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眩汤源流考证
2016-02-21田嵘榛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重庆400700
田嵘榛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重庆 400700
◆文献研究◆
防眩汤源流考证
田嵘榛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重庆 400700
防眩汤;源流考证;《石室秘录》;文献研究
1 防眩汤考证之由来
防眩汤作为治疗虚性眩晕的有效方剂,在临床文献上时有报道。在维普数据库输入防眩汤,检索得文献12篇。发现所有文献防眩汤之组成,基本是一致的,均由人参、白术、当归、熟地黄、川芎、白芍、山茱萸、半夏、天麻、陈皮十味药组成。但关于防眩汤的来源和出处的说法,则比较混乱。大概有几种:①民国伤寒大家曹颖甫所创[1~2];②王正宇教授所创[3];③王吉甫教授所创[4];④清代医家陈士铎所创[5]。
2 防眩汤考证
对于防眩汤为民国伤寒大家曹颖甫(1866—1938)创立之说,我们先看看曹颖甫先生是怎么说的。曹先生所著《金匮发微》在血痹虚劳病篇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条下云:“此与历节之头眩同。精神恍惚,开目则诸物旋转,闭目则略定。世传防眩汤间有特效,录之以为救急之助,方用党参、半夏各三钱,归、芍、熟地、白术各一两,川芎、山萸各五钱,天麻三钱,陈皮一钱,轻者四五剂,可以永久不发。予早年病此,嘉定秦芍舲师曾用之,惟多川芎三钱耳,至今三十年无此病,皆芍师之赐也。”从以上文字可以看出,首先防眩汤是“嘉定秦芍舲师曾用之”,也就是说曹先生知道的防眩汤是来源于秦芍舲,当然也就不会是曹颖甫本人所创立的。其次,秦芍舲也并不是该方的创立者,所以曹先生在记载该方时,用了个“世传防眩汤”,从字面上理解,那就是“世世流传下来的防眩汤”。因此,该方的来源和出处,应该更早。
对于防眩汤是已故著名中医学家、陕西中医学院教授王正宇先生的经验方这种说法,我们只要比较一下两个防眩汤的药物组成就一目了然。因为王教授的生卒年不可能早于曹颖甫先生,如果两方药物完全一致,那么此种说法,便不攻自破。据该文献报道[3],王教授的防眩汤药物组成:党参、半夏、川芎、山萸肉、天麻、当归各9 g,白芍、白术、熟地黄各10 g,陈皮3 g。与曹颖甫所述防眩汤药物完全一致,因此,说此方为王教授所创经验方,也不成立。而此说之所以流传,在于王教授所传弟子,并未详细考证或者求证于师,以为老师常用就是老师自创的经验方,导致以讹传讹。
还有一种说法,是已故名老中医王吉甫教授所传。考其文章所述王吉甫教授防眩汤[4]药物组成:生地黄、熟地黄、白术、白芍、当归、党参各15~30 g,山萸肉、川芎各10~15 g,半夏、天麻各10 g,陈皮30 g。很显然,仍然与曹颖甫先生记载之防眩汤药味无明显差别。仅多一味生地黄,定为王吉甫教授创立之说也不应该成立。道理如上,王吉甫教授生卒年也不可能早于曹颖甫先生。
对于防眩汤为清代名医陈士铎所创的说法,经考证见于陈士铎《石室秘录》,在《石室秘录·卷之六·数集·内伤门》记载:“晕眩似乎小症,然而大病皆起于晕眩。眼目一时昏花,卒致猝倒而不可救者,比比也。故世人一犯晕眩之症,治之不可不早,吾今传一奇方,名防眩汤:人参三钱,白术一两,当归一两,熟地一两,川芎五钱,白芍一两,山茱萸五钱,半夏三钱,天麻二钱,陈皮五分,水煎服。此方单治气血之虚,不治头目之晕,盖气血足则阴阳和,阴阳和则邪火散,又何虑晕眩之杀人哉!多服数剂,受益无穷,不可见一、二剂不能收功,便弃之而不用也。”此方与以上曹颖甫、王正宇、王吉甫所述防眩汤,药味基本完全一致,而陈士铎为清代名医,因此,到目前为止,就防眩汤临床报道文献的比较来看,防眩汤来源最早应该就来自陈士铎。
3 古代记载防眩汤典籍考证
