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16-02-19周莹莲
周莹莲
摘要:针对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课程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内容的优化整合、注重实效的教学方法创新和项目驱动的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探索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取得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效果。
关键词:高频电子;课程改革;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7-0126-02
高频电子线路是电子、通信类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作用。然而,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有课程难学、知识难掌握、电路实验难调试、教师难教的情况[1,2]。多年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变化不大,存在教材老化、教学内容偏深偏难、只重视理论教学、对实践教学总是不太理想等问题。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效果都很一般,即使教师用尽全力带动学生学习兴趣,却效果总是不佳。因此,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如何对高频电子线路的教学进行深入研究,与时俱进,更新教学思维,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以便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带着浓厚的兴趣研学这门课,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人才培养模式
依据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高頻电子线路课程可从理论、实践和创新三个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培养。在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理论的同时,积极引导他们理解与应用知识,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紧密联系,做到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学生课外创新活动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实验实训、电子设计竞赛和大学生创新项目等活动,提高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形成知识、能力和素质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优化构建合理协调的课程内容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行业对知识结构的需求也发生着变化。传统高频电子线路的理论需要根据实际进行更新,这就要求高频电子线路的教学大纲需要不断完善以适应新要求。此外,由于高频电路本身具有理论复杂、概念抽象的特点,结论的得出往往有较为复杂的算法推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一定难度,学习起来不免感觉乏味[3]。实验教学不仅是理论的验证,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主动性,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因此,如何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合理分配两者在学习中所占的内容和学时比例,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以上理念,我们借助学校进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机会,对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大纲进一步做了优化调整,充实部分教学内容,减少传统内容的学时数,提高新技术和新应用的课时数,对理论和实践的课时比例进行适当调整,构建出协调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关系。例如,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部分,本文着重强调LC选频网络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必须完全掌握LC选频原理,将高频功率放大器内容调整到课程最后讲述。学生学习完非线性概念、掌握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后,学习高频功率放大器这个内容就会比较容易。在讲述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应用电路时,学生听起来会比较容易,易于接受,因此,要放到前面讲、重点讲。讲述混频电路、调制与解调电路时,只需要说明信号的流向、频率变换和性能指标,强调这些电路是乘法器在频谱搬移电路中的应用。这种安排可以节省学时,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频谱搬移的概念,将前后所学内容联系起来,加深理解与记忆。
在理论部分的调整,不是通过简单地减少课时,而是通过教学内容的调整来获得。在实验教学环节中,增加设计环节,以克服以往教学偏重理论的倾向。比如,在实验内容上,增加学生感兴趣的电路设计及实际调节环节,教师把部分实验内容半开放,让学生参与。此外,采用项目化的实验实训过程。对常见的收音机制作,按照项目化要求将整个项目分为几个子项目,包括收音机系统总体方案分析、子模块电路仿真设计、收音机电路原理图、元器件识辨和性能测试、电路板焊接与整机调试、收音机主要性能指标测试等。
三、注重实效的教学方法
高频课程的知识点较为抽象,很多学生无法形成对本课程的感性认识,虽能够解题和分析电路,但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课程相关知识的本质[4]。因而,教师要将难点分散,重点突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由实例引入导出理论教学方法。传统的理论课讲授是从公式开始的,然后推出所有的结论及物理意义,以帮助学生提高理论认识,加深理解。然而,在教学开始之时,能容易地吸引学生的兴趣,但面对算法的推导时,他们却望而生畏[5]。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现实的实物、现象说明本质,引出与之对应的高频理论,引导学生从一个“已知的现象或事物”提出实际问题,对现象进行数学建模,通过理论推导得出结论,以理论验证物理现象的本质。例如,在讲述调幅原理时,我们一般会从现实中找到对应实物,如调幅收音机、对讲机等。然后,从声音的传播速度切入,为什么声音传不远?如何传送得远一点?通俗一点讲,我们为什么要坐车去很远的地方?有没有可能让声音信号坐上车,车是什么?就是载波!这样一步一步地让学生逐步明白调幅中的两个元素:信号与载波,提出调幅的本质即频谱搬移,并通过公式推导完成验证。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基本上能够将调幅的原理吃透,同时印象深刻。
2.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针对课堂理论教学和实验环节相脱节的问题,我们在课堂理论教学中增进实验演示。在多媒体教室的计算机中,预先安装电路仿真软件(例如multisim软件)[6],在讲授理论知识时,如果遇到概念不够直观的内容,现场采用EDA仿真演示,通过实际电路的演示效果达到使抽象概念形象化的目的。例如,在分析FM波和AM波时,通过引入动画演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感官上认识FM波、AM波的频率与幅度随调制信号变化的规律,找到它们之间的区别,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这种教学方法在节省授课时间的同时,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3.引问题,重参与。在课堂教学中,多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7]。通过问题的引入,吸引学生的兴趣。比如,讲述调制的时候,设问:无线通信为什么要加入调制?不调制能否实现无线通信?在讲述接收端电路的时候,提出:为什么要加入混频器和中频放大器?不加会产生什么问题?在讲解功放电路中,结合模拟电子知识,让学生回忆有哪几种常用功放电路?它们的优缺点是什么?通过设问的方法,引导学生在问题中去学习思考,在学习中探索问题,从而抓住问题实质。当学习结束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对问题进行回顾和总结,以求加深学生的理解。
在实践教学中,对电路进行实验前,先给出原理图,结合理论知识让学生判断功能电路是否可行,通过EDA软件进行电路仿真验证。由于给出的电路图部分参数需要调节或部分电路需要改进,这些留下的改进设计空间,便给学生提供实际设计的过程,同时也让他们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实际动手操作调试方面让学生参加,增强动手能力。
四、项目参与提升能力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集中检验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整体设计能力与水平的赛事,一定程度上反映高校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与实训的水平。从近年大赛试题与高频有关的题目来看,无论全国性还是地区性的电子设计大赛,都加强了对高频无线通信、模拟电子等具有实际操作技术知识的考核力度,高频电子线路在电子设计大赛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通过竞赛中的真枪实弹练习巩固已学知识,扩展课外知识,锻炼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学生也应通过团队协作,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电路,直至把作品调试出来,让自己的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五、结束语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对学生专业思维的养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要把理论讲授与实践环节紧密结合,实时更新与新技术相关的教学内容,加强实践环节。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实践教学水平。我校学生积极参加全国、省及学校组织的各类电子设计大赛,在与高频电子线路课程密切相关的项目中获得较好成绩,初步体现该课程改革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于效宇,刘艳.高频电子线路教学方法研究与改进[J].中国电力教育,2010,(30):67-68.
[2]宫芳,高敬鹏.“高频电子线路”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25):112-113.
[3]马茵,马瑛.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J].教育研究,2010,12:152-154.
[4]李士军,宫鹤,徐艳蕾.高频电子线路教学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7(8):201-202.
[5]陈芳妮.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1,(4):79-82.
[6]陈学卿,莫禾胜,邓莉.基于Multisim 11.0的高频电路实验教学分析[J].桂林航天工業学院学报,2013,(2):207-209.
[7]徐丽莎.启发-案例-探究式教学在高频电子线路课程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2013(7):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