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曷骨亏骨与骨曷骨于骨及骨曷骨干骨之略考*
2016-02-21田凯文李顺保
田凯文,李顺保△,柳 直
1 兰州石化总医院,甘肃 兰州 730060;2 甘肃省中医院
骨曷骨亏骨与骨曷骨于骨及骨曷骨干骨之略考*
田凯文1,李顺保1△,柳 直2
1 兰州石化总医院,甘肃 兰州 730060;2 甘肃省中医院
通过阐释字辞典对“骨曷”“骨于”“骨干”三字之释义,并对中医医籍中三者之异同加以辨析,以正本清源。
骨曷;骨于;骨干
骨曷骨亏(hégǔ)骨之骨名最早见于《灵枢经·骨度》,嗣后中医医籍又出“骨曷骬(héyǔ)骨”及“骨曷骭(hégàn)骨”名,三者孰是孰非?之间有无关系?今作粗浅考证,以正清源头。
1 中医医籍中三者之异同
骨曷骨亏系骨名,最早出自《灵枢经·骨度》:“缺盆以下至骨曷骨亏长九寸……骨曷骨亏以下至于天枢长八寸。”骨曷骨亏骨即今现代骨学之“胸骨剑突”。现今所见《灵枢经》系北宋校正医书局整理校正的刻本,因战火而散佚,后见元代胡氏古林书堂刊本[1],有史崧序,再见于明代吴勉学《古今医统正脉全书》[2]翻刻宋本。由此可见,“骨曷骨亏”最迟出现于北宋。
《灵枢经·本脏》篇曰:“无骨曷骨亏者心高,骨曷骨亏小短举者心下,骨曷骨亏长者心(下)坚,骨曷骨亏弱(小)以薄者心脆,骨曷骨亏直下不举者心端正,骨曷骨亏倚(向)一方者心偏倾也。”
《灵枢经·师传》篇曰:“心为之主,缺盆为之道,骨舌骨有余,以候骨曷骨亏。”
刘氏《灵枢经·骨度》[3](校勘本)作“骨曷骨亏”。
骨曷骬之骨名见于《针灸甲乙经·骨度肠度肠胃所受》[4]篇曰:“缺盆以下至骨曷骬长九寸,过则肺大,不满则肺小……骨曷骬以下至天枢长八寸。”《针灸甲乙经》转抄之《灵枢经》,但已将“骨曷骨亏”改为“骨曷骬”。《针灸甲乙经》系晋·皇甫谧撰,现存最早版本系明代吴勉学《古今医统正脉全书》翻刻本。路世才等[5]发现另一明刻本《针灸甲乙经·卷二》及《针灸甲乙经·卷三》“骨曷骬”已刻成“骨曷骭”。
清代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黄帝灵枢经·骨度》[6]作“骨曷骭”。
清代张志聪《黄帝内经灵枢集注·骨度》[7]作“骨曷骭”。
清代光绪十年京口文成堂摹刻宋本《黄帝内经·灵枢·骨度》[8]作“骨曷骨亏”。
黄龙祥《针灸名著集成·针灸甲乙经·骨度肠度肠胃所受》[9]作“骨曷骬”(明代吴勉学《医学六经》本)。
明代张景岳《类经图翼》[10]和明代高武《针灸聚英》[11]“鸠尾”之别名“骨曷骨亏”刻成“骨曷骬”。
宋代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12]将“骨曷骨亏”刻成“骨曷骬”,清刻本则成“骨曷骭”。
黄氏《针灸名著集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修明堂诀式》[9]作“骨曷骬”(明正统八年石刻拓本)。宋代王执中《针灸资生经·腹部中行十五穴》作“骨曷骬”(《针灸名著集成》元代天历代叶日增广勤书堂印本)。
《辞源》[13]“《灵枢经·本脏》”作“骨曷骬”。
明代《针灸大成》[14]明刻作“骨曷骨亏”,清刻本作“骨曷骭”。
清代《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15]:“胸骨即骨曷骭骨,乃胸胁众骨之统名也。”《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15]:“骨曷骭骨,胸之众骨名也。”清代《伤科补要·卷一》[16]:“骨曷骭者,胸之众骨名也。”《简明中医伤科学》[17]:“胸骨为前胸部之骨曷骬骨。”《中医大辞典·基础理论分册》[18]:“骨曷骭,同骨曷骨亏,指蔽心骨(胸骨剑突)。”《中医大辞典·基础理论分册》:“骨曷骨亏,胸骨剑突。”
《针灸腧穴学》[19]:“骨曷骨亏,骨曷又写作骬。前胸中央下端岐骨下部名骨曷骬。其皮下有骨,名骨曷骬骨,又名前蔽骨、心蔽骨、鸠尾,俗称心坎骨或蔽心骨,即胸骨剑突……骨亏,非骭,《甲乙经》错写为骭,骭为胫骨也。”
综上所述,概括而言:“骨曷骨亏”骨名(或作“鸠尾”穴之别名)最迟出现在北宋之前,明代则演变为“骨曷骬”骨名或穴位别名,至清代则刻成“骨曷骭”。由于历史的演变,因而有学者提出异议,如朱兴仁[20]、路世才等[5]、《针灸腧穴学》等均认为清刻本误将“骨曷骨亏”刻成“骨曷骭”,而造成混乱。
2 字辞典对“骨亏”“骬”“骭”三字之释义。
东汉文字学家许慎著《说文解字》[21],系我国第一部学书,该书收载“骭”字,“骭,骹也”。而“骹,胫也”。则“骭”为胫骨也。该书无“骨亏”“骬”字,亦无“骨曷”字。清代段玉裁撰《说文解字注》[22],是《说文解字》的最佳注释本,此书对“骭”字释曰:“骭之言也。者,本也,人体之阯也。胁骨何以亦名也?曰:胁、见于《左传》……古“”“翰”通用,毛诗翰字多为之假借,胁乃翰之假借,胁肋如鸟之羽翰分布也。”
