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2015年伊朗石油产业的发展历程与影响
2016-02-19张帅
张 帅
(西北大学 中东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069)
1951—2015年伊朗石油产业的发展历程与影响
张帅
(西北大学 中东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069)
伊朗石油国有化运动揭开了伊朗人民争取本国石油利益、反抗西方石油垄断的篇章,对其石油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运动之后,由于深受国内外的双重影响,伊朗石油产业的发展道路依旧坎坷曲折。回顾了自1951年以来伊朗石油产业各阶段发展情况,并分析了技术、市场以及国内外环境等因素对伊朗石油产业发展的影响。
伊朗; 石油产业; 国有化运动
0 引 言
自1901年伊朗恺伽王朝与英国人威廉·诺克斯·达西签订租让协定时起,伊朗的石油工业已历经了百年沧桑。在石油国有化运动之前,由于受英国的管控,伊朗所获得的石油收益微乎其微。二战之后,在以摩萨台为首的民族资产阶级的推动下,伊朗于1951年爆发了从英国人手中收回石油主权的石油国有化运动。
1 20世纪50年代西方控制下的伊朗石油产业发展
1.1伊朗石油国有化运动
二战之后,随着伊朗政府财政收入对石油利润的依赖逐渐加强,伊朗人民要求限制英伊石油公司控制伊朗经济的特权,并提高伊朗政府分享英伊石油公司利润的比例。1949年7月7日,英伊石油公司提出签署《石油租让补充协定》的建议,企图增加少量的支付费用,继续保留其在伊朗的石油租让权。伊朗政府原则上接受该建议,但却遭到了伊朗民族主义者的反对。同年10月,伊朗民族民主运动领导人穆罕默德·摩萨台要求限制君主权力,反对西方帝国主义的控制,并向议会提出了关于“石油国有化”的议案。方案提出后,获得了全国的广泛支持。1951年3月,议会通过了《石油国有化方案》,宣布对石油资源实行国有化,取消外国公司在伊朗石油领域的特许权。同年6月,伊朗国家石油公司成立,接管英伊石油公司。针对伊朗的石油国有化法令,英国等西方国家对伊朗实行经济封锁,迫使伊朗失去了大量的石油出口市场,石油生产停顿,国家财政陷入危机,经济形势的恶化使得摩萨台失去了民众的支持,伊朗石油国有化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
伊朗石油国有化运动并没有促进其石油产业的发展,反而使得石油生产停滞。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伊朗本国缺乏石油生产和勘探的先进技术,石油国有化运动使伊朗丧失了外部的技术援助;另一方面伊朗经济受到了制裁,导致伊朗石油出口缺乏市场,无法把石油变成财富。虽然摩萨台政府没能进行彻底的反西方殖民主义的斗争,但石油国有化已成为既成事实,西方石油资本不得不采取另一种方式与伊朗政府合作。
1.2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国际石油财团对伊朗石油的支配
伊朗石油国有化运动使美英两国认识到中东油田的重要性。1953年,两国政府决定成立一个受国际财团控制并由七家石油公司组成的伊朗国家石油公司,其中英美两国石油公司各占股份40%,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占14%,法国石油公司占6%。国际财团成立了两个业务公司:一个管开采和生产,一个管炼油。在国际财团的董事会中,伊朗籍的董事占2/7,财团的董事占5/7。伊朗国家石油公司名义上获得所有设施、油井、设备的使用权,但业务公司具有全部排他性的使用权。1954年,伊朗政府与国际石油资本达成协议,伊朗国家石油公司作为业主雇佣由美、英、法、荷所组成的国际石油财团作为承包商控制伊朗石油的产销。同年11月9日,国际石油财团与伊朗政府签订协议:由国际石油财团接管英伊石油公司的石油勘探和产销权,将50%的利润交给伊朗,伊朗政府向英伊石油公司支付7 000万美元的赔偿。[1]81尽管伊朗并未摆脱西方国际石油财团的控制,但却吸纳了大量的世界石油资本和先进技术,从而促使石油产量大幅增加,石油收入从1954—1955年度的3 400万美元[2]207逐渐增加到1958年的2.38亿美元。[3]3071957年,伊朗政府出台了第一部石油法案,规定外国投资者可参与国际石油财团享有区域外的伊朗油气开发项目。此后数年里,外国公司缴纳的所得税由过去的50%逐步提高到85%,实际利润因此降至15%。[4]55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伊朗石油产业的发展深受国际石油财团的控制,与石油国有化初期所预想的目标仍有一定程度的背离。
