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
2016-02-21杨山玲
杨山玲
(黑龙江省安达市吉星岗镇农牧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黑龙江 安达 151429)
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
杨山玲
(黑龙江省安达市吉星岗镇农牧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黑龙江 安达 151429)
奶牛的围产期是奶牛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做好这一阶段的饲养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根据奶牛围产期不同阶段的生理特点,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不但对奶牛自身的健康有利,还能够保证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以及奶牛产后泌乳性能和繁殖性能的正常发挥。
奶牛;围产期;饲养管理;注意事项
奶牛的围产期一般是指奶牛的产前21天到产后的14天这段时间,包括围产前期和围产后期,其中前3周为围产前期,后2周为围产后期。奶牛在这段时期经历了干奶、日粮结构的变化以及饲养环境的变化、分娩和产奶,其一系列的生理及代谢,如激素水平、营养代谢、瘤胃功能、免疫力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时期奶牛的免疫力低下,发病率高,奶牛一生中较高的死亡率和淘汰率都发生在这段时期,是奶牛饲养中的重要时期,在养殖生产中的饲养管理直接关系到奶牛整个泌乳期的泌乳性能的发挥和繁殖性能的恢复,最终影响了养殖场的经济效益,所以养殖者要注重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工作。
1 围产前期奶牛的饲养管理
围产前期的饲养目标主要以保健为主,满足奶牛基本的营养需求,促进瘤胃微生物与乳头状突起的恢复和生长。完成奶牛的日粮结构,由以粗饲料为主的饲喂模式到高精饲料的日粮模式的平稳过渡,以减少产后日粮改变引起的应激。此阶段饲养的目标还有激发免疫系统,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并从营养的角度减少代谢病的发生。
奶牛瘤胃微生物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日粮的改变,所以应在分娩前3周开始逐渐增加精料,直到临产前达到规定的饲喂量,同时要保证谷物的添加量,不但能促时瘤胃细菌和乳头状突起的生长,还可以减少与脂肪代谢相关的代谢病的发生。这一时期的日粮种类要尽量与围产后期的种类调整为一致,以减少日粮结构的改变引起的应激。
限量补钙,以降低日粮中钙的含量。因为当日粮中钙的供应不足时,会使奶牛分解骨骼中的钙以维持血钙的水平,当奶牛分娩时,骨钙被运送到血液中,从而避免奶牛生产后钙通过乳汁排出体外而使奶牛发生产后瘫痪;提高日粮中的蛋白质水平,应将日粮中的粗蛋白水平调整为12%~15%,可以提高乳蛋白的产量和百分比,还可以减少酮病和胎衣不下的发生机率;提高日粮中镁和磷的含量可以减少奶牛在围产期产乳热的发生;日粮中提供充足的维生素E和微量元素硒,可以起到抵抗乳房炎的作用,产前第10天,肌肉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30~40mL,还可以提高初生犊牛的身体素质,提高成活率,减少奶牛产后瘫痪及胎衣不下的机率,提高奶牛的繁殖力;保证日粮中的纤维素水平不但可以确保瘤胃功能的正常发挥,还可以防止真胃移位。
奶牛在围产前期要进行适当的运动以及光照,这样可以增强奶牛的体质,有利于奶牛的健康,可有效减少流产和难产的发生。同时要禁止饲喂发霉变质以及冰冻的饲料,冬季更不能饮用冷水,否则会导致奶牛流产。保持奶牛生活环境以及畜体的卫生,在产前的15天,每天对乳头进行药浴可以防止乳房炎的发生。
2 围产后期奶牛的饲养管理
围产后期的奶牛刚分娩完,体质较为虚弱,抗病能力不强,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容易造成营养成分供应不足,使奶牛的身体以及各项机能不能够很好的恢复并尽快发挥功能。这一阶段的饲养目标是减少干物质采食量的下降以及能量负平衡的程度,使奶牛的体质得以尽快的恢复,并减少酮病的发生。
为了使奶牛恢复体况,所饲喂的粗饲料要保证优质,并且长度要求不短于3cm,这样才能确保瘤胃发挥正常的功能。日粮中要适当提高蛋白质和能量水平,粗蛋白含量为18%~19%,精料的添加速度不宜过快,否则会引起乳脂率下降、瘤胃中毒等现象。在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脂肪不但可以提高奶牛的采食量、产奶量以及乳脂率,还可以有效提高奶牛的受胎率,缓解奶牛在炎热环境下的热应激。
在奶牛生产后要对其体温、产奶量、恶露的排出情况以及粪便进行监控,如发现异常要及时的进行处理。根据发现的问题及早进行治疗并对日粮进行调整,这样有助于奶牛产后生产和繁殖性能的恢复。
奶牛产后的挤奶工作非常重要,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乳脂率,还可以防止乳房炎及乳热症的发生。一般奶牛在产后的第一天的挤奶量要为日产量的1/3,以后逐渐增加,直到奶牛的泌乳和消化功能都恢复正常后再进行正常的挤奶。
3 围产期奶牛饲养管理的注意事项
在奶牛的围产期要保持日粮的平衡过渡,控制精料的饲喂量,避免奶牛体况过肥而对自身的身体健康以及胎儿的发育造成影响,并且控制好精料的饲喂量还可以减少奶牛难产、胎衣不下的发生机率。在围产前期要注意避免接种疫苗,不进行修蹄和采血工作,以防止发生流产。在整个围产期要做好奶牛夏季的防暑降温工作以及冬季的防寒保暖工作,搞好牛舍的环境卫生,保持牛舍内整洁、干燥以及良好的通风,保证饮用水的清洁充足,以确保奶牛生活的舒适度。细致观察奶牛的生理变化,有针对性的调节营养水平的供给,做好奶牛围产期各阶段的饲养管理工作,既可以维护母牛的健康以及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还可以保证奶牛产后的产奶量以繁殖性能的恢复。
2016-01-21
杨山玲(1977-),女,黑龙江吉星岗人,大专,畜牧师。
S823.4
B文章编号:2095-9737(2016)04-005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