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棉花伏蚜防治对策

2016-02-20贾登三

乡村科技 2016年19期
关键词:棉株老叶棉田

棉花伏蚜防治对策

棉花伏蚜具有繁殖速度快、发生量大等特点,多呈爆发性,常给生产带来极大危害。

1.加强田间调查,抓住用药关键期。在伏蚜发生期,要2天调查1次,当棉株下部叶片出现少量发光蜜点,棉蚜开始向上转移时,即是伏蚜大发生的预兆。当田间点片卷叶株数量在3%~5%时,应立即喷药。

2.搞好农业防治。伏蚜的虫源多集中在底部老叶、嫩杈及刺儿菜等杂草上。因此,喷药之前应结合整枝将打下的老叶、嫩杈、杂草等带出田外深埋处理,可有效减轻伏蚜危害。

3.积极开展生物防治。在伏蚜发生期,草蛉、蚜霉菌、瓢虫等大量天敌向棉田迁移,当天敌与蚜虫比达到1∶50时,控制施药便可减轻伏蚜危害。也可利用植物性杀虫剂防治蚜虫,如毙蚜丁等。

4.选对农药,交替使用。在伏蚜发生初期,可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2 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1 500倍液、48%乐斯本1 5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2 500倍液喷雾防治,每次每667平方米喷药液50~60千克,注意轮换用药。喷药要细致周到,做到“一翻一扣,四面打透”。在伏蚜发生盛期,可每667平方米用77.5%敌敌畏乳油100~150毫升,兑水4千克,拌麦糠7~8千克,在中午高温时段撒于棉田地面进行熏蒸,防效在90%以上;或每667平方米用2.5%敌百虫粉2.0~2.5千克,与过筛干草木灰按1∶1拌匀后,在无大风的傍晚撒施于田间,防效在90%左右。

5.控施氮肥,增施钾肥。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无效枝杈的形成,增强棉株抗逆性,而且能减轻伏蚜繁殖危害。●

贾登三 山东省昌乐县农业局 262499

猜你喜欢

棉株老叶棉田
老周
芒种时节抓好棉田管理
更 正
棉花早衰原因及防止措施
陈砚章
棉田播种
老 叶
长期膜下滴灌棉田根系层盐分累积效应模拟
种棉花防三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