2 20世纪60~70年代伊朗石油产业的发展状况
2.1伊朗政局动荡之前石油产业的发展状况
20世纪60~70年代中期,伊朗政府大力发展石油工业,石油收入从1961年的3.01亿美元增至1972年的23.8亿美元。[3]321在石油工业的推动下,1962—1970年伊朗国民经济的平均增长率达8%,1973—1978年平均增长率达6.9%。[5]85此外,新协定法案的规定也为伊朗石油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根据1973年3月的协定要求,伊朗国家石油公司在答应向伊朗国际石油财团长期供应原油和石油产品的条件下,接管国际石油财团的全部业务和设施。1974年,伊朗新石油法案又做出规定,只允许外国公司以签订服务或承包合同的方式参与伊朗油气资源的开发,禁止其参与生产和获得任何产品分成,从而加大了外国公司在石油开发领域投资的风险,进一步减少了外国公司在伊朗的石油利润。随着石油收入的不断增加,伊朗的国际地位也在迅速提高,国家基础设施和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使得伊朗迅速从农业经济国转变成石油经济国。
1976年,伊朗的原油和石油制品出口量为2.722亿万吨,其中有0.554亿吨是由伊朗国家石油公司直接出口,日均出口量达到108万桶,远远超过1973年新协定所规定的1976年日均出口量60万桶的预期,这足以表明伊朗国家石油公司的销售能力在逐渐增强。[6]25随着原油和原油制品出口量的不断增加,其炼油能力也在不断地扩大。据统计,在1976年底,伊朗各大型油厂日均炼油能力总计达78.05万桶。[6]25此外,伊朗国家石油公司还经营着一个分布广泛的输油管道网,以销售该公司所属各炼油厂的石油制品,据估算1977年伊朗石油的日销售量就达到了45万桶。[7]37
伊朗石油产业的迅速发展不仅反映了其原油生产能力旺盛,而且也反映了市场对伊朗出口的石油具有很大的需求,市场的广阔确保了伊朗石油收入的不断提升。但从技术领域来看,伊朗的石油工业仍对国外的技术有很强的依赖性。尽管伊朗通过石油获得了巨大的财富,但由于政府没有将更多资金投入到石油技术的研发当中,使得伊朗的石油技术水平并没有提高。
另一方面,由于国家财政对石油收入过度依赖,致使国民经济陷入混乱状态。此外,石油经济还造成贫富差距加大、贪污浪费严重和东西方意识形态及文化生活激烈冲突等问题,从而加剧了社会矛盾。
2.2伊朗政局动荡对石油产业发展的影响
1978年伊朗政局混乱,石油工人也纷纷响应了宗教领袖霍梅尼的号召。哈尔克和拉文石油出口站的石油工人在南部诸油田和天然气管道泵送站工人的支持下,发动集体罢工并要求取消军事管制法,以伊朗人员代替外籍职员。在石油工人的抗议下,所有的外籍人员都被遣送回国,这使得伊朗石油业的发展缺少专业性的技术人员,而石油产业所需要的劳动力也因石油工人大罢工受到了严重影响,导致伊朗石油生产一度陷入停顿,石油出口也因此自1978年10月下旬开始削减,到1978年底伊朗石油完全停止了出口。1978年伊朗石油总产量为191 010.9万桶,相比1977年的207 999.1万桶,减少了16 988.2万桶。[8]50此外,伊朗石油化工厂和炼油厂的产量也下降到历史较低水平,而与此同时,国内对石油制品的需求量却在不断上升。产量的下降以及需求量的上升,导致伊朗不得不进口石油制品以满足国内相当大的需求。
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国王巴列维被迫弃国出走,伊朗国内石油业的混乱状态也不断升级。伊斯兰共和国建立后,新政府宣布取消国王时期与外国公司签定的所有油气合同,彻底收回了国家的权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始对伊朗实行经济制裁,伊朗被迫采取限制生产、增加储备的政策,石油工业遭受严重打击,石油产量大幅下降,从1978年日产523万桶下降到1979年平均日产310万桶,有时甚至降至日产80万桶。[9]7伊朗原油供应的减少直接引发了第二次石油危机,造成了国际原油市场的恐慌,许多国家大量购买石油以增加原油储备,使得国际油价到1979年底已升至22美元/桶。直到1979年3月初,随着生产的逐渐恢复,伊朗才开始重新向国际市场供应原油。虽然从数量上看比国王倒台前要少得多,但其恢复速度之快使供应已明显缓和,现货价格与标价逐渐接近。尽管伊朗伊斯兰革命使其石油产业的发展经历了坎坷,但却使石油主权完全掌握在了伊朗人自己的手中,完全摆脱了国外对伊朗石油产业的控制,石油因而成为了今后伊朗外交的有力武器。
3 20世纪80~90年代伊朗石油产业的发展状况
3.1两伊战争对伊朗石油产业发展的影响
随着伊斯兰政权的逐渐巩固,伊朗石油日产量和出口量也开始渐渐恢复。但两伊战争的爆发令伊朗石油业的发展再次遭到重创。伊拉克从战争一开始便攻击伊朗的石油工业,旨在摧毁其经济支柱。1980年9月23日,伊拉克战机对伊朗最大的炼油厂阿巴丹炼油厂进行了轮番轰炸,并对伊朗每一个油港和石油城市进行攻击,摧毁了伊朗65%的炼油能力,导致伊朗外汇收入减少,迫使其对石油、燃料实行配给制。
