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城市竞争力评价
——基于长三角城市群的分析
2016-02-20江三良
江三良,纪 苗
(安徽大学 经济学院,合肥 230601)
合肥城市竞争力评价
——基于长三角城市群的分析
江三良,纪 苗
(安徽大学 经济学院,合肥 230601)
从经济实力、产业结构、政府作用、科教水平、基础设施、对外开放6个方面22个具体指标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法对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在公共因子和综合因子上进行排名,并从经济总量与发展潜力、人民生活水平、环境设施、经济增长四方面对合肥以及长三角城市群其他城市进行综合评价,并基于综合得分进行聚类分析,了解合肥发展的优劣势以及所处层级,据此对合肥成为长三角副中心城市的建设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城市竞争力;长三角城市群;因子分析
0 绪 论
2014年9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安徽整体纳入长三角区域,合肥与南京、杭州并列被定位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明确要求提升合肥都市区的国际化水平。[1]2016年6月,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再次强化了合肥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
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区域,已成为国际公认的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近年来,长三角城市群城市竞争力问题颇受关注。郁鸿胜创立了一套适合长三角城市群的评价体系,形成了长三角“15+1”城市2006年度综合竞争力的榜单。[2]于丽英、郭洪晶基于城市协同合作的视角,从内部因素(综合经济能力、基础设施水平、社会和谐)和外部因素(城际基础设施共享度、城际间分工与协作)对长三角25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3]孙亚南尝试引入水域资源要素,构建4层26指标的城市竞争力评级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长三角三省一市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4]
城市竞争力的评价是一个多指标综合评价的过程,当前多指标综合评价的方法有上百种之多,根据权系数的确定可以归纳为主观赋权评价法和客观赋权评价法两大类。因子分析是主成分分析的一个推广,为客观赋权评价法,是研究如何以最少的信息丢失将众多原有变量浓缩成少数几个因子,且使因子具有一定的命名解释性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5]本文以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对城市竞争力进行因子分析,以期概括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竞争力水平,把握合肥所处的位置。
1 评价指标的选取
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确定包括经济实力、产业结构、政府作用、科教水平、基础设施、对外开放6个方面的评价领域,根据科学性、可行性、综合性和可比性的原则,选取如下22个指标组成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评价指标体系
2 数据搜集与分析
2.1 数据搜集
以2014年为研究年份,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2015年的《上海市统计年鉴》《江苏省统计年鉴》《浙江省统计年鉴》《安徽省统计年鉴》以及各地级市统计年鉴,部分缺失的数据来源于各地级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还有部分数据通过已有数据加工整理得到,如表2-5。
2.2 因子分析
2.2.1 可行性检验
利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从表2 Bartlett球度检验和KMO检验法的输出结果可知统计量的P值接近0且KMO值为0.618>0.6,所以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矩阵有显著差异,原有变量基本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表2 KMO和Bartlett的检验
2.2.2 因子提取
根据原有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从表3中可以看出默认输出特征值大于1时提取了4个成分,前4个成分的累计总方差贡献率达到86.030%>85%,能够充分解释原有变量的大部分信息,因此选取前4个主成分作为解释城市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因子。
表3 解释的总方差
2.2.3 因子载荷矩阵的分析
由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看出系数基本向两极分化了,每一个因子都有与其相关性极强的变量。因子F1最重要,14个变量在F1上有较大的载荷,这些变量与城市的综合经济能力和发展潜力有关,因此可将F1命名为“经济总量与发展潜力”因子。4个变量在因子F2上的载荷最大,这些变量都是关系人民生活质量的,因此可将F2命名为“人民生活水平”因子。3个变量主要由因子F3解释,这些变量侧重于城市绿化情况,所以F3可被称为“环境设施”因子。因子F4可以很好解释剩余一个变量,它对原有变量的解释作用最不显著,可命名为“经济增长”因子。
表4 因子载荷及命名
2.2.4 计算因子得分
采用回归法估计因子得分系数,并输出因子得分系数矩阵,用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来表示公因子F1、F2、F3、F4的得分函数,表达式如下:
其中Fj表示第j个因子的得分,Xi表示经过标准化后的第i个变量的数据,fij表示第i个变量在第j个因子上的得分系数。
以各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四个因子累计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为权重进行加权计算,得到每个城市的综合得分。
F=(47.237%*F1+22.761%*F2+9.159%*F3+6.873%*F4)/86.030%
通过计算,得到各城市在公因子F1、F2、F3、F4的因子得分以及城市综合得分,按照降序排列,结果见表5:
表5 城市因子得分及排名
2.3 聚类分析与合肥的总体位置
以因子分析结果为基础,将各个城市的综合得分作为原始变量进行层次聚类,确定聚类数目为5,可得表6所示的聚类结果。
表6 城市分类
由表6可知,上海是国家中心城市,当仁不让的排在所有城市之首,自成一类,是超强竞争力型城市。苏州、南京、杭州属于强竞争力型城市。苏州东临上海,受上海辐射大,经济实力雄厚;南京、杭州作为国内有较强竞争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副中心城市,资源集聚能力强,区位好,各个方面的竞争力都比较强。无锡和宁波是较强竞争力型城市,无锡临近上海,是中国民族工业和乡镇工业的摇篮,宁波是副省级城市、浙江省经济中心,具有沿海港口的优势,两市经济基础好,人民生活质量高。
一般说来,城市的经济实力与城市竞争力关系密切,经济实力强的城市,其城市竞争力相对也强。[6]由表5,我们可以看出城市竞争力排在前列的城市在经济总量和发展潜力因子上得分很高。当然,城市综合竞争力不等同于城市的经济实力,如常州、镇江、扬州,虽然经济总量不突出,但凭着环境设施完善等其他方面优势与合肥、南通位列第四层级。这一层级的城市在某些方面的竞争力较强,具有自己的优势。合肥与南京、杭州的主要差距在于,经济总量与发展潜力排在第五,但人民生活水平排在倒数第六,这两方面的落后是导致合肥综合竞争力靠后的主要原因。
