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谣言蓝皮书
2016-02-19余枫汀
余枫汀
谣言是职场史上极具影响力的次文化,没有之一。于是曾有一首名曲充分表达了大家对此神秘符号的无限敬畏:谣言是一种,很玄的东西,如影随行——无声又无息出没在心底,转眼吞没我在寂寞里,我无力抗拒特别是夜里,怕你到无法呼吸,恨不能立即朝你狂奔去,大声地告诉你:愿意畏你,我愿意畏你,我愿意畏你……
职场有朝野之分,看腻了四平八稳的老顶宣言之后,对八卦文化有更多追求的群众自然会觉得谣言更加趣味精彩。谣言与每位群众心中的焦虑、不满、妒忌、仇视等因子稍作化合反应,轻而易举地让基本常识靠边站,总之,谣言总有办法攻克人们的心理防线,天天好戏连台。然而,此炎彼凉,当事人则惨遭谣言碾压,不堪磨折,往往还没等到谣言止于智者,智者可能就已经死于谣言,而且死相难看。
谣言中很少有正面积极的内容,因为我们天生就更倾向于传播负面消息。“我们人类往往更重视负面信息,”北爱荷华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海伦.哈顿如是说,“这是具有进化意义的,如何躲开猛虎的知识要比发现一片野花地的新闻重要得多。”
谣言生命力极度奇异,它可能脱胎于发布者,但一旦出世它就可以自行繁殖,然后种下各种新的基因来影响职场生物的脑细胞,继而产生无法估量的延后效应。
谣言病菌,无法根治,但可预防,以下是谣言非典型病理分析,外加粉碎偏方一则,请广传。
无中生有
这是最近乎禅宗境界的品种,色空幻化,杀人无形,编造团队以强大的内心,蓬勃且不收专利费的创意,寄魔幻于现实,幻化成各当事人肚里的一条虫,调拨他们在同一时空重叠,通过高效的自媒体渠道,爆出一个平底惊雷。
火力探测
刻意流出,或者是老顶授意下的心领神会,又或者是以下探上抖出的包袱,谣言情节可能狗血,可能合理,甚至可能是与其后部署方向相反的说法,但都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各方的即时反应和动作,大秘小秘全盘记录,汇入数据库。
似有还无这种谣言刚好击中各方的认知盲点或软肋,似是而非但又不能证伪,可能涉及年代久远,当事人也未必一一细诉,可能涉及场景复杂,非三言两语辩明,于是全体当事人被缺席,故事张力自然野蛮生长,更加挑动窥探欲和传播力。
小事化大
本来连段子都凑不全的小节,却被无限扩充成有起承转合的险恶秘辛,其难点在于它相当程度上是“以事实为依据”的创作,特别略知一二的人也会傻乎乎乐呵呵地作更多基于事实的填充改编,“真实性”变得更加猛烈。
谣言粉碎机
人言可畏己不畏,破局必须快狠准,否则长期发酵,还编入年度“敢动职场”十大新闻那就积重难返了,散播者动机太难揣测,那就没去追查也不重要,谣言产生的后果也许是发布者都始料不及的,但无论如何,针对当即产生的不良反应,击毁于萌芽状态,与当事人开诚布公,释除疑窦,就算曾经互撕过,但一茬归一茬,对方明事理则了断,对方不明事理则能展现风度,当然,老顶要有确保正面信息渠道的畅通,以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滋生的谣言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