受战争影响,伊朗石油产量和出口量也直线下降。战争初期,伊朗石油日产量从140万桶减少到60万桶,尽管在1981年1月恢复到了160万桶[10]36,但直至80年代末仍没有达到300万桶。而伊朗石油日均出口量在1980年已不足100万桶,到80年代末日均出口量则少于200万桶[1]186,给国家经济造成巨大损失。1984年3月,伊朗计划和预算部部长首次估算战争造成的损失达1 900亿美元,而石油部门的损失超过650亿美元,占总损失的35%。[3]386因1985年战争的升级和美元贬值造成国际油价下跌,导致伊朗自1985年后的两年内经济增长率呈负增长,石油外汇减少,外汇储备耗尽,国家已无力再支撑军费开支,加上国内矛盾的加重,促使伊朗被迫接受停战协议。两伊战争使得伊朗石油产业的发展再次受到严重打击,石油为国家所创造的财富已不如从前。战后如何更好地振兴石油业的发展成为伊朗将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3.2两伊战后伊朗石油产业的重建
两伊战后,国家百废待兴。1989年7月30日拉夫桑贾尼当选伊斯兰共和国第五任总统,为了迅速摆脱战争给伊朗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影响,拉夫桑贾尼以务实的精神开展新型外交,积极改善和恢复与东、西方国家的外交关系。在经济上,提出了经济自由化方针,加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加强同西欧国家的贸易关系,利用国际分工和外国资本发展民族经济,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并恢复了石油工业作为伊朗经济支柱的方针。
伊朗新的经济政策为石油经济的快速复苏注入了活力,石油日产量从1990年的320万桶稳步增至1995年的360万桶,日出口量也从220万桶增至260万桶,石油外汇收入的增加为战后伊朗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4]56但到了1994年,由于国际油价大幅下跌,伊朗石油收入也随之降低。为了获取更多的资金开发新油田,振兴石油产业的发展,伊朗政府于1995年进一步调整了经济政策,加大同外国企业合作的力度,逐渐将本国的能源领域对外国开放。由于伊朗伊斯兰宪法规定,禁止给予外国人开设商业、工业、农业、矿业和服务业方面的公司和企业的权力,伊朗国家石油公司便采取同外国企业签订回购合同的方式以吸引外企参与油气项目的开发。起初,由于回购合同给予外企的报酬太少,很少有企业参与其中,于是伊朗国家石油公司在1995年提高了外企投资的收益,逐渐吸引了更多外国企业参与投资油田的开发。
1998年7月,在由来自150多个国家的大约400位高管出席的伦敦会议上,伊朗表示将陆上油田项目也对外国公司开放,这是继1951年5月对外国公司关闭陆上油田项目后的首次开放,此举加快了伊朗油田的开发与石油产业的发展。[11]225随着外国投资不断增多及先进技术的引进,伊朗油田开发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相继探明数个规模较大的油田,其中包括1995年发现的达尔霍温陆上油田,以及在1999年发现的储量在240亿至260亿桶且每日潜在生产能力为40万桶的阿扎德甘油田,[4]57新油田的开发为伊朗石油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
4 伊核问题解决前后伊朗石油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处境
4.1美欧制裁下的伊朗石油产业
两伊战后,伊朗石油工业得以重建,石油外汇也逐渐增加,但好景不长,2003年2月9日,伊朗宣布其正在提炼能为其核电站提供燃料的铀,遂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美国等西方国家严重怀疑伊朗核计划的性质,并多次警告伊朗必须停止与铀浓缩有关的活动,而伊朗却声称其活动只适用于和平目的。[12]伊朗强硬的态度使得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其油气领域展开一系列制裁。
