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农作物种子室内检验水平方法探析

2016-02-19李蕊

乡村科技 2016年30期
关键词:种子检验检验员农作物

李蕊

(唐山市农作物种子管理检验站检验科,河北 唐山 063000)

提高农作物种子室内检验水平方法探析

李蕊

(唐山市农作物种子管理检验站检验科,河北 唐山 063000)

对农作物种子进行室内检验是评定种子是否具有使用价值的关键环节,检验水平直接影响检验结果,关系到农业种植者的切身利益。本文从农作物种子检验工作实际出发,就如何提高农作物种子室内检验水平进行论述,旨在为切实提高农作物种子检验效果提供参考。

农作物种子;室内检验;准确度;对策

农作物种子室内检验是通过对农作物种子的纯度、净度、发芽率、水分等质量特性进行室内检验和测定,评定种子的种用价值,以指导农业生产、商品交换和经济贸易活动的开展。开展种子室内检验一方面能够将劣质种子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和损失降至最低,另一方面也能够检测出优良的种子,倡导农业种植者进行种植栽培,提高农业效益,帮助农民增产增收,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

1 加强硬件建设,配备高水准的检验设备和仪器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名米之炊”。即便高水平的检验员也离不开先进、精准的检验设备和仪器。因此,各农作物种子检验机构必须重视和加强硬件建设,购置和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检验仪器和设备,并严格按照我国《计量法》的规定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和校验,使仪器设备处于稳定、精准的状态,从而满足检验的需要,提供准确的检验结果。简言之,加强农作物种子检验的硬件建设,购置先进的高水准的检验设备和仪器,是提高农作物种子室内检验水平的基础。

2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国家所制定的《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为种子检验机构和检验员开展检验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流程和操作规范,在扦样、检测及检测报告的出具等各个环节都遵守操作规程,才能为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供有力保证。

2.1 扦样

扦样是农作物种子检验的基础环节。首先确定种子批的数量,如果过多则需根据量分成多个种子批,按照有利于辨识的方式对种子批进行标识区分。经过精选和加工操作后均匀一致的情况下,扦样员从中扦取出满足检验需要数量的种子样品和备份样后迅速对样品进行封缄并做标志,使其起到代表种子批的作用。对于那些进行水分检测的种子样品,还需要及时进行密封包装,防止样品受潮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2 检验

由于检验的结果可能受到检验方法、检验条件、操作步骤等的影响,因此检验员必须熟悉检验操作规程,根据检验需要对送检的种子样品分取试样,严格遵守《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采取正确的方法检验农作物种子样品的水分、纯度、净度、发芽率等指标,检验结果出来后,与国家标准进行认真比对。在检验过程中,首先使样品的大小严格符合国家规定。通常发芽试验、纯度测定各需400粒,净度测定至少含有2 500个种子单位的质量或按GB/T3534.2-1995表1规定的质量。其次,采用标准化的检验方法。每种指标检验都有多种试验方法,在选取种子检验方法时,要根据不同农作物种子实际和特性选取最科学、最合适的方法。最后,要加强对试验条件的严格控制。在发芽试验以及幼苗和植株形态测定时,根据不同作物种类,按《规程》规定严格控制温度、水分、光照等条件,使温度保持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2℃),湿度保持在60%~80%[1];按浇水时间要求进行浇水,1 d一次,使发芽床处于湿润状态;纯度测定必须保证光照充足;水分测定要根据不同农作物的特性采取烘干减重法或水分仪速测法,通常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常用烘干减重法测定并出具正式的报告。

2.3 多措并举,提升检验员的综合素质

高素质的检验员是确保种子室内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最关键因素。因此,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不断提高检验员的综合素质,使其能够胜任这份神圣而艰巨的检验任务。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对检验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农作物种子检验工作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准和法律意识;另一方面,要建立与薪酬挂钩的绩效考核体系。对于那些不断学习,主动提高自身检验业务水平的检验员,要在绩效工资等方面有所侧重,使他们增强提高专业水平的积极性,主动钻研专业知识,胜任种子检验的重任,提高检验水平。

[1]湾建.提高农作物种子室内检查水平的探讨[J].种业导刊,2010(6):17-18.

S339.3

A

1674-7909(2016)30-44-1

李蕊(1991-),女,本科,研究方向:种子检验。

猜你喜欢

种子检验检验员农作物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新形势下县级种子检验工作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论加强种子检验工作对农业增产增效的重要性
质量事故的根源,值得注意!
种子检验几项标准的研究分析
新形势下县级种子检验工作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论检验员的素质与人才培养