三国时期魏国张揖撰《广雅》[23]曰:“骨曷骬,缺盆也。或作骨亏。”“骬”和“骨亏”,两字通用。
宋代陈彭年撰《广韵》[24]曰:“骬,骨曷骬,缺盆骨也。”
宋代丁度修定《集韵代月韵》[25]云:“骨曷,骨曷骨亏,胸前骨。”
《广韵·翰韵》曰:“骭,胁也。”北齐·刘昼《新论·命相》:“帝喾载肩,颛顼骿骭。”骿骭者,骿胁也(同“骈胁”)。除颛顼骿胁外,晋文公重耳亦患骿胁,即第八、第九、第十肋骨粘连成一块而无肋间隙(《史记·晋世家第九》[26]):“(晋文公)自卫过曹,曹共公不礼,欲观重耳骈胁。”
《广韵·谏韵》曰:“骭,胫骨。”《新唐书》[27]:“衣青布短褂,露骭。”齐代宁戚《饭牛歌》曰:“短布单衣遮至骭。(《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26])”。
《淮南子·俶真训》[28]:“虽以天下之大,易骭之一毛,无所概于志也。”骭者,小腿也。
纵观上述可见,“骨亏”和“骬”皆为鸠尾骨名,在汉前通用,已成共识。“骭”有3种释义:一是胫骨,二是小腿,三是肋骨,可见“骭”字系一字多义,在汉前已形成。
3 释疑
3.1 确立骨曷骨亏骨名 在《灵枢经》中有3篇:《骨度》《布传》《本脏》,均提及骨曷骨亏,且是相同的位置、相同的名称,位于鸠尾,后世亦称鸠尾骨,即现代解剖骨学之胸骨剑突,在《黄帝内经》中也未见其异名。骨曷骨亏骨名出现在《灵枢经》最早的北宋刻本中。依据以上资料,可以确立骨曷骨亏骨名。
3.2 骨曷骨于和骨曷骭是骨曷骨亏骨的变异名 随着《灵枢经》宋后的刻本和宋后《灵枢经》注释本的出现,“骨曷骨亏”常易名为“骨曷骬”。其后的针灸医籍中的“骨曷骬”作为“鸠尾”穴的异名出现,直至现今,因此有学者认为“骨亏”和“骬”两字在汉前通用,有字书佐证。明末及清的刻本又出现“骨曷骭”,故路氏、朱氏及《针灸腧穴学》等认为“骨曷骨亏”错刻成“骨曷骭”,但据《说文解字注》及《广韵》等“骭”字释为肋骨。据考证“骭”字有3义:肋骨、胫骨、小腿,只可说“骨曷骬”和“骨曷骭”是“骨曷骨亏”骨的变异名。
3.3 骨曷骭作为骨曷骨亏骨的别名应废止 《灵枢经·逆顺肥瘦》曰:“冲脉者……其下者,注少阴之大络,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入腘中,伏行骭骨内,下至内踝之(后)属而别。”《灵枢经·动输》曰:“冲脉者……与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下,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邪入腘中,循胫骨内廉,并少阴之经,下入内踝之后,入足下。”此骭骨当为胫骨(小腿骨),由此可见,《灵枢经》中的骨曷骨亏骨与骭骨系二骨而非一骨。鉴于此,骭骨不能作为骨曷骨亏骨的异名,即使依据《广韵》《说文解字注》《史记》等非医籍中“骭”字的释义亦名“肋骨”(胁骨),不是鸠尾骨,故也不能作“骨曷骨亏”骨的异名,严格而严谨地讲,“骨曷骭”骨名作为“骨曷骨亏”骨名别名应予纠正和废止,以免在应用上出现混乱。
[1] 佚名.灵枢经:影印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2] 佚名.灵枢经:明《古今医统正脉全书》翻刻宋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4:39.
[3] 刘衡如.灵枢经:校勘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4]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影印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
[5] 路世才,侯文学,游佩琇.对中医骨学文献的研究(连载二)[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19(11):79.
[6] 陈梦雷.扁鹊难经(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黄帝灵枢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152-154.
[7] 张志聪.黄帝内经灵枢集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8:78.
[8] 佚名.黄帝内经(京口文成堂摹刻宋本)[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影印本),2003:236.