2010年7月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2010伊朗综合制裁、问责和撤资法案》,将伊朗的石油投资和成品油生产、进口领域纳入了制裁范围;2011年12月31日,奥巴马签署“美国2012年国防预算法案”,规定禁止向伊朗央行支付石油进口款项的外国银行在美国国内运营,若一国显著减少对伊朗石油的进口量,则该国银行将暂时免于制裁;[13]15此后,美国又先后对与伊朗国家石油公司和伊朗国际石油贸易公司有贸易往来者、2002年起运输伊朗石油的船只所有者进行制裁,并在2013年2月6日实施新一轮制裁,禁止伊朗向国内汇入石油贸易收入。美国的制裁已经使伊朗石油产业的发展举步维艰,而欧盟的制裁则将伊朗石油产业置于更加困难的境地。欧盟禁止其成员国向伊朗能源领域进行投资、禁止向伊朗油气领域进行技术投资和技术转让;从2012年1月23日起停止与伊朗签订新的石油采购合同,并于7月1日起对伊朗石油进行全面禁运,不再向伊朗石油运输提供保险和再保险业务。[14]46
美欧制裁给伊朗石油产业带来巨大冲击,对其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首先,技术和资金的缺乏使部分石油项目发展受阻。其次,伊朗本国缺少自主发展石油技术的能力,在先进的石油设备和石油勘探技术方面对西方存在很强的依赖性,并且伊朗还缺少对西方先进技术熟练掌握的技术人才。美欧禁止向伊朗石油领域进行技术投资与转让使得一些正在进行的项目被迫停滞不前,从国外进口的石油生产设备也未能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新。这不仅造成伊朗在开采和炼化整个流程的高损耗,而且造成伊朗石油产业的采收率(27%)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0%),严重影响了伊朗油田的勘探与开发。[15]110另一方面,石油产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每个项目都需要有雄厚的资金做支撑,但伊朗国内资本仅能满足40%左右的投资,[16]378而美欧制裁使得伊朗石油产业的资金链断裂,若伊朗向国际社会借款,则又会面临美国的金融制裁,这造成伊朗部分石油开发项目被迫停止或取消。
原油出口是伊朗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但美欧多次制裁使伊朗很难扩大原油的出口规模。2011年伊朗原油日出口量约260万桶,2012年8月已降至每日90万桶左右,创1981年以来伊朗原油出口最低值。[13]16伊朗虽为石油大国,但本国的炼油能力远不能满足其需求,2009—2010年伊朗汽油日消费达41万桶,其中国内生产28万桶,32%的需求需要进口来弥补。[17]13而由于向伊朗出售汽油的公司也要遭受制裁,导致伊朗2010年的汽油进口量较前年相比也有大幅下降。
制裁最终的结果是伊朗的石油生产量降低。据国际能源署数据统计,2011年伊朗石油日产量350万桶,而到了2013年4月则降至265万桶/日。[18]71
4.2伊核协议签订后伊朗石油产业的发展趋势
自伊核问题产生以来,伊朗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较量就从未停歇,国际社会力求和平解决伊核问题的努力也从没停止。2015年7月20日,经各国多次谈判与斡旋,联合国安理会最终一致通过伊核全面协议,意味着伊朗遭受国际社会长达10年的制裁将被取消,伊朗石油产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
协议的达成推动了伊朗政府加快石油产业的发展,同时技术和资金两个问题也得到解决。尽管前途光明,但对于伊朗而言,协议对短期内扩大石油产量并提高原油出口规模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一方面协议达成并不意味着马上执行,只有伊朗在经过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通过后,制裁才能逐步解除;另一方面,伊朗的主要生产油田均为20世纪70年代以前发现的,据国际能源署统计,60%以上的油田年龄都超过50岁,由于长期缺少维护和更新,产量自然衰减率比较高,陆地和海上油田的年产量衰减率分别达到8%和10%,[19]67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油田产量才能有所提升。但由于伊朗当前国内的投资环境对外国企业缺少吸引力,获取资金和技术的全面投入尚需时日。为此,伊朗政府也在出台新的石油发展政策,为外国公司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制裁解除后,伊朗将把原油销售重点转移到亚洲和欧洲,扩大对亚洲石油公司的原油供应,积极抢占亚洲市场。同时,在油价持续下跌的背景下,廉价的石油不仅可以减少亚洲国家的炼化成本,而且也可以趁机提高原油的储备,一些亚洲的炼油公司均表示将会从伊朗购买更多的原油。而欧洲在制裁之前就是伊朗石化产品出口的传统市场,并且已经有欧洲石油公司在协议签订后就向伊朗石化生产商表达了合作意向。