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本科生能力培养中相关教学模式探讨
2016-02-21王靖雪徐红梅张小萍吴玉章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免疫学教研室重庆40008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科研办重庆40008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庆40075
王靖雪,徐红梅,张小萍,吴玉章(.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免疫学教研室,重庆40008;.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科研办,重庆40008;.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庆40075)
医学本科生能力培养中相关教学模式探讨
王靖雪1,徐红梅2,张小萍3,吴玉章1
(1.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免疫学教研室,重庆400038;2.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科研办,重庆400038;3.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庆400715)
【提要】医学本科生能力培养是医科大学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方面,应该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就受到重视。这些能力包括沟通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文章理性比较了各种常用的医学教学模式在医学本科生能力培养中的利弊,提出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理念讨论式教学模式会有助于医学本科生认识问题、讨论问题和在讨论中协作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医学本科生,尤其是基础医学教育阶段的医学本科生思维能力、自学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教育,医学,本科;课堂教学;教学方法;学生,本科
医学本科生能力培养是医科大学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医学本科生的能力,历来强调的是医学本科生的医学技能(包括实践操作能力),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学科的发展,仅仅是医学技能的养成,已经不足以让医学本科毕业生应对日新月异的学科发展,和越来越复杂的医患关系。因此,医学本科生应具有一定的综合能力[1-2],才能确保工作时能妥善处理临床问题,不断更新专业知识。
1 医学本科生能力培养的目标
医学本科生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医学本科生必须要有较好的临床动手能力和沟通能力。第二,2001年,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制定的《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指出医学本科生应运用批判性思维处理各种临床问题。批判性思维指的是能抓住要领,善于质疑辨析,基于严格推断,富于机智灵气,清晰敏捷的日常思维[3]。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才能及时发现、科学处理临床问题。第三,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是具有创新能力的前提,批判性思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思维工具。第四,由于医学本身的学科特色及人类对健康要求日益增高,医学知识一直都处于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状态,但是医学本科生在校教育不可能无限延长,因此,医学本科生必须具备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
2 医学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在学生能力培养中的比较
课堂教学模式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套方法论,是基于一定教学目标建立起来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组织实施方式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对医学本科生的能力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采用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有不同贡献。依据不同的角度,教学模式也有不同的分类。从高等医学教育的课堂教学活动实施方式来区分,常见的可操作的教学模式有如下2大类。
2.1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讲授式或启发式教学是教育历史上最悠久的方法,是大学课堂中经常采用的教学模式,也是一类占用教学资源最少,传输知识却很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方式简单,教学程序通常采用复习旧课—激发学习动机—讲授新课—巩固练习—评估—复习。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整合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演示、黑板板书等。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也非常有助于学生全面系统的掌握理论知识。然而,这样的教育模式在医学本科生能力的培养中存在许多弊端:(1)讲授法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整个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学生只是教室中的观众,不利于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2)由于教师已经将所有知识总结好,阐明知识的联系,促进知识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模式注重了知识的系统化讲授,但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3)讲授式教学的“独角戏”式的教学模式也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无法激发学生间思想的碰撞,限制、约束了学生沟通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2.2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讨论式教学是不常采用的教学模式,其教学的基本程序是自学—讨论—启发—再讨论—总结—练习巩固。之所以不常采用,是因为讨论式教学的组织实施相对复杂,占用的教学资源更多,需要教师之间的协作,教学准备相对麻烦。在讨论式教学中,教师的职责主要起指导、组织、引导、小结等作用,学生则通过主动思考,论证思辨,完成对问题的解答,掌握知识。讨论式教学显然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有强力的促进作用[4]。但讨论式教学的弊端是:(1)学生的思维容易受限于教师的思维广度和深度,对创新精神的养成有一定局限;(2)很难大班授课,只适合小班授课;(3)比较适合在复习旧课的时候采用,在新课讲解中较难采用。基于任务的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任务解决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其教学的基本程序是提出任务—假设—验证—总结—评估,确认任务完成。提出任务的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整个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其课堂实施方式以强调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合作”为主[5],由学生呈递解决方案,教师评述或总结任务的解决方案。基于任务式教学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养成,也有利于学生的协作和自学能力的提高,但由于会占据过多的教学资源,而且该教学模式对教学内容有一定选择性,目前通常在实验性、任务性较强的课堂采用这类教学方法。
