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效果对比分析

2016-02-21张武

现代实用医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胆囊炎开腹胆囊

张武

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效果对比分析

张武

目的比较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急性胆囊炎56例,根据其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采用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均<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采用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有效,可明显减少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

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成为胆囊良性疾病外科治疗的“金标准”[1]。对于病情轻的单纯性胆囊炎,一般可选择药物治疗,而急性胆囊炎是急性化脓性炎症,必须治疗及时,72h内行急诊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切除胆囊。本研究拟比较急诊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56例,均为发病72 h内入院。其中男20例,女36例;年龄18~71岁,平均(51.3±4.8)岁。入选标准:(1)未合并胆源性胰腺炎;(2)B超示胆囊呈“双边影”改变;(3)无合并严重的内科疾病[2-4]。

根据其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男10例,女18例;年龄18~70岁,平均(51.2±4.7)岁;行LC治疗。对照组男10例,女18例;年龄19~71岁,平均(51.4±4.9)岁;行开腹胆囊切除术。两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观察组行急诊LC(4孔法),常规进行抗炎等术前准备,实施全身静脉吸入复合麻醉措施,指导患者取头高脚低的卧位,并将身体向左侧倾斜,待患者完全麻醉后,建立人工二氧化碳气腹,气腹的压力应维持在11~13 mmHg(1 mmHg≈0.133 kPa)。然后对患者的腹腔进行探查,并评估其胆囊发生炎症的程度,再根据患者腹腔内胆道的扩张程度以及对患者腹腔内部胆囊三角进行解剖的难易程度选择顺行、逆行或顺逆结合的方式进行手术。将患者的胆囊切除后,应选用钛夹将患者的胆囊管以及胆囊动脉完全闭合,并应用常规电灼止血措施对患者进行止血,常规放置引流管进行引流。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常规进行抗炎等术前准备,麻醉起效后,患者仰卧位,取右肋缘下斜切口,进入腹腔探查胆囊炎症情况,在胆囊底做一荷包缝合,切开胆囊壁减压,自胆囊底向胆囊颈方向分离胆囊,距胆总管0.5 cm处切断胆囊管,使胆囊完全切除,胆囊床止血、缝合及关闭,放置引流管,逐层关腹。

1.3 观察指标观察及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39.04±11.51)min、(20.05±8.43)h及(4.14±2.01)d,对照组分别为(68.12±12.80)min、(47.23±11.56)h及(9.37±3.41)d,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24、8.66、6.53,均<0.05)。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术后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3.6%;对照组术后出血3例,胆漏1例,腹腔感染2例,切口愈合不良2例,并发症发生率28.6%;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48,<0.05)。

3 讨论

急性胆囊炎作为临床上常见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发生率不断上升。急性胆囊炎后患者若经止痛、消炎以及解痉等对症治疗后,症状仍无法缓解者,则需外科手术治疗。胆囊切除术是常见的胆道外科手术,但传统开腹式胆囊切除术治疗后,患者极易出现胆管损伤、腹腔积液、胆漏等并发症,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延长了患者术后的康复时间。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已经逐渐被微创手术所替代[5]。调查表明,近些年来腹腔镜手术切除率不断增加且稳定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完成腹腔镜手术的构成比从1992年的8%增加到2011年的99%[6]。开腹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术后并发症多,难恢复,因此腹腔镜手术的推广在急性胆囊炎手术中很有必要。

急性胆囊炎行LC治疗,多数观点强调72 h内是最佳手术时机。理由是发病72 h患者组织粘连疏松,容易剥离[7];发病3~14d的患者,胆囊周围粘连逐渐致密,分离时出血多,易误伤胆管,增加了手术难度及中转开腹率[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要好于对照组(均<0.05)。且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0.05)。

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后认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治疗中具有以下优势:(1)创伤小,避免了开腹方式对患者身体的严重损害。对于急性胆囊炎患者而言,尤其是穿孔、坏疽患者几乎无法再采取小切口手术来治疗,若患者肥胖则还需扩一步增大切口以充分显露术野,而且术中对肠管的刺激也更为严重。(2)手术操作时间短,利于患者术后早日康复。由于腹腔镜手术对患者腹腔镜内各脏器组织的干扰减小,患者能在术后早期恢复胃肠功能,不仅康复快,住院时间也更短。(3)具有更佳的美观性,尤其对于爱美的女性而言,术后几乎无明显瘢痕。(4)术后并发症更少。在传统开腹式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后常见切口感染、残余脓肿、腹腔积液、胆管损伤等并发症。当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也有一定局限性,尤其对于坏疽性胆囊炎等患者仍不可避免地需行开腹手术治疗,同时也要求术者具有较为丰富的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经验和良好心理素质。

综上所述,急诊LC对于72 h内入院的急性胆囊炎患者比开腹胆囊切除术更安全有效,并可减少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1]吴硕东.普通外科腹腔镜手术图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

[2]刘晓辉,谢开斌,李桂良,等.68例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体会[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8,20(4):295-296.

[3]梁怀远,周远荣,杨春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98例体会[J].华西医学,2007,22(4):749-750.

[4]葛欣,王晓平,冯丽君.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18例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5):1396-1397.

[5]Pedersen G,Hoem D,Andrén-Sandberg A.Influence of lape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on the preverlance of operations for gallstonesinNorway[J].EurJSurg,2002,168(8/9):464-469.

[6]Talseth A,Lydersen S,Skjedlestad F,et al.Trends in cholecystectomy rates in a definedpopulationduringandaftertheperiod oftransitionfromopentolaparoscopicsurgery[J].ScandJGastroenterol,2014,49(1):92-98.

[7]魏晓平,刁畅,田大广,等.腹腔镜治疗结石嵌顿性胆囊炎96例临床分析[J].肝胆外科杂志,2008,16(2):112-113.

[8]张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159例[J].中国药业,2008,17(13):66.

10.3969/j.issn.1671-0800.2016.03.038

R575.61

A

1671-0800(2016)03-0354-02

2015-11-07

(本文编辑:钟美春)

310000杭州,树兰(杭州)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张武,Email:zhangwu516@zju.edu.cn

猜你喜欢

胆囊炎开腹胆囊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