2.4 进一步分析
2.4.1 经济总量与发展潜力
由表5可知,在F1方面,前八位城市的得分均为正值,说明经济总量与发展潜力高于长三角城市群城市的平均水平,在经济方面有很强的优势。排在第九到第十五位的城市,从各项指标来看,经济总量与发展潜力居于长三角城市群中上游。第十六到第二十三位的城市有的在个别指标方面比较有优势,如铜陵的人均生产总值接近100 000元,但综合所有指标就有些落后。排在最后三位的是台州、湖州、舟山,这其中舟山由于人口少,工业、科教等指标数值远远落后其他城市而排名垫底。总体看来,江苏城市经济总量与发展潜力大大高于浙江和安徽各市。
合肥在这方面排名第五,表面上看位次不错,但与南京和杭州两个副中心相比差距还很大。2014年,合肥GDP首次突破5 000亿元大关,但这仅仅相当于南京的58.73%,杭州的56.27%,分别落后南京和杭州3 640.19亿元、4 025.6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分别相当于南京和杭州的65.07%、66.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更不及南京、杭州的一半。合肥贵为国家的科教中心,但科研经费投入与产出量却落后南京和杭州,如专利授权量仅为南京和杭州的55.69%、37.92%。因为地理位置等原因,既不在长江沿岸也不靠近海,所以合肥的国际化开放程度仍然很低,2014年外贸进出口总额为207.41亿美元,而南京和杭州分别是572.21亿美元、679.98亿美元,差距很是明显。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三产业比较滞后。南京和杭州三次产业均呈“三二一”结构,其中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在55%以上。合肥却是“二三一”的产业结构,工业化程度高,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而南京杭州的后工业化特征明显。当然,合肥也有优势,如固定资产投资额在整个长三角城市群中仅次于上海、苏州和南京,说明社会建设速度增长快,未来发展潜力大。
2.4.2 人民生活水平
从人民生活水平角度来看,杭州、无锡位居前两位,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人民可支配收入高,人均生活用电量高居第一,而无锡的人均GDP略低于榜首的苏州。前13位城市中浙江占据八席,江苏占据五席,因子得分均为正值,表明这些城市在人民生活水平方面较为突出。其余城市得分均为负值,尤其是池州、滁州和安庆,得分很低,人民生活水平很差。总的说来,浙江人民生活水平高于江苏和安徽。
合肥在人民生活水平上排名倒数第六,人均发展水平很低,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杭州高居首位,南京排名第八。2014年,合肥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67 689元,而南京杭州均已超过十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9 348元,比南京、杭州低13 220元、15 28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 407元,比南京、杭州低3 254元、9 148元。合肥人均生活用电量为510.91 kw·h,相当于南京、杭州的69.11%、54.17%。所以,无论在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还是人均生活用电量上,合肥都远远的落后于南京和杭州。
2.4.3 环境设施
从选定的指标可以看出,环境设施比较完善的是铜陵、扬州、镇江、南京、无锡。铜陵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位居第一,扬州和镇江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排在前两位,南京的多项指标位于前列,无锡的污水处理率达到96.80%,基本实现污水全收集,这在全国范围内也是很高的。第六到第十四位城市的得分都是正值,说明环境设施良好。其余城市得分均为负值,表明在环境设施方面尚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合肥在环境方面排名第十,低于排名第四的南京,但略高于排名第十三的杭州。2014年,合肥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32 m2,低于南京的14.98 m2和杭州的15.16 m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20%,排名长三角城市群所有城市的第二位,比南京和杭州分别高1.06个百分点、4.63个百分点,这固然值得骄傲但仍需保持。合肥的污水处理率只有89.40%,远远低于南京的95.32%和杭州的93.96%。总的说来,合肥仍需要加大环境设施投入,改善环境质量,实现健康绿色发展。
2.4.4 经济增长
在经济增长方面,南京、杭州、合肥位于前三位,经济增长速度较快。2014年,合肥GDP增长率10.60%,比南京、杭州分别高1.45个百分点、0.26个百分点,已经连续多年领先宁杭,在全国GDP增速放缓至7.4%的前提下,经济增长动力依旧强劲。有些城市如苏州、无锡由于经济总量很大,虽然增速缓慢,但绝对增量依然可观。马鞍山和铜陵GDP增长速度过慢,两市政府今后需要采取政策促进经济增长。
3 加速合肥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3.1 活跃消费市场,实施大开放带动战略
随着合肥被定位为长江流域经济带战略中心和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合肥的经济发展建设进入了蓬勃发展期,经济增长率连续多年在全国名列前茅。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由于政策支持高,合肥的投资水平不低,如固定资产投资,但消费水平和净出口相对靠后。
2014年,合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及同为副中心的南京、杭州的一半,这既有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低,也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高有关。从需求方面来看,合肥要提高居民工资水平,增强居民社会保障措施,加大补偿性等各项收入的投入,让人民有钱消费,真正享受到发展成果。[7]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合肥的启示应是要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扩大市场规模,提高供给对需求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更好的满足居民的消费,让居民乐于消费。
合肥要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和具有国际化水平的大都市,还需要扩大开放,这里既包括对国外的开放,也包括与国内尤其是长三角城市间的交流。如前分析,合肥的对外开放程度与南京、杭州相比,无论在进出口总额还是实际利用外资额方面都有不小的差距。全方位推进国际化战略,合肥要利用“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和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这两大区位优势,更好的推动“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以开放的竞争为突破口,利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3.2 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快产业结构优化