2.3标准化患者临床教学模式标准化患者自1963年由霍华德·博若斯博士开始应用,随着不断地实践和改进,目前已经在多家著名医学院广泛采用。利用标准化患者(standardized patient,SP)模拟临床情景下进行临床各科医学理论和医疗操作的学习[6-7],这是非常具有医学科学特性的一种教学模式,即培训医生或高年级学生成为标准化的患者,模拟患者的神态和发病场景进行教学。这种场景中,学生可以采集病史,模拟一些简单医疗操作,进行模拟的诊断治疗等,因此,医学本科生可以学到一定的临床操作技能,与患者沟通的技巧,以及锻炼临床思维的能力。虽然SP的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本科生的能力养成中仍有一定局限[7],但确实很难在基础医学教学课堂中实施。
3 医学本科生能力培养应采用的课堂教学模式分析
3.1医学本科生能力现状及原因分析2003年,CMB组织的一次包括中国排名前沿的8所医学院校的评估中,中国医学本科生表现的共性问题是自己获取知识和交流的能力不够。北京大学的常务副校长柯杨女士在医学教育改革的讲话中仍然提到这2点,并且进一步提出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也不够。根据作者对173名医学本科生的调查问卷得知,长期采用讲授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中国医学本科生综合能力欠缺的重要原因之一[8]。中国的医科大学一个理论授课班通常有100~200人,既往的教师和教学资源相对较少,这就决定了中国的高等医学传统教学模式必须采用经济有效的教学模式——讲授式教学为主。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师资力量的增强,以及各种教学资源的丰富,已经具有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可能。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适当减少讲授式教学,适当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来加强对医学本科生思维能力、自学能力、沟通能力等各种综合能力的培养。
3.2应用基础医学阶段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主要是生理、生化、组织胚胎学、医学免疫学、大体解剖学等基础医学理论和基础医学知识的教学。由于各基础学科的理论性和科学性较强,对学生逻辑思维、抽象思维、想象力等要求比较强,特别有助于学生培养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尤其当教学涉及当前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的时候,本科生的学习热情和思考的欲望通常会被充分调动[9]。针对这些学科特点,应该有针对性的多采用讨论式教学实施方式,着重于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和总结;同时,让学生在同学间的思辨论证过程中,学会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容忍和接受不同的意见,学习沟通交流的技巧。
鉴于讨论式教学在传授新课时的固有弊端,建议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理念,PBL是一种促进学生由“问题”领导学习的教学策略。生命科学的发展是人们对生命本身不断探索的过程,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理念顺应科学发展规律,引导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学习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实践生命科学的创新历程,让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潜移默化,融汇于学生的职业素养之中。从教学目的而言,PBL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养成自我激励的学习动力和自我导向的学习能力。所谓自我导向,是指通过自己探索,确定可以解决某个问题的新知识领域,并自主学习,最终解决问题。PBL所倡导的自我导向学习,是对全新知识的研究型学习,通过大量涉猎未知的相关知识领域,探索到可能解决问题的知识领域,并深入学习,最终达成问题的解决。这有别于基于任务的探究式教学,前者是已知可以解决问题的知识领域,或是已具有相当知识背景,而PBL强调学生自主研究型学习。
因为讨论式教学强调学生协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组织实施方式,而PBL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学习这一学习方式,因此,PBL的教学理念和讨论式教学模式的结构和组织实施方式可以很好地整合[10]。结合PBL理念的讨论式教学模式,能应用于新知识的教学,改变既往的讨论式教学只能完成对旧知识的总结讨论这一弊端,促进医学本科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并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养成。
3.3应用于临床阶段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教育阶段,主要是实验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等各临床医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各临床学科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需要培养医学本科生有扎实过硬的临床技能,包括物理诊断能力和各种临床医疗技术规范操作能力,将临床学科与基础学科融会贯通的临床思维能力,以及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因此,采用SP的教学模式是目前临床能力培训的较好选择。另外,目前已经有很多医学院应用临床案例开展PBL教学的报道,这也是培养临床综合技能及临床思维的较好模式。
综上所述,结合PBL的讨论式教学模式在医学本科生的能力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尤其在医学基础学科的教学阶段。应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适当的配合使用这样的教学模式,使我们的医学高等教育模式不仅能教授医学专业知识,也能培养医学相关的各种能力,为提高临床医疗水平和医学科研水平储备高素质人才。
[1]李翠兰,廖一名,邓依凡,等.我国医学本科生教育的现状及思考[J]. 2014,16(11):991-993.
[2]吴鸿,张良芝,韩丽华,等.中医全科医学本科生临床综合实践能力培养[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9):1518-1520.
[3]布朗.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第七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1-10.
[4]孟祥勇,周平秀.口腔医学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方法探索[J].浙江医学教育,2013,12(6):8-11.
[5]张吉强,杜璐,邓其跃,等.试论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医学神经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8,21(3):34-36.
[6]张丽萍,赵献敏,彭新,等.中医药院校运用学生标准化病人进行医患沟通实训技能教学的探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12):37-38.
[7]于凤秀.标准化病人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及思考[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7):272-273.
[8]张淑兰,张海军,祝丽玲,等.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5,38(5):96-97.
[9]赵丽,罗艳琳,韩松,等.谈基础医学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11):47-49.
[10]Brookfield SD,PreskillS.实用讨论式教学法(第二版)[M].罗静,褚保堂,王文秀,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2-9.
10.3969/j.issn.1009-5519.2016.10.060
C
1009-5519(2016)10-1583-03
(2016-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