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伊斯兰国”挺进中亚

2016-02-19金凯

凤凰周刊 2016年4期

金凯

2015年夏天,哈萨克斯坦政府曾逮捕过一名公开为“伊斯兰国”(下称IS)召募志愿者的嫌疑人。经过法庭审判,他最终被定罪并判刑13年。这是少有的IS分子在中亚遭逮捕判刑的公开案例。

然而,迄今为止,这类案件被逮捕者不到三分之一,未遭逮捕的大有人在。随着IS在阿富汗和中亚快速扩张,现已形成四条发展路线,首当其冲的便是费尔干纳盆地——该盆地经济和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目前分属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虽然该地区面积不大,人口却有2200万,土地和水资源严重不足,加上该地区向来宗教氛围较浓厚、发展较落后,容易被金钱和极端理论等吸引,IS在该地区发展非常迅速。

如果这股蔓延势头持续下去,不仅对于中亚国家,对国内拥有广大穆斯林的俄罗斯和中国也会构成严重威胁,成为“欧亚中心岛”的安全隐患。

“伊斯兰国”扩张脉络

谈及乌、塔、吉三国,外界最直观的印象是经济问题严重、政治腐败,而由于社会就业机会少,刑事犯罪暴增,很多当地人纷纷加入国际贩毒集团铤而走险。

由于费尔干纳盆地在苏联时期没有清晰的划界,加之中亚各国独立后也没有有效的边境管理制度,所以矛盾和冲突频繁,并发生过多起流血事件。据外媒报道,当地的部落长老甚至怀念苏联时期相对公平的法律制度和稳定的社会体系,年轻一代则根本无从体会——他们既无法适应外界的变化,对本国制度又缺乏信心。这种情况下,“伊斯兰国”在这里扎根滋生拥有了“丰富的土壤”。

如果费尔干纳盆地出现不稳,俄罗斯及其主导的欧亚经济体的安全也将受到威胁。美国则一再强调如果完全从阿富汗撤军,该国必将成为“失败国家”和宗教激进分子的训练营。但大部分西方观察家认为,俄罗斯一直期望美军和其他北约军队早点离开阿富汗,原因是只要美国和北约呆在阿富汗,被莫斯科视为“后院”的中亚传统伙伴国家就会“变心”。 目前莫斯科明确表示,如果IS胆敢进犯塔、吉两国,俄罗斯将以武力反击。俄罗斯积极协助阿富汗的邻国乌兹别克斯坦对抗本国极端势力,一个原因就是防止乌兹别克斯坦投向美国怀抱。

在美俄两国明争暗斗之下,费尔干纳盆地除了面临恐怖主义渗透的危险外,也沦为大国博弈的“天然竞技场”,未来还极有可能成为“乌克兰第二”。美国一再指责俄罗斯试图变乌兹别克斯坦等国为“新殖民地”,但其除了从阿富汗撤出作战部队时白送给乌兹别克斯坦几辆防地雷反伏击车(MRAP)外,别无他物。2015年底,美日领导人先后走访中亚,在德黑兰举行的国际天然气会议上,俄总统普京更是积极争取有关国家,充分显示俄美在中亚矛盾的尖锐化。

IS向中亚扩张的另一片“乐土”是阿富汗北部、土库曼斯坦与塔吉克斯坦边界一带。由于土阿边界长209公里,且地形复杂,从2014年起就不断遭到恐怖分子的攻击。为阻止恐怖分子进入境内,土库曼斯坦政府不仅征召苏联时代的退役军人重新参军,还征召高中生入伍。不过,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坚决反对他国军队入境,因为其已宣布自己是中立国,并宣称找到解决境外威胁的方法。2015年,土库曼斯坦向美国要求出面协助,华盛顿虽口头表示同意,但迄今尚未做出任何行动。

至于阿富汗与塔吉克斯坦的边界,则相对较平静。2014年塔俄曾签署军事合作协议,俄罗斯同意提供12亿美元军援,包括更新塔军通信系统,提供战机、导弹、各式火炮并协助训练狙击手作为交换,俄军得以在塔境内部署无人机、齐射火箭炮,充分体现俄罗斯协助集安成员国维护边界的决心。

中亚各国加强取缔

有数据显示,2015年初,至少有4000名中亚公民前往中东加入IS,其中大部分是塔吉克族和乌兹别克族(包括阿富汗北部的中亚民族),另有近2000名俄罗斯公民,主要来自车臣。鉴于IS的巨大破坏力和舆论煽动能力,中亚各国纷纷加大反恐力度。

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安全部估计,该国参加IS的极端分子已超过5000人,乌政府对此甚为忧虑。由于IS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宣传活动居中亚国家之冠,2015年,乌司法机关在本国高中进行抽查,发现各校都有IS的宣传文件,IS的旗帜在乌城镇电线杆上更是随处可见。

塔吉克斯坦政府也指出,IS在塔青年群体中发展迅速,2015年有400名塔青年加入IS,其中有120人在中东战死。

中亚各国中,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环境相对“宽松”,成为IS在中亚的首选之地。吉“宗教、权力和政治”中心主任马利科夫2015年2月向媒体透露,IS已向其中亚分支组织“马维兰纳赫尔”拨款7000万美元,令其在费尔干纳地区策动恐怖袭击。