合肥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城市之一,要科学承接来自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不能盲目引进高污染、高能耗制造业,不能以牺牲环境和能源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增长。合肥经济发展起步晚,又没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产业结构比较滞后,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的第二产业为主,现代服务业与其他副中心相比差距很大。[8]当前优化产业结构的首要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旅游、金融、信息等服务业的发展,这些将成为合肥未来发展的新动力。因此,合肥要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现有工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如工业结构向增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完善现代服务业的建设。农业生产也要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率。
3.3 增强合肥辐射力,发挥合肥都市圈的龙头作用
安徽省内其他城市占据26个城市的倒数8位,竞争力普遍较弱。作为省会城市和副中心城市,合肥发挥好“带头大哥”的作用意义重大。《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要推动合肥都市圈与南京、杭州、苏锡常、宁波都市圈的同城化发展,所以进一步完善合肥的基础设施,优化合肥的产业发展,扩大城市规模,发展新型城镇化,增强合肥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对内形成整体发展,对外更好融入长三角,加强合肥都市圈内部城市的协调发展和差异化发展,实现互补互赢。
3.4 加大科技投入,做大做强创新源
城市竞争力必须建立在较强的科技实力和创新水平上。虽然合肥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但专利授权量很低,说明产学研尚未实现协同发展,在校企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合肥的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仅相当于南京、杭州的62.62%和49.99%,为此,作为全国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市,作为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城市,合肥必须在“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战略实施中,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加强创新平台建设,通过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创新改革试验,发挥大科学装置集群效应,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全国性产业创新中心,构建研发、转化、孵化、产业化体系,在技术成果转化成实际应用的技术和生产力上,引领全省、示范全国。
[1] 吴妍妍,宋雁冰.合肥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初探[N].安徽日报,2014-11-24(3).
[2] 郁鸿胜.2006年度长三角城市群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J].华东科技,2007(11):42-47.
[3] 于丽英,郭洪晶.城市协作框架下的长三角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1):95-98.
[4] 孙亚南.长三角城市群综合竞争力评价及发展定位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5(4):151-156.
[5] 薛薇.SPSS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262-263.
[6] 金炎.合肥市与周边省会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5):52-55.
[7] 谷瑾琼,任风娟,丁涛,等.树长三角城市标杆 坚定跨越发展信心——合肥与南京、杭州对比分析[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14(4):11-14.
[8] 李文俊.合肥跻身长三角“副中心”创新发展路径[J].现代商贸工业,2016(20):25-26.
[责任编辑:刘跃平]
On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Hefei Urban Competitiveness of Yangtze River Delta Cluster
JING San-Liang,JI Miao
(School of economics , Anhui University, Hefei 230601, China)
This article builds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rom such six aspects as economic strength, industrial structure, government role, science and educational level, infrastructure, opening up, with 22 specific indicators. By analyzing factors,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cluster cities are ranked according to the public and comprehensive factors based on the composite scores for cluster analysis, and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between Hefei and other cities in the cluster is carried out from perspectives of economic 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environmental facilities and economic growth.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Hefei development and its current stage,which contributes to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constructing Hefei to be a sub-center city of Yangtize River Delta closter.
urban competitiveness; Yangtze River Delta cluster; factor analysis
2016-10-31
2016-11-27
本文受合肥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研究院资助。
江三良(1969— ),女,安徽池州人,安徽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纪 苗(1992— ),男,安徽池州人,安徽大学经济学院2016级产业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F062.9
A
2096-2371(2016)06-00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