以上比较之后,还不能完全确定防眩汤就是最早来源于陈士铎的《石室秘录》。因为,以上所比较的防眩汤出处、来源,除陈士铎生活在清代以外,其他人均生活在民国以后的近现代,不能排除防眩汤在陈士铎《石室秘录》之外的古代典籍中也有记载。在瀚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防眩汤是否还有其他来源、出处呢?经查阅诸书及使用生物谷数据中心方剂数据库检索,药物组成完全一致的防眩汤还见于清代的《医学集成》、《验方新编》。清·刘清臣在《医学集成·卷三·眩晕》说:“清臣曰:眼花为眩,头旋为晕。或火、或痰、或血虚、气虚、或阴虚、阳虚、或脾肾虚、或肝肾虚,务须分辨明白,治乃无误。”“通用防眩汤:熟地、当归、白芍、焦术各一两,川芎、枣皮、半夏各五钱,人参三钱,天麻一钱,陈皮五分。或清晕化痰汤,陈皮、半夏、茯苓、川芎、白芷、羌活、防风、枳实、南星、黄芩、天麻二味酒炒,细辛、生姜。”《医学集成》所载通用治疗眩晕两方,防眩汤和《石室秘录》所载防眩汤,药物组成完全一致。清晕化痰汤则来自于明朝龚廷贤《寿世保元》一书。
清·鲍相璈《验方新编》防眩汤见于《验方新编·卷一·头部》:“头脑晕眩:晕眩,虽然小症,然而大病皆起于晕眩。眼目一时昏花,卒致猝倒而不可救者也,宜早治之。台党、半夏各三钱,白术、当归、熟地、白芍各一两,川芎、茱肉各五钱,天麻一钱,陈皮五分,水煎服,数剂见效。此方名防眩汤,专治气血之虚,不治头目之晕。盖气血足则阴阳和,阴阳和则邪火散,自不致于晕眩。又何虑晕眩之杀人哉!多服数剂,受益无穷,不可因一、二剂不能收功,便弃而不能用也。”《验方新编》防眩汤与《石室秘录》防眩汤相比较,不仅药物组成一致,方剂的主治与功效也一致。因此,我们只要把每部书的成书年代搞清楚,防眩汤最早的来源、出处就解决了。
那《医学集成》、《验方新编》是不是更早于《石室秘录》呢?答案是否定的。据嘉庆八年《山阴县志》记载:“陈士铎,邑诸生,治病多奇中,医药不受人谢,年八十卒。”陈士铎《辨证录自序》曰:“丁卯秋,余客燕市,黄菊初放,怀人自远,忽闻剥啄声,启扉迓之,见二老者,衣冠伟甚,余奇之,载拜问曰:先生何方来,得毋有奇闻诲铎乎?二老者曰:闻君好医,特来辨难耳。”《辨证录·凡例》中自称:“铎年过六旬,精神衰迈,二师传铎之言,愧难强记,恐至遗忘,辨论之处,或多未备,尤望同人之教铎也。”二师传铎之时,据《自序》称是在康熙丁卯秋,即公元1687年。向上推60年,当明天启七年,即公元1627年。因此陈士铎应该生活在明朝天启到清朝康熙年间。
根据刘清臣在《医学集成·自叙》中曰:“同治癸酉,廉年七秩,追思少壮,不堪回首。”可知,他应该生活在清朝道光、同治年间。显然,其生卒年要比陈士铎晚。
而据周光优[6]等点校的《验方新编》点校说明中说鲍相璈:“编成《验方新编》一书,于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刊行”,由以上考证可知,《验方新编》还应该稍早于《医学集成》,但二者显然都晚于《石室秘录》。
因此,最终的结论是:流传于世的防眩汤,最早应该见于清代陈士铎的《石室秘录》,其后,清代鲍相璈《验方新编》、刘清臣《医学集成》相继收录于书中,再其后,民国曹颖甫《金匮发微》再次记载,因曹颖甫的影响,近现代诸多名老中医在临床广泛运用并且推广,但陈士铎才是该方的创立者。
[1]呼延东,张佩霞.世传防眩汤治疗虚性眩晕78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8,24(8):499.
[2]张公奇.自拟防眩汤治疗眩晕的临证体会[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25(5):31-32.
[3]张世平,王焕生.王正宇教授防眩汤治疗眩晕体会[J].陕西中医函授,1998(3):29-30.
[4]王尚臣,孙淑芬,宋珍.防眩汤治疗眩晕证110例[J].北京中医杂志,2003,22(1):25.
[5]宋毅鹏,宋兆普,何丽云,等.防眩汤治疗眩晕症87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6):16-18.
[6]鲍相璈.验方新编[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2.
(责任编辑:刘淑婷)
R249
A
0256-7415(2016)04-0257-02
10.13457/j.cnki.jncm.2016.04.097
2015-12-30
田嵘榛(1970-),男,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中医脑病临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