应能力等不同程度的落后于同龄儿童。其均表现为智力低下伴社会适应能力缺陷。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06年MR儿童的发病率为6%~8%,仅台湾就有12 653例MR儿童[20]。随着特殊儿童受到大众的关注,特殊教育逐渐普及,MR儿童的诊断率也逐渐提高。

MR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因此,MR儿童对各种不同感觉输入的整合能力就较差,以至于导致MR儿童在认知、语言、运动等方面的表现均落后于同龄儿童,感觉统合理论结合了神经生理学及儿童发展的理论,对MR的儿童输入各种感觉刺激促进脑功能成熟,纠正姿势控制及生活自理能力差等现象。SIT是利用加强儿童听觉、视觉、听觉等感觉输入的手段,促进MR儿童大脑神经系统的发育,从而改善MR儿童发育迟缓的现象。有关研究表明,感觉统合治疗对于改善儿童心理行为发育有显著的疗效。

有研究用音乐疗法治疗MR儿童取得了显著性成效。已有一系列的研究证实了SIT治疗MR的有效性,如:SIT对MR儿童的症状改善有很大的疗效;感觉统合中的运动游戏疗法对MR儿童具有很好的临床意义;此外,运用感觉统合游戏疗法对粗大和精细动作发育迟缓儿童进行的个案研究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果。SIT在临床中对于MR儿童具有不错的疗效,这可能与MR儿童大脑发育落后,以及对于各种感觉刺激统合能力不足;通过加强各种感觉输入,促进大脑的发育,进而提高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有关。

5.3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合并SID治疗CP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21]。其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严重者常伴有癫痫、语言障碍、智力低下、SID等,严重影响患儿及家长的生活质量。因此,在治疗CP伴SID的患儿时加入SIT时,可以取得显著的疗效。CP患儿因中枢神经系统有不同程度的障碍,不但会影响运动功能,而且对各种感觉信息的加工处理也有影响。SIT是通过对听觉、视觉、触觉、前庭、本体感觉刺激,改善CP患儿大脑感觉信息的整合能力,从而提高痉挛型CP患儿的平衡及协调能力,调整其步态,最终更好地促进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恢复。

虽然CP患儿运用用感觉统合治疗在临床中鲜有,但有研究表明,SIT在针对CP合并SID患儿具有卓越的临床效果,其可提高患儿智力,促进患儿运动、动作技巧的发展[22]。吴彩虹等[23]研究显示,SIT中的音乐疗法可提高CP患儿智能发育及运动功能恢复。也有研究表明,常规训练方法联合SIT对CP患儿智力发育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应用[24]。CP患儿的运动障碍限制其活动区域,这可能导致其各种感觉信息的输入的不足及SID,SIT介入CP患儿的治疗可能改善这种不足,所以CP患儿的临床治疗中加入SIT就有较明显的疗效。因此,应提倡在CP患儿的临床康复中介入SIT,但是目前SIT并未作为CP患儿的常规治疗方法,这就需要以后在临床工作中积极推广并探求循证医学依据。

5.4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合并SIDADHD又称儿童多动症,以注意障碍、过度活动和控制力差为主要临床表现,ADHD是一种高患病率的异质性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儿童的患病率估计为8%~12%,约60%的症状及其影响会持续至成年,其严重影响儿童的生活、学习,造成儿童持久的行为问题、学习困难,患儿常出现自卑心、人际交往障碍,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部分儿童会持续至成年甚至终身[25-26]。

但是目前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认为其可能的机制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多学科进行了很多有关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表明,小脑不仅参与对机体运动的调节和控制,也参与注意、记忆、情感等神经认知活动,这为SIT介入ADHD奠定了依据。

SIT是一种辅助性疗法,可针对ADHD患儿存在的中枢神经系统对各种感觉信息处理整合障碍而产生的心理、生理问题进行纠正、治疗[27]。国内外有关研究表明,SIT对ADHD儿童不良行为的纠正具有明显的疗效[28]。179例ADHD伴重度SID患儿经6个月SIT后,感觉统合能力显著改善。也有研究表明,感觉统合训练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能够显著提高ADHD儿童的认知、行为能力,并改善患儿平衡功能[29]。ADHD患儿可能存在感觉统合能力的不足,其通过各种不适宜的行为来寻求各种感觉刺激的满足,ADHD患儿的种种行为可能会遭到家长与老师的批评与教育,长此以来,ADHD患儿可能就会产生心理问题。SIT很好地填补了这种空缺,因此,其在ADHD患儿的治疗中就有明显的疗效。SIT是一种很好的辅助性训练方法,融入游戏中治疗,易于患儿接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30]。

6 展望

SID已成为一种时代疾病,且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发生与现代人的生活模式息息相关,并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但目前并没有全国范围内的发病率统计,只有局部地区进行了此项工作,这可以成为临床医生以后的工作方向。SID病因学分析未涉及基因方面的研究,这为我们以后研究SID的高危因素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视角。

[1]Cummins RA.Sensory integration and learning disabilities:Ayres′factor analyses reappraised[J].J Learn Disabil,1991,24(3):160-168.

