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住宅火灾扑救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2016-02-21刘学茂
刘学茂
(沧州市公安消防支队,河北 沧州 061000)
农村住宅火灾扑救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刘学茂
(沧州市公安消防支队,河北沧州06100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经济也随之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住宅结构、住宅设施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农村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新设备、新电器及燃气用具等物品成了农村家庭中不可或缺的电子产品。然而,由于不规范的使用和保存,加上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推广应用,农民对产品的使用不够了解,大大增加了诱发农村火灾的因素。
新农村;住宅;耐火等级;扑救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农村面貌和农民生活质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消防工作得到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乡镇专职消防队建设和农村“四有”消防队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一些非传统消防安全问题和火灾因素大量增加,农村消防力量、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消防安全意识已不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笔者就农村住宅火灾扑救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1 农村住宅的基本特点
1.1住宅形式多样,缺乏消防规划
经济发达地区多为楼房,采用砖木结构或者混合结构建筑,而一般地区仍系砖木、土木单层住宅占大多数。农村居民大多以村为单位聚居生活,布局较为紧密,常常连成一片,有的几户、几十户居民共居住在一个大院里。房屋布局紧密,住宅之间即无防火分隔,又无一定的防火间距和消防车道,缺乏统一的消防规划。
1.2耐火等级较低,致灾原因多
传统农村住宅多为土木、砖木、石木结构,门、窗多为木质材料制成,房屋顶部大都采用可燃材料制作,室内常用苇席吊顶,大部分属于三四级耐火等级,耐火等级较低。住宅内的家具、衣物等生活用品较多,家用电器也一应俱全,液化气、天然气也普遍使用,致灾因素普遍增多。
1.3基础设施薄弱,自救能力不足
受财力状况影响,各地在资金投入上差距大,基本上处于常年投入不足的状态。农村消防工作进展不平衡,经济条件好的县消防投入大,而一些财力不足、自然条件稍差的县进展迟缓,农村消防发展相对滞后,本就经济落后的农村使得消防建设更显落后。
2 农村住宅火灾特点
农村居民在生活生产过程中涉及到油、电、气,甚至使用危险化学品也十分普遍,加之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以及逃生自救能力比较弱等原因,农村住宅火灾发生出现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
2.1火灾容易蔓延扩大,形成火烧连营
一些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受自然、地理、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房屋建造随意性较大,缺少统一的规划,普遍存在防火间距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南方一些山区村寨,上下连接,左右比邻。农民大多有在房屋周围堆放柴火和牲畜饲料,造成建筑物内外可燃物相连,一旦发生火灾,易形成连营火灾,烧毁村寨。
2.2火灾容易造成人员伤亡
农村住宅多为低层建筑,通常只有一扇门,靠近门处常堆放可燃物,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将门封堵,为了防盗窗户都做了栏杆,门窗多数用铁件制作,院内屋前堆放的生产物质大部分都是可燃物,往往因为门窗被锁无法逃生,起火后受到烟雾熏烤惊慌失措,没有及时逃生,极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2.3部分火场有爆炸和产生毒气的危险
现在农村部分农民使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为燃料;多数农民还拥有机动车辆,家中储存汽油、柴油;多数农民家里存放有化肥、农药,这些物质不仅燃烧猛烈,而且有发生爆炸和析出有毒气体的危险,给扑救火灾带来一定的困难。
3 农村住宅火灾扑救对策及注意事项
农村住宅建筑火灾应立足于群众自救,积极疏散和抢救人员,坚持“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一般情况下应做到救人与灭火同步实施。
3.1采取有效战术和灭火方法
对单独的农村住宅火灾,若火势未突破外墙,要先从门窗进入,扑救房屋顶棚明火,然后消灭屋内其他可燃物明火。对农村村寨住宅火灾应采取保护重点,下风堵截或进行破拆,阻止火势向比邻的房屋蔓延。对连片的村寨火灾,应在下风向进行堵截,必要时为防止火势蔓延,拆除部分比邻房屋,形成扩大防火隔离带,防止火势蔓延至其他房屋。
3.2加强农民自防自救,使火灾扑灭于初起阶段
农村距消防队一般都比较远,一旦发生火灾,消防队很难及时到达现场灭火。对于农村火灾,一般应立足群众自救,通过周围居民的协同配合,尽可能地消灭或阻止火势,为消防队到场灭火赢得时间。在消防队到达前,当地负责人应担负起灭火指挥的任务,有组织的扑救。
3.3加强第一出动,发挥手抬机动泵、消防车泵的效能
在农村住宅火灾的力量调动时,火警通讯员要认真询问火灾发生地区的道路、水源、建筑等情况,根据掌握的实际情况,调动辖区第一出动力量,保证第一力量调配充足,有效地进行灭火。水源充足的情况下,消防车要占据水源,持续供水及时灭火;水源不充足或离水源较远的情况,要利用手抬机动泵或消防车泵进行接力供水,现场灭火指挥员要本着“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进行扑救,必要时组织群众接力打水,确保重点,防止蔓延,打持久仗。
D631.6
A
1674-7909(2016)02-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