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非运输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16-02-21何琳李红昌

铁道经济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竞争力指标体系导向

何琳李红昌

(1、2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北京100044)

学术园地

铁路非运输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何琳1李红昌2

(1、2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北京100044)

非运输业务是中国铁路总公司重要的业务板块。随着中国铁路总公司市场化运作改革的推进,非运输类企业将比运输企业更直接面对市场竞争,研究如何提升非运输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从“能力结果导向”和“能力要素导向”两个维度,构建了铁路非运输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设计了评价打分标准和方法,可为中国铁路总公司对下属非运输企业进行竞争力宏观评价,以及铁路非运输企业对竞争力进行自我分析诊断提供参考。

铁路;非运输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

0 引言

2013年铁道部转型改组为中国铁路总公司(以下简称铁路总公司),这是我国铁路运输业在市场化、公司化转型之路上的里程碑式事件。庞大的非运输业务一直是我国铁路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化改组之后,非运输业务一方面要更加充分发挥与运输主业的协同效应,另一方面也要逐渐摆脱承担主业人员分流和弥补主业亏损的“角色”,成为独立决策的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做大做强,并成为铁路总公司的重要收入和利润来源。

然而,与全国国有企业总体相比,我国铁路非运输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状况令人担忧。根据统计,我国铁路非运输业务的营业收入利润率水平平均为1.57%①作者根据各铁路局非运输业工作汇报中的数据计算。数据来源:中国铁路总公司2014年区域性合作会议,太原,2014年7月,远低于同期全国国有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率平均值8%②数据来源:国资委,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2013。如何提升非运输类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成为铁路总公司亟需研究并解决的重要问题。

建立竞争力评价制度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有效管理工具。对铁路总公司而言,企业竞争力评价能够帮助铁路总公司了解下属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企业所在的行业和地区,从而了解铁路非运输业务竞争优势的行业分布和地域分布,为铁路总公司进行内部资源配置与整合提供决策依据。对非运输企业而言,竞争力评价有助于企业分析自身竞争优势,诊断能力短板,设计能力提升路径。

1 企业竞争力评价理论与国内外实践

1.1 企业竞争力的内涵

世界经济论坛在1985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将竞争力定义为“企业在目前和未来环境中以比其国内外竞争者更有吸引力的价格和质量设计和销售货物以及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机会”。美国《产业竞争力总统委员会报告》(1985)认为,企业竞争力是指“在自由良好的市场条件下,企业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提供好的产品、好的服务,同时又能提高本国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哈佛大学教授波特将竞争力表述为“企业竞争优势,是指一个公司在产业内的优势地位”。我国学者金碚(2001)指出:“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并获得盈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李显君(2002)认为企业竞争力是指厂商在竞争的环境中,通过配置和创造资源,在占有市场、创造价值和维持发展等方面与同业其他厂商在市场竞争中的比较能力。

从以上研究可看出,企业竞争力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使得企业能够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取得一定的市场地位和市场知名度。竞争力不是短期经营绩效的体现,而是长期经营优势的积累,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来的竞争潜力。

1.2 企业竞争力的来源

结构学派、资源学派和能力学派从产业结构、资源和能力三个方面解释企业竞争力的来源[1]。

结构学派以波特(M.E.Poter)为代表,认为企业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产业结构,具体来说是由产业中的五种竞争力量(现有竞争者的威胁、潜在竞争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顾客的讨价还价能力)所决定。从这一认识出发,结构学派提出,企业可通过低成本和差异化这两个基本途径来创造竞争优势。从学术意义上看,结构学派首次明确提出了企业如何获取竞争优势;但该学派着眼于从企业外部环境—产业结构出发,对企业内在因素未做深入研究[2]。

资源学派以沃纳菲尔特(B.Wernerfelt)、科林斯(D.Collis)[3]和蒙哥马利(C.A.Montgmery)等学者为代表,其主要观点是: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拥有或支配的资源。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长期取胜,就需要开发利用具有价值性、稀缺性、非模仿性、非流动性的资源。凭借这些关键资源,企业可以获得经济租金。资源学派一定程度弥补了结构学派的不足,然而它忽视了并非所有资源都能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事实。一方面,资源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获得,企业的既有资源优势很容易丧失;另一方面,如果企业不能合理利用和配置资源,资源不能自动转化为竞争力。

能力学派以哈默(G.Harmel)和普拉哈拉德(C. K.Prahalad)为代表,其主要观点是: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自身拥有的核心能力。企业核心能力是开发、利用、组合和保护资源的能力[4]。

我国学者金碚(2003)在总结以上三个学派观点的基础上,将企业竞争力来源归结为四个方面:一是企业所处环境(特别是行业环境);二是企业所拥有控制的资源(尤其是战略资源);三是企业所拥有的能力(特别是核心能力);四是企业所拥有的知识(特别是获取流量知识)。

1.3 企业竞争力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在国内学术界,学者们对竞争力评价的方法也进行了较为丰富的研究,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如表1所示。