[2]黄雪梅,杨建丽,周清平,等.两种评定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方法的探讨与研究[J].中原医刊,2006,33(3):15.

[3]郭建华,满立新,甘晓虹,等.驱铅合并感觉统合训练治疗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的临床疗效[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1):35-37.

[4]李晓红,王俊杰,胡冬梅,等.716例儿童感觉统合调查结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7,2(4):92-93.

[5]Piek JP,Dyck MJ.Sensory-motor deficits in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nd autistic disorder[J].Hum Mov Sci,2004,23(3/4):475-488.

[6]Barron AP,Earls F.The relation of temperament and social factors to behavior problems in three-year-old children[J].J Child Psychol Psychiatry,1984,25(1):22-33.

[7]Williames LD,Erdie-Lalena CR.Complementary,holistic,and integrative medicine:sensory integration[J].Pediatr Rev,2009,30(12):91-93.

[8]Berman RF,Hannigan JH,Sperry MA,et al.Prenatal alcohol exposure and 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enrichment on hippocampal dendritic spine density[J].Alcohol,1996,13(2):209-216.

[9]Schaaf RC,Miller LJ.Occupational therapy using a sensory integrative approach for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J].Ment Retard DevDisabil Res Rev,2005,11(2):143-148.

[10]Dempsey I,Foreman P.A review of educational approaches for individuals with autism[J].Int J Disabil,Dev Edu,2001,48(1):103-116.

[11]蔡继云,杨绍清,刘玉海.体育运动对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62-64.

[12]梁欢谊,林星言,袁威.广州市荔湾区外来学龄儿童132例感觉统合失调现状及干预研究[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4,14(5):425-426.

[13]潘永珍,殷露,徐成华.感觉统合训练对感觉统合失调的疗效观察[J/CD].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a3):96.

[14]高瑛瑛,黄柏青,陈少蓉,等.感觉统合治疗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6):2222-2223.

[15]Mudford OC,Cross BA,Breen S,et al.Auditory integration training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No behavioral benefits detected[J].Am J Ment Retard,2000,105(2):118-129.

[16]陈旭红.感觉统合训练治疗自闭症的疗效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2004,19(10):772-773.

[17]孙介光,孙雪然.舌穴脑病治疗仪治疗自闭症42例[J].中国针灸,2014,34(1):96-98.

[18]牛秀英,张建华.感觉统合训练与行为指导治疗30例儿童孤独症的实践与体会[J].山东精神医学,2003,16(2):108-109.

[19]陈治国.儿童自闭症与感觉综合训练[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3):3302-3303.

[20]Wong CC,Tsou KS.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Young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elay[J].Taipei City Med,2005,2(6):535-544.

[21]李晓捷,唐久来,马丙祥,等.脑性瘫痪的定义、诊断标准及临床分型[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4,29(19):1520.

[22]Leong HM,Stephenson J,Carter M.The use of sensory integration therapy in Malaysia and Singapore by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early intervention settings[J].J Int Dev Dis,2014,39(1):10-23.

[23]吴彩虹,邹卫英,吴华,等.感觉统合训练联合音乐疗法对小儿脑瘫功能康复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2,11(8):771-772.

[24]屠长兰.感觉统合训练在脑瘫患儿智力康复中的临床疗效[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239-240.

[25]Willcutt EG.The prevalence of DSM-Ⅳ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meta-analyticreview[J].Neurotherapeutics,2012,9(3):490-499.

[26]张学芳,王德民,曹延奎,等.感觉统合功能训练用于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干预的临床效果[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7):679-680.

[27]张粤蓝,施冬卫,劳飞燕.感觉统合训练联合盐酸哌甲酯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临床疗效分析[J].华西医学2014,29(8):1472-1475.

[28]姜永志.我国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心理干预现状[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4(5):9-13.

[29]王晓安,方妍彤,吴莹.感觉统合训练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认知、行为及平衡功能改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1):1713-1715.[30]李全梅.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伴感觉统合失调的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9):3419-3420.

10.3969/j.issn.1009-5519.2016.19.025

A

1009-5519(2016)19-3010-05

△,E-mail:guojin8002@163.com。

(2016-07-06)

猜你喜欢

患儿儿童
Metabolomics and network pharmacology reveal the mechanism of the Jiawei Yangshen pill in treatment of cyclophosphamide-induced dyszoospermia in mice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1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8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暖男”石卓:用怀抱安慰患儿
特发性矮小患儿血中p53及p21waf/cip1的表达
小儿肝脏损伤38例手术治疗体会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