对此,吉国最高法院颁布法令,禁止IS在国内活动,但至今仍未关闭极端分子的网站,也未禁止IS在吉招募雇佣兵。2015年7月16日(开斋节前一天),吉尔吉斯斯坦内卫部门在比什凯克市中心逮捕6名IS成员,为首的是从中东回来的哈萨克斯坦公民阿米洛夫。据吉政府公布的情报显示,这些极端分子准备在开斋节当天,待民众在比什凯克市中心广场欢庆时制造汽车爆炸事件,以及策划袭击俄罗斯驻吉的坎特空军基地。该空军基地是俄罗斯在“9·11”事件后为了牵制美国而专门在此设立的。这也显示出部分在中东参战的中亚人员已经回流作案。

即便是被外界视为“中亚稳定岛”的哈萨克斯坦,形势也不容乐观。据哈官方统计,前往叙利亚、伊拉克参战的本国极端分子将近千人,更有举家前往者。IS曾公布过一段哈公民负责斩首俘虏的视频。如今,哈政府非常注意极端分子在网络上的活动,并特意颁布法令称,任何前往IS充当雇佣兵的公民将面临七年有期徒刑。

俄罗斯高度警惕

需要强调的是,IS的中亚雇佣兵多半是从俄罗斯境内、而非中亚国家招募的。近年来,中亚年轻人很多选择前往俄罗斯各大城市打工,而俄报刊上有关毒品、强盗、谋杀案件多半是这些移民所为。由于很多人无法融入俄罗斯社会,因而极易为IS宣传的“哈里发”思想所蛊惑。据悉,IS尤其重视在俄罗斯打工的中亚和高加索地区的劳工群体,通常对愿意参战的人员给予1.5万美元资助,如果全家前往则补助更多。

2015年10月18日,IS社交网站发布一组有关剃掉胡须和剃须刀的照片。从伊斯兰教角度看,这是向俄罗斯发出“世界末日”决战的信号,因俄在叙利亚实施空袭,IS可针对俄实施不受其自身教法和教义约束的攻击。

对于IS造成的麻烦,俄罗斯深有体会。莫斯科等大城市有着成千上万的中亚移民,俄护法机关已在中亚移民圈内破获多起未遂恐怖事件。为了防止宗教激进势力向中亚蔓延,2015年10月,俄国防部曾召开一项关于阿富汗问题的国际会议,与会者除俄国防部高级官员外,还包括上海合作组织、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等有关成员国代表,以及阿富汗副总统杜斯塔姆。俄国防部长绍伊古就阿富汗局势及其对中亚安全的影响进行分析,特别强调宗教激进势力对中亚各国和俄罗斯的安全威胁。

俄总参情报总局(格鲁乌)提供的情报指出,阿富汗现有4万名受过训练的塔利班武装人员,还有2000-3000名持极端思想的“圣战者”,虽然后者数量不多,但发展甚快。俄总统阿富汗问题特别代表、俄罗斯外交部第二亚洲司司长卡布罗夫描述起IS在阿富汗训练极端分子时指出:“最可怕的是,他们竟以流利的俄语与中亚穆斯林进行沟通!”

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上将则表示,目前中亚地区并未建立国防安全平衡体系,因此各国安全受到极大威胁。“俄政府愿协助各国与极端分子对抗,也希望与各国共同合作,断绝他们的资金和武器来源。”

中俄合作将更加紧密

由于IS由阿富汗进入巴基斯坦的扩张势头,让距离很近的中国新疆地区备受威胁。不久前IS领导人巴格达迪在其演讲中也将中国作为首要渗透目标之一。

值得警惕的是,多年来,土耳其设在中国新疆的各种学术机构就经常安排维吾尔族青年前往中东,土宗教机构更与“疆独”组织关系密切,持极端思想的维吾尔族青年先从本国偷渡到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像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就有许多土耳其公司帮助维吾尔族青年办理签证,他们先在土训练营接受训练,最后被送往叙利亚、伊拉克为IS作战。

2015年泰国将109名非法入境的“东突”可疑分子交给中国,这批人中至少有13人有意加入IS。当泰国遣返可疑分子后,驻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泰国领事馆遭到当地极端团体的攻击,泰国为此一度关闭其在安卡拉的大使馆。自2014年以来,中国对恐怖分子判以重刑,尽管对“疆独”活动打击极严,但参加“迁徙圣战”的维吾尔族人仍时有耳闻,目前已知至少有300名维吾尔族人加入IS。

在IS的鼓励下,中国境内的“东突”分裂活动似有气焰上升之势。因此有俄罗斯学者指出,为了打击恐怖活动、阻止IS分子经阿富汗、巴基斯坦进入新疆,俄中反恐合作将更为紧密。“特别是中亚地区,中国有其自身战略考虑,俄中两国既不希望中亚极端分子势力扩大,更不愿看到IS在阿富汗落脚。”

但也有中国学者提出,基于本国利益考虑,特别在“一带一路”构想展开后,北京仍不愿公开支持俄罗斯涉入中东冲突。“所以在中亚未来的反恐行动中,俄罗斯仍将独自面对美国的掣肘,中国恐怕不会公开走向台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