[9] 黄龙祥.针灸名著集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193-254.
[10]张介宾.类经图翼:影印本[M].北京:学苑出版社,1959:1922.
[11]高武.针灸聚英[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120.
[12]王唯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影印本[M].北京:中国书店,1987:89.
[13]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辞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3475.
[14]杨继洲.针灸大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327.
[15]吴谦.医宗金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3:2214-2291.
[16]钱文彦.伤科补要[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2003:29.
[17]北京中医学院.简明中医伤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57.
[18]中医大辞典编辑委员会.中医大辞典:基础理论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346.
[19]杨甲三.针灸腧穴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569.
[20]朱兴仁.“骨曷骭骨”和“骨曷骨亏骨”略考[J].中医杂志,1963,9(6):33.
[2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86.
[2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66.
[23]张揖.广雅[M].北京:中华书局,1983:1836.
[24]陈彭年.广韵[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274.
[25]丁度.集韵[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772.
[26]司马迁.史记[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75:252.
[27]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上海:中华书局,1975:1833.
[28]刘安.淮南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6.
Briefly Study on HeGu, HeYu, HeGan
TIAN Kaiwen1,LI Shunbao1△,LIU Zhi2
1 General Hospital of Lanzhou Petrochemical Company,Lanzhou 730060,China; 2 Gansu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explain the meaning of He, Yu, Gan by explaining dictionary, the similarties and analyze the same and differences of three characters in TCM classics were analyzed in order to reform radically.
He; Yu; Gan
R322
A
1004-6852(2016)12-0036-03
2016-06-25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308RJZA174)。
田凯文(1981—),男,在读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骨伤科疾病的中医诊治。
△通讯作者:李顺保(1940—),男,主任医师,全国名老中医,甘肃省名中医,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研究方向:中医急救、中医文献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