据伊朗国家石化公司预测,到2016年年底,伊朗石化产品的产量将达到1.2亿吨/年,力图重返欧洲市场。伊朗石油部OPEC事务主管表示:“伊朗的原油生产成本不到10美元/桶。”[20]伊朗中央油田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赛尔巴里·卡里米也表示:“当前,伊朗中部地区生产的最便宜原油生产成本大概是1~1.5美元/桶。”[21]低廉的石油生产成本,将更加有助于伊朗提高原油产量。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显示,伊朗4月的原油日产量高达356万桶,已经恢复到制裁前的水平。石油出口环比增加40%,至200万桶/日,接近制裁前的水平。这表明,伊朗已经在逐渐夺回失去的市场份额。
5 结 语
纵观1951—2015年伊朗石油产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出以下三个结论:
(1)市场是确保石油收入的可靠保障。石油是伊朗经济的命脉,对其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伊朗面临美国制裁时,其石油收入就因出口市场受阻而受到影响。伊核协议达成后,伊朗在扩大石油产量的同时,更应该实现出口市场的多元化,不仅要优先发展亚洲市场,而且要扩大欧洲市场。而就亚洲而言,应该更多的重视中国市场。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其对石油需求的上涨对伊朗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中国所具有的雄厚经济实力和先进技术,正是解除制裁后的伊朗所急需的。伊朗可以借助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深化双方石油领域的合作,积极开拓中国市场。
(2)发展经济并提高科学技术才是石油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尽管伊朗政府已完全掌握了本国的石油主权,但其石油产业的发展依然需要外国石油公司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在伊核问题时期,由于技术和资金的缺乏使得伊朗一些油田项目被迫延期或停止,石油业发展受阻。在伊核全面协议达成后,伊朗及时修改财税条款以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外国资本和技术的投入,才使部分遭关闭的油田得以重启。所以,伊朗石油产业的发展依然受外国的制约。从长远来看,实现经济发展多元化并不断加大对科学技术的投入,才能更好地推动其石油产业的发展。
(3)在当前国际背景下,伊核协议全面达成也同样使伊朗石油产业在技术与市场上面临诸多的挑战。
第一,美国和伊朗之间的不信任依旧存在,对石油领域的制裁能否彻底解除取决于伊朗是否能够履行协议的规定,也影响到伊朗是否能够加强与外企的合作以获得技术和资金援助。
第二,油价持续下滑,原油供大于求,国际石油市场的主动权已由卖方转向买方。随着制裁的解除,预计伊朗会有大量原油释放,如何获取更多的销售市场将会是伊朗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三,伊朗将面临通过价格战抢占市场份额的局面,这对其石油产业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一方面,伊朗和沙特关系恶化将会使两国在原油市场上原本就存在的竞争关系变得更加激烈。沙特曾在多哈会议召开前多次宣称,如果伊朗不参与石油冻产协议,沙特也将不对冻产给予考虑,而之后沙特仍在会议召开时因伊朗因素将会议推迟。另一方面,伊朗在扩展市场时还需面临另一个强大的竞争者——俄罗斯。在目前的叙利亚问题上,尽管俄罗斯和伊朗属于盟友关系,共同支持阿萨德政权,但这仅仅是出于政治因素的考虑。而在石油领域,俄罗斯并不会为伊朗提供技术上的援助。这主要是因为在低油价的环境下,各产油大国都在竞相争夺市场份额,加之俄罗斯正面临着西方国家的制裁,经济衰退,更需要扩大石油出口以发展本国经济。总之,伊朗石油业长远发展所需的技术和市场有赖于伊朗政府和世界各国及石油公司之间的协调。
[1]张铁伟.列国志:伊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王彤.当代中东政治制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王新忠,冀开运.中东国家通史:伊朗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陆瑾.伊朗石油工业的历史与现状:兼论石油与政治的关系[J].西亚非洲,2007(11).