表1 国内学者对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代表性研究

从表1可看出,国内学术界对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较多,学者们设计的评价指标各有侧重,差异较大,而且大多数指标体系较为复杂,指标较多,从公开渠道获取资料有一定难度,一些指标还需要通过主观打分的方法进行评价。这样的指标体系适用于咨询机构或企业管理层对某一企业进行竞争力分析和诊断,但不适用于每年对众多企业进行竞争力排名。

实践中,国内外有不少机构每年根据各自开发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对全球或国内的企业进行竞争力评价,如表2所示。

表2 国内外知名的竞争力评价实践

从竞争力评价的国内外实践可以看出,竞争力排行榜的评价指标体系通常指标较少,没有主观评价指标,规模、市值、资产、利润等客观性指标成为企业竞争力排名的主要依据。这是因为:(1)对全球企业进行竞争力排名,所涉及的企业千差万别,不仅所处行业不同,地域不同,经营状况不同,而且适用的会计准则也不相同。如果指标过多过细,反而造成评价的不公允,不客观,不可比。(2)尽管企业规模(大)与经济效益(强)不完全等价,但从长期看,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如果企业的经营效益不好,就不可能持续吸引外部投资,也就无法扩大规模并持续成长。因此,企业规模实际上是企业经济效益的长期表现。尽管规模最大的企业不一定经济效益最好,但从长远看,这两个指标是高度正相关的。因此,国际各大排行榜都将规模指标视为竞争力评价的重要标准。(3)国际竞争力排名涉及的企业众多,如果指标过于复杂,则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可操作性差。

2 铁路非运输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从企业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可以看出,竞争力评价体系可从两个路径进行设计:一是结果导向评价,即通过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财务指标评价竞争力。实践中各大机构进行竞争力排名,均通过此路径设计评价指标。二是能力要素导向评价,即通过影响竞争力的内在能力因素来评价竞争力。学者们大多从这个路径出发设计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7-8]。

铁路非运输企业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可根据评价目的从这两个路径分别设计。基于铁路总公司考核评价之目的,可从结果导向路径设立竞争力评价指标;基于非运输企业自我诊断之目的,可从能力要素导向路径设立竞争力评价指标。

2.1 “能力结果导向”评价指标

能力结果导向指标是企业竞争力结果的体现[9]。较强的竞争力通常体现为规模庞大、投入资本回报率较高、发展较快,因此本文借鉴《中国经营报》的竞争力评价体系,结合铁路非运输企业特征,从企业规模、经营效率、发展潜力、自主经营、风险控制等五个方面设计评价指标。结果导向指标由财务指标构成,计算简单,数据易于收集,客观性强,可在各行业通用,便于不同行业之间的比较。指标体系设计如表3所示。

表3 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果导向)

2.1.1 规模类指标

一般来说,规模大的企业意味着较强的新产品开发能力、较发达的销售网络、较大的规模经济、较强的融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从而表现为比对手更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企业规模也是由历史的经营成果长期积累而成,体现了竞争力的历史积累。

规模类指标首先选择国际通用的“营业收入”。但如果仅用这一个指标,可能诱导企业为了做大收入而牺牲利润,或者不顾效益盲目并购重组扩大规模的倾向,因此再增加“综合效益”指标加以修正。“综合效益”以利润总额为基础,加回了非运输企业对运输企业承担的成本,可更加真实反映非运输企业的经营状况。

2.1.2 效率类指标

考虑到国有企业(包括铁路企业)的特殊性,即:在亏损状态下仍然可能获得股东(铁路局)的支持,包括权益性增资或债务性出资,因此,需要设置效率指标对规模指标进行修正。

本文选择“总资产报酬率”,反映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该指标不涉及资本结构因素,也排除了不反映竞争力的因素(例如营业外利润)对利润的干扰,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效率水平。

2.1.3 发展类指标

设置发展类指标,主要是考虑到铁路非运输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需要通过快速增长提升竞争力。本指标体系选择“营业收入增长率”,反映企业的增长状况。总资产增长率也是反映发展能力的常用指标,但本指标体系没有将其选入,主要是考虑到铁路局可能为了排名目的对企业进行出资,不是市场化行为,无法考察企业真实的市场竞争力状况。

2.1.4 自主经营指标

由于历史的原因,铁路运输主业与非运输企业在业务、人事、财务等方面都存在密切的关联,主业对非运输企业的经营存在一定的影响。为了引导非运输企业尽快形成自主经营的状态,本指标体系设计了“利润综合效益比”,反映非运输企业自主经营程度。

2.1.5 风险控制指标

应收账款的风险在我国铁路非运输系统的一些行业中较为明显。为了引导企业重视资金回收,控制坏账,本指标体系纳入了“应收账款周转率”,引导企业控制应收账款规模,加速应收账款的回收。