[5]冷风.伊朗石油工业历史:四[J].中外能源,2010(1).
[6][日]坂本弘树.伊朗天然气、石油工业近况[J].丁毅,译.中东石油问题,1979(6).
[7]丁浩.中东石油概述:上[J].中东石油问题,1979(8).
[8]丁浩.一九七八年的世界石油产量[J].中东石油问题,1979(6).
[9]温柏森.八十年代世界石油供应和影响供应的因素[J].中东石油问题,1980(5).
[10] Lieber R J.The Oil Decade[M].New York:Praeger,1983.
[11] Shammas P.Iran:Review of Petroleum Developments and Assessments of the Oil and Gas Fields[J].Energy Exploration & Exploitation,2001(2).
[12] David Albright.Iran at a Nuclear Crossroads[EB/OL].[2015-12-29].http://www.isis-online.org/publications/iran/crossroads.html.
[13] 王海滨,姜霖,王珂.伊朗因素将长期扰动国际石油市场[J].国际石油经济,2012(12).
[14] 雷闪,肖玉茹,韩萌,等.美欧制裁下伊朗能源市场的机遇与挑战[J].国际石油经济,2012(9).
[15] 张萌,庞昌伟.石油价格与美伊关系的定量研究[J].国际政治科学,2011(1).
[16] Stern Roger.The Iranian Petroleum Crisis and United States National Security[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07(1).
[17] 方小美.国际制裁将直接冲击伊朗油气生产[J].国际石油经济,2010(10).
[18] 李晓东.石油禁运重伤伊朗[J].中国石化,2013(10).
[19] 陈沫.伊核全面协议对国际石油市场及中伊经济合作的影响[J].国际经济合作,2015(10).
[20] 搜狐网.伊朗生产成本再刷金融朋友圈 原油价格何去何从.[EB/OL].[2016-05-19].http://m t.sohu.com/20160104/n433382223.shtml.
[21] 环球网.伊朗石油生产成本低廉 最低仅每桶1美元.[EB/OL].[2016-05-19].http://world.hu anqiu.com/exclusive/2015-12/8191767.html.
(责任编辑邬静)
On the Developmental Process and Influence of Iranian Oil Industry from 1951 to 2015
ZHANG Shuai
(The Institute of Middle East,Northwest University,Xi'an,Shaanxi,710069,China)
The revolution of Iranian oil nationalization opened the new chapter of Iranian people's struggle for national oil interests and against the western oil monopoly,which exerte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il industry.After that,under the double impact at home and abroad,the development road of Iranian oil industry was not smooth.The article expounds the development of Iranian oil industry at various stages and analyzes the effect of technology and market,as well as the surroundings at home and abroad on the development of Iranian oil industry since 1951.
Iran;oil industry; nationalizational movement
2016-05-25
张帅,男,河南郑州人,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东国际关系。
F437.3
A
1008-5645(2016)04-0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