2.2 “能力要素导向”评价指标

能力要素导向指标是从竞争力来源的角度,构建竞争力评价体系[10]。本文从产品服务创新能力、生产运作管理能力、市场营销开发能力、财务管理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外部网络管理能力这六个方面解析企业竞争力的来源,这六方面能力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竞争力能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如图1所示,研发创新、生产运作、市场开发这三个环节体现了价值创造的过程。首先,产品或服务创新意味着企业新产品或服务的设计开发,是企业未来利润的增长点,并且有可能发展为今后主要的产品种类或业务模式。因此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竞争力的源泉。其次,企业的价值在生产运作过程中得以形成。这里的生产运作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既包括产品的生产过程,也包括服务的提供过程,还包括企业的日常行政管理过程。如果企业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提供客户满意的产品或服务,则体现出企业在生产运作环节的竞争力。第三,通过市场渠道的构建和营销,产品和服务才能传递到顾客,企业价值才能真正实现。营销和市场开发方面的竞争力将帮助企业品牌在更大范围传播,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在更大的市场中实现。

价值创造过程管理体现了企业的显性能力要素。在这些显性能力要素的背后,是更为基础的隐性能力要素。本文将隐性能力要素识别为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财务管理能力和外部网络管理能力。隐性能力要素不直接参与价值创造,而是为价值创造过程的顺利、高效运行提供保障。例如,强大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能够为价值创造的各个环节提供人力保障,卓越的财务管理能力能够为价值创造过程提供资金保障,良好的外部关系管理能力能够加快价值实现的过程。

本文对这6类一级能力要素设计了二级子要素,便于企业对自身各类一级能力要素进行进一步分析评价。铁路总公司下属非运输类企业的行业分布十分广泛,包括仓储业、装卸搬运及其他运输服务业、房地产业、制造业、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零售业、铁路运输业(合资铁路运输)等,各行业的技术经济特征又各不相同,因此各行业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也不完全相同,如表4所示。

3 铁路非运输企业竞争力评价算法

3.1 “能力结果导向”评价的算法

“能力结果导向”评价体系主要用于铁路总公司进行全路非运输企业的竞争力比较排名,评价体系由客观指标组成,全部指标均可量化。本文借鉴《福布斯》排行榜的做法,根据各指标在企业间的排序计算指标得分,然后将指标得分与指标权重进行加权平均,最终得到竞争力分值,如表5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参评企业数量不为100,则竞争力得分E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转为百分制得分,其他步骤算法不变。

表4 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能力要素导向)

表5 “能力结果导向”竞争力评价算例

3.2 “能力要素导向”评价的算法

“能力要素导向”评价主要服务于企业对自身竞争力的历史比较和自我诊断,因此评价体系中的指标得分均依赖企业管理层的主观判断和自我评价。本文设计了5档打分标准,每档标准有一定的分数段相对应,如表6所示。

企业可根据该指标体系以及自身所处行业的特征,对各指标设定权重,并参照评分标准对每个指标打分。各指标分值的加权平均值即为企业的竞争力得分。

表6 “能力要素导向”竞争力评分标准

4 结论

本文根据竞争力评价分析的目的不同,从“能力结果导向”和“能力要素导向”两个途径,设计了铁路非运输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竞争力得分算法,可分别为铁路总公司进行全路企业竞争力排名和铁路非运输企业竞争力自我分析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1]B.Wernerfelt.A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4(2):171-180

[2]Porter,Michael.E.Competitive strategy: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M].New York:The Free Press,1980

[3]D.J.Collis,&C.A.Montgomery.Competing on resources:strategy in 1990[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5(7):118-128

[4]C.K.Prahalad&G.Hamel.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6):141-145

[5]胡大立.企业竞争力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6]胡鞍钢,魏星,高宇宁.中国国有企业竞争力评价(2003—2011):世界500强的视角[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72-83

[7]金碚.论企业竞争力的性质[J].中国工业经济,2001(10):5-10

[8]金碚.企业竞争力测评的理论与方法[J].中国工业经济,2003(3):5-13

[9]李显君.企业竞争力形成机理[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10):57-60

[10]张晓文,于武,胡运权.企业竞争力的定量评价方法[J].管理评论,2003,15(1):32-37

(责任编辑:魏艳红)

Study on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Competitiveness of Non-transportation Enterprises

HE Lin1,LI Hongchang2
(1,2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associate professor,Beijing 100044,China)

Non-transport business is an important portion of China Railway Corporation(CRC).With the deepening market-oriented reform of CRC,non-transport enterprises will confront more challenge than transport enterprises.How to enfor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non-transport enterprises of CRC is attracting more attention.This paper constructs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non-transport enterprises of CRC from two aspects:competency results-oriented and competency elements-oriented,and proposes the standards and methods.The resear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both competitiveness ranking in CRC and competitiveness self diagnosis of non-transport enterprises.

railway;non-transport enterprises;competitiveness;evaluation;index

A

:1004-9746(2016)03-0001-06

2016-02-20)

*本文受到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重大课题“铁路综合管理技术研究——支持铁路发展的资产经营开发平台及关键技术研究(2014Z001-A)”的资助

猜你喜欢

竞争力指标体系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偏向”不是好导向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日本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